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672发布日期:2019-03-05 17:4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建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型材。



背景技术:

砌块是砌筑用的人造块材,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外形多为直角六面体,也有各种异型体砌块。例如,砌块结构可以为一组上下或左右或上下左右都拥有凹凸榫卯结构的建墙结构套件以及相关配件,其可以包括上凸结构或下凹结构,行业内成为积木砌块,其连接组合方便,可以反复拆建使用,避免了浪费。

然而,上述的积木砌块结构的上凸部以及下凹部的拐角处多为尖锐的角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断裂和损坏,影响了砌块的二次利用。该类砌块通常由模具类型材产品加工而成。型材是指金属经过塑性加工成形、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实心直条。在建筑领域,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

为了获得一种结构稳定性强的积木砌块结构,有必要针对用于加工砌块的模具类型材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型材,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利用传统型材结构加工的积木砌块的尖角部分在使用或安装拆卸过程中,极易损坏或断裂,影响砌块的二次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型材。

该型材包括上下叠层设置的第一几字型材部和第二几字型材部,所述第一几字型材部包括第一面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两侧的两个第一翼板,所述第一翼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的连接处的外缘形成第一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几字型材部包括第二面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板两侧的两个第二翼板,所述第二翼板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面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的连接处的内缘形成第二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翼板异面且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翼板异面且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面板垂直或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平行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间距W5为50-70mm。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面板同侧的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二翼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下端外侧的间距W2大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端内侧的间距W1。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端内侧的间距W4大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端内侧的间距W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翼板平行,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翼板平行,所述第一面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翼板上表面的间距h2大于所述第二面板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翼板下表面的间距h1。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的材质为铝合金、塑钢、木塑、塑料、尼龙、木材或合成材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弧形结构,一方面加强了通过该型材制作的砌块的板面连接处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通过该型材制作的砌块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降低了被损坏的几率,提高了砌块的复用率。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砌块结构的尖角部分在使用或安装拆卸过程中,极易受到损坏,影响砌块的二次利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尺寸标注图;

图3是图1所示型材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型材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尺寸标注图;

图6是图4所示型材的立体结构图;

在图2和图5中,各标注尺寸的起止点说明如下:

W1:第一端为一侧的第二翼板下表面与第二连接板内表面的交线;第二端为另一侧的第二翼板下表面与第二连接板内表面的交线;

W2:第一端为一侧的第一翼板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外表面的交线;第二端为另一侧的第一翼板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外表面的交线;

W3:第一端为一侧的第二弧形结构与第二连接板内表面的交线;第二端为另一侧的第二弧形结构与第二连接板内表面的交线;

W4:第一端为一侧的第一弧形结构与第一连接板内表面的交线;第二端为另一侧的第一弧形结构与第一连接板内表面的交线;

W5:第一端为位于左侧的第一支撑结构的右侧表面;

第二端为位于右侧的相邻的第一支撑结构的左侧表面;

h1:第一端为第二面板的下表面;第二端为第二翼板的下表面;

h2:第一端为第一面板的上表面;第二端为第一翼板的上表面;

图中:

1、第一几字型材部;101、第一面板;102、第一翼板;103、第一连接板;104、第一弧形结构;2、第二几字型材部;201、第二面板;202、第二翼板;203、第二连接板;204、第二弧形结构;3、第一支撑结构;4、第二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3所示,一种型材,包括上下叠层设置的第一几字型材部1和第二几字型材部2,第一几字型材部1包括第一面板101和设置在第一面板101两侧的两个第一翼板102,第一翼板10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103与第一面板101连接,第一连接板103与第一面板101的连接处的外缘形成第一弧形结构104。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几字型材部2包括第二面板201和设置在第二面板201两侧的两个第二翼板202,第二翼板202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203与第二面板201连接,第二连接板203与第一面板101的连接处的内缘形成第二弧形结构204。

第一弧形结构104和第二弧形结构204一方面加强了通过该型材制作的砌块的板面连接处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通过该型材制作的砌块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降低了被损坏的几率,提高了砌块的复用率。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砌块结构的尖角部分在使用或安装拆卸过程中,极易受到损坏,影响砌块的二次利用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几字型材部1用于成型积木砌块的下凹结构,第二几字型材部2用于成型积木砌块的上凸结构,由于第一弧形结构104和第二弧形结构204的存在,使得积木砌块的相应部位的损坏率大幅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01与第一翼板102异面且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板201与第二翼板202异面且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01与第一翼板102异面且平行,并且第二面板201与第二翼板202异面且平行。

