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雨阳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736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强雨阳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对门窗遮阳挡雨的高强雨阳篷,尤其涉及用纤维树脂材料制成的高强雨阳篷,它可大大提高现有雨阳篷的强度和耐用性。
雨阳篷作为建筑物门窗遮阳挡雨的用具已被广泛使用。现有的雨阳篷大都由玻璃纤维织物作骨衬,涂覆不饱和聚酯树脂而构成,由于其受力面积较大,又处于日晒夜露、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下,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易出现罩体塌陷,罩面断裂的情况,其强度和使用的寿命较差。在中国专利CN2110432U公开了一种在罩体上设置折缘加强筋的遮阳挡雨罩,虽能改善雨阳篷的自身强度,但仍不能根本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在罩体的跨度和伸出幅度较大时,上述问题尤其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用性强的高强雨阳篷。
实现本实用新型任务的方案如下具有弧形的罩体2,罩体的下端设有罩檐1,在罩体的后端设有连接折缘6,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整个雨阳篷中镶嵌有一个金属骨架。
根据上述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雨阳篷中设置了金属骨架,通过金属骨架来支撑和加固整个罩体,这样就大大增强了雨阳篷的强度和抗外力冲击的能力,使雨阳篷在较大外力作用时仍保持其稳定的结构,避免罩体的塌陷和断裂,从而有效地提高雨阳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有利于它的安装和使用性能的改善,当雨阳篷的跨度和伸出幅度较大时,本实用新型的坚固稳定性能尤为突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图3为
图1的后视图。
图4为
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层次结构剖面图,即
图1中的B-B剖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
图1、2、3、4、5所示,具有一弧形的罩体2,在罩体的下端设有向前突出的罩檐1,罩体2上还设有沿罩体面上下向上突起增强筋3,沿罩体的后边沿设置具有一定宽度的连接折缘6,用于雨阳篷和建筑物的连接,此外,在罩体面上的增强筋3内镶嵌有弧形金属骨架4,沿罩檐1镶嵌金属下围框5,金属下围框与弧形金属骨架的下端相固联,在罩体后面的连接折缘6内还镶嵌有金属连接板7,金属连接板前面与弧形金属骨架4的上端相联,两下侧与金属下围框5相固联,构成整体形的金属骨架,本实施例中,金属连接板7由1.2-2毫米钢板制成,弧形金属骨架4和金属下围框5可由3-6毫米的钢丝制成。本实施例的雨阳篷可由玻璃纤维布9-印花布8(或装饰纸)-玻璃纤维布9并分别涂覆不饱和聚酯树脂而构成,或者由玻璃纤维布9-印花布8(或装饰纸)-印花布8(或装饰纸)-玻璃纤维布9并分别涂覆不饱和聚酯树脂而构成,金属骨架可镶嵌于这些夹层之中,采用上述层次结构与现有雨阳篷由两层玻璃纤维布加色料涂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罩面上具有各种花色图案,给人以美感,而且可使整个罩体变得更为坚固耐用,且还具有透光性好,花色图案不褪色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适于对门窗遮阳挡雨的高强雨阳篷,尤其是涉及用纤维树脂材料制成的高强雨阳篷,具有弧形的罩体(2),罩体的下端设有罩檐(1),在罩体的后端设有连接折缘(6),其特征在于整个雨阳篷中镶嵌有一个金属骨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雨阳篷,其特征在于在罩体(2)上设有沿罩体面上下向上突起的增强筋(3)。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雨阳篷,其特征在于在罩体面的增强筋内镶嵌有弧形金属骨架(4),沿罩檐(1)镶嵌金属下围框(5),金属下围框与弧形金属骨架的下端相固联,在罩体后面的连接折缘(6)内还镶嵌有金属连接板(7),金属连接板前面与弧形金属骨架(4)的上端相联,两侧与金属下围框(5)相固联,构成整体形的金属骨架。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雨阳篷,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玻璃纤维布(9)-印花布(8)-玻璃纤维布(9)分别涂覆不饱和聚酯树脂而构成。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雨阳篷,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玻璃纤维布(9)-装饰纸(8)-玻璃纤维布(9)分别涂覆不饱和聚酯树脂而构成。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雨阳篷,其特征在于在印花布和玻璃纤维布之间还可设置一层印花布(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对建筑物门窗遮阳挡雨的高强雨阳篷,尤其涉及用纤维树脂材料制成的高强雨阳篷,它可大大提高现有雨阳篷的强度和耐用性。它具有弧形的罩体,罩体的下端设有罩檐,在罩体的后端设有连接折缘,整个雨阳篷中镶嵌有一个金属骨架。由于金属骨架的支撑和加固,可避免罩体的塌陷和断裂,有效提高雨阳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4F10/00GK2238870SQ9623416
公开日1996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9日
发明者张志平 申请人:张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