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3900发布日期:2019-11-19 21:4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饰面墙板安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室内外墙体表面的饰面材料挂贴工程。材料如石材、保温复合板、磁板、木材和玻璃等。技术分为两大类:1.化学方式,2.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安装主要使用建筑用胶水或水泥,采用粘贴或灌浆等方式,把饰材装上墙面,这种技术不光存在着流浆、返碱等影响装饰效果弊病,更重要的是,由于饰材与浆材吸水率不同,热胀冷缩系数不同,尤其在户外条件下,短时间内就会分离脱落,存在严重安全问题。这种安装技术除了室内单层墙面应用外,其它基本不用。物理方式安装技术,即干挂技术,是室内外墙体装饰的主体应用技术。它由三个部分组成:饰材扣接部、墙体挂接部、连接部。石材幕墙干挂体系一直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许多省份都有对石材幕墙干挂有严格的相关规定,甚至禁止使用。《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9月份出版的论文中:《石材幕墙干挂体系之t型挂件的应用思考》就展示了石材幕墙干挂的现状,而其中提及的t型扣件,就属于干挂技术中的饰材挂接部的扣件,此类技术和装置也是本专利所针对解决的。

现行饰材扣件主要分成侧槽、背栓和孔铆三大类;严格上讲,孔铆属于非隐蔽式的,降低装饰性,不在主张推广应用之列。侧槽扣件常用有t型、l型,还有最新专利的se型。最新专利还有背槽的y型和r型扣件。所有前述所列的饰材扣件,都没有解决它们的根本性缺陷:

1、安全不能主动可控。侧槽方式是在饰材侧面开槽,侧槽扣件扣页插入槽内;背槽方式是在饰材背面拉一条45°至60°的斜槽,背槽扣件扣页插入槽内;背栓方式是在饰材背面钻一个孔,不钻穿饰材,孔底保留与饰面6-12mm的厚度,空口小孔底大,背栓螺丝插入孔中,调节螺栓,使底部倒胀开,使螺栓不得被拔出。由上述扣件的工作方式,得出,扣件取得抗拉拔力是与饰材的抗拉拔性能和所扣饰材厚度成正比关系;在一定饰材厚度条件下,扣件取得抗拉拔力只能取决于饰材的抗拉拔能力,尤其天然饰材,其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扣件抗拉拔力极不可控。扣件抗拉拔力极不可控,安全就不能主动可控。

2、不能纯粹做到物理连接。除背栓外,其它扣件与饰材全都是插接关系,没有物理紧固连接结构,只能使用胶水填充扣页与扣槽的空间,以增加牢固度。胶水的化学属性,决定了它连接的力量和连接的寿命都无法达到物理连接的能力。做不到纯粹物理连接,意味着扣件的连接力和使用年限受胶水质量影响大。

3、薄型饰材无法干挂。以石材为例,厚度10-15mm为薄板,厚度6-10mm为超薄板,厚度18-20mm为普通板,干挂板的国标厚度为25mm和30mm,如果是砂岩或洞石,干挂板的厚度会被要求到35mm、45mm。扣件对饰材的大厚度要求,不光浪费资源、成本提高,而且限制了饰面材料的使用,限制了饰面材料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幕墙建筑的多样化。现行扣件技术已经阻碍了如石材薄板、石材超薄板、保温复合板、磁板、玻璃等等的饰材应用干挂技术。

4、饰材连接点加工不方便,容易影响饰材强度和连接质量。加工便捷性上,钻孔不如切割方便,水平切割不如自上而下垂直切割。由于饰材厚度有限,侧边开槽的自由度小,切割片摆度过大或深度过深,容易导致饰材结构强度下降,甚至缺损,使得饰材抗拉拔性能下降,影响使用。背栓孔质量,直接决定背栓的抗拉拔力;背栓孔质量不可控的原因有两个:1.钻头容易变形,所钻的孔多有变化;2.由于空口小,所钻的孔质量难以检测。所以通行扣件的结构设计上,缺乏对饰材加工便捷性考量,终将影响连接质量。

因此,申请人致力于研发出一种安全主动可控、纯粹物理连接、饰材厚度薄、加工方便,与建筑同寿命的饰材扣件,安全有保障,稳定可靠,适用于建筑室内外墙体表面的饰面材料挂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背夹饰面墙板安装技术方案及其背夹式锁紧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包括上夹紧件和下夹紧件;

上夹紧件的外端向饰面墙板所在的一侧翻折形成上夹页,上夹页嵌入饰面墙板背面的上槽内;

下夹紧件的外端向饰面墙板所在的一侧翻折形成下夹页,下夹页嵌入饰面墙板背面的下槽内;

上夹紧件的上夹页与下夹紧件的下夹页,两两配对,两者之间平行,或内扣成夹角;

