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等静模具压力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5153发布日期:2020-02-18 12:3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等静模具压力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腔等静模具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腔等静模具压力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瓷砖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多腔等静模具进行压制;但是,多腔等静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油压不平衡的现象,从而导致腔与腔之间的受力不均衡,使得各腔内的瓷砖坯体密度不一样,出现质量问题。

现有的陶瓷砖压机等静模具基本上都是在钢坯上覆盖一层聚氨酯材料,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积腔,然后通过油嘴往密闭的腔内加入液压油,并形成一定的压力;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补偿由于模腔布料不均匀而导致的砖坯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控制砖坯的致密度,是国内外通常使用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但该技术有以下缺点:当模具使用时间稍长时,模具表面的聚氨酯发生老化膨胀,使模具容积发生细微变化,从而造成产品的尺寸及砖形的缺陷;或者,因某一腔模具出现轻微渗油的情况,使该模具的腔内油压发生变化,导致整个多腔模具的压力不平衡,使得砖坯受力不均匀,造成批量的质量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腔等静模具压力平衡装置,旨在解决瓷砖生产过程中,因模具差异、粉料不均匀以及横梁偏差而导致的多腔等静模具压力不平衡的问题,从而提高多腔等静模具压制的瓷砖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腔等静模具压力平衡装置,其中,包括用于压制瓷砖的腔体、与所述腔体可拆卸连接且用于向所述腔体输送液压油的高压油管、与所述高压油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油管以及与所述连接油管可拆卸连接的外接加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与所述高压油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快拆接头,所述第一快拆接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高压油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快拆接头的另一端通过环形卡扣与所述腔体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管与所述连接油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快拆接头,所述高压油管通过所述第二快拆接头与所述连接油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快拆接头包括l型快拆接头和t型快拆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l型快拆接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高压油管固定连接,所述l型快拆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油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t型快拆接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一连接油管固定连接,所述t型快拆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另一连接油管固定连接,所述t型快拆接头的中部通过螺纹与所述高压油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加油口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适配油泵输出油管内壁上环形卡扣的宽度,所述卡槽的深度适配油泵输出油管内壁上环形卡扣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加油口的一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外接加油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滑的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管和连接油管的管径均为1/4寸,所述高压油管和连接油管均为耐高压70mpa的高压油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压油管和连接油管,将多个腔体连接在一起,当其中一腔或多腔模具因为等静容积发生变化时,其压力油液可相互流通,从而使多腔模具压力保持一致;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快拆接头和第二快拆接头,方便高压油管和连接油管的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多腔模具因压力差异而导致砖坯坯体受力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使同一次压制的多腔砖坯的尺寸和砖形符合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腔等静模具压力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高压油管2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快拆接头5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l型快拆接头6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t型快拆接头6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外接加油口4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腔体;20、高压油管;30、连接油管;40、外接加油口;50、第一快拆接头;60、第二快拆接头;21、防滑纹;41、卡槽;61、l型快拆接头;62、t型快拆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腔等静模具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腔体10、高压油管20、连接油管30以及外接加油口40;其中,所述腔体10用于压制瓷砖坯体,通过所述腔体10的压制作用,使瓷砖坯体的尺寸以及砖形达到标准;在所述腔体10的一端设置有高压油管20,通过所述高压油管20可向所述腔体10内输入压力油液,使所述腔体10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并且,在所述高压油管20与高压油管20之间设置连接油管30,通过所述连接油管30的连接作用,使相邻的两个腔体10相互连通,从而保证两个相邻的腔体10内的压力达到一致;当需要采用多个腔体10时,通过设置多个高压油管20以及多个连接油管30,将多个腔体10连接为一体;这样一来,当其中一腔或多腔模具因为等静容积发生变化时,其压力油液可相互流通,从而使多腔模具压力保持一致。

在末端的连接油管30处还设置有外接加油口40,通过所述外接加油口40可连接油泵的输出油管,通过所述外接加油口40可为多腔等静模具提供预定压力的压力油液。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高压油管20与所述腔体1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高压油管20与所述腔体10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第一快拆接头50;所述第一快拆接头5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未图示),所述第一快拆接头50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环形卡扣(未图示);所述第一快拆接头50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高压油管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快拆接头50的另一端则通过所述环形卡扣与所述腔体10卡接。

当然,在所述高压油管20的连接端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在所述腔体10的连接端设置有对应的环形卡槽结构。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快拆接头50,可方便安装和拆卸所述腔体10,当其中一腔体10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拆开环形卡扣即可。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连接和拆卸两个相邻的高压油管20,所述连接油管30与所述高压油管20也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高压油管20与所述连接油管30之间设置有第二快拆接头60,所述高压油管20通过所述第二快拆接头60与所述连接油管30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第二快拆接头60包括l型快拆接头61和t型快拆接头62;其中,所述l型快拆接头61设置有两个接口,用于连接端头处的高压油管20;所述l型快拆接头61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高压油管20固定连接,所述l型快拆接头6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连接油管30固定连接。

所述t型快拆接头62则设置有三个接口,用于连接中间处的高压油管20;所述t型快拆接头62的一端通过螺纹与一连接油管30固定连接,所述t型快拆接头6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另一连接油管30固定连接,所述t型快拆接头62的中部通过螺纹与所述高压油管20固定连接。

当然,在所述高压油管20以及连接油管30的连接端,则设置有对应的螺纹结构。

通过所述第二快拆接头60的连接作用,使连接油管30与高压油管20之间连接互通;当需要增加或减少腔体10时,只需要松开或拧紧连接处的螺母即可,方便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外接加油口40与所述连接油管3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外接加油口4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41,所述外接加油口40通过所述卡槽41与油泵的输出油管卡接;所述外接加油口40的另一端则通过螺纹与连接油管3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卡槽41的宽度适配油泵输出油管内壁上环形卡扣的宽度,所述卡槽41的深度则适配油泵输出油管内壁上环形卡扣的高度。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各腔体10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可在所述外接加油口40与油泵输出油管之间设置压力表(未图示),所述压力表的一端与所述外接加油口40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表的另一端与油泵输出油管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压力表可显示连接油管30内的压力油液的压力值,以便随时查看该压力值是否达到生产压力值;同时,为了调节连接油管30内的压力值,可在压力表与油泵输出油管的连接处设置压力调节阀(未图示),通过所述压力调节阀可调节所述连接油管30内的压力值,所述压力调节阀以及压力表均为现有技术,故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拆卸所述高压油管20,在所述高压油管20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滑的防滑纹21,当所述高压油管20的表面沾有油渍时,所述防滑纹21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方便拆卸。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油管20和连接油管30的管径均为1/4寸,所述高压油管20和连接油管30均为耐高压70mpa的高压油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压油管和连接油管,将多个腔体连接在一起,当其中一腔或多腔模具因为等静容积发生变化时,其压力油液可相互流通,从而使多腔模具压力保持一致;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快拆接头和第二快拆接头,方便高压油管和连接油管的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多腔模具因压力差异而导致砖坯坯体受力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使同一次压制的多腔砖坯的尺寸和砖形符合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