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37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其主要针对一种负重的铝制门,适用于特别厚重的门框使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制门设计,由于其荷重较轻,因此并不特别着重其衔接框角的强化结构,然而,随铝制门框的衍进,为提高铝制门的质感或设计感,现有铝制门通常必须配合其他材料,如玻璃等而安装组合以增加其美感,或者,为增加其厚实感而加厚其门框厚度,如此使该铝制门的整体负重从而增加,传统铝制门的框角衔接技术完全不能符合实际的需求,而有使门框因受重力而变形,框角松脱的情形。
为改善此一缺失,现有一种利用一垂直角块设计,而来增益铝制门框角强度的结构问世,如图6所示,该习知补强设计主要为一呈垂直的角块1a结构,其主要安装于框角部位的纵框料2a及横框料3a预设的框槽内,该角块1a的两侧端分别设有定位凸粒4a,用以在安装于框槽时,与框槽内预设的定位槽孔(图未示)提供嵌卡定位,再利用螺丝5a分别由纵框料2a及横框料3a的两侧锁入,而将角块1a与纵、横框料2a、3a互为锁接定位,进而增强该门框框角的强度。
然而,前述习知的角块1a结构,其虽能大致固定门框的框角以增益其强度,然而由于抵抗变形应力的受力点主要集中在两侧螺丝5a以及定位的凸粒4a上,然而,该螺丝5a及凸粒4a由于使用寿命的限制,仍然容易在门框长久受重力,或者频繁的启闭情况下而产生滑移、松脱等情形,长久以往,仍然易造成框角的接缝松脱与门框变形的情形,而由于门框的变形致使门框无法关闭,以及因变形失去美观等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强化负重铝制门的抗变形力与抗弯曲应力,防止门框的衔接框角发生松脱或门框整体变形的情形,进而强化门框的负重能力的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主要针对一种承载重力的铝制门框而设计,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角块以及一垂直角铁;其中,角块略呈一四方块状,并配合门框的框角而在其一侧形成垂直角体,角块的两侧水平及垂直面分别配合门框纵框料及横框料一端开口所预设的嵌槽而嵌入组装,藉由角块使纵、横框料相互并接组合;
一长板形角铁设置于该门框的框角处,该长角铁呈直角的薄板状造形,垂直的一端为长端,而另端则为短端,其转角部位恰外贴于门框的框角位置,利用螺丝由框角的转角两略外侧分别锁入角铁与框料,并锁固于设在框料内的角块割槽而定位,配合前述铝料角件,而使该角铁、框料以及角块间稳固地结合;另外,在该具长、短端的角铁上,其长端部份延伸至门框的铰链位置,形成一加长的力臂结构,其并配合铰链而加以锁接固定,使角铁藉由延伸的加长力臂而形成抵抗变形应力的加强臂。
在角块的水平侧及垂直侧分别设有若干分割槽。
该角块嵌入两侧框料后,自两侧框料表面的铝料施以冲压技术,使冲入的铝料角件扣合于角块的割槽使相互结合成型。
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包括角块以及加长力臂的角铁,利用角块分别嵌置于框角部位的两侧垂直框料内,除先以冲压方式将角块与框料固接外,同时在其框角处另以一长角铁贴附其上,该长角铁呈一垂直长板状,垂直的一端为长端,而一端为短端,其转角部位恰贴附于门框的框角位置,而可利用螺丝由两外侧锁入角铁与框料,并锁固于设在框料内的角块而加以定位,如此除了利用内设的角块增强框料的衔接强度外,同时藉外加的角铁而更增加了框角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增加该框角的抗变形力,而更加提升其强度。
2、本发明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其中具长短端的角铁,其长端并可延伸至门框的铰链位置,形成一加长的力臂结构,其并配合铰链而加以锁接固定,使角铁的固定门框框角再藉由延伸的加长力臂而形成抵抗变形应力的加强臂,而使该铝门因该角铁而形成一强固的刚体结构,使铝门不致因受重力弯曲或经常性的启闭而造成框角部位的松脱与变形。


图1本发明结构分解2本发明组立分解3本发明组合立体4本发明配合铰链组合立体5本发明组合剖视6习知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其主要针对一种承载重力的铝制门框而设计,用以使铝门得获得强化的结构,避免其框角部位因承受重力而发生在接缝处产生松脱或变形的情形。
本发明主要包括角块1以及一垂直角铁2,其中,角块1略呈一四方块状,并配合门框的框角而在其一侧形成垂直角体,在角块1的水平侧及垂直侧分别设有若干分割槽11,用以提供冲压及螺丝锁接的需要;再者,角块1的两侧水平及垂直面可分别配合门框纵框料3及横框料4一端开口所预设的嵌槽而嵌入组装,藉由角块1的设置使纵、横框料3、4得以相互并接组合;在角块1嵌入两侧框料3、4后,可自两侧框料3、4表面的铝料施以冲压技术,使冲入的铝料角件5扣合于角块1的割槽11后使相互结合成型。
