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79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钞车的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钞车保险 箱门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保险箱门锁装置大致由密码锁、机械锁、锁定机构构成,由密码 锁、机械锁控制锁定机构锁舌,锁舌有单方位、两方位、三方位、四方位之 分。开启时,首先对密码锁操作,使密码锁的锁舌(也可称锁头或锁定片) 解除对锁定机构的一处锁定,然后用钥匙操作机械锁,解除对锁定机构的另 一处锁定,转动锁定机构手柄使锁舌退出保险柜的柜体上的锁定孔,最后开 启柜门,反之亦然。这种保险箱门锁定装置所存在的缺点是机械锁不具有 自动锁定的功能,这里所讲的自动锁定的功能是指当柜门关闭时无需操纵机 械锁而能实现锁定。因此,已有技术中的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并不适用于某些 特殊场合例如运钞车的保险箱门上,因为当运钞车抵达目的地并且处于向保 险箱内取出或放入钱币或单据等的过程中, 一旦遭到突发情形如劫持、抢劫 等,第一反应是关闭保险箱的门,而且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将保险箱的箱门 处于锁定状态,然而如果需要通过关门、再转动手把、拔钥匙实施锁定,那 么会失去宝贵的时间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针对上述状况,申请人进行了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实用新型 在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当箱门关闭时能实现自动锁定而藉以体 现快捷地应对意外和确保安全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包 括固定在箱门的隔层内的锁壳、安装在锁壳的壳腔中的密码锁、设在所述锁 壳上的并且与所述密码锁相配合的用于将所述箱门与保险箱箱体锁定的机械 锁定机构、在锁壳的壳腔内与所述的机械锁定机构相联结的锁定盘和设在锁壳的壳腔中的与所述锁定盘相配合的用于对锁定盘锁定的锁定盘限定机构, 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当所述的箱门关闭时使所述的机械锁定机构实施自动 锁定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该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与所述的锁定盘联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械锁定机构包括上、下 联动杆和侧向联动杆,上联动杆的下端在所述的锁壳的壳腔内与所述的锁定 盘联结,上联动杆的上端伸展到锁壳外并且连接第一调整锁杆的下端,第一 调整锁杆的上端穿设在上弹簧座上并且与所述箱门的箱门上边沿相配合,所 述的上弹簧座固定在箱门上边沿上,在上弹簧座内设有套置于第一调整锁杆 上的第一弹簧;下联动杆的上端在所述的锁壳的壳腔内与所述的锁定盘联结, 下联动杆的下端伸展到锁壳外并且连接第二调整锁杆的上端,第二调整锁杆 的下端穿设在下弹簧座上并且与所述箱门的箱门下边沿相配合,所述的下弹 簧座固定在箱门下边沿上,在下弹簧座内设有套置于第二调整锁杆上的第二 弹簧;侧向联动杆的一端在所述的锁壳的壳腔内与所述的锁定盘联结,另一 端伸展到锁壳外并且连接侧向锁杆的一端,而侧向锁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箱门 的箱门右边沿相配合;所述的上、下联动杆和侧向联动杆三者任择其一与所 述的密码锁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向联动杆与所述的密 码锁相配合,其中,在侧向联动杆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密码锁的密码锁锁舌 的部位延设有挡突,该挡突与所述的密码锁锁舌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联动杆通过第一联结 