上夹紧件和下夹紧件通过结构支点用螺栓固定,上夹页和下夹页配合夹紧饰面墙板。

进一步的,上夹紧件或下夹紧件中的其中一个的后部延伸有一支撑件,支撑件抵接另一个的后部。

进一步的,抵接处的上夹紧件或下夹紧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配合的凹点。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紧件和下夹紧件的背侧设置有螺栓座,螺栓连接两个螺栓座并控制上夹页和下夹页夹紧饰面墙板。

进一步的,上槽和下槽相对设置并相向倾斜延伸,或,上槽和下槽互相平行设置并垂直于饰面墙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紧件的中部和下夹紧件的中部均靠紧在饰面墙板上。

所述上夹紧件或下夹紧件的一侧连接有可与墙面固定的墙面支架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紧件和下夹紧件均包括一个可贴合饰面墙板的基板部,基板部的外端向饰面墙板一侧伸出所述上夹页或下夹页,基板部的外端或内端或整体向墙面一侧延伸形成螺栓座。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座从基板部的外端向墙面一侧伸出时,螺栓贴近所述基板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页与下夹页的对应侧上分别形成有若干台阶面,若干台阶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均不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饰面墙板的背面包括找平层,通过所述找平层将饰面墙板形成一个平整面,上夹紧件的中部和下夹紧件的中部均平整抵靠在所述找平层上。

本发明运用背夹饰面墙板安装技术方案及其背夹式锁紧装置,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具体如下:

本发明采用背夹的方式,即在饰材背面开槽,两条槽相应组成两平行面或成楔形,夹具的夹页进入槽内,调节夹具夹紧力,或者调节夹具夹页与饰材背槽受力面积,所产生的摩擦力形成抗拉拔力,保证扣件与饰材连接的安全绝对性。本专利是在饰面墙板安装技术领域首次利用饰材的抗压强度,综合运用杠杆原理、压力原理、摩擦力原理,形成扣件的抗拉拔能力,与现行扣件利用饰材的抗折强度来实现抗拉拔能力完全不同。

本发明中,安全人为可控。背夹式锁紧装置既可调节夹具螺栓也可改变夹具夹页与饰材背槽受力面积来人为改变夹紧力,如加大夹页和背槽的长度或深度,即,根据需要进行人为控制抗拉拔力,不像传统安装系统只能靠提高材料厚度来提高抗拉拔力,实现了安全人为可控;

本发明中,饰材与扣件纯粹物理连接。背夹式锁紧装置采用调节夹具螺栓的方法来夹紧饰材,并且主动可调节,纯粹物理连接,不需要使用胶水粘接等化学方式二次加固。

本发明中,饰材薄板也和普通厚度的一样被使用。薄型饰材受本身厚度限制,使用现行扣件,或者侧槽无法使用,或者背栓孔深度不能达到背栓要求,或者背槽深度不能达到扣件要求深度,这样,抗拉拔力也达不到饰面墙板装饰工程要求;由于使用背夹式锁紧装置,通过调节夹具螺栓来增加夹紧力,也可加大夹页和背槽的长度来增加受力面积,从而提高摩擦力,满足饰面墙板装饰工程抗拉拔力的需求,使饰材薄板也和普通厚度的一样被使用,相比现行扣件技术,大幅度地节约了材料、节省了成本、降低了能耗;

本发明中,开槽加工方便,不像现行扣件技术会影响饰材强度和连接质量。本发明采用背夹的方式,在饰材背面自上而下垂直切割,开出一对平行槽,开槽位置选择自由度大,加工方便,更不影响饰材强度,而且,拉紧这对平行槽夹具的螺杆,还能增加饰材强度。

本发明中,夹紧件的前端的夹页处成型有多个台阶面,在开槽时可以开设与所述台阶面相适配的槽口,通过多个台阶面的设置进行分摊夹页的受力点,防止受力点过于集中,能够有效控制饰材边缘的损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因饰材本身的原因,一般都存在厚薄不均现象,使得原先夹紧件的中部很难平整在抵靠在饰材上,安装的稳定性不够,现行工艺是直接对饰材定厚、找平,特别是石材,定厚、找平成本高,速度慢,而且饰材的强度又会大大降低,因此,本发明饰材的背面贴有找平层,找平层材料既具有可加工性,又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如,树脂,水泥,发泡陶瓷,等等,从而大大的提高饰材的强度,又能让夹紧件的中部平稳的抵靠在饰材的内表面上,提高饰材安装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背夹式锁紧装置与建筑同寿命。背夹式锁紧装置,一能够做到人为控制抗拉拔力,能够兼顾饰材抗折性能、饰材抗压强度、扣件的抗拉性能;二在开槽加工不破坏饰材材质强度,保障了被加工后的饰材材质强度。基于这两点保障,使饰材和扣件各自的力学性能不受破坏,机械连接永久稳定,在同等建筑条件和材料条件下,相比于现行扣件,背夹式锁紧装置能够保证与建筑同寿命。

