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94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闭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闭用把手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通过按钮的操作,可以使得提把掀起,且可以解决其掀闭弹簧会朝外侧弹出问题的开闭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于配电盘收纳箱等门上所组装而加以使用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已广泛使用。公开的现有技术门开闭用把手装置如日本专利2001-317240号公报所示。
图10至图13为公开的现有技术,如图10所示,该门开闭用把手装置具备有支撑在配电盘收纳箱等门上的箱体a、提把b以及具有可操控提把b的按压部c1的按钮c。如图13所示,于箱体a的上面侧则具备有用以收纳提把b的提把收纳凹部a1、将按钮c以可上下移动的状态收纳,且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按钮收纳凹部a2。提把b乃是枢接在提把收纳凹部a1中,且通过掀闭弹簧e加以蓄势弹力,该按钮c则是通过环形弹簧d朝上方加以蓄势弹力。通过将按钮c由上方侧朝下方侧的按压操作,使得按钮c的按压部c1将收纳在提把收纳凹部a1中的提把b的上端朝下方侧按压,利用这样的按压动作,使得提把b的下端侧朝上方侧转动,如此一来,提把b便可以朝箱体a的上方侧掀起。另外,提把b掀起到箱体a的上方侧后,若停止按压按钮c的动作,则通过环形弹簧d的蓄势弹力便可以使得按钮c回复至上方侧的原来位置处。
在此所谓的掀闭弹簧e一般是使用板状弹簧,而在提把b由预定的闭合角度进行闭合状态时,该弹簧是使提把b朝闭合的方向蓄势弹力,另一方面,当提把b由预定的闭合角度进行掀起状态时,该弹簧是使提把b朝掀起的方向蓄势弹力。该掀闭弹簧e的一端e1乃是与箱体a的底部相接,而另一端e2则是与提把b的下面相接,故此掀闭弹簧的两端e1、e2乃是分别接触并支撑于箱体a及提把b之间的位置处。通过提把b的掀闭动作,提把b侧的支撑端e2乃是经常的变化其位置,其结果将会导致提把b在进行作动时,提把b及掀闭弹簧e的另端e2的相接会产生位移的情形发生,使得掀闭弹簧e由箱体a处朝外侧弹出而发生意外事故。为此,掀闭弹簧e的另端e2上乃设置有波浪状的凹凸结构,其虽可以将弹簧限制在提把b上以防止弹出的意外发生,但并无法完全的解决其在结构上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的问题,乃提供一种具备有箱体、于该箱体的上面侧,以后侧端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进行掀闭动作的提把、配位在同箱体上面侧的提把的后端侧的按钮、以及相对于提把的掀起方向及闭合方向的任何一方上蓄势弹力的掀闭弹簧,且通过按钮的操作以控制提把进行掀闭动作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其目的在于根本的解决掀闭弹簧的脱离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案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开闭用把手装置,其具备有箱体、于该箱体的上面侧,以后侧端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进行掀闭动作的提把、配位在同箱体上面侧的提把的后端侧的按钮、以及相对于提把的掀起方向及闭合方向的任何一方上蓄势弹力的掀闭弹簧,且通过按钮的操作以控制提把进行掀闭动作,其特征在于提把上设置有通过掀闭弹簧蓄势弹力的蓄势弹力部,而箱体上设置有弹簧支撑部;该弹簧支撑部具备有通过上述提把的蓄势弹力部而设置在后端侧的后端侧支撑部及通过上述提把的蓄势弹力部而设置在前端侧的前端侧支撑部等至少两个支撑部;
通过位处于该后端侧支撑部及前端侧支撑部之间的掀闭弹簧的弹力变形使得上述提把的蓄势弹力部蓄势弹力。
本案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掀闭弹簧是由线材加以构成,上述的蓄势弹力部是由较提把的材质为硬的硬质材质所形成的罩盖所加以覆盖。
本案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掀闭弹簧具备有两个固定端、分别由固定端起,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变形部以及连接各变形部之间的连接部;该后端侧支撑部及前端侧支撑部的任何一方乃是可供前述两个固定端分别插入的收容孔。