销与锁定盘联结,所述的下联动杆通过第二联结销与锁定盘联结,所述的侧 向联动杆通过第三联结销与锁定盘联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联结 销在所述的锁定盘上的位置呈三角形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锁定盘的盘沿上开设有 一用于与设在所述的锁壳的壳腔中的锁定盘限位机构相配合的第一锁定槽和 开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相配合的第二锁定槽以及开设有 一限位槽,并且在锁定盘的盘面上延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联结的转轴,其中,转轴伸展到所述的箱门外并且固设有手把,所述的限 位槽与延设在所述锁壳的壳腔中的限位销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锁定盘限定机构包括 锁定片、摆臂、保险锁、锁销和第三弹簧,摆臂与锁定片相配合并且还与保 险锁相联结,保险锁位于所述的箱门外,锁销设在锁定片上并且与所述的锁 壳锁定配合,第三弹簧套置在锁销上,该第三弹簧的一端支承在锁定片上, 另一端支承在锁壳上,其中,锁销上延设有一限位耳,该限位耳伸至于开设 在锁定片上的滑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摆臂的一端延接有一 拨杆,拨杆与锁定片相配合,摆臂的另一端开设有一轴孔,所述的保险锁具 有一锁轴,该锁轴插置于所述的轴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 包括自动锁片、第三调整锁杆、侧向弹簧座和侧向弹簧,自动锁片的一端伸 入到所述锁壳的壳腔中与所述的锁定盘的盘面上所延设的转轴和延设于所述 的锁壳的壳腔中的限位销联结,并且在该端还构成有一弯折部,该弯折部与 所述的第二锁定槽相配合,自动锁片的另一端联结第三调整锁杆的一端,第 三调整锁杆的另一端穿设在侧向弹簧座上并且与所述箱门的箱门左边沿相对 应,所述的侧向弹簧在侧向弹簧座的弹簧座腔中套置于第三调整锁杆上,其 中,在第三调整锁杆端部联结有一顶销,该顶销与所述箱门的箱门左边沿相 对应,所述侧向弹簧与顶销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锁片在对应于 所述的转轴和限位销的部位各构成一滑动槽,所述的转轴和限位销伸入于相 应的滑动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由于能通过增设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保 障机械锁定机构在箱门关闭时的自动锁定,因此可及时地应对突发情形而体 现安全性。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专利局的贵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实质和彻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申请人将结合附图在下面对本实用新型 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唯,申请人在实施例中的所有说明均不是构成 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因此,任何人只要在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启示下所 做出的纯属形式上的而并非为实质性的等效变化和改型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 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范畴并且视为主张权利保护的范围。
请见附图,在附图中示出了安装或称安置在运钞车内的保险箱的箱门1, 并且还示出了箱门1内侧的即箱门1所对应于保险柜柜体一侧的边缘部位的
