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73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摩托车构成一体以防止车轮转动的摩托车防盗锁。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防盗锁一般采用电门锁,其缺点是互开率高,因而安全可靠性太差;也有不少在前车轮上锁的,但容易被撬开,因此也不保险;还有最新采用的弹子铁挂锁,虽说安全可靠性较好,但开锁关锁的操作手续繁杂,使用感到不方便,而且在运行中因车锁未能固定而发出使人厌烦的碰撞噪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摩托车防盗锁存在着的安全可靠性能差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使用方便的摩托车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它包括有锁头和钥匙最基本的构件,锁头包括有锁壳体和位于锁壳体内的锁芯,而在结构上的特征之处是,锁芯前部紧套连有前弹子环座和松套连有后弹子环座,锁芯前端部伸露在前弹子环座的前端面之外,从后弹子环座的环柱前端面绕圆周一圈向内开设有几个沿平行于轴向的弹子盲孔,且在每个弹子盲孔内均装有后柱体弹子和弹簧,从前弹子环座的前端面向内开设有处在锁芯前端部外围容许钥匙插入的环状孔,在前弹子环座的环柱内绕圆周一圈开设有数量与后弹子环座内的弹子盲孔的数量相等且分别相对正的弹子通孔,每个弹子通孔内均装有前柱体弹子,这些前柱体弹子的前部均有一部分显露在前弹子环座前端部的环状孔内,从前弹子环座的前端面边缘向内开设有与其环状孔相连通的钥匙凸齿插入孔,在前弹子环座和后弹子环座外具有紧套固连在后弹子环座上的弹子环座外套,弹子环座外套前端开设有钥匙进入孔,并在前端边缘开设有与前弹子环座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相对正的钥匙凸齿穿过孔;锁壳体前端面上开设有钥匙进入孔,钥匙进入孔外装有可手动打开或盖上的防尘盖,防尘盖上设有与前弹子环座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相对正的钥匙凸齿对准标记,锁壳体的内部开孔分为孔径较小的前部开孔和孔径较大的后部开孔两段,在该后部开孔内紧套置有锁芯外套,弹子环座外套的前部滑套在锁壳体的该前部开孔内,而弹子环座外套的后部则滑套在锁芯外套的开孔内,锁壳体的前端内壁与弹子环座外套的前端面之间装有主弹簧,后弹子环座的后端面与锁芯外套的后端内壁之间装有滑套在锁芯上的弹力稍小于主弹簧弹力的次弹簧;在后弹子环座后方的锁芯上开设有一关锁限位键槽,在该关锁限位键槽后方的锁芯上开设有一在圆周方向与关锁限位键槽相差一个角度的开锁定位键槽,在锁芯外套后部侧面上开设有沿径向的拴锁芯弹子孔,拴锁芯弹子孔内装有弹簧和拴锁芯弹子;钥匙前部的外径与前弹子环座前端部的环状孔的外径相等而可插入该环状孔中,钥匙前部从端面向内开设有套锁芯盲孔,钥匙前端外壁上开设有与前弹子环座上的前弹子孔数量相等且分别相对正的弧形凹槽和加工有同时与前弹子环座前端边缘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相对正的钥匙凸齿;还具有一单独的与锁壳体后端相邻的锁芯拴插控制片,该锁芯拴插控制片上开设有锁芯插入孔。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在摩托车上安装使用时,可将其锁头固定连接在车架左下弦末端板上靠近大站脚的位置,而将锁芯拴插控制片连接固定在大站脚左侧紧靠锁头后端处,其准确位置,应使得当将大站脚放下站立时,锁头内的锁芯在主弹簧压力下自动弹入控制片的锁芯插入孔内,从而将大站脚自行锁定。此时锁芯外套上的拴锁芯弹子卡在锁芯的关锁限位键槽内,使锁芯不能轴向移动,非用本实用新型专用钥匙而无法将锁打开。
