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尤其是用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自行车的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自行车用锁有盘锁和链锁两种,开锁的方式均为机械钥匙开锁,锁体也都暴露在车体外,窃贼很容易借助所谓的“万能钥匙”或其他直接破坏钥匙锁芯的工具盗开锁,甚至直接破坏锁体来达到窃车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名称为《隐藏式自行车锁》、专利号为01104821.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它将锁本体固定在前叉处于车架的那段中心轴内。这种形式具有较好的防直接破坏锁具的功能,但窃贼还是能通过所谓的“万能钥匙”或直接破坏钥匙锁芯来盗开该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其特征是以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设备等身份特征载体作为开锁的“钥匙”;在容易接近的地方装设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设备等身份特征采集器,在隐藏于车体或轮毂或不易被破坏的部件内装设锁本体和带有CPU和存储器的身份识别控制器及开锁执行器;当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载体靠近或接触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采集器时,采集器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电路送往身份识别控制器,身份识别控制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别,对于合法的“钥匙”,由身份识别控制器输出一个电信号去控制开锁执行器完成开锁的动作,对于非法“钥匙”,则控制报警器鸣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防盗车锁装置的实施例,装置包括锁本体、端盖、锁舌、锁舌弹簧、锁壳、锁孔,其特征是还包括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设备等身份特征采集器、带有CPU和存储器的身份识别控制器和由锁扣、锁扣弹簧、螺线管安装架、螺线管等组成的开锁执行器。当位于锁本体中的锁舌被手动推入锁壳上的锁孔时,锁扣在锁扣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卡住锁舌,防盗车锁被锁住;当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载体靠近或接触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采集器时,身份特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电路送往身份识别控制器,身份识别控制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别,若为合法“钥匙”,即发控制信号去驱动螺线管,螺线管通电产生电磁力克服锁扣弹簧的弹力将锁扣拉回,此时锁舌在锁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离开锁壳上的锁孔,防盗车锁被开启;若为非法“钥匙”,则控制报警器鸣响。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对照,效果是积极且明显的。由于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等身份特征载体序列号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并且防盗车锁不存在机械的钥匙锁芯,因此能从根本上防止互开和所谓的“万能钥匙”或直接破坏锁芯的盗开行为的发生。同时由于锁本体和带有CPU和存储器的身份识别控制器及其所控制的开锁执行器隐藏于车体或轮毂或不易被破坏的部件内,因此也可有效地防止窃贼对锁本体的直接破坏,起到防盗的作用。
附图1是防盗车锁开启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2是防盗车锁打开时的示意图。
附图3是防盗车锁锁上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防盗车锁的锁本体4固定在车架或轮毂或不易被破坏的部件内,锁本体4中开有供放置锁舌2的孔,锁本体4中还开有供锁扣9上下移动的孔。端盖1固定在锁本体4的两端,中间开孔供锁舌2作左右伸缩移动。锁舌2是一根有三档轴径的阶梯轴,可在锁本体4中和端盖1的限制下做左右移动;其中最小直径处可在端盖1的孔中移动;中间直径起到向左限位的作用;最大直径处的左端面与锁扣9配合,在防盗车锁锁住时阻止锁舌2向左回弹;右端套装锁舌弹簧3。锁舌弹簧3是一个圆柱形压缩弹簧,套在锁舌2右端轴上,一端与锁舌2最大直径处的右端面接触,另一端与右端盖1接触,提供一个将锁舌2向左推的弹力。锁壳5是在防盗车锁开启时能与锁本体4相对移动的部件。锁孔6是在锁壳5上钻的若干个孔,防盗车锁锁上时,锁舌2的右端伸入锁孔6,从而阻止锁壳5与锁本体4之间的相对移动;防盗车锁开启时,锁舌2的右端退出锁孔6,从而开放锁壳5与锁本体4之间的相对移动。由螺线管安装架7、锁扣弹簧8、锁扣9、螺线管10等组成一组电磁脱扣器作为开锁执行器。其中螺线管安装架7将螺线管10固定到锁本体4上,同时兼作电磁脱扣器的磁轭。锁扣弹簧8是一个用磷铜丝制成的塔形压缩弹簧,提供一个将锁扣9向上推的弹力。锁扣9是一根圆柱形铁心,可在本体4的孔和螺线管10内上下移动;与锁舌2配合,在防盗车锁锁住时阻止锁舌2向左移动;与螺线管10配合,完成开锁的动作。螺线管10是一个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力,将锁扣9向下拉,从而完成开锁的动作。