如图1-3所示,第一面板101与第二面板20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3。优选的,第一支撑结构3平行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结构3的间距为50-7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3与第一面板101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3与第一面板101倾斜设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面板101同侧的第一翼板102与第二翼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4,具体在附图1-3中,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一面板101左侧的第一翼板102与第二翼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4,或者位于第一面板101右侧的第一翼板102与第二翼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4。当然,最优选的方案为第一面板10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4。

如图1-3所示,两个第一连接板103下端外侧的间距W2大于两个第二连接板203下端内侧的间距W1。优选的,两个第一连接板103下端外侧的间距W2为90-160mm,两个第二连接板203的下端内侧的间距W1为80-150mm。

如图1-3所示,两个第一连接板103上端内侧的间距W4大于两个第二连接板203上端内侧的间距W3。优选的,两个第一连接板103上端内侧的间距W4为82-152mm,两个第二连接板203的上端内侧的间距W3为70-140mm。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翼板平行,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翼板平行。第一几字型材部1的高度大于第二几字型材部2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几字型材部1的高度为第一面板101上表面与第一翼板102上表面的间距h2,第二几字型材部2的高度为第二面板201下表面与第二翼板202下表面的间距h1,优选的,第一几字型材部1的高度为15-55mm,第二几字型材部2的高度为5-45mm。

图1-图4分别给出了两种型材的具体结构,用于举例,辅助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型材,包括上下叠层设置的第一几字型材部1和第二几字型材部2,第一几字型材部1和第二几字型材部左右方向的宽度均为200mm。第一几字型材部1包括第一面板101和设置在第一面板101两侧的两个第一翼板102,第一面板101与第一翼板102异面且平行,第一翼板10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103与第一面板101连接,第一连接板103与第一面板101的连接处的外缘形成第一弧形结构104,第二几字型材部2包括第二面板201和设置在第二面板201两侧的两个第二翼板202,第二面板201与第二翼板202异面且平行,第二翼板202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203与第二面板201连接,第二连接板203与第一面板101的连接处的外缘形成第二弧形结构204。第一面板101与第二面板20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结构3。第一支撑结构3与第一面板101垂直。两个第一支撑结构3的间距W5为56mm。位于第一面板101同侧的第一翼板102与第二翼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4,两个第一连接板103下端外侧的间距W2为108mm,两个第二连接板203的下端内侧的间距W1为106mm。两个第一连接板103上端内侧的间距W4为100mm,两个第二连接板203的上端的内侧的间距W3为100mm。第一几字型材部1的高度,即第一面板101上表面与第一翼板102上表面的间距h2为26mm,第二几字型材部2的高度,即第二面板201下表面与第二翼板202下表面的间距h1为20mm。第一翼板102距离边缘5mm处向上形成有第一凸起部,第二翼板202距离边缘5mm处向下形成有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均为5mm。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距离为20mm,型材中各板件的厚度均为3mm。

如图3和4所示,一种型材,包括上下叠层设置的第一几字型材部1和第二几字型材部2,第一几字型材部1和第二几字型材部左右方向的宽度均为200mm。第一几字型材部1包括第一面板101和设置在第一面板101两侧的两个第一翼板102,第一面板101与第一翼板102异面且平行,第一翼板10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103与第一面板101连接,第一连接板103与第一面板101的连接处的外缘形成第一弧形结构104,第二几字型材部2包括第二面板201和设置在第二面板201两侧的两个第二翼板202,第二面板201与第二翼板202异面且平行,第二翼板202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203与第二面板201连接,第二连接板203与第一面板101的连接处的外缘形成第二弧形结构204。第一面板101与第二面板20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结构3。第一支撑结构3与第一面板101垂直。两个第一支撑结构3的间距W5为56mm。位于第一面板101同侧的第一翼板102与第二翼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结构4,两个第一连接板103下端外侧的间距W2为114mm,两个第二连接板203的下端内侧的间距W1为108mm。两个第二连接板203的上端内侧的间距W4为100mm。第一几字型材部1的高度,即第一面板101上表面与第一翼板102上表面的间距h2为为50mm,第二几字型材部2的高度,即第二面板201下表面与第二翼板202下表面的间距h1为20mm。第一翼板距离边缘5mm处向上形成有第一凸起部,第二翼板距离边缘5mm处向下形成有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均为5mm。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型材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塑钢、木塑、塑料、尼龙、木材或合成材料。

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的具体形式不受限制,可以为支撑板、支撑柱、间断板、镂空板等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