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砖墙体彩色外饰面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2848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砖墙体彩色外饰面制造方法
一种建筑砖墙体彩色外饰面制造方法,属建筑物装修工程(E04F)。
现有的建筑砖堆砌墙体外表面装饰采用过如下一些方法1.房屋建造好后用水泥砂浆作粘合剂将彩色薄瓷片(釉面瓷砖)粘贴表面,这种盖完房贴瓷砖的方法因堆砌砖和釉面陶瓷砖材料不同,时间长易脱落造成不安全隐患,且贴面砖增加墙体重量,增大建筑成本。2.采用各种仿花岗石大理石、沙岩等瓷砖在盖完房后粘贴在墙表面,这种仿岩石瓷砖成本高。3.用人工或设备锯出花岗石、大理石、沙岩等各种岩石,然后堆砌为墙体形成外饰面,此方法仍存在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砖墙体彩色外饰面制造方法,针对上述弊瑞改进优化,使墙体彩色外饰面寿命增长,使用安全、工艺简化、成本降低。
建筑砖墙体彩色外饰面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下列A.B.C.D(包括D1.D2.D3.D4.D5)E1.E2.E3.F各特征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制光滑釉面砖(3)(A或B)→C→D1→D2→D3→E1→F称一次烧成法或(A或B)→C→D1→D2→E1→D3→E2→F称二次烧成法制饰面砖(4)(A或B)→C→D4或D5→E3→F或(A或B)→C→E3→FA、用湿法成型普通砖2的方法一般用于小型制砖厂。A1将砖土1混合,A2润湿掐炼,其含水量为16~35%,A3挤压成型在木楔或铁楔内成型。A4干燥常温下一周内完成。
B、用半干压成型普通砖2的方法一般用于大型机制砖厂。B1将砖土(1)破碎→干燥→研磨→过筛;B2混合润湿含水量为8~12%。B3在金属摸内生坯压制。B4烘干温度200℃。
以上A或B工序所用原料砖土1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易熔砖土、砂质土、叶岩或1100℃~1400℃以下的各种岩、砂、土等或混合而成,也可采用非耕地粘土。
C、设计彩色外饰面色彩或图案或形状,光滑釉面砖3,饰面砖4及各饰面等数量。
D、对光滑釉面砖3进行D1机械抛光→D2修补→D3上釉。D4对饰面砖4进行直接上釉。D5对饰面砖4施以饰面处理,如用粗沙喷或用各种岩石作成各种色调、形状的饰面层。
E1.烧成或称本烧将普通砖2或光滑釉面砖3放入炉窑中烧制,烧成温度E1.1为800℃~1100℃,时间E1.2为30~70小时。
E2.素烧将本烧完上釉后光滑釉面砖3再放入炉窑内素烧,温度800~1100℃,时间1-4小时。
E3.烧成将饰面砖4放入炉窑中烧制,烧成时温度E3.1为1400~1500℃,时间E3.2为30~70小时。
F、堆砌墙体将光滑釉面砖3和饰面砖4的饰面置于墙体外饰面5,普通砖2置于非饰面处。
在D3、D4上釉工序中,釉面材料中加入滑石粉D3.1和叶蜡石D3.2,可降低釉面吸湿性。并采用喷射式上釉或滚筒式上釉以及其它方式。在D1机械抛光工序中,用软的羊毛砂轮抛光,粘贴或刷一层三氧化二铝Al2O3研磨材料,粘度是100目以上,在C工序中,可采用计算机设计。采用一次烧成法E1烧成工序中,温度控制为在200℃以下缓慢升温,砖烧成时,温度为800°~1100℃,当下降到600°~500℃时减缓降温速度。


图1本发明方块图(图中标记说明□工艺步骤 ○工艺条件)图2本发明结构图实施例1用湿法成型普通砖2和一次烧成法制光滑釉面砖3。
见图1,A1用易熔砖士、砂质土、叶岩混合成为砖土1后继续混合,A2加水,使其水含量25%进行润湿掐炼。A3在木楔内挤压成型,使其尺寸为240×115×53mm。A4在常温下进行干燥一周时间。C.用计算机设计出外饰面4为白色,光滑釉面砖3,饰面中条面3.1、顶面3.2数量(见图2),然后对上述饰面进行D1机械抛光,可用软的羊毛砂轮抛光,粘贴或刷三氧化二铝一层Al2O3研磨材料,粘度是100目。然后对抛光损坏之处进行D2修补。之后进行D3上釉工序,在釉面材料中加入滑石粉D3.1和叶蜡石D3.2,采用滚筒式上釉。然后进行E1烧成工序,将砖2和3送入炉窑中烧制,200℃以下缓慢升温,当烧成时,温度达1000℃,当温度下降至600~500℃时,减缓降温速度,烧成时间为50小时。见图2,最后进行F推砌墙体工序,将制成的普通砖2和光滑釉面砖3按图2方式进行堆砌,其饰面3.1、3.2置于墙体外饰面5,普通砖2置于非饰面处,以此形成墙体彩色外饰面5。
