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83142发布日期:2020-11-10 17:50阅读:16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集钢筋桁架技术领域,具体为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主要受力钢筋在工厂内采用专用设备加工成钢筋桁架,再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焊接成一体形成的组合结构体系。在结构楼板施工阶段,该体系通过镀锌钢板代替施工模板,与结构中焊接钢筋形成的桁架结构共同承担楼板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钢筋桁架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承受使用荷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流程:

拟订施工计划-钢筋桁架楼承板进场-起吊及临时设置-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边模板安装-栓钉焊接-管线铺设-附加钢筋工程,包括核心筒节点钢筋绑扎,清理、验收-混凝土浇筑;

钢筋桁架楼承板进场:

材料进场时进行相关资料的报验,包括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明细,产品合格证,桁架板上使用钢材的第三方检验报告,镀锌板的检验报告;组织进行材料规格尺寸、加工质量等的验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复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顺序:每层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铺设宜从起始位置向一个方向铺设,边角部分最后处理;随主体结构施工顺序铺设相应各层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楼板铺设前,应按图纸所示的起始位置放设铺板时的基准线。对准基准线安装第1块板并依次安装其他板。楼板连接采用扣合方式,板与板之间的拉钩连接应紧密,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同时注意排板方向要一致;

平面形状变化处,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切割,切割前应对要切割的尺寸进行检查,复核后在模板上放线。可采用机械或气割进行,端部的竖向钢筋重新焊接后方可进行安装;

跨间收尾处若板宽不足550mm,可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沿钢筋桁架长度方向切割,切割后板上应有1~2榀钢筋桁架,不得将钢筋桁架切断;

钢筋桁架平行于钢梁处,钢筋桁架在钢梁上的搭接≮30mm;钢筋桁架垂直于钢梁处,模板端部的竖向钢筋在钢梁上的搭接长度≮50mm且应保证镀锌底模能搭接到钢梁上50mm。

设计在楼板上要开洞口,施工应预留;按设计要求设洞口边加强筋,四周设边模板,待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切断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筋及底模;切割时宜从下往上切割,防止底模边缘与浇注好的混凝土脱离,切割可采用机械切割或氧割进行。

将钢筋桁架裁断,应采用同型号的钢筋将钢筋桁架重新连接进行恢复并按图纸要求进行补强。

使钢梁与组合楼板能有效地协同工作,设置了抗剪连接栓钉,使栓钉杆承受钢构件与混凝土之间的剪力,实现钢一混凝土的抗剪连接;钢梁的栓钉直接焊,钢梁与栓钉中间夹有压型钢板,为穿透焊。

栓焊施工班前检验;每日开工前,若焊接设备及栓钉规格未改变且焊接参数仍为特定值时,最先焊的两个栓钉应做试验,试验栓钉可直接焊在结构工件上,按实际焊接位置施焊并做外观检查和弯曲试验。

栓焊施工后的检验;首先对成型焊肉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在主要构件上逐批进行1%抽样打弯检查,若栓钉根部无裂纹则认为通过弯曲检验。

施工顺序:管线的铺设一设置连接钢筋一设置附加钢筋一设置洞边附加筋一设置分布钢筋。

水电管进行预埋,土建配合施工。但由于钢筋桁架间距有限,水电预埋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多根管线集束预埋,尽量采用直径小的管线,分散穿孔预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钢筋桁架受力模式合理,选材经济,综合造价优势明显;可设计为双向板;可调整桁架高度和钢筋直径拟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楼板;用价格比较便宜的材料提供楼板施工阶段的刚度,以最大限度减少价格比较贵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2、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可减少60%~70%,现场钢筋绑扎量在2~3kg/m2之间,可进一步缩短工期;桁架受力模式可以提供更大的楼承板刚度,可大大减少或无需用施工用临时支撑。

3、力学性能与传统现浇楼板基本相同,楼板抗裂性能好,栓钉焊接质量更容易保证;耐火性能与传统现浇楼板相当,优于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底模不参与使用阶段受力,不需考虑防腐问题。