箱门上、下、左、右边沿11、 12、 13、 14。依据业界常识,作为保险柜的箱 门1具有隔层15,该隔层15也可称隔腔,在箱门1的内侧,更具体地讲在前 述的隔层15内以焊接或用螺钉或以其它类似的等效方式固定一个形状优选为 矩形体的锁壳2,在锁壳2的壳腔中安装由市场购取的例如由中国江苏省常熟 市制锁三厂生产、销售的型号为FVV-07型的密码锁3,该密码锁3的密码锁 锁舌31与下面还要详细叙述的机械锁定机构4相配合,密码锁3的号码拨盘 33位于箱门1夕卜,通过其上的配接轴331在穿过预设在箱门1上的配接轴孔 后插入到密码锁3上的轴孔32中,依据密码锁的常识,当按密码要求操作(手 工拨动)号码拨盘33时,使密码锁3的密码锁锁舌31縮入锁内即对机械锁 定机构4实行解锁后才能使机械锁定机构4发挥作用,即实施开启。
优选的机械锁定机构4的结构如下作为该机构的上联动杆41的下端通 过第一联结销414与设在锁壳2的壳腔中的锁定盘5联结,上联动杆41的上 端在穿过开设在锁壳2上部的上联动杆孔后伸展到锁壳2外并且还构成有一 弯折部(90°弯折),在该弯折部位联结第一调整锁杆411的下端,而第一调 整锁杆411的上端在穿过上弹簧座412后探入到箱门1的箱门上边沿11上所 预设的上锁杆孔111内,与开设在保险箱的箱体上沿的上锁杆锁定孔相对应 (图中未示出,但凭借专业知识能理解),上弹簧座412固定在箱门上边沿11 上,在上弹簧座412中设置第一弹簧413,该第一弹簧413套在第一调整锁杆 411上。在第一调整锁杆411的上端端部构成有一直径略比第一调整锁杆411本体的直径大的上锁销4111,所述的第一弹簧413的一端即上端支承在上锁 销4111上,另一端即下端支承在上弹簧座412的弹簧座腔底部。以目前图示 的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同)当上联动杆41向上位移时,便使第一调整锁杆411 上行,上锁销4111从上锁杆孔111向外伸展,以便闩入到保险箱的箱体上所 开设的上锁杆锁定孔中,此时的第一弹簧413伸长,作为机械锁定机构4的 下联动杆42的上端通过第二联结销424与设在锁壳2的壳腔中的锁定盘5联 结,下联动杆42的下端在穿过开设于锁壳2下部的下联动杆孔后伸展到锁壳 2外并且还构成有一屈指状的弯折部,该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优选为卯° ,在 该弯折部位联结第二调整锁杆421的上端,而第二调整锁杆421的下端穿过 固定于箱门1的箱门下边沿12上的下弹簧座422后探入到箱门1的箱门下边 沿12上所预设的下锁杆孔121内,与开设在保险箱的箱体下沿的下锁定杆锁 定孔相对应,下弹簧座422固定在箱门下边沿12上,在下弹簧座422中设置 第二弹簧423,该第二弹簧423套置在第二调整锁杆421上。在第二调整锁杆 421的下端端部构成有一直径略比第二调整锁杆421的本体直径大的下锁销 4211,所述的第二弹簧423的一端即下端支承在下锁销4211上,另一端即上 端支承在第二弹簧座422的弹簧座腔顶部。当下联动杆42向下位移时,便使 第二调整锁杆421下行,下锁销4211从下锁杆孔121向外伸展,以便闩入到 保险箱的箱体上所开设的下锁杆锁定孔中,此时的第二弹簧423伸长。作为 机械锁定机构4的侧向联动杆43呈水平安装,具体是将侧向联动杆43的 左端用第三联结销433与设在锁壳2的壳腔中的锁定盘5联结,而侧向联动 杆43的右端固接侧向锁杆431的左端,侧向锁杆431的右端与开设在箱体1 的箱门右边沿14的高度方向的近中部的侧向锁杆孔141相对应。在锁定盘5 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定的角度时,便可使侧向锁杆431通过闩入或 退出锁杆孔141而实现与开设在保险箱的箱体左侧的侧向锁杆锁定孔锁定或 解锁。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申请人将前述的密码锁3选择为与侧向联 动杆43相配合,据此,在侧向联动杆43上并且在对应于密码锁3的密码锁 锁舌31的部位延伸有一挡突432。因此,前述的密码锁3解除对机械锁定机 构4的锁定便实质上为对侧向联动杆43的解锁。如果改变密码锁3在锁壳2的壳腔内的安装位置,例如将密码锁3安置到对应于上联动杆41处,那么只要在上联动杆41上延接相应的用于与密码锁锁舌31配合的挡突,便可由密码锁3实施对上联动杆41控制,密码锁3对下联动杆42的控制同例。由上述说明可知,密码锁3既可以对上联动杆41控制,也可以对下联动杆42控制,还可以对侧向联动杆43控制,本实用新型择最后一种情形。