实施例2制饰面砖4见图1上述工序A砖的成型和实施例1相同,C工序设计出的饰面是凸凹不平的仿沙岩饰面,进行D5粗砂喷,然后进行E3烧成送入炉窑中,烧成温度为1500℃,时间70小时,制成饰面砖4后进行F堆砌墙体(见图2)条面4.1顶面4.2置于外饰面5。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优点1.本发明采用吸湿性低的釉面材料作成彩色釉面砖堆砌墙体形成的外饰面,减少风化过程,寿命大大增长。2.避免贴面带来的脱落、增重、不安全隐患。3.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仿岩石饰面砖堆砌墙体外饰面,其装饰效果与真岩石堆砌效果相近,但重量减轻、工艺简化、成本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
1.建筑砖墙体彩色外饰面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下列A、B、C、D(包括D1、D2、D3.D4.D5).E1.E2.E3.F各工序,按如下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进行制光滑釉面砖(3)(A或B)→C→D→D1→D2→D3→E1→F 称一次烧成法或(A或B)→C→D1→D2→E1→D3→E2→F称二次烧成法制饰面砖(4)(A或B)→C→D4或D5→E3→F或(A或B)→E3→FA、用湿法成型普通砖(2)A1将砖土(1)混合,A2润湿掐炼,其含水量为16~35%,A3挤压成型,A4干燥;B、用半干压成型普通砖(2)B1将砖土(1)破碎→干燥→研磨→过筛;B2混合润湿,含水量为8~12%B3在金属模内生坯压制,B4烘干。C、设计彩色外饰面色彩或图案或形状,光滑釉面砖(3)或饰面砖(4)数量,饰面数量。D、对光滑釉面砖(3)的饰面进行D1机械抛光→D2修补→D3上釉;或对饰面砖饰面进行D4直接上釉;或D5对饰面砖(4)饰面施以饰面处理。E1.烧成或称本烧将普通砖(2)或光滑釉面砖(3)放入炉窑中烧制,温度800~1100℃,时间30-70小时。E2.素烧将本烧后的光滑釉面砖(3)进行D3上釉后,再放入炉窑内素烧,温度800~1100℃,时间1~4小时;E3.将饰面砖(4)放入炉窑中烧制,温度在1400~1500℃,时间30~70小时。F、堆砌墙体将光滑釉面砖(3)或饰面砖(4)的饰面置于墙体外饰面(5),普通砖(2)置于墙体非饰面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对工序D5中施以饰面处理采用粗沙喷或用岩石作成各种色彩形状的饰面层。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在D3、D4上釉工序中,釉面材料中加入滑石粉D3.1和叶蜡石D3.2。
4.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D3、D4上釉工序中,采用喷射式上釉或滚筒式上釉。
5.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D1机械抛光用软的羊毛砂轮抛光,粘贴或刷一层三氧化二铝Al2O3研磨材料,粘度是100目及以上。
6.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C工序用计算机设计。
7.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次烧成法E1烧成工序中,温度的控制为在200℃以下缓慢升温,砖烧成时温度为800~1100℃,当下降到600~500℃时减缓降温速度。
全文摘要
建筑砖墙体彩色饰面制造方法,用现有湿法或半干压成型普通砖后,设计出墙面色彩或图案或形状及面砖饰面数量等,进行抛光、修补、上釉、烧成制成光滑釉面砖或在抛光修补本烧上釉后再素烧一次而成。也可将饰面施以饰面处理如粗沙喷等之后再在高温下烧成有形状色彩的仿岩石饰面砖,最后用烧成的面砖堆砌成墙体外饰面,与现有贴薄片釉面砖或仿岩石瓷砖或人工机械切割岩石堆砌的饰面相比,效果相近,但重量轻、寿命长、使用安全、工艺简化、成本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B28B19/00GK1294960SQ99117339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3日
发明者廖仲力 申请人:廖仲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