本发明具体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一、防盗车锁上锁过程当锁舌2被手动直接或通过其他连动装置由附图2所示位置向右推到附图3所示位置时,锁舌2的右端伸入了锁壳5的锁孔6中,同时锁扣9受到锁扣弹簧8向上的弹力而从附图2所示位置移动到附图3所示位置,此时去除对锁舌2的向右的推力,锁舌2在最大直径处的左端面被锁扣9阻挡而无法向左移动,防盗车锁被锁上。
二、防盗车锁开启过程当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载体靠近或接触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采集器时,身份特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信息经电路送到身份识别控制器,身份识别控制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别,若为合法“钥匙”,即发控制信号去驱动螺线管10,螺线管10通电时,产生电磁力将锁扣9向下拉到附图2所示位置,此时锁舌2在最大直径处的左端面的阻挡力消失,于是锁舌2在锁舌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到附图2所示位置,锁舌2的右端离开锁壳5的锁孔6,防盗车锁被开启,此时去除螺线管10的电流,电磁力消失,但锁扣9受锁舌2最大直径处阻挡而无法弹出,防盗车锁保持开启状态。
三、防盗车锁报警过程当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载体靠近或接触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采集器时,身份特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信息经电路送到身份识别控制器,身份识别控制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别,若为非法“钥匙”,即控制报警器鸣响。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具有不可复制的身份特征载体作为开锁的“钥匙”;在容易接近的地方装设身份特征采集器,在隐藏于车体或轮毂或不易被破坏的部件内装设锁本体和身份识别控制器及开锁执行器;由身份特征采集器采集到的信息经电路送到身份识别控制器对身份特征进行合法性判别,对于合法的“钥匙”,由身份识别控制器输出一个电信号去控制开锁执行器开锁,对于非法“钥匙”,则控制报警器鸣响。
2.如权力1所述的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身份特征载体采用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设备。
3.如权力1所述的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身份识别控制器带有CPU和存储器。
4.如权力1所述的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开锁执行器采用电磁铁或微型电动机。
5.一种防盗车锁装置,包括锁本体、端盖、锁舌、锁舌弹簧、锁壳、锁孔,其特征是还包括身份特征采集器、身份识别控制器和开锁执行器。
6.如权力5所述的一种防盗车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开锁执行器由锁扣、锁扣弹簧、螺线管安装架、螺线管等组成,螺线管通电时完成防盗车锁的开启动作。
全文摘要
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以具有不可复制的身份特征载体作为开锁的“钥匙”;在容易接近的地方装设身份特征采集器,在隐藏于车体或轮毂或不易被破坏的部件内装设锁本体和身份识别控制器及开锁执行器;由身份特征采集器采集到的信息经电路送到身份识别控制器对身份特征进行合法性判别,对于合法的“钥匙”,由身份识别控制器输出一个电信号去控制开锁执行器开锁,对于非法“钥匙”,则控制报警器鸣响。由于身份特征载体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并且无机械钥匙锁芯,因此本发明能从根本上防止所谓的“万能钥匙”或直接破坏锁芯的盗开行为的发生,同时锁本体的隐藏安装可有效地防止窃贼对锁本体的直接破坏,起到防盗的作用。
文档编号E05B49/00GK101050677SQ200710040508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0日
发明者史幼迪 申请人:史幼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