本案的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掀闭弹簧具备有固定端、由该固定端起,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变形部以及设置在该变形部另端侧的连接部,该后端侧支撑部及前端侧支撑部的任何一方乃是将上述的固定端固定而使之无法向前后方向移动,而另一方乃是支撑上述的连接部使之可自由的滑动。
本发明由于以上的结构,其对于开闭用把手装置而言,可以利用改变掀闭弹簧对于提把蓄势弹力的结构,而根本的解决掀闭弹簧会朝外侧弹出的问题,而且由于使用线材作为掀闭弹簧,因此可以降低成本,而亦可以同时解决使用线材上的缺点。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开闭用把手装置的平面图。
图2为同把手装置提把的正视图。
图3为提把的后视图。
图4为提把的侧视图。
图5为同把手装置的剖面图。
图6为同把手装置的掀闭弹簧的立体图。
图7为提把于闭合状态的把手装置的部分放大图。
图8为提把于半掀起装置的把手装置的部分放大图。
图9为提把于掀起装置的把手装置的部分放大图。
图10为现有技术用把手装置的正视图。
图11为现有技术用把手装置的后视图。
图12为现有技术用把手装置的剖面13为现有技术用提把于掀起状态的剖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1 箱体2 提把3 按钮5 掀闭弹簧6 罩盖1a 后端侧支撑部1b 前端侧支撑部24 蓄势弹力部51 固定端52 变形部53 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开闭用把手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该把手装置的提把的正面图,图3是该提把的背面图,图4是该提把的侧面图,图5是该提把的剖面图,图6是该把手装置的掀闭弹簧的立体图,图7至图9是该把手装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请参看图5所示,本发明的门开闭用把手装置具备有箱体1、提把2以及可操作提把2作动的按钮3。该箱体1乃是略呈方形体的结构,其上面呈开放状,且具备有由上面侧朝下面侧凹陷的收纳凹部11。该收纳凹部11具备有一底部11a,而前端侧(如图5所示)的左侧设置有收纳提把2用的提把收纳凹部12,后端侧(如图5所示)的右侧设置有收纳按钮3用的按钮收纳凹部13。两个收纳凹部12、13用以收纳凹部11上面所设置的区隔部14加以分隔,其亦可不需要加以分隔而形成一连续的结构。
如图2所示,前述的提把2具备有设置在前端位置的锁头装置4、设置在后端位置的轴支撑部21、设置在更后端位置的被操控部22。以本实施例而言,被操控部22具备有朝下方延伸的延伸部23,该延伸部23乃是伴随着提把2的掀闭时,用以驱动与门板卡合的卡合板k的物品,然而在没有使用卡合板k的实施场合时,该延伸部23便没有设置的必要。该轴支撑部21乃是用作提把2相对于箱体1进行旋转时的支撑物品,虽附图加以省略,其可例如为在提把2的轴孔中所插设的可旋转的轴体,该轴体是以两端插设在形成于箱体1左右侧壁上的轴插设孔中而加以支撑,然而此结构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化。该提把2则是以此一轴支撑部21为中心,以前端侧进行上下的旋转掀闭动作。
如图7所示,在提把2的轴支撑部21附近位置设置有蓄势弹力部24,通过后述的掀闭弹簧5相对于该蓄势弹力部24的蓄势弹力,使得提把2可通过该弹力进行旋转。以本实施例而言,该蓄势弹力部24是对称设置在提把2左右的两个位置处。
前述于提把2的前端侧的锁头装置4乃是通过钥匙(图中未示)旋转锁固组件(图中未示),并通过该旋转动作使得锁固组件可卡合在设置于箱体1前端的侧壁位置上的卡合部(图中未示)而成为提把2无法进行掀起动作的上锁状态。然而该锁头装置4并非必须设置的组件,其亦可以为通过弹性体的蓄势弹力而可进行伸缩突起的凸块等,藉此以将提把2的前端侧与箱体1进行暂时性的支撑动作。
如图5所示,该按钮3乃是通过手指朝下方按压上面位置而使得提把2掀起。也就是说,该上面位置即为按钮3的操控部。该按钮3通过按压上面位置的动作,使得按钮3能在预定的长度内进行上下动作的位移,且该按钮3上具备有可让提把2进行掀起动作的动作部31。另外,于该按钮3及箱体1之间,配位设置有当手指离开按钮3时,可使得按钮3自动复位的向上蓄势弹力的弹性组件复位弹簧32。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32是使用环形弹环,其亦可使用其它种类的弹簧或弹性体。