本发明中,饰材可以循环利用。由于饰材被使用过程中和被使用后是以下状况的:1.被加工后的饰材材质强度没有影响,2.纯粹物理连接,3.人为控制抗拉拔力,兼顾饰材抗折性能和抗压强度,饰材材料力学性能永久稳定,因此,饰材可以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是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4是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的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5是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的实施例五中夹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的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背夹式饰面墙板锁紧装置,包括上夹紧件901和下夹紧件909,

上夹紧件901的外端向饰面墙板910所在的一侧翻折形成上夹页902,上夹页嵌入饰面墙板背面的上槽903内;

下夹紧件909的外端向饰面墙板所在的一侧翻折形成下夹页907,下夹页907嵌入饰面墙板背面的下槽908内;

上夹紧件901的上夹页902与下夹紧件909的下夹页907两两配对,或平行,或内扣成夹角;

上夹紧件901和下夹紧件909通过结构支点用螺栓905固定,上夹页902和下夹页907配合夹紧饰面墙板910。

上夹紧件901或下夹紧件909中的其中一个的后部延伸有一支撑件913,支撑件抵接另一个的后部。支撑件的设计能够确保:螺栓905锁紧上夹紧件901和下夹紧件909时,支撑件913抵扣住上夹紧件901和下夹紧件909后段,使得上夹页902和下夹页907只能够相互接近,不会反向脱出。

抵接处的上夹紧件901或下夹紧件909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配合的凹点914,凹点914的设计进一步确保连接稳定性。

所述上夹紧件901和下夹紧件909的背侧设置有螺栓座912,螺栓905连接两个螺栓座912并控制上夹页902和下夹页907夹紧饰面墙板910。

上槽903和下槽908相对设置并相向倾斜延伸;或者,作为一种变化,上槽903和下槽908可以互相平行设置并垂直于饰面墙板910。上槽和下槽互相平行设置并垂直于饰面墙板对于本方案是可行且可靠的,是现有的设计无法实现的。

所述上夹紧件的中部904和下夹紧件的中部906均靠紧在饰面墙板910上。

所述上夹紧件901或下夹紧件909的一侧连接有可与墙面固定的墙面支架组件911。本实施例为下夹紧件909与墙面支架组件911螺栓连接。下夹紧件909具有一定的厚度,下夹紧件909后部设置有盲孔,盲孔内安装有螺栓,螺栓锁紧墙面支架组件911。

所述上夹紧件901和下夹紧件909均包括一个可贴合饰面墙板的基板部,基板部的外端向饰面墙板一侧伸出所述上夹页或下夹页,基板部的外端或内端或整体向墙面一侧延伸形成螺栓座912。本实施例的上夹页中,基板部的外端向墙面一侧延伸形成螺栓座912,本实施例的下夹页中,基板部的整体向墙面一侧延伸形成螺栓座912。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夹紧件909的下部再延伸形成有一个连接板,通过连接板上的螺栓锁紧墙面支架组件911。本实施例的上夹页中,基板部的内端向墙面一侧延伸形成螺栓座912,本实施例的下夹页中,基板部的内端向墙面一侧延伸形成螺栓座912。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支撑件913的相关设计。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上夹页中,基板部的外端向墙面一侧延伸形成螺栓座912,本实施例的下夹页中,基板部的外端向墙面一侧延伸形成螺栓座912。螺栓905贴近所述基板部920,该贴近以螺栓的安装不受装饰墙面和基板部的影响为宜。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上夹页与下夹页上分别成型有若干台阶面922,在实际使用中,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止饰材与夹页的应力集中而损坏饰材的槽口处。

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饰材的背面设置有找平层919,通过所述找平层919能有效防止因饰材厚薄不均难安装的问题,不需要磨平饰材的背面而降低饰材的强度,是现有工艺中所不具有的。相应,根据找平层919完成面厚度位置,夹页向后端加长,即向墙体方向加长。

本发明利用背夹技术,即在饰材背面开短槽,两条槽相应组成两平行面或楔形,夹页放入槽内,两夹页用螺杆收紧,夹具形成夹紧力,夹紧力作用于饰材产生的摩擦力形成夹具的抗拉拔力。由于夹紧力可以通过螺杆螺母调节,摩擦力可以通过变动接触面积来调节,所以,夹具的抗拉拔力也是可调节的。

现行饰面墙板安装技术,归结起来就两大类,即侧槽法和背栓法,其工作原理上均只能是用增加饰材厚度来提高抗拉拔力,换句说,当饰材厚度固定或小到一定厚度时,只能听任材质情况,无法做到控制抗拉拔力,也无法保证饰面工程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本发明是在饰面墙板挂接技术上原理性的改变,具有抗拉拔力人为可控、纯粹机械连接、安全有保障、省材低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