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件用多功能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0650发布日期:2018-10-02 17:4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多功能连接件。



背景技术: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方便、高效常常领先于传统建筑,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建筑行业被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即以工厂预制的构件和配件,通过在施工现场用机械装配而成的建筑。

但现有的装配式结构存在拼接节点构造复杂,耗钢量巨大、施工工序繁琐等缺点,造成了高昂的加工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在同一结构层中,装配式构件的拼接形式可能有几十种不同的节点大样,而每种形式之间差别并不明显,在现场安装时极其容易弄错,而不得不返工。这也显示了装配式建筑中不灵活的缺点。并且,现在主流的装配式构件在预制构件时,仍不可避免的要在构件端部连接部位等预留钢筋孔洞以及插筋。待现场拼接完成后仍然需要进行二次灌浆、焊接、补强等传统施工手段介入。综上所述,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节点连接方式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多功能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混凝土构件用多功能连接件,包括一六面体基体,所述基体一端设置有立方体式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机构为榫卯共享结构,所述榫卯共享结构的正视面、右视面及仰视面均分别呈正五边形外实体面,所述榫卯共享结构的左视面及俯视面均设置有呈正五边形的内插接面,且各正五边形的内边线中点设置于所述立方体的转轴中心。

优选地,所述正视面与右视面轴向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左视面与所述俯视面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正视面与所述仰视面横向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仰视面与所述左视面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正视面的五边形实体面的两边分别设置于正视面的端角处的相邻边线处。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螺栓孔。

优选地,所述钢垫板分别设置于基体的相邻四个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机械咬合嵌固作用起到传递力效果,减少了节点的数量、简化了连接方式、提高了现场拼接效率、增加了整体刚度和抗震耗能能力。

2、可以三向组合、自由拼接,各个连接节点处的构造完全相同,只需在一个特定方向进行滑动拼接即可。

3、在技术上解决了现有装配式构件在拼接处节点复杂、节点五花八门、装配工序繁琐、施工难度大等诸多缺点,大大减少装配式构件的连接形式及加工模数,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与另一连接件第一连接方向的侧向连接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与另一连接件第二连接方向的垂直连接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与另一连接件第三连接方向的直线型连接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榫卯结构主视面连接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榫卯结构左视面连接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榫卯结构右视面连接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榫卯结构仰视面连接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榫卯结构俯视面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用多功能连接件,结合图1-图10所示,包括一六面体基体1,所述基体1一端设置有立方体式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机构为榫卯共享结构。以上榫卯共享结构定义是指在连接时既可以作为榫结构,也可以作为卯结构,相当于在连接时,各个连接件的端部结构一致,可以进行多方位的连接,免去了现有技术中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结构进行连接的繁琐。

所述榫卯共享结构的正视面42、右视面81及仰视面71上均分别呈正五边形外实体面4、8、7。所述榫卯共享结构的左视面6及俯视面3均设置有呈正五边形的内插接面61、51,且各正五边形的内边线中点设置于所述立方体的转轴中心。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实体面是指被切割后剩余形成,所述内插接面是指切割面。所述内边线是指位于视图面中间位置的线条,例如,正视面42上正五边形4的内边线41、仰视面7上的正五边形的内边线72、左视面6上正五边形的内边线62。本实用新型中,各视面是指相应视图的面,例如,正视面是指正视图时的所在面。

进一步的,所述正视面42与右视面81轴向对称设置,所述正视面42与所述仰视面71横向对称设置,所述仰视面与所述左视面对称设置。即以立方体的边线为基础的轴向或横向的对称。所述左视面42与所述俯视面3结构相同。

所述正视面42的五边形实体面的两边分别设置于正视面的端角处的相邻边线处。由于该连接件使用场合为连接建筑场所,

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钢垫板2,所述钢垫板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螺栓孔。所述钢垫板分别设置于基体的相邻四个面上。具体的,所述钢垫板2设置在榫卯结构的端部,即将榫卯结构外露,以更好的和其他连接件11的榫卯结构连接。

以下阐述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及原理:

例如在施工现场,工作环境通常十分恶劣而且工期紧张。以上所述实用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实施拼装过程中分三步骤即可完成:第一步,在对该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实施拼接时可先选一段作为榫结构固定。然后再将另外一端作为卯结构以指定的方向吊装至所需的连接部位。这样便可作为梁柱节点、柱柱节点或者梁梁节点进行使用。第二步,在端头处将两个构件沿卡槽相对滑动至最底端并咬合紧密。由于该榫卯共享结构的端头设置了型号相同的卡槽,可通过榫卯严丝合缝拼接咬合来实现装配式节点的连接。第三步,在工厂预制构件时,可在榫结构和卯结构的侧面加入预埋件,待现场拼接完成后再在榫结构和卯结构加上钢板剪力键。形成超静定结构三元体,在三个方向均可以传递弯矩和剪力。具有了比原榫卯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该实施方式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能源、减少噪音污染、保护施工地周围环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