4、钢筋排列均匀,上下层钢筋间距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可靠保证;普通现场钢筋的绑扎质量是依靠工人的工作责任心、钢马撑及垫块来保证,而钢筋桁架的间距是通过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来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流程:

拟订施工计划-钢筋桁架楼承板进场-起吊及临时设置-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边模板安装-栓钉焊接-管线铺设-附加钢筋工程,包括核心筒节点钢筋绑扎,清理、验收-混凝土浇筑;

钢筋桁架楼承板进场:

材料进场时进行相关资料的报验,包括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明细,产品合格证,桁架板上使用钢材的第三方检验报告,镀锌板的检验报告;组织进行材料规格尺寸、加工质量等的验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复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顺序:每层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铺设宜从起始位置向一个方向铺设,边角部分最后处理;随主体结构施工顺序铺设相应各层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楼板铺设前,应按图纸所示的起始位置放设铺板时的基准线。对准基准线安装第1块板并依次安装其他板。楼板连接采用扣合方式,板与板之间的拉钩连接应紧密,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同时注意排板方向要一致;

平面形状变化处,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切割,切割前应对要切割的尺寸进行检查,复核后在模板上放线。可采用机械或气割进行,端部的竖向钢筋重新焊接后方可进行安装;

跨间收尾处若板宽不足550mm,可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沿钢筋桁架长度方向切割,切割后板上应有1~2榀钢筋桁架,不得将钢筋桁架切断;

钢筋桁架平行于钢梁处,钢筋桁架在钢梁上的搭接≮30mm;钢筋桁架垂直于钢梁处,模板端部的竖向钢筋在钢梁上的搭接长度≮50mm且应保证镀锌底模能搭接到钢梁上50mm。

设计在楼板上要开洞口,施工应预留;按设计要求设洞口边加强筋,四周设边模板,待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切断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筋及底模;切割时宜从下往上切割,防止底模边缘与浇注好的混凝土脱离,切割可采用机械切割或氧割进行。

将钢筋桁架裁断,应采用同型号的钢筋将钢筋桁架重新连接进行恢复并按图纸要求进行补强。

使钢梁与组合楼板能有效地协同工作,设置了抗剪连接栓钉,使栓钉杆承受钢构件与混凝土之间的剪力,实现钢一混凝土的抗剪连接;钢梁的栓钉直接焊,钢梁与栓钉中间夹有压型钢板,为穿透焊。

栓焊施工班前检验;每日开工前,若焊接设备及栓钉规格未改变且焊接参数仍为特定值时,最先焊的两个栓钉应做试验,试验栓钉可直接焊在结构工件上,按实际焊接位置施焊并做外观检查和弯曲试验。

栓焊施工后的检验;首先对成型焊肉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在主要构件上逐批进行1%抽样打弯检查,若栓钉根部无裂纹则认为通过弯曲检验。

施工顺序:管线的铺设一设置连接钢筋一设置附加钢筋一设置洞边附加筋一设置分布钢筋。

水电管进行预埋,土建配合施工。但由于钢筋桁架间距有限,水电预埋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多根管线集束预埋,尽量采用直径小的管线,分散穿孔预埋。

材料

钢筋:制作钢筋桁架采用的钢筋,上下弦主筋、支座钢筋(竖筋、水平筋)统一要求为热轧hrb400钢筋(三级钢筋)。腹杆可采用热轧hpb235钢筋或冷轧光圆550级钢筋。钢筋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冷轧带肋钢筋》的相关规定。

压型钢板

本工程钢筋桁架板底模压型钢板厚度应≥0.5mm。

压型钢板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的要求,用于冷弯压型钢板的基板应选用热浸镀锌钢板。镀锌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的规定。钢板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压型钢板材质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中规定的s250(s250gd+z、s250gd+zf),s350(s350gd+z、s350gd+zf),s550(s550gd+z、s550gd+zf)牌号的结构用钢;

