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66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汽车侧滑门受力作用的汽车侧
滑门的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新的国家标准发布了针对汽车侧滑门保持件的受力要求,该标准对汽车上的侧滑 门及保持件对抗侧向力的能力做了相应的详细的规定,要求侧滑门及保持件能够承受横向 的17780N的力,并且保持件不脱离导轨的规定。在汽车侧滑门结构的现有技术中,为了保 证侧滑门关闭时的导向及关门顺畅,一般都在侧滑门前端有上下两对用来起导向限位作用 的塑料或金属挂塑的凹凸扣。如图l所示,A为凹扣,B为凸扣,A、B配合使用进行导务限 位,由于这两对凹凸扣的连接深度较浅,仅仅能起到关门时的导向定位作用,这种结构的汽 车上的侧滑门及保持件对抗侧向力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新标准。这种汽车侧滑门的限位装 置,在汽车发生侧翻并翻滚时,侧滑门在受到车内垂直向外的侧向力撞击时,很容易导致侧 滑门掉下或脱落车身,对车内的乘员产生很大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构建一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克服现有技 术中汽车侧滑门的限位装置结构的侧滑门及保持件对抗侧向力不够大,侧滑门在受到车内 垂直向外的侧向力撞击时,很容易导致侧滑门掉下或脱落车身,对车内的乘员产生很大的 危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包括限 位块,还包括限位扣,所述限位块安装在侧滑门内板上,所述限位扣安装在车身上,所述限 位块与所述限位扣卡接配合使用以提升侧滑门的受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 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 位块设置有紧接在一起的弯头。
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的弯头为垂直弯曲。 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扣的卡口为长方形。 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扣安装在车身侧围的B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柱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
件、铸造件或锻压件中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
口采用挂塑处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
-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扣为板金冲压
-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的头部和限位扣的卡
-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两块限位块安装在车身上,
所述限位扣安装在侧滑门内板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扣配合使用以提升侧滑门的受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与车身或侧滑门内板连接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扣与车身或侧滑门内板的连接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连接为镙钉连接或焊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一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所述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采用分别设置在车身上和侧滑门上的限位块和限位扣配合使用的限位装置。这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中侧滑门及保持件对抗侧向力能够单边承受8890N的横向力,在汽车发生侧翻并翻滚时,侧滑门在受到车内垂直向外的侧向力撞击时,不会导致侧滑门掉下或脱落车身。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扣卡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通过构建一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1、2)、限位扣3,所述限位块(1、2)安装在侧滑门内板6上,所述限位扣3安装在车身7上,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限位扣3卡接配合使用以提升侧滑门的受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1、2)包括底部(11、21)和与所述底部(11、21)成一定角度弯曲的头部5,所述头部5紧接在一起。所述底部(11、21)为限位块(1、2)的固定部位,所述头部为限位块(1、2)的卡接部位。在汽车侧滑门滑动时,通过所述限位块(1、2)的头部5与所述限位扣3的卡口 4卡接,这种限位装置能更牢固地将所述限位块(1、2)和所述限位扣3扣紧,这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构成的汽车侧滑门和保持件的受力符合国家标准。这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构成的汽车侧滑门和保持件单边可以承受8890N的横向力,在汽车发生侧翻并翻滚时,侧滑门在受到车内垂直向外的侧向力撞击时,不会导致侧滑门掉下或脱落车身。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1和第二限位块2,所述第一限位块1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块2的上部,所述第一限位块1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设置有紧接在一起的弯头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1、2)为两个,根据设计不同,所述限位块还可以设计成超过2个的数量,即,超过两个的限位块的弯头5的紧接在一起,其底部为限位块固定部位,紧接在一起的头部为限位块的卡接部位。本实施方式中的限位装置,第一限位块1和第二限位块2的底部为固定部,相对于设置一个限位块,其固定部位增加,使限位块(1、2)与限位扣3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限位块(1、2)的弯头5为垂直弯曲,这种结构保证了侧滑门受到侧向推力时限位块(1、2)与限位扣3勾结牢固,不易滑落。[0023]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限位扣3的卡口 4为长方形,这 种长方形的卡口解决了侧滑门调整安装运动时横向调整量较大,上下调整量较小的问题。 所述限位扣安装在车身侧围的B柱8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扣为板金冲压件、铸造件或锻 压件中任一种。所述限位块的头部和限位扣的卡口采用挂塑处理,用于减少噪音。 如图2、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通过构建一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包括 限位块(1、2),还包括限位扣3,所述限位块(1、2)安装在车身7上,所述限位扣3安装在侧 滑门内板6上,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限位扣3卡接配合使用以提升侧滑门的受力。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1、2)包括底部(11、21)和与所述底部(11、21)成一定 角度弯曲的头部5,所述头部5紧接在一起。所述底部(11、21)为限位块(1、2)的固定部 位,所述头部为限位块(1、2)的卡接部位。在汽车侧滑门滑动时,通过所述限位块(1、2)的 头部5与所述限位扣3的卡口 4卡接,这种限位装置能更牢固地将所述限位块(1、2)和所 述限位扣3扣紧,这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构成的汽车侧滑门和保持件的受力符合国家标 准。这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构成的汽车侧滑门和保持件单边可以承受8890N的横向力, 在汽车发生侧翻并翻滚时,侧滑门在受到车内垂直向外的侧向力撞击时,不会导致侧滑门 掉下或脱落车身。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限位块(1、2)与车身或侧滑门内板连接为固 定连接,所述限位扣3与车身或侧滑门内板的连接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为镙钉连接 或焊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扣,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扣分别安装在侧滑门内板上和车身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扣卡接配合使用以提升侧滑门的受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 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 述第二限位块设置有紧接在一起的弯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弯头为垂直弯曲。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扣的卡口为长 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扣安装在车身 侧围的B柱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扣为 板金冲压件、铸造件或锻压件中任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头部和限 位扣的卡口采用挂塑处理。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安装在车身 上,所述限位扣安装在侧滑门内板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扣配合使用以提升侧滑门的 受力。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车身或侧 滑门内板连接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扣与车身或侧滑门内板的连接为固定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为镙钉连 接或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还包括限位扣,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扣分别安装在侧滑门内板上和车身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扣卡接配合使用以提升侧滑门的受力。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一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所述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采用分别设置在车身上和侧滑门上的限位块和限位扣配合使用的限位装置。这种汽车侧滑门限位装置中侧滑门及保持件对抗侧向力能够单边承受较大的横向力,在汽车发生侧翻并翻滚时,侧滑门在受到车内垂直向外的侧向力撞击时,不会导致侧滑门掉下或脱落车身。
文档编号E05D13/00GK201486326SQ20092014100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6日
发明者曹德乐, 柏宏, 董宁伟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