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顶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97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顶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顶篷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供婴幼儿乘坐的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的顶篷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不论是婴儿座椅、婴儿推车或婴儿秋千,会都设置有可供遮蔽灰尘或阳光的顶篷,如美国专利案第US6, 170,910号、第US6, 027,163号、第US6, 443,522号、第 US6, 802,328号、第US5,190,390号等,都是揭露可调整的顶篷结构的相关技术。但是,上述现有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的顶篷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顶篷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的顶篷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的婴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其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而方便拆装,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婴儿乘载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其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可调整顶篷结构而方便拆装,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包含一顶篷以及二个枢接座单元,该婴幼儿乘载装置还包含一架体,该顶篷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枢接座单元连接于该架体两侧,每一枢接座单元包括一第一枢接座与一第二枢接座,该第一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该架体与该顶篷其中一者的第一座体、一形成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中心枢接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座体并且围绕该第一中心枢接部的卡槽,该第二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该架体与该顶篷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座体、一形成于该第二座体的第二中心枢接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座体的弹性臂,该第二枢接座借由该第二中心枢接部枢设于该第一枢接座的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使所述弹性臂可弹性地伸入该第一座体并且对应卡入该第一枢接座的卡槽,借由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一角度,所述弹性臂移出所在的卡槽并且卡入另一卡槽。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弹性臂围绕该第二中心枢接部,且相对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等角度间隔地形成于该第二座体上。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座体一侧凹陷形成有一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具有一内壁面,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位于该圆形凹槽中央, 所述卡槽形成于该圆形凹槽的内壁面上。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圆形凹槽的内壁面形成有多个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之间界定出所述卡槽。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该基壁及该围绕壁共同界定一第二圆形凹槽,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上,所述弹性臂由该基壁延伸出并且超出该围绕壁的高度。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每一弹性臂包括一由该基壁延伸的臂部以及由该臂部末端往远离该第二中心枢接部的方向突出的齿部,通过该第二枢接座与该第一枢接座结合,该弹性臂的臂部末端伸入该圆形凹槽且该齿部卡合于所述卡槽其中之一。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齿部的外型轮廓大致呈球状。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卡槽分布于该圆形凹槽的一第一角度区域内,该第一枢接座还包括一形成在该圆形凹槽内并且位于该第一角度区域外的一第一挡块,所述弹性臂分布于该第二圆形凹槽的一第二角度区域内,该第二枢接座还包括二形成在该第二座体并且分别位于该第二角度区域两侧的两个第二挡块, 且所述第二挡块延伸超出该围绕壁的高度而能在该第二枢接座与该第一枢接座结合时伸入该圆形凹槽,其中,该第二枢接座能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枢转至其中一个第二挡块靠抵于该第一挡块,以限制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的转动范围。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的围绕壁位于该第二角度区域外的一处设有一插孔,该顶篷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插栓用以插入该插孔与该第二枢接座连接。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顶篷包括一呈板片状的顶篷本体,以及设置于该顶篷本体两侧的两固定座,该插栓形成于该固定座上。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上,每一弹性臂具有一自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往外径向延伸的臂部、一形成于该臂部末端并且朝远离该基壁的方向凸出的凸部。