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73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结构,特别是有关于具有一座垫锁定解除装置 的一种车辆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机车座垫的锁固装置主要包括两种型式电子式与机械式。 电子式锁固装置使用多数个电子式开关,藉由这些电子式开关控制多数 个电磁阀而达到释放锁固装置的目的。然而,虽然这些电子式开关具有使用 上的便利性,但由于成本高于机械式锁固装置,并且易受温度影响而故障且 造成可靠度降低。
机械式锁固装置是利用钥匙锁头牵动拉杆或拉线而带动释放机构,如此 以达到释放锁固装置的目的。然而,虽然机械式锁固装置具有较高的可靠度, 但由于锁头相当容易受不当外力作用而损坏,造成锁固装置的释放、座垫被 不当开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结构,该车辆结构具有一座垫锁定解 除装置,藉此以达到降低成本、取代需钥匙的习知机车座垫锁固装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辆结构包括一车体、 一锁头、 一座 垫、 一座垫开关与一按钮单元。锁头设置于车体且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 位置之间切换。座垫以可分离方式结合于车体,座垫包括一第一卡合部。座 垫开关设置于车体与座垫之间。座垫开关包括一第二卡合部,座垫开关的第 二卡合部系以可分离方式卡合于座垫的第一卡合部。按钮单元设置于锁头与 座垫开关之间,并且座垫开关受控于锁头与按钮单元。按钮单元包括一第一 元件与一第二元件。第一元件包括一第一导引部,并且第一导引部是常态地 保持于一初始位置。第一导引部是受可控于锁头离开初始位置而可于一第一 既定位置与一第二既定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一元件自第一既定位置移动至第 二既定位置时,第一元件使得座垫开关的第二卡合部分离于座垫的第一卡合部。第二元件包括一第二导引部,并且第二导引部可于一第一参考位置与一 第二参考位置之间移动而驱动第一元件自第一既定位置移动至第二既定位 置。
当锁头位于第一位置时,于第一参考位置与第二参考位置之间移动的按 钮单元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无法驱动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当锁头自 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锁头驱动按钮单元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而 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既定位置,自第一参考位置移动朝向第二参考位置的 按钮单元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驱动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自第一既定位 置移动朝向第二既定位置。当按钮单元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抵达第二参 考位置时可驱动按钮单元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抵达第二既定位置,藉由 按钮单元的第一元件使得座垫开关的第二卡合部分离于座垫的第一卡合部。
第一位置表示锁头为一关闭状态,第二位置表示锁头为一开启状态。第 一元件、第二元件为滑块。第一元件的移动方向是不同于第二元件的移动方 向。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摩擦接触于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第一元件的 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为斜面区域。
按钮单元更可包括一第一回复装置,第一回复装置设置于第一元件与车 体之间。第一回复装置为一弹簧。按钮单元更可包括一第二回复装置,第二 回复装置设置于第二元件与车体之间。第二回复装置为一弹簧。
车辆结构更可包括两导线,两导线是将按钮单元的第一元件分别连接于 锁头、座垫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者便可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座垫锁定解除 装置的车辆结构可同时克服习知电子式锁固装置与机械式锁固装置的问题, 除了熄火状态下可造成按钮单元失效之外,并且可在不需熄火的情况下可对 于座垫进行开启(因利用导线的拉动而使得按钮单元处于可启动状态),是一 种操作方便且具难盗性的车辆结构。


图1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车辆结构的立体图1B表示图1A的车辆结构于另一状态下的立体图2表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结构的一座垫锁定解除装置的立体图; 图3A表示图2的座垫锁定解除装置的一操作状态图; 图3B表示图2座垫锁定解除装置的另一操作状态图;以及图3C表示图2座垫锁定解除装置的又一操作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车体
100 收纳空间
2 锁头