当驾驶者需要驾车时,首先打开锁壳体前端的防尘罩,从车的左侧将钥匙前端的钥匙凸齿对准防尘盖上的钥匙凸齿对准标记,待钥匙前端部进入前弹子环座前端的环状孔内且将锁芯前端部套住后,此时钥匙前端部的几个弧形凹槽与在前弹子环座前端的环状孔内的前柱体弹子的前部相紧接触,并使前柱体弹子后退而将后柱体弹子压进后弹子环座内,使得后柱体弹子与后弹子环座前端面相齐平,此时便只要将钥匙轻轻地转动(向右转或向左转)一个角度,使前弹子环座和锁芯转动,从而使锁芯外套的侧壁内的拴锁芯弹子离开锁芯上的关锁限位键槽,然后稍许用力外拉,利用钥匙前端的钥匙凸齿挂住弹子环座外套前端内边缘,就可使锁芯向前移动而脱离出锁芯拴插控制片上的锁芯插入孔,继续将钥匙朝同一方向转动,就可使得锁芯外套内的拴锁芯弹子进入锁芯上的开锁定位键槽内,将锁芯拴住而不能回位,此时停止转动钥匙,锁芯已能保持离开锁芯插入孔的状态不变,使得驾驶者可放手站立起来将摩托车向前推动,大站脚毫无障碍地自行收上,锁芯拴插控制片也随着转动一个角度,于是控制片上的锁芯插入孔也随着转动一个角度而与锁芯错开一个位置。随后,驾驶者只需轻微用力将钥匙向内按,同时向着与开锁时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钥匙和锁芯,锁芯外套上的拴锁芯弹子就会退出锁芯上的开锁定位键槽,由于主弹簧的压力大于次弹簧的压力,便使得锁芯恢复向后的工作压力,于是锁芯用力顶在锁芯拴插控制片上,以保证下一轮放下大站脚时自动完成锁定动作。抽出钥匙,后弹子环座内的后柱体弹子在弹簧的推力下,又都向前移动进入前弹子环座对应的弹子通孔内,将前弹子环座及锁芯拴住,非本实用新型专用钥匙不能转动锁心开锁。大站脚放下站立时,因其位置高于后轮(此时即前轮与后轮不能同时落地),故摩托车无法驱动,从而达到整车防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①安全防撬性能好锁头和锁芯拴插控制片安装于大站脚上部侧旁位置,且体积小巧,一般不易察觉,无伤雅观。当大站脚放下锁定后,因车底座离地高度低,而且前后左右有车轮、链壳、消声器等遮挡,盗车者纵然带有作案工具,也无从下手。②盗车互开率低制造生产时只要调节变动前、后弹子环座内柱体弹子的数量、前柱体弹子的长度、钥匙凸齿插入孔的位置,就可使得钥匙的结构也产生相应的变动,从而减少互开率,提高安全防盗性能。③使用方便当需要驾车时,从车侧面(而不必从车底部)将钥匙插入锁孔就能轻松开锁,特别是锁芯上开锁限位键槽的设置,更方便了驾驶者开锁后即迅速站立推车。防尘盖的设置,可有效地防止泥砂灰尘及雨水进入锁头内,提高了锁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处在关锁限位状态时的正向剖视图;图2和图3分别为图1的A-A和B-B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钥匙正视图;图5为图4的正向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4的C向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处在开锁定位状态时的正向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在摩托车上时的位置示意图;图9为图8的D向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锁头和钥匙1最基本的构件,锁头包括有锁壳体2和位于锁壳体2内的锁芯3,而其在结构上的特征之处是,锁芯3前部紧套连有前弹子环座4和松套连有后弹子环座5,锁芯3前端部伸露在前弹子环座4的前端面之外,从后弹子环座5的环柱前端面绕