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输送抗震粮食楼房仓

文档序号:26054083发布日期:2021-07-27 15:3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点输送抗震粮食楼房仓

本发明涉及粮仓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点输送抗震粮食楼房仓。



背景技术:

在粮库的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仓型选择应统筹规划,常见的平房仓建造成本低却占地多,楼房仓的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利用空间、节约用地,楼房仓相比普通的平房仓,在容量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楼房仓由原本只存放包粮发展到今日包粮、散粮均能存放,针对于散粮存储时,由于楼房仓跨度大,结构设计的控制荷载主要是粮食散体的活荷载,对墙体产生较大的水平侧压力,因此楼房仓结构的抗震性能显得极为重要;另外,散粮的进出粮工艺也值得优化,散粮进出仓速度慢,楼房仓宽广的内部可以进行一定的机械化,借助该特点实现散粮的机械化输送是进出粮工艺的综合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点输送抗震粮食楼房仓,在实现良好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完善机械化输粮结构。

其解决方案是,一种多点输送抗震粮食楼房仓,包括相互平行的仓顶和层间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仓顶、层间底板垂直固定连接的外壁和内壁,外壁与内壁为复合壁,外壁与内壁均固定于基础顶面,且外壁与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环形空间设有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所述内壁的内部设有钢筋混凝土材质的中心柱,中心柱与地面、层间底版和仓顶均固定连接,仓顶、层间底板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梁;所述层间底板分隔出的每一层内均开设有连通楼房仓内外的进仓口和出仓口,出仓口均连接有同一个出仓溜管,出仓溜管连接有抽风机;每一层内均设有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包括固定在仓顶或层间底板上的轨道,轨道围绕中心柱设置,轨道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下端连接有上板,上板下方固定设有剪叉机构,剪叉机构下方固定设有下板,下板下方固定设有第二轴,第二轴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设有输送机,输送机的出口位于壳体内,所述出仓口连通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另一端伸入壳体底部。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贴合内壁固定,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与外壁之间留有空气隔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上转动且滑动连接有承接盘,所述输送机的出口位于承接盘上方,第二轴还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位于承接盘下方,转动环与承接盘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承接盘的边缘与所述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壳体内转动设有一个固定扇叶和若干活动扇叶,固定扇叶与活动扇叶可组合成类正多边形,活动扇叶的一竖边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承接盘的底面开设有发射状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转动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扇叶的活动端球铰连接;所述输料管与壳体连接的一端穿过固定扇叶并深入到所述类正多边形内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输送机的固定槽,所述输送机与普通螺旋输送机的区别在于,输送机的进料口朝下且桨叶外露。

优选地,所述每个出仓口上均连接有支管,支管的一端与其对应的输料管连接,直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仓溜管。

优选地,所述输料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硬管与软管,硬管与所述壳体连接,软管与支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楼房仓中央加设钢筋混凝土质地的中心柱结构,提高仓顶和层间底板的稳定性,并将楼房仓的侧壁拆分为内壁和外壁两层结构,中加夹设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增强抵抗散粮侧压力的能力,起到双重防护的作用;

2.输料装置围绕中心柱进行转动抽料,输料装置具有上下调节功能,由散料的上表面向下逐步进行,首先避免装置本身承受散料的集中重量,其次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转动抽粮时层间底板所受重力荷载始终均匀,不会出现单点抽粮时造成层间底板受力不均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i的放大图;

图3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承接盘与输送机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活动扇叶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活动扇叶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7给出,一种多点输送抗震粮食楼房仓,包括相互平行的仓顶1和层间底板2,仓顶1在楼房仓的顶部封盖,层间底板2将楼房仓分层,每层均设有通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仓顶1、层间底板2垂直固定连接的外壁3和内壁4,外壁3与内壁4为复合壁,外壁3与内壁4均固定于基础顶面,且外壁3与内壁4之间形成环形空间,环形空间设有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用于散粮对楼房仓的侧壁施加侧压力;所述内壁4的内部设有钢筋混凝土材质的中心柱5,在抗震结构上,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小仓顶1和层间底板2的跨度,另一方面可与外壁3、内壁4构成的复合壁共同组成整体的抗震结构,中心柱5与地面、层间底版和仓顶1均固定连接,仓顶1、层间底板2与内壁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梁11,内壁4下端收到侧压力后,其上端与层间底板2之间就会容易产生各方向甚至角度上的错位变形,连梁11非主要承重部件,但在防止错位上有显著的作用,每层连梁11的数量为4-12根,且均布设置;所述层间底板2分隔出的每一层内均开设有连通楼房仓内外的进仓口6和出仓口7,出仓口7均连接有同一个出仓溜管8,出仓溜管8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形成负压进行抽取散粮,各层的散粮均从同一个出仓溜管8输出;每一层内均设有输料装置12,输料装置12包括固定在仓顶1或层间底板2上的轨道1201,轨道1201围绕中心柱5设置,轨道1201滑动连接有滑动件1202,滑动件1202连接驱动装置,即整个输料过程可以围绕中心柱5转动进行,避免仅抽取单一位置的散粮,滑动件1202下端连接有上板1203,上板1203下方固定设有剪叉机构1204,剪叉机构1204下方固定设有下板1205,由剪叉机构1204带动主要部件进行上下运动,当上层的散粮逐渐被输出后,表面下降,这时剪叉机构1204动作将主要部件向下移动继续抽取散粮,再配合转动,使抽粮过程更加细致化,下板1205下方固定设有固定轴1206,固定轴1206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壳体1207,固定轴1206固定连接在壳体1207的底部,所述壳体1207上固定设有输送机1208,输送机1208的出口位于壳体1207内,所述出仓口7连通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另一端伸入壳体1207底部,输送机1208将仓内的散粮输送到壳体1207内,壳体1207始终位于散粮的上表面,壳体1207内有粮时输料管才能进行抽取作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优选设定输料装置12转动行程最大为一周,围绕中心柱5转动一周足以将同一水平面内的散粮抽完,输料管的长度根据转动一周的输料装置12所需长度来设定。