详细而言,首先动作部31乃是设置在按钮3的前方位置,通过按钮3的押入动作而对提把2的被操控部22施加压力,让提把2的前端侧朝上方转动以使得提把2掀起。又,为了避免按钮3通过复位弹簧32的蓄势弹力而由箱体1朝外侧弹出,最好是设置有防止弹出结构,就本实施例而言,上述的区隔部14即具备有此一功能。也就是说,按钮3通过与区隔部14的下面以及动作部31的卡合,而可以防止按钮3弹出的问题发生。
再来便就使得提把2进行掀闭用的掀闭弹簧5进行说明。该掀闭弹簧5是通过少许的力量使得提把2进行掀闭动作,其乃是配位设置在提把2以及箱体1之间,而朝提把2蓄势弹力者。该掀闭弹簧5虽可以朝提把掀起的方向蓄势弹力,其亦可以是使旋转的中间点朝掀起方向蓄势弹力,或是使旋转的中间点朝闭合的方向蓄势弹力。
如图6所示,该掀闭弹簧5乃是由线材线状的弹性材弯曲加工而呈略U字形的结构。详细而言,其乃是具备有两个固定端5151、分别由该固定端5151起,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变形部5252以及连接各变形部52、52之间的连接部53即为将各端部之间加以连接的连接部53。再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各固定端5151是朝上下方向加以延伸,再由其上端向前后方向延伸出有变形部5252。该变形部52具备有突出到最上方的的顶部52a、由顶部52a起,朝后方及下方倾斜的后斜边52b以及由顶部52a起,朝前方及下方倾斜的前斜边52c。在后斜边52b及前斜边52c上,可因应需求设置有分别和固定端51及连接部53相连接的中间部52d52e,通过上述各结构而加工成为单线的线材,其亦可适当的利用各结构的相互接合而组成。如第5图及第7图所示,另外就本实施例而言,固定端51是配位设置在后端侧,而连接部53是配位设置在前端侧,但其亦可以设计在前后相互置换的位置上。
如图7所示,上述的掀闭弹簧5乃是支撑在箱体1上。亦即,在箱体1的上设置有以提把2的蓄势弹力部24为中心而设置在前端侧的前端侧支撑部1b,以及设置在后端侧的后端侧支撑部1a,通过该两个支撑部以支撑掀闭弹簧5。
更详细而言,该后端侧支撑部1a即是可供上述两个固定端51、51分别插入的收容孔1a、1a,而该前端侧支撑部1b则是为可供上述连接部53自由的滑动并相接的平面1b,如前所述一般,在掀闭弹簧5的结构前后对调的场合时,前后的支撑部1a、1b同样进行前后对调。
该收容孔1a乃是供各固定端51插入而无法使其进行前后的移动,就本实施例而言,支撑板7是组装在箱体1的底部11a位置上,且该支撑板7上形成有收容孔1a,但其亦可以在箱体1的底部11a上直接形成有收容孔1a。另一方面,相对于连接部53而可自由滑动相接的平面1b乃是相对于箱体1的底部11a而与连接部53相接,当变形部52进行变形之际,其会相对于该变形状态而仅以可滑动的状态加以支撑。藉此,在掀闭弹簧5进行变形之际,便不会承受过度的力量,因此可以确实防止掀闭弹簧5朝外侧弹出,且可以增加弹簧的使用寿命。另外,就本实施例而言,其可以相对于底部11a而直接与连接部53相接,但其亦可以在箱体1上设置另外的支撑板,而利用该支撑板与连接部53相接。
请参看图7乃至图9所示,现在便就掀闭弹簧5的作用加以说明。首先,图7所示者为掀闭弹簧5于闭合的状态,在此状态之下,提把2的蓄势弹力部24乃是与掀闭弹簧5的后斜面52b相接。又,就图7至图9而言,掀闭弹簧5及提把2的蓄势弹力部24的相接地方停止在涂黑位置处,而在附图中便没有显示掀闭弹簧5的弹性变形状态。亦即掀闭弹簧5通过相接动作而产生弹性变形,而附图描绘的为变形前的状态,此时,后斜面52b乃是位置在提把2的轴支撑部21的后方侧位置,通过该后方侧位置,后斜面52b朝上方向蓄势弹力部24蓄势弹力,使得提把2的前端侧受到朝下方旋转的力量,因此,提把2便会受到掀闭弹簧5的蓄势弹力,而收纳到收纳凹部12之中。
另外,通过按压按钮3,让该动作部31向提把2的被操控部22施加力量,使得提把2的前端侧对抗掀闭弹簧5的蓄势弹力而向上方旋转,在此同时,提把2的蓄势弹力部24亦会加以旋转,而成为如图8所示,和掀闭弹簧5的顶部52a相接的状态。在此即所谓的中间点,而通过该顶部52a位置于轴支撑部21及前后方向的同一位置,以使得提把2成为无法旋转的状态。
在通过中间点后,若再继续按压按钮3,便会使得提把2的蓄势弹力部24与掀闭弹簧5的前斜面52c相接。此时,前斜面52c便会位于提把2的轴支撑部21的前方侧,而由该前方侧起,通过前斜面52b朝上方向蓄势弹力部24蓄势弹力,使得提把2的前端侧受到朝上方旋转的力量。因此,提把2便可以轻松的朝上掀起。然后,如第9图所示,当提把2向上大幅度的掀起时,便会停止在预定的角度位置。为了该停止状态的进行,在提把2上设置有第2蓄势弹力部25。该第2蓄势弹力部25在提把2掀起至预定的角度状态时,会和后斜面52b相接,藉此,提把2便会承受到由轴支撑部21的前后所给予的蓄势弹力而使得提把2停止转动。另外,该第2蓄势弹力部25亦可加以省略不用,在这样的场合时,提把2会与箱体1的适当位置相接,而停止在预定的角度位置。
