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54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作墙板、楼板、顶棚或屋顶的模壳、模板或工作架领域。
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房屋是一种新的建筑体系。它不用一砖一瓦而是在预制构件厂内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成型盒子型的房屋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再用吊车以“儿童玩积木”的方式逐层摞起来,稍加内外装修后即可作为住宅楼、办公楼等建筑物交付使用。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房屋建筑体系与人们熟知的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相比,以其施工速度最快、抗震性能最好的特点受到了急于解决住房困难的居民和建筑物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的普遍欢迎。
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房屋构件的浇注制作方法有多种多样,使用最多的方法是一次整浇成型带有四面墙体和一面楼板的五面体盒子房屋构件。而其所用的模板尤其是内模板是关键设备。当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内模板的五个面已经完全被包复封闭在混凝土内。当混凝土固化成型后,为了使已制作好的盒子房屋构件顺利脱离内模板,有的在内模板内设置链杆或螺旋机构并通过动力设备控制或人工手动使内模板向内收缩;有的内模板虽无链杆或螺旋机构但其整个内模板为上小下大的长方形锥体,致使盒子房屋构件的墙体明显地下薄上厚,角部也变成了八字形角,在吊车起吊盒子房屋构件脱模时,必须首先用千斤顶顶升盒子房屋构件;还有的内模板虽然可以借助吊车起吊时自动脱模,但其内模板由九部分组成,其中八部分均采用链杆机构与带有顶模板的中心框架联结,导致了整个内模板安装调整困难,在操作使用时,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盒子房屋构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其内模板与上述的内模板相比,明显的特点是构造简单,操作使用容易,盒子房屋构件一次整浇成型后,借助吊车起吊时的动力即可自动脱模。
本实用新型“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其内模板由四件侧模板,一件顶模板和四件角模板组成,其特征之一是侧模板和顶模板分别加工制作,但在安装时,永久性地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模板;其特征之二是角模板均为角锥体,分别采用链杆机构与已经焊接固定成整体的模板联结并可以上下活动。当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房屋构件一次整浇成型并达到脱模强度后,吊车吊住盒子房屋构件上予先留置的吊环向上缓慢起吊,此时内模板中的整体模板即侧模板和顶模板首先脱离盒子房屋构件,而其四个角的角模板随着盒子房屋构件上升并向内收缩,但由于链杆机构的约束作用,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脱离盒子房屋构件向下回落复位。整个脱模过程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其内模板由四件侧模板1(长、短各二件)、一件顶模板2和四件角模板3以及角模板用链杆机构4、拉杆5组成。侧模板1均呈梯形,顶模板2呈矩形,但其四个角均截去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以便与角模板3的顶部相吻合。角模板3均为角锥体并由链杆机构4与拉杆5联结,拉杆5又与长、短侧模板1连接固定。四件侧模板1和一件顶模板2分别加工制作,安装时再永久性地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模板,四件角模板3只通过链杆机构4和拉杆5与已经永久性地焊接固定成整体的模板联结,由于链杆机构的作用,角模板可以上下活动。操作使用时,在内模板的四周底部搁置基座6(长、短各二件),将外模板7(长、短各二件)合拢后即可一次整浇成型有四面墙体和一面楼板的五面体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房屋构件8,当其达到脱模强度后,先拆除外模板7,然后用吊车吊住予先在盒子房屋构件8上留置的吊环9向上缓慢起吊,由于角模板3具有跟随盒子房屋构件上升一定高度并向内收缩的功能,所以内模板本身不需要任何动力设备只利用吊车起吊盒子房屋构件时的动力达到自动脱模的目的。
使用本实用新型“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可以浇注制作各种规格尺寸的五面体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房屋构件,用其建造永久性或临时性的住宅楼、办公楼、商店、医院、学校、饭店、别墅等各种建筑物。
权利要求1.一种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其内模板由侧模板、顶模板、角模板和链杆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侧模板和顶模板分别加工制作,安装时再永久性地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子房屋构件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其特征在于角模板均为角锥体,分别通过链杆机构与已经焊接固定成整体的模板联结。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房屋构件一次整浇成型又自动脱模的模板,其内模板由侧模板、顶模板、角模板及链杆机构组成。侧模板和顶模板分别加工制作,然后再永久性地焊接固定成整体模板,角模板通过链杆机构与永久性的整体模板联结。构造简单,操作使用容易,盒子房屋构件一次整浇成型后,利用吊车起吊时的动力即可自动脱模。
文档编号E04G11/00GK2207418SQ9420370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25日
发明者赵国和, 沈丽娟, 高振先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