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78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停放汽车的构架。
中国专利89200633号给出了一种“多层升降式立体停车场构架”。用该装置所建的停车场须采用地下存放式,要挖建一个可置入该装置钢架的地坑、施工难度大、防水设施成本高。另外,还需配置复杂的排水、通风照明系统。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给出一种占地小、停放车辆多且存放及取用车辆方便的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
所述的停放车辆装置,有钢结构的塔架及电机运转控制系统,塔架顶部装有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装于塔架两侧的链盘,塔架下部固定两个与顶部相对应的链盘,上下链盘之间挂有传动链条,塔架上固定的链条导轨限制链条的运动轨迹,链条上均布多个三角架,三角架一条边的两个角与链条的两个相邻链轴销铰接,三角架的另一个角与吊挂厢的顶轴铰接,吊挂厢的顶轴两端分别与两侧链条上的三角架一个角铰接。
所述的停放车辆装置,其电动机驱动链盘可带动多个吊挂厢沿塔架上下循环转动,各吊挂厢与链条上的三角架铰接,可保证吊挂厢在循环转动的任意位置上其底板均处于水平状态,当吊挂厢处于最低位置时,其底板接触地面,汽车可直接开到底板上。该停放车辆装置占地仅50-60平方米,可停放20辆以上汽车,且不需专门的预留通道,其占地面积小、停放车辆多,适于繁华市区内停放汽车,可缓解路边停放汽车造成的交通阻塞。


图1,所述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塔架的立体图;图3,所述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Ⅰ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3的Ⅱ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3的Ⅲ局部放大图;图8,驱动系统图;图9,吊挂厢立体图。
塔架1顶部装有驱动系统如图8,电动机22通过减速器23带动两侧的链盘6,塔架1下部固定相应的链盘6,两对链盘6间挂有传动链条2,链条上均布三角架3,三角架底边的两个角与链条2上相邻的两个轴销10铰接。为防止传动链条2在运行过程中摆动,塔架1中部固定坚直的链条导轨7,如图4、5,链条导轨7与塔架的支架8焊接。与三角架3铰接的链条轴销10的两端装有带轴承的滚轮11,处于导轨7一侧。三角架3上导轨7另一侧也装有轴销13及滚轮12,两侧的滚轮11、12夹持导轨7且可沿导轨滚动。吊挂厢4如图9所示,其底板19两端有框架16,汽车可穿过框架开到底板上,框架16顶部固定的顶轴5与三角架3的顶角铰接。底板19上开有两条轮槽20,以限制车辆停放后的侧向移动,轮槽上有凸出的障碍板21,以限制车辆停放后前后移动。为防止吊挂厢4在运行过程中摆动,塔架1主构架内侧装有吊挂厢导轨17,如图7,吊挂厢4外侧底部装有滚轮18,吊挂厢4的底侧向其中心略微倾斜一个角度,如此,由其重量引起的横向分力可使滚轮18紧靠在导轨17上。在链盘6的上下两边分别固定与吊挂厢转动轨迹相同的弧形导轨14,如图6,吊挂厢4的框架16上部固定滚轮15,当吊挂厢4运行到链盘6位置时,滚轮15卡入导轨14中,以保证链条2在链盘6上运行时,吊挂厢4也不摆动。
权利要求1.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有塔架1,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塔架1顶部装有电动机22通过减速器23带动装于塔架两侧的链盘6,塔架下部固定两个与顶部相对应的链盘6,上下链盘之间挂有传动链条2,塔架1上固定的链条导轨7限制链条2的运动轨迹,链条2上均布三角架3,三角架3一条边的两个角与链条的两个相邻链轴销10铰接,三角架的另一个角与吊挂厢4的顶轴5铰接,吊挂厢4顶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链条2上的三角架3铰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三角架3铰接的链条轴销10的两端装有滚轮11,处于导轨7一侧,三角架3上导轨7另一侧也装有轴销13及滚轮12,两侧的滚轮11、12夹持导轨7且可沿其滚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吊挂厢4的底板19两端有框架16,框架16顶部的顶轴5与三角架3铰接。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吊挂厢底板19上开有两条轮槽20,轮槽上有凸出的障碍板21。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塔架1的主构架内侧装有吊挂厢导轨17,吊挂厢4底外侧装有滚轮18,且吊挂厢4的底侧向其中心略倾斜一个角度,由其横向重量分力将滚轮18压紧在导轨17上。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弧形导轨14固定在链盘6外侧,吊挂厢4上部固定的滚轮15可卡入弧形导轨14中。
专利摘要循环式高层停放车辆装置,有塔架,其上下两边装有链盘,电动机驱动链盘转动,上下链盘间挂有传动链条,链条上均布多个三角架,各三角架上均铰接一个吊挂厢,链盘的转动可带动各吊挂厢上下循环运动,任一个吊挂厢处于最低位置时,其底板接触地面,可将汽车直接驶入,所述的装置占地面积仅为50平方米,可停放不少于20辆汽车,且不需预留通道,其占地少、车容量大、适于市区内使用。
文档编号E04H6/14GK2194951SQ94215219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3日
发明者梁敏超, 黄善康, 黄启俊, 黄勇达 申请人:梁敏超, 黄善康, 黄启俊, 黄勇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