如上所述,该掀闭弹簧5在提把2位处于任何角度时,均会朝上方向提把2加以蓄势弹力,该蓄势弹力最后会由轴支撑部21加以承受。因此,掀闭弹簧5便会以轴支撑部21的前后位置的弹簧支撑部1a、1b而支撑在箱体1上。故提把2即使位处于任何角度时,也不会因为掀闭弹簧5的弹力,而使得掀闭弹簧5朝外侧弹出。而在构造上,由于掀闭弹簧5不易朝外侧弹出,因此掀闭弹簧5弹出的问题可获的根本上的解决。另外,就传统用板状弹簧般的掀闭弹簧而言,由于其作动方式十分复杂,因此必须将板状弹簧在预定的弯曲状态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的条件要求十分的严苛,反观本发明而言,其热处理的条件并不用如此严苛,因此可以低成本的方式加以生产。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掀闭弹簧5只要将固定端51插入至收容孔的中固定即可,因此在固定完成之后的组装也十分简单,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
又,由于掀闭弹簧5是由线材所加以构成,在提把2是较柔软的材质时例如铸铁,线材会有凹陷入提把2内部的情形发生,为了避免此种凹陷的情形发生,而可以长时间的确保掀闭弹簧5作动流畅性,在提把2的蓄势弹力部24上可以覆盖有罩盖6(如图2至图4所示)。该罩盖6可以为不锈钢等较提把2的材质为硬的材质所构成。在设置罩盖6的其它方式上,也可以利用其它材质以构成蓄势弹力部24,藉此来防止线材凹陷的情形发生。另外,掀闭弹簧5亦不仅限于利用线材所构成,其亦可以利用相同型态具备有顶部及前后的斜面,而前后端是支撑在箱体上的结构的板状弹簧等其它弹性体加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开闭用把手装置,其具备有箱体、于该箱体的上面侧,以后侧端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进行掀闭动作的提把、配位在同箱体上面侧的提把的后端侧的按钮、以及相对于提把的掀起方向及闭合方向的任何一方上蓄势弹力的掀闭弹簧,且通过按钮的操作以控制提把进行掀闭动作,其特征在于提把上设置有通过掀闭弹簧蓄势弹力的蓄势弹力部,而箱体上设置有弹簧支撑部;该弹簧支撑部具备有通过上述提把的蓄势弹力部而设置在后端侧的后端侧支撑部,及通过上述提把的蓄势弹力部而设置在前端侧的前端侧支撑部等至少两个支撑部;通过位处于该后端侧支撑部及前端侧支撑部之间的掀闭弹簧的弹力变形使得上述提把的蓄势弹力部蓄势弹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掀闭弹簧由线材所加以构成,上述的蓄势弹力部是由较提把的材质为硬的硬质材质所形成的罩盖所加以覆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掀闭弹簧具备有两个固定端、分别由固定端起,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变形部以及连接各变形部之间的连接部;该后端侧支撑部及前端侧支撑部的任何一方乃是可供前述两个固定端分别插入的收容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掀闭弹簧具备有固定端、由该固定端起,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变形部以及设置在该变形部另端侧的连接部,该后端侧支撑部及前端侧支撑部的任何一方乃是将上述的固定端固定而使之无法向前后方向移动,而另一方乃是支撑上述的连接部使之可自由滑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闭用把手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通过按钮的操作以使得提把掀起,且可解决其掀闭弹簧会朝外侧弹出问题的开闭用把手装置。其具备有箱体、可进行掀闭动作的提把、按钮及朝提把蓄势弹力的掀闭弹簧,通过按钮的操作,使得掀闭弹簧所蓄势弹力的提把掀起,在箱体的底部上,于前后两的位置处设置有弹簧支撑部,利用此两个位置所支撑的掀闭弹簧的变形,使得提把的蓄势弹力部被加以蓄势弹力。
文档编号E05B5/00GK1536188SQ20041003219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
发明者星本康雄 申请人:星本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