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9550发布日期:2021-01-05 18:0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曲板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



背景技术:

当今金属板装饰向艺术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装饰面、造型体是有弯曲、扭曲和多曲面的表现。其中扭曲板的造型是很时尚的,大受用户欢迎。

何谓扭曲板?扭曲板是指一块平面板,当四个角交点受一定规律变化,不落在一个平面上时,此时板面发生了扭曲,即成为扭曲板。由平面变成扭曲板,有的是板面沿边线或中心线的剖面夹角在变化,有的还加上板面的宽窄在变化。

其中,板面变化角度不太大,在每米长度与轴线夹角变化或增减5°左右的,我们称之为小尺度扭曲板。以往针对这种扭曲状况,都是统一的方法,即外模框板法解决的。先做一个完整的外模板,然后将金属板蒙在外模板上,呈现所需要的扭曲造型,这是能保证效果的做法,但是一次性用后就报废了,且用料多成本相对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小尺度扭曲板,我们实用新型了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功能多样,成本更低。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包括金属扭曲板和工装,所述扭曲板包括水平的水平部和扭曲的扭曲部,所述工装包括多块从左至右紧密贴合在扭曲板表面上的斜撑板,所述斜撑板采用钢材制成,所述斜撑板包括与所述水平部贴合的第一区域及与所述扭曲部贴合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形成一个钝角夹角且上述两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包括贴合在扭曲板上的平直板及与所述平直板垂直的竖直板,平直板用于与水平部、扭曲部紧密贴合,起到扭曲板的扭曲、定形作用,竖直板用于加强平直板的强度,防止其弯曲、变形,平直板与竖直板为一体结构;各所述斜撑板的第一区域之间通过一连接杆连接,其中各斜撑板与扭曲板紧贴固定后,仍会出现扭曲部偏离扭曲板轴线的东倒西歪现象,故增加一根连接杆,这样做使得扭曲变得有规律性,扭曲部宽度在400mm之内时,通常连接杆可用一支,若超过400mm宽度的,应该用2支。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板的强度大于扭曲板的强度。用这些斜撑板分别与扭曲前的金属板紧贴固定后,那时金属板的角度就起变化,形成扭曲板,达到扭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板均匀排列在所述扭曲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板通过焊接或螺接与所述扭曲板固定。

进一步地,各所述斜撑板的第一区域上的竖直板上均开有相同形状尺寸的卡口,所述连接杆焊接固定在所述卡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板为经弯折的角钢。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定扭曲板的工装,通过多块斜撑板外加一根连接杆从扭曲板背面(即图纸中的扭曲板上方)对扭曲板进行固定、塑形,既起到了制作扭曲板的根本目的,其中斜撑板和连接杆又起到了等同于加强扭曲板强度的“加强筋”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仅仅是需要多块斜撑板和一根连接杆,相比于完整的外模板,用料更少,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a放大图;

其中,1、扭曲板;2、水平部;3、扭曲部;4、斜撑板;5、第一区域;6、第二区域;7、平直板;8、竖直板;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尾端”、“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包括金属扭曲板1和工装,所述扭曲板1包括水平的水平部2和扭曲的扭曲部3,所述工装包括多块从左至右紧密贴合在扭曲板1表面上的斜撑板4,所述斜撑板4均匀排列在所述扭曲板1上,所述斜撑板4采用钢材制成。所述斜撑板4包括与所述水平部2贴合的第一区域5及与所述扭曲部3贴合的第二区域6,所述第一区域5和第二区域6之间形成一个钝角夹角且上述两者为一体结构,各个斜撑板4上的钝角夹角大小不同,从左至右排列的斜撑板4上的该钝角夹角以一度为单位依次逐渐增大。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区域5和第二区域6均包括贴合在扭曲板1上的平直板7及与所述平直板7垂直的竖直板8,平直板7用于与水平部2、扭曲部3紧密贴合,起到扭曲板1的扭曲、定形作用,竖直板8用于加强平直板7的强度,防止其弯曲、变形,平直板7与竖直板8为一体结构;各所述斜撑板4的第一区域5之间通过一连接杆9连接,其中各斜撑板4与扭曲板1紧贴固定后,仍会出现扭曲部3偏离扭曲板轴线的东倒西歪现象,故增加一根连接杆9,这样做使得扭曲变得有规律性,扭曲部3宽度在400mm之内时,通常连接杆可用一根,若超过400mm宽度的,应该用2根,连接杆9可采用方管。

其中,所述斜撑板4的强度大于扭曲板1的强度。用这些斜撑板4分别与扭曲前的金属板紧贴固定后,那时金属板的角度就起变化,形成扭曲板1,达到扭曲效果。

所述斜撑板4通过焊接或螺接与所述扭曲板1固定。

各所述斜撑板4的第一区域5上的竖直板8上均开有相同形状尺寸的卡口,所述连接杆9焊接固定在所述卡口内。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扭曲板和工装,所述扭曲板包括水平的水平部和扭曲的扭曲部,所述工装包括多块从左至右紧密贴合在扭曲板表面上的斜撑板,所述斜撑板采用钢材制成,所述斜撑板包括与所述水平部贴合的第一区域及与所述扭曲部贴合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形成一个钝角夹角且上述两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包括贴合在扭曲板上的平直板及与所述平直板垂直的竖直板,各所述斜撑板的第一区域之间通过一连接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的强度大于扭曲板的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均匀排列在所述扭曲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通过焊接或螺接与所述扭曲板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斜撑板的第一区域上的竖直板上均开有相同形状尺寸的卡口,所述连接杆焊接固定在所述卡口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为经弯折的角钢。


技术总结
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涉及扭曲板辅助设备领域,包括金属扭曲板和工装,所述扭曲板包括水平的水平部和扭曲的扭曲部,所述工装包括多块从左至右紧密贴合在扭曲板表面上的斜撑板,所述斜撑板采用钢材制成,所述斜撑板包括与所述水平部贴合的第一区域及与所述扭曲部贴合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形成一个钝角夹角且上述两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包括贴合在扭曲板上的平直板及与所述平直板垂直的竖直板,各所述斜撑板的第一区域之间通过一连接杆连接。我们实用新型了一种固定扭曲板的斜内撑工装,功能多样,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邓祥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思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