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基壁形成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弹性臂的开槽。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以及多个突肋,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所述突肋相对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呈径向延伸,所述弹性臂分别连接所述突肋的一侧壁面,每一弹性臂包括一由该突肋朝邻近该围绕壁延伸出的臂部以及一形成于该臂部末端的凸部。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突肋连接于该围绕壁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之间。
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中心枢接部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其中一者形成有一径向延伸的限位槽,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其中另一者形成有一用以伸入该限位槽的限位肋,通过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该限位肋在该限位槽内位移,且通过该限位肋受挡止于该限位槽两端,而限制该第二枢接座能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的角度。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中心枢接部呈柱状,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呈管状供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伸入,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包括相连
接呈管状的一第一管壁与一第二管壁,该第二管壁的半径大于该第一管壁而界定出该限位槽。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婴幼儿承载装置包含一架体、一设置在该架体的座椅以及一设置在该架体的可调整顶篷结构。该可调整顶篷结构包括一顶篷以及二个枢接座单元,该顶篷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枢接座单元连接于该架体两侧,其中每一枢接座单元包括一第一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该架体与该顶篷其中的一者的第一座体、一形成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中心枢接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座体并且围绕该第一中心枢接部的卡槽;以及一第二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该架体与该顶篷其中的另一者的第二座体、一形成于该第二座体的第二中心枢接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座体的弹性臂,该第二枢接座借由该第二中心枢接部枢设于该第一枢接座的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使所述弹性臂可弹性地伸入该第一座体并且对应卡入该第一枢接座的卡槽, 借由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一角度,所述弹性臂移出所在的卡槽并且卡入另一卡槽。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弹性臂围绕该第二中心枢接部,且相对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等角度间隔地形成于该第二座体上。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座体一侧凹陷形成有一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具有一内壁面,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位于该圆形凹槽中央,所述卡槽形成于该圆形凹槽的内壁面上。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该基壁及该围绕壁共同界定出一第二圆形凹槽,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上,所述弹性臂由该基壁延伸出并且超出该围绕壁的高度。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每一弹性臂包括一由该基壁延伸的臂部以及由该臂部末端往远离该第二中心枢接部的方向突出的齿部,通过该第二枢接座与该第一枢接座结合,该弹性臂的臂部末端伸入该圆形凹槽且该齿部卡合于所述卡槽其中之一。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齿部的外型轮廓大致呈球状。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卡槽分布于该圆形凹槽的一第一角度区域内,该第一枢接座还包括一形成在该圆形凹槽内并且位于该第一角度区域外的一第一挡块,所述弹性臂分布于该第二圆形凹槽内的一第二角度区域内,该第二枢接座还包括二形成在该第二座体并且分别位于该第二角度区域两侧的两个第二挡块,且所述第二挡块延伸超出该围绕壁的高度而能在该第二枢接座与该第一枢接座结合时伸入该圆形凹槽,其中,该第二枢接座能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枢转至其中一个第二挡块靠抵于该第一挡块,以