请继续见附图,整体上呈圆盘形的锁定盘5是通过第一、第二、第三联结销414、 424、 433而悬置于锁壳2的壳腔中的,更进一步地讲,由上、下联动杆41、 42和侧向联动杆43共同地扛着锁定盘5,并且,前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联结销414、 424、 433在锁定盘5上的分布位置呈三角形分布。由附图所示,在锁定盘5的盘沿上即锁定盘5的边沿开设有第一、第二锁定槽51、 53和限位槽52,其中第一锁定槽51与下面即将阐述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7相配合,而限位槽52则用来与延设在锁壳1的壳腔中的限位销21相配合。在锁定盘5的一侧的盘面上即朝向前述的号码拨盘33的一侧延接有一转轴54,依据常识,该转轴54伸展到开设在箱门1上的对应孔中,藉以供手把541与其固定。当密码锁3解除了对侧向联动杆43的控制并且在锁定盘限定机构6解除了对锁定盘5的控制后,便可操作手把541使锁定盘5作一定角度的回转,对此,申请人在下面还要叙述。
给出了优选而非限于的锁定盘限定机构6的结构,该机构的摆臂62 —端的拨杆622即目前由附图所示状态的左端探入于锁定片61右侧中部(图示位置状态)的缺口内构成与锁定片61相配合,由摆臂62的拨杆622将锁定片61扛着,摆臂62的右端开设有一优选为方孔的轴孔621,保险锁63上的锁轴631插入到轴孔621中,而保险锁63位于箱门1外。在锁定片61的下方构成有一与前述的第一锁定槽51相适配的锁定脚612,此外,在锁定片61上还开设有一滑槽611。锁销64以日常所见的门插销的原理可上下移动地配置在锁定片61上,具体是将锁销64上的限位耳641对应于前述的滑槽611中,在锁销64上套设第三弹簧65,第三弹簧65的一端即图示的上端支承在锁壳2的顶壁内侧,第三弹簧65的另一端支承在锁定片61上。当由钥匙操作保险锁63,使锁轴63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便可由锁轴631带动摆臂62,使摆臂62的拨杆622与锁定片61相配合的一端上翘,从而由摆臂62的拨杆622携锁定片61上行,锁定片61上的锁定脚612离开第一锁定槽51,对锁定盘5解除控制。同时,在锁定片61上行时,套置在锁销64上的第三弹簧65压縮。
仍请见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推荐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7的自动锁片71的一端即附图所示的右端在锁壳2的壳腔中与锁定盘5联结,具体是在自动锁片71上开设有一滑动槽712,前述的转轴54对应于该滑动槽712。此外,为了避开限位销21对自动锁片71的阻碍,在自动锁片71还开设有一用于供限位销21通过的形状与滑动槽712相同的滑动槽,以及,在自动锁片71的一端端部即图示的右端的端部构成有一优选为以90°弯折的弯折部711,该弯折部711与前述的第二锁定槽53相配合。自动锁片7的左端伸展到锁壳2外并且联结第三调整锁杆72的一端即第三调整锁杆72的右端,第三调整锁杆72的另一端(图示的左端)穿过侧向弹簧座74与箱门1的箱门左边沿13接触,侧向弹簧座73固定在箱门的箱门左边沿13上,在侧向弹簧座73内设置侧向弹簧74,具体是将侧向弹簧74套置在第三调整锁杆72上,在第三调整锁杆72的左端端部构成有一顶销721,第三弹簧74的一端支承在顶销721上,另一端抵挡在侧向弹簧座73的弹簧座腔的底壁上。
申请人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目前图示状态表现为箱门1处于锁定,当要开启箱门1时,首先通过号码拨盘33开启密码锁3,使密码锁3的密码锁锁舌31縮入密码锁3的锁体内,密码锁锁舌31解除对侧向联动杆43的挡突432的控制。再用钥匙操纵保险锁63,由摆臂62的拨杆622带动锁定片61上行,第三弹簧65压縮,锁定片61下部的锁定脚612因锁定片61的上移而退出第一锁定槽51,从而使机械锁定机构4失去(解除)对锁定盘5的控制,手动操作手把541, BP,使手把541向顺时针方向运动,由转轴54带动锁定盘5向顺时针方向运动,锁定盘5的运动的程度以其上的限位槽52遭到限位销21的阻挡为限。在锁定盘5运动时,由上联动杆41带动第一调整锁杆411上的上锁销4111从保险箱箱体的上锁杆锁定孔中退出,此时的第一弹簧413压縮而储能;同时,下联动杆42带动第二调整锁杆421上的下锁销4211从保险箱箱体的下锁杆锁定孔中退出,此时的第二弹簧423压縮而储能;还同时,侧向联动杆43带动侧向锁杆431从箱门右边沿14上的锁杆孔141中退出,箱门1开启。