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保温隔音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6777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次,复合保温隔音板的聚脲气凝胶层内的 聚脲纳米纤维和纳米粒子自组装成的微纳级多孔结构能够有效衰减声波能量,达到隔音降 噪的效果。同时,由于聚脲气凝胶层为多孔材料,也能够起到保温的功能。此外,本发明的 聚脲气凝胶层的尺寸较大,可以直接用作建筑板材。因此,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本发明 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可用作建筑材料,起到保温隔音的功能。
[0045] 复合保温隔音板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层外侧的第一防火层或者位于第二层外侧 的第二防火层。第一防火层与第二防火层均为防火层,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第一防火层 与第二防火层均可以包括多个子层。在具体建筑实施中,第一防火层与第二防火层均安装 在远离墙面的一侧,复合保温隔音板的另一面安装在靠近墙面的一侧。
[0046] 第一防火层和第二防火层独立选自石膏层、玻璃纤维水泥板层、地砖层或瓷砖层 中的至少一种。石膏板是一种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材料。它是一种重量轻、强度 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是当前着重发展的 新型轻质板材之一。石膏板已广泛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店、旅馆和工业厂房等各种建筑物 的内隔墙、墙体覆面板(代替墙面抹灰层)、天花板、吸音板、地面基层板和各种装饰板等。 本申请的防火层还可以为其他建筑板材。
[0047]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防火层的厚度为5ym~20mm。第二防火层的厚度为 5ym~20mm〇
[0048] 包含有第一防火层或第二防火层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可用于防火和/或保温隔音, 因此,该复合保温隔音板的用途为防火和/或保温隔音的建筑材料。
[0049] 下面为具体实施例:
[0050] 实施例1
[0051] 本实施例的复合保温隔音板100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110、聚脲气 凝胶层120和第二层130。上述三层依次粘合在一起。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30均为纸面石 膏层。第一层110、聚脲气凝胶层120和第二层130的厚度分别为12mm、5mm和12_。聚脲 气凝胶层120的密度为15kg/cm3。本实施例的复合保温隔音板100的尺寸是1. 2mX2. 4m。
[0052] 实施例2
[0053] 本实施例的复合保温隔音板200如图3所示,除了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210、聚 脲气凝胶层220和第二层230之外,还包括位于第一层210外侧的第一防火层240以及位 于第二层230外侧的第二防火层250。上述五层依次粘合在一起。第一层210和第二层 230均为纸面石膏层。第一层210、聚脲气凝胶层220和第二层230的厚度分别为12mm、2mm 和12mm。第一防火层240与第二防火层250的厚度均为5mm。聚脲气凝胶层220的密度为 15kg/cm3。本实施例的复合保温隔音板200的尺寸是1. 2mX2. 4m。
[0054] 实施例3
[005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复合保温隔音板不包括第二防火层。在用作建筑 板材并具体实施时,第一防火层置于远离墙面的一侧,第二层置于靠近墙面的一侧,并与墙 面表面接触。
[0056] 实施例4
[0057] 本实施例的复合保温隔音板400与实施例1的复合保温隔音板100的区别在于, 复合保温隔音板400中聚脲气凝胶层的层数为两层。如图4所示,复合保温隔音板400包 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410、第一聚脲气凝胶层421、第二聚脲气凝胶层422和第二层430。上 述四层依次粘合在一起。
[0058] 其中,第一层410和第二层430均为纸面石膏层。第一层410、第一聚脲气凝胶层 421、第二聚脲气凝胶层422和第二层430的厚度分别为200mm、5mm、5mm和200mm。
[0059] 本实施例的复合保温隔音板400中第一聚脲气凝胶层421的密度70kg/cm3,第二 聚脲气凝胶层422的密度160kg/cm3。可以更广泛地减弱不同波长下的声音,同时可有效消 除声音共振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0060] 实施例5
[006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保温隔音板50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510、第一聚 脲气凝胶层521、第二聚脲气凝胶层522和第二层530。上述四层依次粘合在一起。
[0062] 其中,本实施例的复合保温隔音板500与实施例4的复合保温隔音板400的区别 在于,第一层510为轻钢龙骨支撑的石膏层。第一层510包括第一石膏层511、轻钢龙骨512 和第二石膏层513。本实施例中的轻钢龙骨512作为支架,用于支撑第一石膏层511和第二 石膏层513。