3 座垫
30 第一卡合部
4 座垫开关
40 第二卡合部
5 按钮单元
50 基座
51 第一元件
510cl 第一连接部
510c2 第二连接部
510g 第一导引部
51e 第一回复装置
52 第二元件
520g 第二导引部
52e 第二回复装置
6 钥匙
7 第一导线
70 端部
8 第二导线
80 端部
a-a 轴心
Fl 外力
K 座垫锁定解除装置
M 车辆结构
Nl 方向
N2 方向
OFF 第一位置
60N 第二位置
pOO 初始位置
p01 第一既定位置
p02 第二既定位置
r01 第一参考位置
r02 第二参考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 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标,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 1B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车辆结构M的立体图。车辆结构M包 括一车体l、 一锁头2、 一座垫3、 一座垫开关4、 一按钮单元5、 一钥匙6、 一第一导线7与一第二导线8。
图2表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结构M的一座垫锁定解除装置K的立 体图,藉由锁头2、座垫开关4、按钮单元5、钥匙6、第一导线7与第二导 线8所构成了一座垫锁定解除装置K。图3A、 3B、 3C分别表示图2的座垫锁 定解除装置K的不同操作状态下的图式。
锁头2设置于车体1之上且经由钥匙6的控制而可进行发动或熄火程序。 在钥匙6的切换作用下,锁头2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于 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表示锁头2^J于一关闭状态0FF,第二位置表示锁头2 位于一开启状态ON。为便于说明,于下文中均以第一位置OFF表示关闭(或熄 火)状态,第二位置ON表示开启(或发动)状态。
座垫3是沿一轴心a-a而枢接于车体1之上。座垫3包括一第一卡合部 30,第一卡合部30以可分离方式结合固定于车体l之上,如此以对于车体l 的一收纳空间100进行覆盖。
座垫开关4受控于锁头2与按钮单元5且设置于车体1与座垫3之间, 藉由座垫开关4将座垫3以可分离方式结合于车体1。座垫开关4包括一第二 卡合部40,座垫开关4的第二卡合部40以可分离方式卡合于座垫3的第一卡 合部30。于本实施例中,座垫开关4设置于车体1之上。
图3A 3C是表示图2的座垫锁定解除装置的操作状态图。
如图3A所示,按钮单元5经由第一导线7、第二导线8而分别连接于锁 头2、座垫开关4。于本实施例中,按钮单元5设置于车体1之上。于其它实施例中,按钮单元5亦可根据不同需求或车辆结构而设置于其它便于操作的 位置。
按钮单元5包括一基座50、 一第一元件5K —第二元件52、 一第一回复 装置51e与一第二回复装置52e。基座50固定设置于车体1之上。
第一元件51为设置于基座50之上的一滑动块,此滑动块可沿着一方向 Nl或另一方向N2进行移动。第'回复装置51e设置于第一元件51与基座50 之间,第一元件51可藉由第一回复装置51e而达到可回复式的往复移动,并 且第一元件51经由第一导线7而局部受控于锁头2且可于一第一既定位置 p01与一第二既定位置p02之间移动。第二元件52局部外露于基座50且可相 对于第一元件51进行往复移动的另一滑动块,并且第二回复装置52e设置于 第二元件52与基座50之间,第二元件52可藉由第二回复装置52e而可进行 一第一参考位置r01与一第二参考位置r02之间的可回复式的往复移动,并 且藉由第二元件52可驱动第一元件51进行移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元件 52用以做为一按钮,第一回复装置51e与第二回复装置52e均为弹簧。
第一元件51为包括一第一连接部510cl、 一第二连接部510c2与一第一 导引部510g的一似U型结构。第一连接部510cl、第二连接部510c2的分别 具有似U型结构,并且第一导引部510g为位于第一连接部510cl、第二'连接 部510c2之间的一斜面区域。第一导线7的一端部70是相对于第一元件51 的第一连接部510cl而定位,藉由第一导线7的端部70卡合于第一元件51 的第一连接部510cl,进而经由第一导线7拉动第一元件51进行沿着方向Nl 的移动。第二导线8的一端部80相对于第一元件51的第二连接部510c2而 定位,藉由第一元件51的移动可使得第一元件51的第二连接部510c2卡合 于且带动第二导线8的端部80,如此可利用第二导线8对于座垫开关4的第 二卡合部40进行启动。第二元件52包括一第二导引部520g,此第二导引部 520g为相对于第一元件51的第一导引部510g的另一斜面区域。
于图3A中,当锁头2位于第一位置OFF时,第一元件51可经由第一回 复装置51e而常态地保持于一初始位置p00,未受力的第二元件52可经由第 二回复装置52e的作用下而常态地保持于第一参考位置r01,并且由于第一导 线7、第二导线8均未受力,第一导线7的端部70与第一元件51的第一连接 部510cl为非卡合状态,同时第一元件51的第二连接部510c2与第二导线8 的端部80为非卡合状态。
当利用一外力Fl施加于第二元件52之上且使得第二元件52由第一参考
8位置r01移动至第二参考位置r02时,由于第一元件51是常态地保持于初始 位置p00,于第一参考位置r01与第二参考位置r02之间移动的按钮单元5 的第二元件52无法驱动第一元件51进行移动(亦即,按钮单元5此时为失效 状态)。