在箱门l开启的同时,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7的自动锁片71因侧向弹簧74的回复力作用而向左移动,使自动锁片71上的弯折部711钩合于第二锁定槽53中,对锁定盘5进行控制,确保上、下联动片41、 42处于先前的位置,即确保第一、第二弹簧413、 423处于储能状态,此时即可拔出(拔除)保险锁63的钥匙。 一旦遭遇应急情形而要将箱门1关闭时,那么随着箱门l的关合,顶销721遭到箱门左边沿13的挤推,侧向弹簧74压縮,同时顶销721使第三调整锁杆72向右位移,进而由第三调整锁杆72驱使自动销片71右移,使自动锁片71上的弯折部711退出第二锁定槽53,此时,由于锁定盘5失去了由弯折部711对其的控制,因此在第一、第二弹簧413、 423的回复力作用下,锁定盘5产生逆时针运动,同时,使上、下锁销4111、 4211以及侧向锁杆431同时闩入于先前退出的相应的孔中,并且锁定盘限定机构6的锁定片61上的锁定脚612也进入第一锁定槽51中,手把541不能转动,从而确保箱门1快捷地锁闭,除非再次使用保险锁63的钥匙才能开启箱门l,然而,由于用于开启保险锁63的钥匙4是先前处于拔离状态的,因此并不存在已有技术那样的关闭保险箱门后再通过转动手把并且拔离钥匙的过程,从而体现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在箱门(1)的隔层(15)内的锁壳(2)、安装在锁壳(2)的壳腔中的密码锁(3)、设在所述锁壳(2)上的并且与所述密码锁(3)相配合的用于将所述箱门(1)与保险箱箱体锁定的机械锁定机构(4)、在锁壳(2)的壳腔内与所述的机械锁定机构(4)相联结的锁定盘(5)和设在锁壳(2)的壳腔中的与所述锁定盘(5)相配合的用于对锁定盘(5)锁定的锁定盘限定机构(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当所述的箱门(1)关闭时使所述的机械锁定机构(4)实施自动锁定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7),该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7)与所述的锁定盘(5)联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锁定机构(4)包括上、下联动杆(41、42)和侧向联动杆(43),上联动杆(41)的下端在所述的锁壳(2)的壳腔内与所述的锁定盘(5)联结,上联动杆(41)的上端伸展到锁壳(2)外并且连接第一调整锁杆(411)的下端,第一调整锁杆(411)的上端穿设在上弹簧座(412)上并且与所述箱门(1)的箱门上边沿(11)相配合,所述的上弹簧座(412)固定在箱门上边沿(11)上,在上弹簧座(412)内设有套置于第一调整锁杆(411)上的第一弹簧(413);下联动杆(42)的上端在所述的锁壳(2)的壳腔内与所述的锁定盘(5)联结,下联动杆(42)的下端伸展到锁壳(2)外并且连接第二调整锁杆(421)的上端,第二调整锁杆(421)的下端穿设在下弹簧座(422)上并且与所述箱门(1)的箱门下边沿(12)相配合,所述的下弹簧座(422)固定在箱门下边沿(12)上,在下弹簧座(422)内设有套置于第二调整锁杆(421)上的第二弹簧(423);侧向联动杆(43)的一端在所述的锁壳(2)的壳腔内与所述的锁定盘(5)联结,另一端伸展到锁壳(2)外并且连接侧向锁杆(431)的一端,而侧向锁杆(431)的另 一端与所述箱门(1)的箱门右边沿(14)相配合;所述的上、下联动杆(41、 42)和侧向联动杆(43)三者任择其一与所述的密码锁(3)相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向联动杆(43)与所述的密码锁(3)相配合,其中,在侧向联动杆(4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密码锁(3)的密码锁锁舌(31)的部位延设有挡突(432),该挡突(432)与所述的密码锁锁舌(31)相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联动杆(41)通过第一联结销(414)与锁定盘(5)联结,所述的下联动杆(42)通过第二联结销(424)与锁定盘(5)联结,所述的侧向联动杆(43)通过第三联结销(433)与锁定盘(5)联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联结销(414、 424、 433)在所述的锁定盘(5)上的位置呈三角形分布。