圆周一圈向内开设有5个沿平行于轴向的弹子盲孔,且在每个弹子盲孔内均装有后柱体弹子6和弹簧7,从前弹子环座4的前端面向内开设有处在锁芯3前端部外围容许钥匙1插入的环状孔41,在前弹子环座4的环柱内绕圆周一圈开设有数量与后弹子环座5内的弹子盲孔数量相等且分别相对正的5个弹子通孔,每个弹子通孔内均装有前柱体弹子8,这些前柱体弹子8的前部均有一部分显露在前弹子环座4前端部的环状孔41内,从前弹子环座4的前端面边缘向内开设有与其环状孔41相连通的钥匙凸齿插入孔42,在前弹子环座4和后弹子环座5外具有紧套固连在后弹子环座上的的弹子环座外套9,弹子环座外套9前端开设有钥匙进入口91,并在前端边缘开设有与前弹子环座4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42相对正的钥匙凸齿穿过孔92;锁壳体2前端面上开设有钥匙进入孔201,钥匙进入孔201外装有可手动打开或盖上的防尘盖11,防尘盖11上设有与前弹子环座4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42相对正的凸点111以作为钥匙凸齿对准标记,锁壳体2的内部开孔分为孔径较小的前部开孔和孔径较大的后部开孔两段,在该后部开孔内紧套置有锁芯外套10,弹子环座外套9的前部滑套在锁壳体2的该前部开孔内,而弹子环座外套9的后部则滑套在锁芯外套10的开孔内,锁壳体2的前端内壁与弹子环座外套9的前端面之间装设有主弹簧12,后弹子环座5的后端面与锁芯外套10的后端面之间装设有滑套在锁芯3上的弹力稍小于主弹簧12弹力的次弹簧13;在后弹子环座5后方的锁芯3上开设有一关锁限位键槽31,在该关锁限位键槽31后方的锁芯3上开设有一个在圆周方向与关锁限位键槽31相差一个角度θ(θ=45°)的开锁定位键槽32,在锁芯外套10后部侧面上开设有沿径向的拴锁芯弹子孔,拴锁芯弹子孔内装有弹簧14和拴锁芯弹子15;钥匙1前部的外径与前弹子环座4前端部的环状孔41的外径相等而可插入该环状孔41中,钥匙1前部从端面向内开设有套锁芯盲孔101,钥匙1前端外壁上开设有与前弹子环座4上的前弹子孔数量相等且分别相对正的5个弧形凹槽102和加工有同时与前弹子环座4上的前端边缘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相对正的钥匙凸齿103;还具有一单独的与锁壳体2后端相邻的锁芯拴插控制片16,该锁芯拴插控制片16上开设有锁芯插入孔161。
参见图1与图7。在该实施例中,防尘盖11与锁壳体2的连接,是采取在锁壳体2前部从侧面往内开设一凹槽202,再从锁壳体2前端面向内开设连杆孔203与该凹槽202相通,在该连杆孔203和凹槽202内装有防尘盖连杆17,该连杆17前端与防尘盖11相固连,在凹槽202内装有滑套在连杆17上的弹簧18,在锁壳体2前部套箍着一个将凹槽202遮盖起来的的外套19。外套19可采用塑料制成。在图1中,防尘盖11处于关闭状态,在弹簧18的作用力下,防尘盖11能紧贴在锁壳体2的前端面上,平时可遮挡泥砂灰尘及雨水。当开锁时可将防尘盖11以连杆17为轴心转动到图7所示正上方位置,此时作为对准标记的凸点111也位于正上方,以利于钥匙1对正锁孔开锁。防尘盖11与锁壳体2前端的连接也可采用别的结构,如铰链翻转结构等。锁头在摩托车左下弦末端板20上的固定,是在锁壳体2外侧边上加工有平行于轴向的安装螺孔,安装时在车左下弦末端板20上开设有可让锁芯3向后伸出的孔及螺丝安装孔,然后用螺丝21将锁壳体2与车左下弦末端板20相固定。当然,锁头也可采用焊接等方式与摩托车左下弦末端板20相固定。参见图9,锁芯拴插控制片16在大站脚22上的固定,可采用焊接,也可采用别的固定方式。图9中未曾介绍过的附图标记是23,车架右下弦;24,大站脚轴杆;25,大站脚轴杆套管;26,垫片;27,刹车踏杆套管;28,锁芯拴插控制片与大站脚焊接处。