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74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轴结构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轴结构,尤指一种可令一轴杆两侧的枢接件于开合动作时,其两侧分别平均受力,可增加转轴的使用次数,并增长其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按具掀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诸如可携式电脑、电子辞典及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等,大体上,将主体部置于下半部,并由转轴与上半部的盖体部连结,使盖体部相对于主体部可开合。因此,转轴亦为决定上述产品质量的一大要因。
大体而言,以套接式转轴为例,其采用所谓的径向摩擦,如美国第5,632,066号专利案(对应于台湾新型第111911号专利案)即为显著的例子。但套接式转轴为获致所预期的停滞定位效果,故精密度要求甚高,其在母连接件(female connecting member)上形成一轴孔,而公连接件(maleconnecting member)的轴柱中央水平向开具一切槽,以提供轴柱适度的弹性,以便嵌套于轴孔后,该轴柱与轴孔间即产生摩擦扭矩。因此,前述的套接式转轴在使用一段时日之后,即因轴柱与轴孔间的磨耗,而产生松弛现象。此外,在轴柱上横剖一切槽的工序,常因轴柱的尺寸过细,而增加生产的困难度,诚为美中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的改良,其在一轴杆两侧分别套接一枢接件,该两枢接件的套筒各径向开设一筒槽,且该两简槽的开口方向相同,其中一枢接件于轴杆上回动,并产生停滞定位效果,其反转时,则令轴杆相对于另一枢接件呈回动状态,使得轴杆两侧的摩擦部于开合时,各摩擦部分别提供一枢接件的套筒停滞定位功能,以增加转轴使用次数,而增长其使用寿命。此外,该轴杆表面设有至少一油槽,供润滑油脂的容置,以提供润滑效果,并消除异音。尤其是,该两枢接件的套筒相对端分别突设一弧缘,以作为转轴开合的止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轴结构的改良,其包括一轴杆,为一杆体,其两端各设有一结合端;二枢接件,由尺寸略小于轴杆的套筒相对套接于轴杆上,各套筒侧向延伸一连接片,并分别连接于一物品,令一枢接件为活动件,而另一枢接件为固定件,该两套筒各径向开具一筒槽,且两筒槽的开口方向相同;两端封件,分别结合于轴杆两端的结合端;由其中的一枢接件于开合时,该轴杆两侧的摩擦部分别与同侧的套筒形成摩擦扭矩而成。
其中该轴杆表面设有至少一油槽。
其中该油槽为螺旋形。
其中枢接件的连接片上设有至少一片孔。
其中两相对套筒的接触端各自延伸一弧缘,互为相抵时,为转轴开合的止限。
其中该结合端为扣槽,而端封件为扣环。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的立体分解图;图2a及图2b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两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由一轴杆1,两枢接件2,及两端封件3所组合而成。
其中,轴杆1为一杆体,其两端部各设有一结合端11,以与后叙两端封件3结合,使两枢接件2不致由轴向脱出。同时为提供润滑效果,因此,在轴杆1两侧的摩擦部12表面各设至少一油槽121,用于容置润滑油脂,且该油槽121实施时以螺旋状为佳,但不以此为限,使枢接件2的套筒21内壁可为全面润滑。
两枢接件2以尺寸略小于轴杆1外径的套筒21相对套接于轴杆1上,各套筒21沿切线方向延伸一连接片22,以分别结合于一物品(例如主体部)与另一物品(例如盖体部),而为提供较快捷的连接效果,因此各连接片22上开具至少一片孔221,供螺丝穿越,而锁固于所欲连接的物品上。而本实用新型的特色在于,各套筒21周缘径向开具一道筒槽23,该两筒槽23的开口方向相同,其不仅令套筒21具弹性扩张及压缩的功能,同时,当一枢接件2以正、逆转时,该两摩擦部12分别平均提供摩擦力,因此,可延长使用寿命。此外,该两套筒21的相对端各延伸一段弧缘24,当两弧缘24于回动呈互抵时,即代表开合时的止限。
两端封件3结合于轴杆1的两结合端11,其实施时以扣环为佳,扣接于结合端11的扣槽,但不此以为限,其两者的结合亦得以嵌接、螺合、铆合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其主要目的在于使两枢接件2不致轴向脱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依据上述说明组立后,即如图3所示。请参阅图2a及图2b,该左、右侧的枢接件2分别连接于一主体部及一盖体部,当将盖体合掀开时,摩擦扭矩发生在右侧枢接件2的套筒21及摩擦部12,使该右侧枢接件2于顺时钟方向旋转过程中,可产生停滞定位的效果。当将盖体部盖合时,由于两枢接件2的套筒21的筒槽23开口方向相同,因此,右侧套筒21的筒槽23端因受力较大,以致在反转时束紧同侧的摩擦部12,而令轴杆1逆时钟方向旋转,使摩擦扭矩形成在左侧的摩擦部12与同侧呈固定状态的枢接件2的套筒21之间。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转轴于开合的动作上,摩擦扭矩分别形成在转杆一侧的摩擦部和与其套接的套筒之间,此举可有效改善公知转轴只有单边摩擦所产生损耗与松弛的现象发生,从而增加使用次数,并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只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转轴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杆,为一杆体,其两端各设有一结合端;二枢接件,由尺寸略小于轴杆的套筒相对套接于轴杆上,各套筒侧向延伸一连接片,并分别连接于一物品,令一枢接件为活动件,而另一枢接件为固定件,该两套筒各径向开具一筒槽,且两筒槽的开口方向相同;两端封件,分别结合于轴杆两端的结合端;由其中的一枢接件于开合时,该轴杆两侧的摩擦部分别与同侧的套筒形成摩擦扭矩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轴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杆表面设有至少一油槽。
3.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转轴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油槽为螺旋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轴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枢接件的连接片上设有至少一片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轴结构的改良,其中两相对套筒的接触端各自延伸一弧缘,互为相抵时,为转轴开合的止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轴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合端为扣槽,而端封件为扣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轴结构的改良,其包括一轴杆,为一杆体,其两端各设有一结合端;二枢接件,由尺寸略小于轴杆的套筒相对套接于轴杆上,各套筒侧向延伸一连接片,并分别连接于一物品,令一枢接件为活动件,而另一枢接件为固定件,该两套筒各径向开具一筒槽,且两筒槽的开口方向相同;两端封件,分别结合于轴杆两端的结合端;其中的一枢接件于开合时,该轴杆两侧的摩擦部分别与同侧的套筒形成摩擦扭矩而成。
文档编号E05D5/02GK2608643SQ0323885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4日
发明者洪进富 申请人:骍吉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