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盘(5)的盘沿上开设有一用于与设在所述的锁壳(2)的壳腔中的锁定盘限位机构(6)相配合的第一锁定槽(51)和开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7)相配合的第二锁定槽(53)以及开设有一限位槽(52),并且在锁定盘(5)的盘面上延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7)联结的转轴(54),其中,转轴(54)伸展到所述的箱门(1)外并且固设有手把(541),所述的限位槽(52)与延设在所述锁壳(2)的壳腔中的限位销(21)相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盘限定机构(6)包括锁定片(61)、摆臂(62)、保险锁(63)、锁销(64)和第三弹簧(65),摆臂(62)与锁定片(61)相配合并且还与保险锁(63)相联结,保险锁(63)位于所述的箱门(1)外,锁销(64)设在锁定片(61)上并且与所述的锁壳(2)锁定配合,第三弹簧(65)套置在锁销(64)上,该第三弹簧(65)的一端支承在锁定片(61)上,另一端支承在锁壳(2)上,其中,锁销(64)上延设有一限位耳(641),该限位耳(64)伸至于开设在锁定片(61)上的滑槽(6111)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62)的一端延接有一拨杆(622),拨杆(622)与锁定片(61)相配合,摆臂(62)的另一端开设有一轴孔(621),所述的保险锁(63)具有一锁轴(631),该锁轴(631)插置于所述的轴孔(621)中。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7)包括自动锁片(71)、第三调整锁杆(72)、侧向弹簧座(73)和侧向弹簧(74),自动锁片(71)的一端伸入到所述锁壳(2)的壳腔中与所述的锁定盘(5)的盘面上所延设的转轴(54)和延设于所述的锁壳(2)的壳腔中的限位销(21)联结,并且在该端还构成有一弯折部(711),该弯折部(711)与所述的第二锁定槽(53)相配合,自动锁片(71)的另一端联结第三调整锁杆(72)的一端,第三调整锁杆(72)的另一端穿设在侧向弹簧座(73)上并且与所述箱门(1)的箱门左边沿(13)相对应,所述的侧向弹簧(74)在侧向弹簧座(73)的弹簧座腔中套置于第三调整锁杆(72)上,其中,在第三调整锁杆(72)端部联结有一顶销(721),该顶销(721)与所述箱门(1)的箱门左边沿(13)相对应,所述侧向弹簧(74)与顶销(721)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锁片(71)在对应于所述的转轴(54)和限位销(55)的部位各构成一滑动槽(712),所述的转轴(54)和限位销(55)伸入于相应的滑动槽(712)内。
专利摘要一种运钞车保险箱门锁定装置,属于运钞车的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在箱门的隔层内的锁壳、安装在锁壳的壳腔中的密码锁、设在所述锁壳上的并且与所述密码锁相配合的用于将所述箱门与保险箱箱体锁定的机械锁定机构、在锁壳的壳腔内与所述的机械锁定机构相联结的锁定盘和设在锁壳的壳腔中的与所述锁定盘相配合的用于对锁定盘锁定的锁定盘限定机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当所述的箱门关闭时使所述的机械锁定机构实施自动锁定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该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与所述的锁定盘联结。优点由于能通过增设的锁定盘自动控制机构保障机械锁定机构在箱门关闭时的自动锁定,因此可及时地应对突发情形而体现安全性。
文档编号E05B63/14GK201284587SQ20082016133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9日
发明者何兴华, 刘懋功, 刘金山, 夏志翔, 淳 张, 潘志锋, 健 王, 王传妹, 马知才 申请人: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