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8165发布日期:2019-08-31 02:1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具有产品质量可控、绿色环保和施工方便等优点。柱柱连接方式是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连接方式,它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施工速度以及装配化程度,因此柱柱拼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应尽量简单,且其强度不应低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度。目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之间主要通过灌浆套筒连接形成拼接节点。但是对于套筒灌浆连接,钢筋逐根灌浆连接工作量大,且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对灌浆套筒的质量进行检测,结构的安全风险隐患无法有效消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包括:

一上钢筋混凝土柱,其横截面为正方形,其下底面的中部向下凸设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凸榫,且其下端具有设于该凸榫外周的若干上外伸纵筋;

一下钢筋混凝土柱,其横截面为正方形,其上顶面的中部凹设对应上述凸榫的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凹槽,且其上端具有设于该凹槽的外周的与上述若干上外伸纵筋一一对应且尺寸相同的若干下外伸纵筋;

上钢筋混凝土柱的下端和下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之间的区域为连接区域,上述凸榫的下端插设于上述凹槽内,上述凸榫的横截面的边长为上述上钢筋混凝土柱的横截面的边长的20~30%,若干上外伸纵筋和若干下外伸纵筋相互搭接并通过铁丝捆扎相连,上述连接区域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以将上钢筋混凝土柱和下钢筋混凝土柱连成一体,上钢筋混凝土柱的周壁等间距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四出浆通道,以保证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密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边长比所述凸榫的横截面的边长大1.8~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凸榫的横截面的边长为所述上钢筋混凝土柱的横截面的边长的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钢筋混凝土柱的周壁等间距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区域的四出浆通道,以保证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密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浆通道的直径小于相邻二上外伸纵筋的净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上外伸纵筋和下外伸纵筋的搭接区域的长度为所述上外伸纵筋和所述下外伸纵筋的直径的10~1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充分利用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卓越的抗压和抗拉性能,从而解决了节点区域连接薄弱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超高性能混凝土装配节点材料用量小,构造简单,仅采用纵向钢筋无需再布置箍筋。

3、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具备良好的可行性,且施工方法较简单,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后的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灌浆连接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灌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包括横截面均为方形的一上钢筋混凝土柱1和一下钢筋混凝土柱2,上钢筋混凝土柱1的下端和下钢筋混凝土柱2 的上端之间的区域为连接区域3。

上钢筋混凝土柱1,其横截面为正方形,其下底面的中部向下凸设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凸榫10,且其下端具有设于该凸榫10外周的若干上外伸纵筋11。

下钢筋混凝土柱2,其横截面为正方形,其上顶面的中部凹设对应上述凸榫10的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凹槽20,且其上端具有设于该凹槽20的外周的与上述若干上外伸纵筋 11一一对应且尺寸相同的若干下外伸纵筋21;

如图1至图2所示,上钢筋混凝土柱1的下端和下钢筋混凝土柱2的上端之间的区域为连接区域3,上述凸榫10的下端插设于上述凹槽20内,上述凸榫10的横截面的边长为上述上钢筋混凝土柱1的横截面的边长的25%,上述凹槽20的横截面的边长比上述凸榫10的横截面的边长大1.8~2.5mm,将上述凸榫10的下端插设于上述凹槽20内以保证精确定位。若干上外伸纵筋11和若干下外伸纵筋21相互搭接并通过铁丝捆扎相连,上外伸纵筋11和下外伸纵筋21的搭接区域的长度为所述上外伸纵筋11和所述下外伸纵筋21 的直径的10倍,上述连接区域3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6,以将上钢筋混凝土柱1和下钢筋混凝土柱2连成一体,其抗压强度超过150MPa,抗拉强度超过15MPa,能显著提高连接区域3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上钢筋混凝土柱1的周壁等间距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区域3的四出浆通道12,以保证超高性能混凝土6浇筑密实,出浆通道12的直径小于相邻二上外伸纵筋11的净距,以避免影响纵向钢筋的布置。

如图3所示,上述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工厂预制上钢筋混凝土柱1和下钢筋混凝土柱2,预留好所述出浆通道12,预设所述凸榫10和凹槽20,并确保上外伸纵筋11及下外伸纵筋21的外伸长度以满足搭接长度要求;

(2)将所述凸榫10的下端插设于所述凹槽20内对上钢筋混凝土柱1和下钢筋混凝土柱2进行定位,并利用铁丝将对应的上外伸纵筋11和下外伸纵筋21进行绑扎连接;

(3)将四钢模板7的上部及下部各预先开若干通孔,通过高强螺钉将若干钢模板7 固定在上钢筋混凝土柱1和下钢筋混凝土柱2的四外壁面,其中一钢模板7的中部设有一灌浆口70,该灌浆口70上设有一灌浆连接固定机构71;

如图4和图5所示,灌浆连接固定机构71包括设于灌浆口70上方的一上滑槽711、设于灌浆口70下方的一下滑槽712和滑动设置在该上滑槽711和下滑槽712内的一封口板713,该灌浆连接固定机构71具有一第一状态和一第二状态,当处于第一状态时,封口板713封闭灌浆口70,当处于第二状态时,封口板713远离灌浆口70使灌浆口70打开;灌浆机构8包括一灌浆管80,该灌浆管80的一端呈漏斗状,另一端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一端板81,该端板81滑动适配于所述上滑槽711和下滑槽712内;

灌浆管80的内径与灌浆口70的直径相同

(4)将灌浆机构8的端板81插入上滑槽711和下滑槽712内,沿上滑槽711和下滑槽712推开封口板713,使灌浆机构8与灌浆连接固定机构71相连,通过灌浆机构8向所述连接区域3内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6,待上述出浆通道12均均匀冒浆时,停止浇筑,并用蜡封住出浆通道12,推动封口板713以顶出灌浆机构8的端板81,使封口板713回位以封堵灌浆口70;

(5)待浇筑后至少24h,拆除钢模板7,在螺钉孔中补上水泥浆并用蜡封住即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