[0063] 如图中所示,第一石膏层511、相邻轻钢龙骨512和第二石膏层513四者围成一个 空腔区域。当声音在传递的过程中,声音不仅在经过多层气凝胶板、石膏板后得到有效衰 减,同时有效联合利用轻钢龙骨支撑形成的空腔区域阻碍弯曲波的传递,导致了声音能量 的大量损耗,更有利于增加隔音效果。
[0064] 实施例6
[006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聚脲气凝胶层620包括层叠的第一子层621和 第二子层622。第一子层621和第二子层622均包括若干聚脲气凝胶板条。第一子层621 的若干聚脲气凝胶板条与第二子层622的若干聚脲气凝胶板条均按照成行或成列的方式 排成阵列,且第一子层621的相邻两个聚脲气凝胶板条之间与第二子层622的相邻两个聚 脲气凝胶板条之间均设置有间隙,因此使得最终的聚脲气凝胶层620内形成矩形空腔623, 如图6所示。
[0066] 此外,本实施例中聚脲气凝胶板条的宽度均为300mm,厚度为5mm。第一子层621 的相邻两个聚脲气凝胶板条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子层622的相邻两个聚脲气凝胶板条之间 的距离均为300mm。
[0067] 实施例7
[006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聚脲气凝胶层720的第一子层721的聚脲气凝 胶板条和第二子层722的聚脲气凝胶板条相互平行,如图7所示。且第二子层722的聚脲 气凝胶板条位于第一子层721的相邻两个聚脲气凝胶板条之间的空隙处,而第一子层721 的聚脲气凝胶板条位于第二子层722的相邻两个聚脲气凝胶板条之间的空隙处。
[0069] 实施例8
[007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聚脲气凝胶层820的每个子层上设置有成行成 列且均匀排列的正方形孔洞,如图8所示,上述正方形孔洞的尺寸为2cmX2cm,相邻两个正 方形孔洞的距离为2cm。此外,两层聚脲气凝胶层层叠之后,上述方形孔洞错层拼接,错层拼 接之后如图8所示,图中正方形实线部分为第一聚脲气凝胶层的孔洞部分,而虚线部分为 第二聚脲气凝胶层的孔洞部分。
[0071] 本实施例的聚脲气凝胶层820与层叠在聚脲气凝胶层820两侧的两个石膏层形成 密封的空腔结构,能够阻碍声音的传播。
[007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隔音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 聚脲气凝胶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聚脲气凝胶层之间形成用于消音的第一消音介 面,所述第二层与所述聚脲气凝胶层之间形成用于消音的第二消音介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独 立选自纸面石膏层、轻钢龙骨支撑的石膏层、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层、水泥层或木材层中的 至少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气凝胶层的厚度为 I U m ~ IOOmm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气凝胶层的密度为 16kg/cm3~650kg/cm 3〇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气凝胶层的密度沿 所述第一层向所述第二层的方向为减函数或增函数,或者所述聚脲气凝胶层沿所述第一层 向所述第二层的方向的密度函数的导函数为减函数或增函数。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气凝胶层包括层叠 的至少两个子层,相邻两个所述子层的密度不同。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气凝胶层包括若干 聚脲气凝胶板条,所述若干聚脲气凝胶板条按照成行或成列的方式排成阵列,且相邻两个 所述聚脲气凝胶板条之间设置有间隙。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填充有隔音棉或 吸音棉。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气凝胶层上设置有 若干孔洞,所述若干孔洞按照成行或成列的方式排成阵列,且所述孔洞的开口形状为圆形、 矩形或三角形。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隔音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层外侧的第一防火层或者位于所述第二层外侧的第二防火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隔音板。复合保温隔音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聚脲气凝胶层和第二层;第一层与聚脲气凝胶层之间形成用于消音的第一消音介面,第二层与聚脲气凝胶层之间形成用于消音的第二消音介面。在声音传递的过程中,声音经过数次跨介质传输,导致了声音能量的大量损耗。其次,复合保温隔音板的聚脲气凝胶层内的聚脲纳米纤维和纳米粒子自组装成的微纳级多孔结构能够有效衰减声波能量,达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同时,由于聚脲气凝胶层为多孔材料,也能够起到保温的功能。此外,本发明的聚脲气凝胶层的尺寸较大,可以直接用作建筑板材。因此,本发明的复合保温隔音板可用作建筑材料,起到保温隔音的功能。
【IPC分类】E04B1/94, E04B1/90
【公开号】CN105220785
【申请号】CN201510710928
【发明人】王芬, 陆群, 刘志成
【申请人】南京纳世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