其次,则配合参看图1、图4及图5所示,当完成上述组装程序后,另可以一长板形角铁2设置于该门框的框角处,该长角铁2呈直角的薄板状造形,垂直的一端为长端21,而另端则为短端22,其转角部位恰可外贴于门框的框角位置,而可先利用螺丝6由框角的转角两略外侧分别锁入角铁2与框料3、4,并锁固于设在框料内的角块1割槽11而定位,配合前述利用冲压结合的铝料角件5,而使该角铁2、框料3、4以及角块1间获得更为稳固的结合,以增加其结合强度;除此之外,由于本发明藉由锁设于框料3、4上的角铁2设计,而与内设的角块1形成内外的强力组合,而使分离的纵、横框料3、4间获得更为强化的衔接力量,而不致使其因受力而产生接缝变形,从而更能有效地增加该框角的抗变形力,而提升其强度。
然而,本发明另一重要特征在于,该具长、短端21、22的角铁2,其长端21并可延伸至门框的铰链7位置,形成一加长的力臂结构,其并可配合铰链7而加以锁接固定,使角铁2藉由延伸的加长力臂而形成抵抗变形应力的加强臂,而使该铝门因该角铁2而形成一强固的刚体结构,使铝门不致因受重力弯曲或经常性的启闭而造成框角部位的松脱与变形。此乃由于一般门框的受力,主要来自于门外侧的重力作用(如图4箭头所示),因一般厚重的重力铝门,受重力的影响以及经常性的开启及关闭影响,往往造成位于门内侧的纵框料3及横框料4的衔接位置产生接缝松脱,进而使门框整体产生向外侧下垂变形的情形,不仅不符美观,同时亦可能影响门框的关闭,因此,在门框内侧上方框料的衔接补强形成最重要的课题。如图4所示,本发明在门框内侧上方的框料衔接上,采用了包括A、B及C三点的锁掣组合,加以框角两侧的冲压扣合点D及E,而使该受力最大的门框内侧上方框料获得最佳的强化结构,而可有效防止门框外侧重力的影响所可能产生的接缝松脱及门框变形。加以,该加长力臂的角铁2结构,其长端21延伸至门框的铰链7位置,其支点下移,力臂增长,因此可增加抵抗门框外侧重力所产生的应力作用,提升抗形变强度。
然而,虽然本发明应用了附加的角铁2结构,然而,由于其呈长薄板状,且可放置于纵、横框料3、4表面的铝挤型槽道内,因此不会影响该门框的启闭或造成门框明显的突出。
虽然,本发明配合负重铝门的承重位置而建议设置于门框内侧铰链7上方的框料衔接处,然而其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设置位置,同理,如为避免框料衔接的松脱,本发明亦可设置于门框的四个角落,藉由增强其衔接强度,而提升门框的强固性。
至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若干具体实施例,对于相关于前述已揭露的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或修正,亦均应含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主要针对一种承载重力的铝制门框而设计,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角块以及一垂直角铁;其中,角块略呈一四方块状,并配合门框的框角而在其一侧形成垂直角体,角块的两侧水平及垂直面分别配合门框纵框料及横框料一端开口所预设的嵌槽而嵌入组装,藉由角块使纵、横框料相互并接组合;一长板形角铁设置于该门框的框角处,该长角铁呈直角的薄板状造形,垂直的端为长端,而另端则为短端,其转角部位恰外贴于门框的框角位置,利用螺丝由框角的转角两略外侧分别锁入角铁与框料,并锁固于设在框料内的角块割槽而定位,配合前述铝料角件,而使该角铁、框料以及角块间稳固地结合;另外,在该具长、短端的角铁上,其长端部份延伸至门框的铰链位置,形成一加长的力臂结构,其并配合铰链而加以锁接固定,使角铁藉由延伸的加长力臂而形成抵抗变形应力的加强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角块的水平侧及垂直侧分别设有若干分割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角块嵌入两侧框料后,自两侧框料表面的铝料施以冲压技术,使冲入的铝料角件扣合于角块的割槽使相互结合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重铝门的框角强化结构,它包括角块及一垂直角铁;角块略呈一四方块状,在其一侧形成垂直角体,角块的两侧水平及垂直面分别配合门框纵框料及横框料一端开口所预设的嵌槽而嵌入组装,藉由角块使纵、横框料相互并接组合;一呈直角的薄板状造形的角铁设置于门框的框角处,垂直的一端为长端,另端为短端,其转角部位外贴于门框的框角位置,利用螺丝由框角的转角两略外侧分别锁入角铁与框料,并锁固于设在框料内的角块割槽而定位,配合铝料角件,而使该角铁、框料以及角块间稳固地结合;在具长、短端的角铁上,其长端部分延伸至门框的铰链位置,配合铰链而加以锁接固定。本发明能强化负重铝制门的抗变形力与抗弯曲应力。
文档编号E06B3/964GK1590701SQ0315589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
发明者王恒男 申请人:王恒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