于图3B中,当锁头2自第一位置OFF切换至第二位置ON时,锁头2牵 引第一导线7,除了使得第一导线7的端部70与第一元件51的第一连接部 510cl之间相互地卡合之外,同时使得第一元件51自初始位置pOO移动至第 一既定位置p01、经移动后的第一元件51的第一导引部510g的位置相对地位 于第二元件52的第二导引部520g的移动行程范围内(此时按钮单元5位于可 启动状态),并且同时又使得第一元件51的第二连接部510c2与第二导线8 的端部80之间相互地卡合。
于图3C中,当按钮单元5的第二元件52受外力Fl作用而经由第一参考 位置r01移动朝向于第二参考位置r02时,第二元件52的第二导引部520g 抵压接触于第一元件51的第一导引部510&并且在斜面摩擦作用下造成了第 一元件51沿着方向Nl移动朝向于第二既定位置p02。当第一元件51移动至 第二既定位置P02时,第一元件51的第二连接部510c2同步带动第二导线8 的端部80,藉由第二导线8可驱动座垫开关4的第二卡合部40分离于座垫3 的第一卡合部30。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一锁头设置于该车体,该锁头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一座垫以可分离方式结合于该车体,该座垫包括一第一卡合部;一座垫开关设置于该车体与该座垫之间,该座垫开关包括一第二卡合部,该座垫开关的该第二卡合部以可分离方式卡合于该座垫的该第一卡合部;以及一按钮单元设置于该锁头与该座垫开关之间,该座垫开关受控于该锁头与该按钮单元,该按钮单元包括一第一元件,包括一第一导引部,该第一导引部常态地保持于一初始位置,该第一导引部受可控于该锁头离开该初始位置而可于一第一既定位置与一第二既定位置之间移动,当该第一元件自该第一既定位置移动至该第二既定位置时,该第一元件使得该座垫开关的该第二卡合部分离于该座垫的该第一卡合部;以及一第二元件,包括一第二导引部,该第二导引部可于一第一参考位置与一第二参考位置之间移动而驱动该第一元件自该第一既定位置移动至该第二既定位置;当该锁头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于该第一参考位置与该第二参考位置之间移动的该按钮单元的该第二元件的该第二导引部无法驱动该第一元件的该第一导引部;当该锁头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锁头驱动按钮单元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而自该初始位置移动至该第一既定位置,自该第一参考位置移动朝向该第二参考位置的按钮单元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驱动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自该第一既定位置移动朝向该第二既定位置;当该按钮单元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抵达第二参考位置时可驱动该按钮单元的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抵达该第二既定位置,由该按钮单元的该第一元件使得该座垫开关的第二卡合部分离于该座垫的第一卡合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位置表示该锁头 为一关闭状态,该第二位置表示该锁头为一开启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元件、第二元件为滑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元件的移动方向不同于第二元件的移动方向。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 摩擦接触于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元件的第一导引部 与第二元件的第二导引部为斜面区域。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单元包括一第一 回复装置,该第一回复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元件与车体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回复装置为一弹簧。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单元包括一第二 回复装置,该第二回复装置设置于第二元件与车体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回复装置为一弹簧。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导线,该两导 线是将按钮单元的第一元件分别连接于锁头、座垫开关。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结构,包括一车体、一锁头、一座垫、一座垫开关与一按钮单元。锁头设置于车体且可于一熄火位置与一发动位置之间切换。座垫以可分离方式结合于车体,座垫包括一第一卡合部。座垫开关设置于车体与座垫之间。座垫开关包括一第二卡合部,座垫开关的第二卡合部以可分离方式卡合于座垫的第一卡合部。按钮单元设置于锁头与座垫开关之间,并且座垫开关受控于锁头与按钮单元,本实用新型可在不需熄火的状态下,经由按钮单元的启动可对于座垫开关进行开启且达到开启座垫的目的。
文档编号E05B71/00GK201334067SQ20082018451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杨武雄, 苏冠铭, 蔡天仁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