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式折合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26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轨式折合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滑轨式折合椅一般来说,仅有传统式的木质椅子具备,主要因为木材铣沟容易,且木材本身为实心杆体,所以加工较为轻易;但是此种滑轨式折合机构虽然使椅子的收折、伸展轻巧方便,且无前、后椅脚枢接夹角易夹手的危险,但木质椅子本身的笨重,却造成时下讲求轻巧的高水准与高品位的消费者所难以接受,其原因不外乎笨重、简陋、材质与造型受限等因素。
虽然业界曾试图运用滑轨式折合机构在金属折合椅上,但因金属管(一般为铁管或不锈钢管)铣制滑轨的加工手续较为复杂、加工时间较长,所以至目前为止,尚无法真正使滑轨式折合机构充分的利用与发挥在非木质折合椅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对于高品位、高水准的金属椅尚无完美的轻、巧,且滑顺不夹手的理想滑轨式折合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特鉴于此,并以自身数十年金属椅的设计、研发、投资、产销以及市场调研的实务经验,再度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滑轨式折合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折平整美观、实用不夹手、操作轻巧、重量轻、品质高的滑轨式折合椅。
本实用新型包含前椅脚、后椅脚、靠垫及椅垫等主要部分,其特点是前椅脚与后椅脚枢接点的前椅脚内侧上方设有一长条形滑轨,该滑轨贯穿前椅脚的内侧避,在滑轨的开口处衬置一滑轨口垫圈,在前椅脚的滑轨内设一可上下滑移的滑套,其本体横断面为ㄇ形,滑套底端设有一供椅垫后枢接轴穿伸定位的穿置孔;后椅脚顶侧端的内侧壁设有一供椅垫前枢接轴穿伸的枢接孔,该枢接孔贯穿后椅脚的内侧壁,在后椅脚的顶端套置一管套。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在前椅脚的上方插接一内包金属管的靠垫,该靠垫以一ㄇ形金属管外覆塑胶靠垫造型而成,在内包的金属管两侧垂伸底端设有嵌插接合于前椅脚两侧顶端口的插接脚;所述ㄇ形滑套组装成开口朝向前椅脚内部,而滑套上端为一勾口;所述后椅脚与前椅脚定位枢接于枢接点,所述椅垫的前枢接轴伸入后椅脚的管内,并由定位环定位;椅垫的周边内包有金属管,而椅垫成型时同时固定有网状椅面,在椅垫侧边分别设置组装前椅脚的后枢接轴及组装后椅脚的前枢接轴,该前、后枢接轴均分别贯穿于椅垫的内包金属管,椅垫模塑成型时予以包覆固着成一体,其中后枢接轴外伸长度大于前枢接轴长度,且该后枢接轴插置于前椅脚滑轨中的滑套穿置孔中,而前枢接轴贯穿后椅脚的顶侧端内侧壁由定位环定位在后椅脚的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包括该滑轨口垫圈断面近似工字型,且成型时其两侧呈外曲弧状;该前、后椅脚可为中空铝合金管体或其他的金属管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滑轨操作顺畅、轻巧,收折平整不夹手,并具有滑轨口自动遮饰功能,使椅垫平置使用时,无滑轨外露问题。
2.靠垫及椅垫均内包金属管,且椅垫一体设制有透气性优异的网状椅面。
3.椅垫用以枢接前、后椅脚的前、后枢接轴,均贯穿固定于内部的金属管,因此承载力大、牢固性优。
4.整体椅具有关椅垫与前、后椅脚枢接部分均为隐藏式枢接设计。
5.整体椅具仅有前、后椅脚的枢接点A外露。
6.椅垫平置使用时,前后下压椅面均很安全,绝无压力不均产生椅垫下倾的危险。
有关本实用新型结构元件的设计,请参阅如下附图及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椅垫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右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椅垫枢接轴关系位置前视图。
图6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7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8是图3的c-c剖面图。
图9是图3的d-d剖面图。
图10是图2的靠垫e-e剖面图。
图11是图2的靠垫f-f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滑轨口垫圈。
图13是
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
图13的g-g立体剖视图。
图15是
图13的右侧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滑套。
图17是
图15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滑套部分剖面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椅垫与前椅脚、后椅脚的结合关系示意图。
其中图号说明1—前椅脚 11—滑轨2—后椅脚 21—枢接孔22—定位环 23—管套3—靠垫 30—金属管31—插接脚 4—椅垫40—金属管 41—后枢接轴42—前枢接轴43—网状椅面5—滑轨口垫圈 6—滑套61—穿置孔 62—勾口A—枢接点较理想的实施例以不生锈、质轻的铝合金为主。
