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结构复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755阅读:1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结构复合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目前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垂直与水平荷载的传递方式是楼面-充填梁-大梁-柱(墙)。房屋的跨度越大,大梁的高度也越大,也就是说,房间的净高一般在3米左右就有1米厚的楼板加劲楼体刚度,然而大楼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侧移,主要由两层楼板之间的墙体应变所引起。在超高层建筑中,按照这种设计,不足以抵抗水平荷载。当代大开间高层,超高层建筑技术中,楼板的主要功能是抵消由风和地震、爆炸所引起的水平荷载。而楼板的厚度与楼层净高度之比为13左右,这种比例在水平应力作用下,极易引起两层楼板之间的墙体变形,导至楼房水平晃动。国外在80年代末研制了一种钢结构的交错钢桁架结构体系,它虽然兼顾了内墙和楼面大梁的功能,但力学结构不完善,使用钢材较多,成本较高等缺陷。为了解决目前建筑超高层建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特设计了一种钢筋结构复合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结构复合梁,它即能弥补现行楼板结构的一些主要缺陷,又能广泛用于高层、超高层及一般大跨度建筑物中。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吊拉、拱压相结合的力学原理,其结构简单,制做方便,成本低,可有效地降低大楼的总高度,大大加劲了楼体的刚度。
参见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结构复合梁是由框架(2)、复式剪力筒拱架(7)、吊拉腹杆(5),抗压复式剪力筒(6),球壳楼板(3),垂直吊拉杆(4)组成,其主要是在框架(2)上端的两头顶角处,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对称的吊拉腹杆(5);其吊拉腹杆(5)的另一端焊接在框架(2)的下端钢筋上;将复式剪力筒拱架(7)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框架(2)下端的两边底角处;复式剪力筒拱架(7)的中心部位与抗压复式剪力筒(6)的接合部位焊接;框架(2)的上端有一个抗压复式剪力筒(6)与框架(2)两边的钢筋焊接;垂直吊杆(4)的一端焊接在复式剪力筒(6)上其另一端焊接在框架(2)底边钢筋上;在框架(2)上下端面上分别放置隔层球壳楼板(3);框架(2)两端插接筋(1)插入墙体与墙体中复式剪力筒焊接、在制做中首先按照所需长度制做框架,然后分别将吊拉腹杆、垂直吊杆、复式剪力筒拱架、抗压复式剪力筒、插接筋焊接于框架的各个部位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混凝土浇铸,再将球壳楼板放置于框架上下端面上,进行再次混凝土浇铸,从而达到复合梁成为隔墙,并与梁成为一体的整体结构。在使用中,该复合梁主要对高层、超高层楼房的大开间中根据所需房间使用面积另行隔断使用,改变了传统建筑中从打基础开始就砌内墙的结构。也就是说对于高层建筑各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所需使用房间面积大小,进行隔断使用,同时,该复合梁由于使用球壳楼板做隔层,使得梁与楼层净高度大幅度降低,其楼房的重量也大幅度降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结构复合梁,在使用时,首先按照所需长度制做出框架,然后将吊拉腹杆根据力学的原理,按照不同的角度焊接框架上,再分别将垂直吊杆,复式剪力筒拱架,抗压复式剪力筒焊接于框架上,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放入建筑中所需的位置上,并与主体墙焊接固定后进行整体混凝土浇铸,再将楼层的隔层球壳楼板放置于框架上下端面上,再次进行整体混凝土浇铸即可,从而达到内墙与梁成为一体的整体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高层、超高层楼房建筑用的钢筋结构复合梁,它是由框架,复式剪力筒拱架、吊拉腹杆、抗压复式剪力筒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2)上端的两头顶角处,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对称的吊拉腹杆(5);其吊拉复杆(5)的另一端焊接在框架(2)的下端钢筋上;将复式剪力筒拱架(7)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框架(2)下端的两边底角处;复式剪力筒拱架(7)的中心部位与抗压复式剪力筒(6)的接合部位焊接;框架(2)的上端有一个抗压复式剪力筒(6),与框架(2)两边的钢筋焊接;垂直吊杆(4)的一端焊接在复式剪力筒(6)上;其另一端焊接在框架(2)的底边钢筋上,框架(2)上下端面上分别放置隔层球壳楼板(3),框架(2)两端的插接筋(1)直接插入墙体与墙体中复式剪力筒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行业高层、超高层楼房内墙隔断的钢筋结构复合梁。该复合梁主要是将复式剪力筒拱架、吊拉腹杆、抗压复式剪力筒、垂直吊杆,分别焊接在框架的各个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在使用中将钢筋复合梁放入建筑中所需的位置上,并与主体墙焊接固定进行整体混凝土浇铸即可,从而达到内墙与梁成为一体的整体结构。
文档编号E04C3/20GK2178750SQ93240900
公开日1994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30日
发明者李岭群, 李岭发, 赵保成, 沈兴锋, 单海平 申请人:李岭群, 李岭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