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复合填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3703发布日期:2019-11-06 01:0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复合填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复合填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建设正面临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及人工、建设等成本大幅上涨压力,同时产业链集成和整合较为有限,越来越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装配式建筑逐渐兴起,给传统建筑行业带来新方向,且有望重构建筑业生态。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特点包括几个方面: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现场完成预制构件的装配作业;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设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符合绿色建筑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复合填充结构,本发明可以减轻混凝土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及使用更少的建筑材料,大大节约了建筑基础成本,填充环结构体可采用球型、环型或多边体,可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建筑构造中,是一种更绿色、更科学的施工应用材料。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复合填充结构,包括填充环结构体和预制混凝土填充层,所述的填充环结构体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填充层的内部,填充环结构体由外部壳体和内部填充材料组成,外部壳体内部均匀分布有内部填充材料,所述的填充环结构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结构钢筋上网片和结构钢筋下网片,结构钢筋上网片和结构钢筋下网片之间设置有拉锚中心c型筋,所述的拉锚中心c型筋的两端分别与结构钢筋上网片、结构钢筋下网片固定焊接,拉锚中心c型筋的中部穿过填充环结构体,相邻的拉锚中心c型筋之间设置有拉锚中心环型筋,所述的拉锚中心环型筋在拉锚中心c型筋的外侧环绕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填充环结构体为球型、环型或多边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锚中心c型筋在填充环结构体的外部间隔设置,结构钢筋上网片和结构钢筋下网片相互平行设置。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填充环结构体投放并固定在结构钢筋系统中,完成混凝土浇筑即可,内部填充材料可采用循环材料制成,环保又耐久,成本和混凝土相差不远,可以回收再利用,更符合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发展理念,外部壳体可采用再生橡胶、工程塑料、pvc等等防水材料制成,可以保证内部填充材料的形态不会发生游离和分散、避免内腔填充的阻燃吸音隔热等轻质材料在浇筑混凝土时吸附水分,减少隔热效果、破坏混凝土浇筑质量,填充环结构体的应用可以减轻混凝土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及使用更少的建筑材料,大大节约了建筑基础成本,也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达到建筑业可持续性的目的,填充环结构体可采用球型、环型或多边体,其灵活多变的形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建筑构造中,是一种更绿色、更科学的施工应用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的环形填充环结构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球型填充环结构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边体填充环结构体结构图。

图中:1、填充环结构体;11、外部壳体;12、内部填充材料;2、预制混凝土填充层;3、结构钢筋上网片;4、结构钢筋下网片;5、拉锚中心c型筋;6、拉锚中心环型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复合填充结构,包括填充环结构体1和预制混凝土填充层2,填充环结构体1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填充层2的内部,填充环结构体1由外部壳体11和内部填充材料12组成,外部壳体11内部均匀分布有内部填充材料12,通过外部壳体11对内部填充材料12进行封装定型即可,从图2-4可以看出,填充环结构体1为球型、环型或多边体,填充环结构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结构钢筋上网片3和结构钢筋下网片4,结构钢筋上网片3和结构钢筋下网片4之间设置有拉锚中心c型筋5,拉锚中心c型筋5的两端分别与结构钢筋上网片3、结构钢筋下网片4固定焊接,拉锚中心c型筋5在填充环结构体1的外部间隔设置,结构钢筋上网片3和结构钢筋下网片4相互平行设置,拉锚中心c型筋5的中部穿过填充环结构体1,相邻的拉锚中心c型筋5之间设置有拉锚中心环型筋6,拉锚中心环型筋6在拉锚中心c型筋5的外侧环绕设置。

填充环结构体1的外形尺寸可根据应用的部位和结构整体受力状态来确定,填充环结构体1为环形体时,在应用过程中,采用较小直径的拉锚中心c型筋5和拉锚中心环型筋6,穿过填充环结构体1中心镂空环中,再等分绑扎成支撑体,并与结构钢筋系统绑扎固定,在浇筑时混凝土会在填充环结构体1中心形成x形支撑锚固点,连接预制混凝土填充层2两侧的结构层,形成蜂窝状结构支撑体系,可以形成较高强度的复合预制构件。

填充环结构体1采用球形体时、直径小于被填充层厚度,中心有一个封闭的贯穿孔,直径在6mm左右,应用时利用小直筋钢筋穿孔弯制成c形,固定在结构钢筋上网片3、结构钢筋下网片4上,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整体游离,破坏结构层厚度,影响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因为球形体受力稳定,主要应用在有较高承载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中。

填充环结构体1采用多边体时,多边体填充结构主要应用于预制墙体和结构平立面承载负荷较低的预制结构中,以便在不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减轻预制混凝土结构自重和材料使用量,降低工程成本,到达绿色节能的目标。

填充环结构体1的应用可以减轻混凝土30%以上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及使用更少的建筑材料,大大节约了建筑基础成本,也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达到建筑业可持续性的目的,填充环结构体1可采用球型、环型或多边体,其灵活多变的形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建筑构造中,因自重的降低,立柱之间的跨度也可以比传统的增加20%~50%,是一种更绿色、更科学的施工应用材料。

施工时,填充环结构体1投放并固定在结构钢筋系统中,完成混凝土浇筑即可,内部填充材料12可采用循环材料制成,环保又耐久,成本和混凝土相差不远,可以回收再利用,更符合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发展理念,外部壳体11可采用再生橡胶、工程塑料、pvc等等防水材料制成,可以保证内部填充材料12的形态不会发生游离和分散、避免内腔填充的阻燃吸音隔热等轻质材料在浇筑混凝土时吸附水分,减少隔热效果、破坏混凝土浇筑质量,同时外部壳体11具备一定的自身强度,填充在预制混凝土中对构件的受力也能够产生一种补强作用。

填充环结构体1制造工艺简单、材料可选用种类繁多,创造成本低,极具推广应用价值,有效改变原有塑料填充球的外形、材料的单一化的问题,内部填充材料12采用阻燃吸音隔热材料替代原中空设计,更好的保障填充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混凝土建筑的整体阻燃吸音隔热性能,实际应用中更便捷和经济,节能、环保、低碳符合国家对新型建材材料的导向要求。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