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石机连杆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54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锯石机连杆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等行业使用的锯石机锯条连杆自动伸缩装置。
传统的锯石机,其锯条连杆在行锯进程中要据情停机进行调整其长度,传统连杆是由前连杆和后连杆两部分组成,前连杆的尾部固定有一根螺纹轴,并插入后连杆前部的长孔内,在螺纹轴的两端备入两个螺帽,可将前后连杆为一体,旋转这两个螺帽,可调整改变连杆的整体长度,但传统连杆的调整装置存在许多缺点,主要是需要停机手工调整连杆长度,而且调整误差大,费时费力,降低了锯石效率,另外由此造成锯石质量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的锯石机连杆长度自动调整机构,该机构应能根据工作情况随时自动伸缩锯条连杆、伸缩精确,并能提高锯石机的工作效率,而且亦能提高锯石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其目的的。
本实用新型是由尾部带有螺纹轴的前连杆与后连杆连接而成,在螺纹轴上偶合一个内孔带有螺纹的蜗轮,蜗轮通过轴向轴承和前端盖安置在后连杆的前端孔内,前端盖与后连杆的前端面之间夹有调整圈,蜗轮一侧配装一个丝母。螺纹轴的两端由径向轴承支承于后连杆的前端孔内,前端盖由螺钉固定在后连杆的前端面。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传统锯石机连杆伸缩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结构俯视图。
图4为连杆伸缩机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执行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由前连杆(1)和后连杆(9)连接而成,在前连杆(1)的尾部固定一个带有螺纹的轴(7),在后连杆(9)的前端有一个长孔(13),在螺纹轴(7)上旋入一个丝母(4)和蜗轮(5),在丝母(4)和蜗轮(5)的两端配接两个轴向轴承(6),并且通过前端盖(2)将上述机械安置在后连杆(9)的前端孔(13)内,前端盖(2)与后连杆(9)的前端面之间夹有调整圈(3),前端盖(2)由螺钉固定在后连杆(9)的前端面上,而螺纹轴(7)的两端通过径向轴承(8)(12)支承于后连杆(9)的前端孔(13)内。蜗轮(5)由动力箱(10)中的蜗杆(11)连接驱动,从而伸缩螺纹轴(7)以达到改变连杆长度的目的。调整圈(3)用以调整机构的轴向间隙、丝母(4)用以消除蜗轮(5)与螺纹轴(7)的轴向间隙,本装置的控制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行程法或偏摆法等均可。例如采用行程法当锯石高度行至XK1的位置时,接触器Cj1通电使电动机M旋转而达到调整的目的。此时,连杆长度为缩短,而时间继电器SJ是控制电动机M的旋转时间而达到预选的调整量,由此可见预选的调整量由行程开关的碰铁数量及时间继电器SJ控制的时间而定,所以预选的调整量为定值而碰铁距是不等距的。当然锯石机是由上向下锯石的,当达到水平位置后并继续下降达到行程开关XK2时,接触器Cj2通电,使电动机逆转而使连杆长度变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不停机状态下自动伸缩锯条连杆,伸缩精确,因此能提高锯石机的工作效率,并能提高锯石质量。
权利要求1.锯石机连杆伸缩装置,它是由尾部带有螺纹轴的前连杆与后连杆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在螺纹轴上偶合一个内孔带有螺纹的蜗轮,蜗轮通过轴向轴承和前端盖安置在后连杆的前端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石机连杆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与后连杆的前端面之间夹有调整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锯石机连杆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一侧配装一个丝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锯石机连杆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轴的两端由径向轴承支承于后连杆的前端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锯石机连杆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由螺钉固定在后连杆的前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等行业使用的锯石机锯条连杆自动伸缩装置,它是由尾部带有螺纹轴的前连杆与后连杆连接而成,在螺纹轴上耦合一个内孔带有螺纹的螺轮,蜗轮通过轴向轴承和前端盖安置在后连杆的前端孔内,前端盖与后连杆的前端面之间夹有调整圈,本实用新型能在不停机状态下自动伸缩锯条连杆,并且伸缩精确。
文档编号B28D1/02GK2158776SQ9323054
公开日1994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4日
发明者孙之恒 申请人:孙之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