所述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贴合内壁4固定,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与外壁3之间留有空气隔层13。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通常为外购现成板材,由于外壁3与内壁4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以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应在定制时应缩小材料宽度,以便其围成多边形趋近圆,由于内壁4直接受到散粮施加的侧压力,所以将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贴于内壁4设置,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的上下段分别连接仓顶1和地面基础,有效抵抗侧压力;空气隔层13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所述固定轴1206上转动且滑动连接有承接盘1209,所述输送机1208的出口位于承接盘1209上方,固定轴1206还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211,转动环1211位于承接盘1209下方,转动环1211与承接盘1209之间设有弹性件,转动环1211只能与固定轴1206相对转动,当输送机1208将散粮输送到承接盘1209上时,承接盘1209在重力作用下回下压弹性件;所述承接盘1209的边缘与所述壳体1207之间留有间隙,承接盘1209上的散粮可从间隙进入壳体1207底部;所述壳体1207内转动设有一个固定扇叶1214和若干活动扇叶1210,固定扇叶1214与活动扇叶1210可组合成类正多边形,类多边形即其俯视图或横截面看起来是或像正多边形结构,活动扇叶1210的一竖边与所述壳体1207转动连接,活动扇叶1210转动时,只能以与壳体1207转动连接的一边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所述承接盘1209的底面开设有发射状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转动环1211铰接有第一连杆1212,第一连杆121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213,第二连杆1213的另一端与活动扇叶1210的活动端球铰连接;所述输料管与壳体1207连接的一端穿过固定扇叶1214并深入到所述类正多边形内部。随着承接盘1209下压,第一连杆1212和第二连杆1213动作,推开活动扇叶1210,由于活动扇叶1210推开的轨迹与第二连杆1213末端的轨迹需一致,而滑块在承接板上时轴线滑动的,所以此过程中转动环1211势必发生转动,以配合活动扇叶1210的转动轨迹,转动环1211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承接盘1209转动;上述结构的目的在于,输料管负压抽取散粮需要空气流动支撑,散粮越多就需要越多的空气,于是当散粮积累承接盘1209下压时活动扇叶1210的角度就会打开得更大,让输料管将大量散粮抽出,承接盘1209上的散粮也易被负压吸入;反之,承接盘1209上的散粮少时,承接盘1209会在弹性件作用下向上复位,活动扇叶1210开启角度越来越小,输料管抽不出散粮,这就提示了楼房仓外的工作人员,该楼层的散粮已不多或抽完,便于仓外工作人员观察控制。

所述壳体1207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输送机1208的固定槽1217,所述输送机1208与普通螺旋输送机的区别在于,输送机1208的进料口朝下且桨叶外露。输送机1208是倾斜固定在壳体1207上的,需要开设固定槽1217以配合输送机1208的外形特征;普通螺旋输送机的进口朝上或水平开启,本输送机1208由于需要将下方的散粮向上输送,桨叶向下外露能更方便地自主铲起散粮。

所述每个出仓口7上均连接有支管9,支管9的一端与其对应的输料管连接,直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仓溜管8。各层通过支管9与出仓流管连接,不限于在各支管9上加设电磁阀们,以确保在一层抽取散粮时其他各层不受气压影响。

所述输料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硬管1216与软管1215,硬管1216与所述壳体1207连接,软管1215与支管9连接。硬管1216跟随壳体1207转动,而软管1215不受壳体1207转动的限制。

本发明在使用时,利用螺旋输送机将散料经不同的进仓口6送入各楼层中,由预应力空心混凝土板10抵抗散粮对侧壁施加的侧应力,中心柱5保持仓顶1和各层间底板2的稳定,利用输料装置12对散料进行灵活抽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纳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