8限制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的转动范围。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的围绕壁位于该第二角度区域外的一处设有一插孔,该顶篷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插栓用以插入该插孔与该第二枢接座连接。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顶篷包括一呈板片状的顶篷本体,以及设置于该顶篷本体两侧的两固定座,该插栓形成于该固定座上。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上,每一弹性臂具有一自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往外径向延伸的臂部、一形成于该臂部末端并且朝远离该基壁的方向凸出的凸部。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基壁形成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弹性臂的开槽。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以及多个突肋,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所述突肋相对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呈径向延伸,所述弹性臂分别连接所述突肋的一侧壁面,每一弹性臂包括一由该突肋朝邻近该围绕壁延伸出的臂部以及一形成于该臂部末端的凸部。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突肋连接于该围绕壁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之间。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中心枢接部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其中的一者形成有一径向延伸的限位槽,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其中的另一者形成有一用以伸入该限位槽的限位肋,通过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该限位肋在该限位槽内位移,且通过该限位肋受挡止于该限位槽两端,而限制该第二枢接座能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的角度。较佳地,前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中心枢接部呈柱状,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呈管状供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伸入,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包括相连接呈管状的一第一管壁与一第二管壁,该第二管壁的半径大于该第一管壁而界定出该限位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顶篷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借由第一枢接座与第二枢接座的结构设计,使得顶篷通过第二枢接座相对于第一枢接座枢转定位而达到位置调整的目的,确实提供了一种结构不同于以往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同时,顶篷的插栓设计也使其具有方便拆装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顶篷结构。该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包含一顶篷以及二个枢接座单元,顶篷两端通过所述枢接座单元连接于架体两侧,每一枢接座单元包括一第一枢接座及一第二枢接座,第一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婴幼儿乘载装置的一架体与顶篷其中一者的第一座体、多个形成于第一座体的卡槽,第二枢接座包括一连接架体与顶篷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座体、多个形成于第二座体上的弹性臂,当第二枢接座枢设于第一枢接座,所述弹性臂可弹性地伸入第一座体并且卡入第一枢接座的卡槽,通过第二枢接座相对于第一枢接座旋转一角度,所述弹性臂移出所在的卡槽并且卡入另一卡槽。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婴儿乘载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可调整顶篷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枢接座单元的元件分解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枢接座单元以及与顶篷连接处的纵向剖面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枢接座单元的另一个方向的纵向剖面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一枢接座的一种变化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二枢接座的一种变化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图6的第一枢接座与图7的第二枢接座结合的剖视图。图9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枢接座的再一种变化形态的立体图。图10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枢接座的再一种变化形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顶篷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1是本发明婴儿乘载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可调整顶篷结构的局部放大图。本发明婴幼儿乘载装置100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架体1、一座椅2以及一可调整顶篷结构3,其中,架体1与座椅2配合的结构为婴儿秋千的样式,但并不以此为限,架体1与座椅2的配合也可以是婴儿车等其他乘载装置的样式。架体1包括一前支撑脚杆11、一后支撑脚杆12以及两支摆臂13,前支撑脚杆11与后支撑脚杆12都呈U型而顶端相邻近枢接、底部相远离而能撑立在一支撑面(例如地面) 上,两支摆臂13顶端分别连接在前、后支撑脚杆11、12顶端相枢接处,底端则分别连接在座椅2左右两侧,使座椅2通过两支摆臂13而悬吊在前、后支撑脚杆11、12之间并且能通过摆臂13相对于前、后支撑脚杆11、12前后摆动。座椅2包括一餐盘21、一连接在餐盘21后方的背靠支撑管22以及一连接在餐盘 21并且位于餐盘21下方的坐板23,婴幼儿是乘坐在坐板23上并且位于餐盘21与背靠支撑管22之间,并借由背靠支撑管22支撑幼儿的背部。请参阅图1所示,可调整顶篷结构3包括一顶篷31以及两枢接座单元32,顶篷31包括一呈板片状的顶篷本体311以及连接在顶篷本体311左右两侧的两固定座312,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4所示,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枢接座单元以及与顶篷连接处的纵向剖面图。 且每一固定座312具有一插栓313,插栓313具有一柱件314以及一凸出柱件314 —处的挡止凸点315,所述两固定座312的插栓313界定出顶篷31的左右两端。