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防盗锁,包括有锁头和钥匙,锁头包括有锁壳体和锁芯,其特征在于(A)锁芯前部紧套连有前弹子环座和松套连有后弹子环座,锁芯前端部伸露在前弹子环座的前端面之外,从后弹子环座的环柱前端面绕圆周一圈向内开设有几个沿平行于轴向的弹子盲孔,且在每个弹子盲孔内均装有后柱体弹子和弹簧,从前弹子环座的前端面向内开设有处在锁芯前端部外围容许钥匙插入的环状孔,在前弹子环座的环柱内绕圆周一圈开设有数量与后弹子环座内的弹子盲孔的数量相等且分别相对正的弹子通孔,每个弹子通孔内均装有前柱体弹子,这些前柱体弹子的前部均有一部分显露在前弹子环座前端部的环状孔内,从前弹子环座的前端面边缘向内开设有与其环状孔相连通的钥匙凸齿插入孔,在前弹子环座和后弹子环座外具有紧套固连在后弹子环座上的弹子环座外套,弹子环座外套前端开设有钥匙进入孔,并在前端边缘开设有与前弹子环座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相对正的钥匙凸齿穿过孔;(B)锁壳体前端面上开设有钥匙进入孔,钥匙进入孔外装有可手动打开或盖上的防尘盖,防尘盖上设有与前弹子环座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相对正的钥匙凸齿对准标记,锁壳体的内部开孔分为孔径较小的前部开孔和孔径较大的后部开孔两段,在该后部开孔内紧套置有锁芯外套,弹子环座外套的前部滑套在锁壳体的该前部开孔内,而弹子环座外套的后部则滑套在锁芯外套的开孔内,锁壳体的前端内壁与弹子环座外套的前端面之间装有主弹簧,后弹子环座的后端面与锁芯外套的后端内壁之间装有滑套在锁芯上的弹力稍小于主弹簧弹力的次弹簧;(C)在后弹子环座后方的锁芯上开设有一关锁限位键槽,在该关锁限位键槽后方的锁芯上开设有一在圆周方向与关锁限位键槽相差一个角度的开锁定位键槽,在锁芯外套后部侧面上开设有沿径向的拴锁芯弹子孔,拴锁芯弹子孔内装有弹簧和拴锁芯弹子;(D)钥匙前部的外径与前弹子环座前端部的环状孔的外径相等而可插入该环状孔中,钥匙前部从端面向内开设有套锁芯盲孔,钥匙前端外壁上开设有与前弹子环座上的前弹子孔数量相等且分别相对正的弧形凹槽和加工有同时与前弹子环座前端边缘上的钥匙凸齿插入孔相对正的钥匙凸齿;(E)还具有一单独的与锁壳体后端相邻的锁芯拴插控制片,该锁芯拴插控制片上开设有锁芯插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防尘盖与锁壳体的连接,是采取在锁壳体前部从侧面往内开设一凹槽,再从锁壳体前端面向内开设连杆孔与该凹槽相通,在该连杆孔和凹槽内装有防尘盖连杆,该连杆前端与防尘盖相固连,在凹槽内装有滑套在连杆上的弹簧,在锁壳体前部套箍着一个将凹槽遮盖起来的的外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锁壳体的外侧边上加工有平行于轴向的安装螺孔。
专利摘要摩托车防盗锁由钥匙、锁头及锁芯拴插控制片构成。锁头又由装有防尘盖的锁壳体、开设有关锁限位键槽和开锁定位键槽的锁芯、装有前柱体弹子的前弹子环座、装有后柱体弹子及弹簧的后弹子环座、弹子环座外套、主弹簧、次弹簧、装有拴锁芯弹子及弹簧的锁芯外套连接构成。钥匙的前部开设有套锁芯盲孔,前端壁面上开设有与锁头内的前柱体弹子相对正的弧形凹槽和设有钥匙凸齿。安装使用时将其锁头固定在摩托车左下弦末端板上,将锁芯拴插控制片固定在靠近锁头末端的大站脚左上侧。该锁安全防撬性能好,盗车互开率低,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E05B71/00GK2516666SQ01257448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3日
发明者陈科元 申请人:陈科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