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规定的q235、q345牌号钢。

压型钢板两面镀锌量不宜小于120g/m2(镀锌厚度≥18μm)。

钢筋桁架板供应厂家确定后,应针对钢筋桁架组合楼板的工艺特点与总包单位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钢筋桁架板的施工验算并制作深化图纸(施工排板图及节点做法)。还需与设计单位配合,根据验算结果调整配筋并完善、补充除钢筋桁架钢筋以外的构造钢筋配置。施工深化图须经设计单位会签确认后方可用于施工。

施工阶段,钢筋桁架板作为模板,验算时应考虑以下荷载:

永久荷载:钢筋桁架、压型钢板自重和混凝土自重。

可变荷载:施工荷载,应以施工实际荷载为准(施工时须控制)。

验算考虑的施工荷载不应小于1.5kn/m2。

钢筋桁架板施工阶段的验算,可采用弹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钢筋桁架和底模的荷载效应。计算钢筋桁架时,全部荷载由桁架承担;计算底模时,荷载全部由底模承担。

钢筋桁架板施工阶段按单向受力计算,应根据施工时楼承板支撑或临时支撑情况,按单跨、两跨或多跨计算。计算考虑了临时支撑时,必须在深化图中明确表示临时支撑的位置。

钢筋桁架板施工阶段挠度采用桁架分析方法计算,最大挠度值不应大于板跨的1/180,且不应大于20mm。

钢筋桁架板在与柱相交处被切断,柱边板底应设支承件,板内应布置附加钢筋。

钢筋桁架板在与核心筒剪力墙相交处,墙侧应设钢筋桁架板支承件。槽钢或角钢尺寸及与预埋件的焊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计算确定,但槽钢、角钢不应小于[80或l70×5,焊缝高度不小于5mm。

楼板开洞,孔洞切断桁架上下弦钢筋时,孔洞边应设加强钢筋。当洞边长大于1000mm时,应在孔洞周边设置边梁。

除以上各条要求之外,还应遵守各相关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管理:

安全培训教育:

应对对新进场的工人实行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时进行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教育等,通过教育培训,使所有参建人员掌握“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教育培训形式:

采取召开现场安全教育大会、集中授课、播放幻灯片、张挂宣传图片、考核测试等形式,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建筑施工安全常识、用电安全知识、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应急救援等。

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材料。由工程技术部组织与施工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并存档。

安全标志及标牌:

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在施工现场易发伤亡事故或危险处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牌,场内设立足够的安全宣传画、标语、指示牌、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提醒广大职工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并在现场入口的显著位置悬挂“六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现场出入制度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卫牌;钢结构施工平面布置图等),并且在业主指定的工作范围内放置由业主方指定的安全守则及警戒字样,包括按政府要求挂起旗帜、讯号和标记,并在晚间挂起信号灯保障行人及车辆安全。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进场验收制度:

按合同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置进场的机械设备,满足施工的要求,并造册登记。

机械设备进场安装前须认真检查特种机械的性能是否完好,有无检查记录,产品合格证或法定检验检测合格证,不准将带病、残缺的机械投放到施工现场。

施工起重机械、滑模爬模等自行式架设设施进场后,按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定位,并由持证上岗的安装人员按规定进行安装,安装调试完毕,须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设备的,由承租、出租和安装单位共同验收,报监理核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完善检测、验收的签证登记手续,验收合格后,将有关手续报建设单位统一备案。

特种机械须由持证上岗人员专职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无证人员不得擅自启动、操作。

持证上岗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严格按安全操作规范、规定、规程作业,并定期对特种机械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严禁机械带病转动。认真做好台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贯彻国家、上级部门关于设备使用、检修、维护、保养方面的安全规定和标准,做好主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过程监督检查:

检查内容:

检查设备系统的技术状况、完好情况,包括驱动装置、安全装置、制定系统,皮带、滚筒、钢丝绳、配重装置、金属结构、传动部位的润滑情况、油质、油位,相关附件以及各部位紧固情况。

设备系统在声音、振动、温度、压力、油品、油位等方面是否异常。

设备卫生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防寒、防冻、防风、防暑设施完好情况。

有关记录是否符合要求,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