组合式预埋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0219发布日期:2018-09-18 20:04阅读:17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预埋钢板,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大型设备投入到生产建设中来,但是大型设备基础预埋钢板预留预埋和精度控制在土建施工中始终是个难题,一般施工中采用定位钢筋或者底部支撑方法固定预埋钢板,然后在安装设备过程中通过垫设钢板找平,设备安装较为麻烦,找平费用较高,且设备运行中存在隐患。目前对于超大型钢板预埋件运输和吊装始终未找到较为合适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式预埋钢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预埋钢板,包括支撑件、预埋钢板块、螺母和定位筋;所述支撑件、预埋钢板块和螺母共同组成预埋钢板模块,预埋钢板模块的数量大于1;支撑件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支撑杆上部套丝后加设螺母;预埋钢板块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板块,预埋钢板块靠近四个角处分别设有螺栓孔,螺栓孔的孔径大于支撑杆直径而小于螺母外径;加设螺母的支撑杆上部穿过螺栓孔,靠螺母限位,以支撑起预埋钢板块;支撑杆上端高出预埋钢板块上表面;各预埋钢板模块的预埋钢板块处于同一高度且直线排列后,由定位筋横向固定每块预埋钢板块;定位筋方向或与预埋钢板块的长度方向垂直,或与预埋钢板块的宽度方向垂直。定位筋与预埋钢板块之间固定的方式可以是焊接固定、螺栓固定或其他常用固定方式。除了靠近四个角处,也可根据需要支撑的大型设备在预埋钢板块的其他位置设置螺栓孔,从而安放更多支撑件。支撑杆和底座可以分别成型,也可以一体成型。

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型设备基础预埋钢板的面积和质量较大,其找平和吊装较为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预埋钢板,通过将大型预埋钢板设计成由支撑件、预埋钢板块、定位筋组合而成的方式,将大型预埋钢板拆散成小型预埋钢板块,从而解决了大型预埋钢板吊装困难的问题,吊装更为方便,通过小型吊装设备即可完成,节省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同时,通过在支撑杆上部套丝后加设螺母的方式,可以先将所有支撑杆的螺母调整到同一高度,然后再放置预埋钢板块,微调后,通过定位筋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调平操作更加便捷,降低了调平的难度,节省后续设备安全找平的费用,减少整体工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使得钢板预埋件整体水平精度控制在2mm以内。另外,大型设备通常通过支腿支撑,因此,只需要在支腿处加设预埋钢板块,而在非支腿处不加设预埋钢板块,即可实现足够的支撑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节省支撑同一大型设备时所需的钢板面积,节约成本。

所述支撑杆和底座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支撑件更为坚固,支撑效果更好。

所述预埋钢板块和定位筋设有相匹配的螺孔,预埋钢板块和定位筋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预埋钢板块边缘,由定位筋固定处设有凹槽,定位筋放置于凹槽中。

所述定位筋为与凹槽相匹配的槽钢。

将定位筋放置于凹槽中,并通过螺栓固定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一个初步定位的作用:可先尝试将定位筋放置与凹槽中,如果定位筋无法放置到凹槽中,说明需要进一步调整螺栓进而调整预埋钢板块的高度。

相邻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1-3m。为了达到支撑的稳定性,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不宜太宽,同时,为了节约成本,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又不宜太窄,1-3米是既能够实现支撑稳定性,又能够节约成本的方案。

所述支撑杆上端高出预埋钢板块上表面的部分加设螺母。预埋钢板块上下都加设螺母的方案可以使得预埋钢板块被紧固,避免只有下螺栓时带来的不稳定性,增加调平的准确性。

所述支撑杆套丝部分长度不小于20cm。一般而言,只有在套丝部分长度不小于20cm的情况下,才可保证螺母的上下活动范围在5cm以上。而5cm的活动范围,足以保证在铺设好的地基上将所有的预埋钢板块调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筋固定预埋钢板块的固定方式侧视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筋固定预埋钢板块的固定方式侧视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示意图。

图中:1、预埋钢板块;2、螺栓孔;3、定位筋;4、螺母;5、加固件;6、斜撑加固筋;7、支撑件;8、支撑杆;9、底座;10、插接孔;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预埋钢板,包括支撑件7、预埋钢板块1、螺母4和定位筋3;所述支撑件、预埋钢板块和螺母共同组成预埋钢板模块,预埋钢板模块的数量为7个。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预埋钢板模块包括1个预埋钢板块、4个支撑件、4个螺母;支撑件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支撑杆上部套丝后加设螺母;预埋钢板块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板块,预埋钢板块靠近四个角处分别设有螺栓孔2,螺栓孔的孔径大于支撑杆直径而小于螺母外径;加设螺母的支撑杆上部穿过螺栓孔,靠螺母限位,以支撑起预埋钢板块,相邻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2m;支撑杆上端高出预埋钢板块上表面;各预埋钢板模块的预埋钢板块处于同一高度且直线排列后,由定位筋横向固定每块预埋钢板块;定位筋方向或与预埋钢板块的长度方向垂直,或与预埋钢板块的宽度方向垂直,定位筋和预埋钢板块通过焊接固定。支撑杆和底座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杆套丝部分长度为20cm。

实施例二:

如图2、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预埋钢板,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预埋钢板块和定位筋设有相匹配的螺孔,预埋钢板块和定位筋通过螺栓11固定。相邻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1m。所述支撑杆套丝部分长度为30cm,支撑杆8插接于底座9的插接孔10内组成支撑件。

实施例三: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预埋钢板,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预埋钢板块边缘由定位筋固定处设有凹槽,定位筋放置于凹槽中。相邻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3m。

实施例四:

如图3、图5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预埋钢板,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定位筋为与凹槽相匹配的槽钢。所述支撑杆上端高出预埋钢板块上表面的部分加设螺母。

实施例五: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首先,根据大型设备的支脚位置设置好预埋钢板块的放置位置。

之后,在每个支撑杆上各加设一个螺母,并将所有支撑杆的螺母调整到相同的高度,将支撑杆放置于可与预埋钢板块螺栓孔相对应的位置,吊装预埋钢板块,将其放置于支撑杆上,靠螺母限位,使支撑件支撑起预埋钢板块。

之后,通过水平测量仪器,调整每块钢板预埋件水平向精确度,保证整体误差在2mm以内。可在支撑杆上端高出预埋钢板块上表面的部分加设螺母,也可不加设。

之后,横向通过定位钢筋固定每块钢板预埋件。为了增加预埋钢板块的稳定性,可以加设斜撑加固筋6。

最后,浇筑混凝土,其中加固件5使预埋钢板块与混凝土的紧密结合,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切除上部螺杆/螺杆和螺母,打磨平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