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前椅脚1、后椅脚2、靠垫3及椅垫4等主要部分,其中
前、后椅脚1、2为铝合金管体(亦可其他的金属管体),于前椅脚1与后椅脚2枢接点A的前椅脚1侧上方设有一长条形滑轨11,该滑轨贯穿前椅脚的内侧壁,于滑轨11的开口处衬置一滑轨口垫圈5(如
图12-15所示),此滑轨口垫圈5断面近似工字型,且成型时其两侧略呈外曲弧状,椅具衬置于滑轨11开口时,具有设定外张的撑置固定弹性,达到不脱落的效果;在前椅脚1的上方则插接一内包金属管的靠垫3(如图2及
图10-
图11所示),该靠垫的构成是以一ㄇ形金属管30外覆塑胶靠垫造型而成,其中该内包的金属管30两侧垂伸底端设有插接脚31,用以固定嵌插接合在前椅脚1两侧顶端口中,而靠垫3的组装需待滑套6置入完成前椅脚1与椅垫4后枢接轴41组装后,才与前椅脚嵌接组合固定。
设于前椅脚1内可上下滑移的滑套6(如
图16-18所示)本体横断面为ㄇ形,组装时其开口朝前椅脚1的内部,在滑套6底端设有一穿置孔61供椅垫4后枢接轴41穿伸定位,而滑套上端为一C形勾口62,该勾口62为有利于组装人员以铁线或其他长条工具勾置,将滑套6插入前椅脚1中管内供椅垫4后枢接轴41组装,并有利于工具的脱离;而椅垫4后枢接轴41与前椅脚1的滑轨11的滑轨口垫圈5及滑套6组装关系如
图19中所示,达到椅具展开时,椅垫4平置,而滑轨11由内部的滑套6予以遮饰。
后椅脚2与前椅脚1定位枢接于枢接点A,而后椅脚2顶侧端的内侧壁设有一供椅垫4前枢接轴42穿伸的枢接孔21,该枢接孔仅贯穿后椅脚2的内侧壁,使椅垫4的前枢接轴42伸入后椅脚2的管内,受定位环22将椅垫4前枢接轴42定位于后椅脚2的管内(如
图19所示),使枢接点不外露,而后椅脚2的顶端套置一管套23予以封闭,如
图1中所示。
椅垫4如
图1-9及
图19中所示,在椅垫4的周边内包有金属管40,而椅垫4成型时同时固定网状椅面43,使椅垫4内包金属管40及具有网状椅面43;另在椅垫4侧边分别设置组装前椅脚1的后枢接轴41及组装后椅脚2的前枢接轴42,该前、后枢接轴42、41均分别贯穿于内包金属管40,经椅垫4模塑成型时予以包覆固着成一体,其中后枢接轴41外伸长度大于前枢接轴42长度,且该后枢接轴41插置于前椅脚1滑轨11中的滑套6穿置孔61中,而前枢接轴42贯穿后椅脚2的顶侧端内侧壁受C形定位环22定位在后椅脚2的管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但重量轻,而且操作极为轻巧,当椅垫4平置时,椅垫4以后枢接轴41促使前椅脚1中的滑套6下降,达到椅垫4平置而后枢接轴41位于滑轨11底端时,该滑轨口由内部的滑套6予以遮饰。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为一高品质、高水准的金属折合椅设计,不但具有优异的产业价值,亦具有优异的市场竞争能力与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滑轨式折合椅,包含前椅脚、后椅脚、靠垫及椅垫等主要部分,其特征在于前椅脚与后椅脚枢接点的前椅脚内侧上方设有一长条形滑轨,该滑轨贯穿前椅脚的内侧避,在滑轨的开口处衬置一滑轨口垫圈,在前椅脚的滑轨内设一可上下滑移的滑套,其本体横断面为ㄇ形,滑套底端设有一供椅垫后枢接轴穿伸定位的穿置孔;后椅脚顶侧端的内侧壁设有一供椅垫前枢接轴穿伸的枢接孔,该枢接孔贯穿后椅脚的内侧壁,在后椅脚的顶端套置一管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式折合椅,其特征在于在前椅脚的上方插接一内包金属管的靠垫,该靠垫以一ㄇ形金属管外覆塑胶靠垫造型而成,在内包的金属管两侧垂伸底端设有嵌插接合于前椅脚两侧顶端口的插接脚;所述ㄇ形滑套组装成开口朝向前椅脚内部,而滑套上端为一勾口;所述后椅脚与前椅脚定位枢接于枢接点,所述椅垫的前枢接轴伸入后椅脚的管内,并由定位环定位;椅垫的周边内包有金属管,而椅垫成型时同时固定有网状椅面,在椅垫侧边分别设置组装前椅脚的后枢接轴及组装后椅脚的前枢接轴,该前、后枢接轴均分别贯穿于椅垫的内包金属管,椅垫模塑成型时予以包覆固着成一体,其中后枢接轴外伸长度大于前枢接轴长度,且该后枢接轴插置于前椅脚滑轨中的滑套穿置孔中,而前枢接轴贯穿后椅脚的顶侧端内侧壁由定位环定位在后椅脚的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轨式折合椅,其特征在于该滑轨口垫圈断面近似工字型,且成型时其两侧呈外曲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轨式折合椅,其特征在于该前、后椅脚可为中空铝合金管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轨式折合椅,该折合椅包括前椅脚、后椅脚、靠垫和椅垫等主要部分,其前椅脚与后椅脚枢接点的前椅脚内侧上方设有一长条形滑轨,该滑轨贯穿前椅脚的内侧壁,在滑轨的开口处衬置一滑轨口垫圈,在前椅脚的滑轨内设一可上下滑移的横断面为ㄇ形的滑套,滑套底端设有一供椅垫后枢接轴穿伸定位的穿置孔;后椅脚顶侧端的内侧壁设有一供椅垫前枢接轴穿伸的枢接孔,该枢接孔贯穿后椅脚的内侧壁,在后椅脚的顶端套置一管套。本实用新型从侧面除了前、后椅脚枢接点以外,均无其他的枢接结构外露,具有收折平整美观、实用不夹手、操作轻巧、重量轻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C3/20GK2524587SQ0124570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日
发明者黄聪杰 申请人:黄聪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