两枢接座单元32分别设置在两支摆臂13并且可供顶篷31两端的插栓313插接固定,借此使顶篷31连接固定在两支摆臂13之间的一位置。每一个枢接座单元32包括相枢接的一第一枢接座33以及一第二枢接座34,请参阅图2、图3、图5所示,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枢接座单元的元件分解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枢接座单元的另一个方向的纵向剖面图。第一枢接座33包括一设置固定在摆臂13并且背向摆臂13的一侧凹陷形成有一圆形凹槽330的第一座体331、一形成在圆形凹槽330中央的第一中心枢接部332、多个形成在圆形凹槽330的内壁面3301并且围绕第一中心枢接部332的卡槽333,以及一第一挡块334,第一中心枢接部332为贯穿第一座体331的套孔,所述卡槽333是由多个沿着圆形凹槽330的内壁面3301彼此相间隔地突出的突起部3302界定出,且所述卡槽333只有分布在圆形凹槽330内壁面3301的一第一角度区域301内,第一挡块334是形成在圆形凹槽 330的内壁面3301并且位于第一角度区域301外。例如,所述卡槽333与第一挡块334是分别位于内壁面3301的两个半部区域,第一挡块334可以是例如一片板壁两端分别连接在圆形凹槽330的内壁面3301两处而形成,如图3所示。第二枢接座34包括一第二座体341以及形成在第二座体341的一第二中心枢接部342、多个弹性臂343与二个第二挡块344。第二座体341大致呈圆形壳状并且具有一基壁3411以及一由基壁3411的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3412,基壁3411与围绕壁3412配合界定出一第二圆形凹槽3410,第二中心枢接部342为由基壁3411与围绕壁3412同向地凸出的柱件,所述弹性臂;343由基壁3411与围绕壁3412同向地延伸出。每一弹性臂343包括一大致与基壁;3411呈垂直并且延伸超出围绕壁3412高度的臂部3431,以及一形成在臂部 3431末端并且往背向第二中心枢接部342的方向凸出的齿部3432,且齿部3432的外型轮廓呈球状。所述弹性臂343是沿着围绕壁3412的圆周方向相间隔排列,并且分布在第二圆形凹槽3410的一个第二角度区域302内。两第二挡块344由基壁3411与弹性臂343同向地凸出并且分别位于第二角度区域302的两侧,且第二挡块344同样延伸超出围绕壁3412 的高度。除此之外,第二座体341的围绕壁3412不在第二角度区域302内的一处还设有一贯穿的插孔35 (见图4),该插孔35是可供顶篷31的插栓313插入,且借由插栓313的挡止凸点315挡止在围绕壁3412内侧,可限制插栓313轻易地脱离插孔35,并且也方便使用者稍微施力便能将插栓313由插孔35拔出,进而使顶篷31易于拆装。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第二枢接座34是借由其第二中心枢接部342穿设于第一枢接座33的第一中心枢接部332而与第一枢接座33枢接,借此第二枢接座34能相对于第一枢接座33旋转,且当第一枢接座33与第二枢接座34相结合时,所述弹性臂343伸入圆形凹槽330内并且其齿部3432分别卡入各处对应的卡槽333,而两第二挡块344同样伸入圆形凹槽330内。当使用者需要调整顶篷31的角度时,施力于顶篷31使其往前倾斜或往后倾斜一个角度而带动第二枢接座;34相对于第一枢接座33旋转一个角度,由于臂部3431具备一定程度的弹性以及齿部3432、突起部3302均呈圆头状,弹性臂343的齿部3432会受到突起部3302的推抵而脱离原来卡合的卡槽333并且卡入相邻的另一个卡槽333定位。借此,便能使顶篷31调整定位到另一个角度,而借由两第二挡块344的设置,可限制第二枢接座34不论是相对于第一枢接座33顺时针方向转动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均只能转动到第二挡块344 靠抵于第一挡块334为止,借此限制顶篷31可被调整的角度,且本实施例借由第二挡块344 与所述弹性臂343之间的角度配合,使得顶篷31是可供在三个角度位置之间调整定位,但弹性臂343的设置位置、数目以及与其相对于第二挡块344的角度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卡槽333以及弹性臂343分布的角度区域并不以小于180度为限,也可以是其他小于360度的角度,主要是使第一座体331与第二座体341有多余空间可供设置第一挡块334与第二挡块344。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一枢接座的一种变化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二枢接座的一种变化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图6的第一枢接座与图7的第二枢接座结合的剖视图。为第一枢接座4与第二枢接座5的一种变化形态。其中,图6的第一枢接座4包括一第一座体41、一第一中心枢接部42以及多个卡槽 43,第一座体41的一侧凹陷形成有一圆形凹槽411,且圆形凹槽411界定出一内壁面412, 第一中心枢接部42为由圆形凹槽411中央凸伸出的柱状结构,且第一中心枢接部42 —处径向突出形成有一限位肋44,所述卡槽43沿着圆形凹槽411的内壁面412排列形成而围绕第一中心枢接部42。换句话说,所述卡槽43是由围绕圆形凹槽411的内壁面412形成的多个突起部4302界定出,且第一枢接座4与顶篷的连接座312 —体地连接。第二枢接座5包括一第二座体51、一形成在第二座体51的第二中心枢接部52以及多个形成在第二座体51的弹性臂53,且第二中心枢接部52形成有一限位槽M。其中, 第二座体51呈圆形壳状而具有一基壁511、一由基壁511的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512以及多个凸肋513,第二中心枢接部52呈管状而可供第一中心枢接部42伸入。实际上,第二中心枢接部52包括相连接呈管状的一第一管壁521与一第二管壁522,且第二管壁522的半径大于第一管壁521的半径,且第一管壁521及第二管壁522共用轴心,因而使得第二中心枢接部52的局部管径外扩而界定出限位槽54,限位槽M的形成使得第二中心枢接部52的横段面呈局部扇形突出,凸肋513相对于第二中心枢接部52呈径向延伸而连接第二中心枢接部52与围绕壁512。所述弹性臂53分别连接所述凸肋513的一侧壁面5131,每一弹性臂53包括一由凸肋513朝邻近围绕壁512延伸出大致呈圆弧形的臂部531以及一形成于臂部531末端的凸部532。凸部532可以是形成在围绕壁512的高度方向(垂直图面的方向)突出围绕壁512顶缘的球状,或者是臂部531、甚至凸肋513也突出围绕壁512顶缘,使凸部532能卡合于第一座体41的卡槽43。第二座体51的基壁511对应每个弹性臂53的位置都形成有一轮廓对应弹性臂的开槽514,因而使得弹性臂53具有相对于第二中心枢接部52径向活动的空间。在图6至图8的形态中,第二枢接座5是用以固定在架体1的摆臂13 (见图2),而第一枢接座4则是与可调整顶篷结构3的固定座312—体成型地连接。换句话说,第一枢接座4与第二枢接座5的设置位置恰与图1至图5的形态对调。当第一枢接座4借其第一中心枢接部42伸入第二枢接座5的第二中心枢接部52 时,第一枢接座4与第二枢接座5相枢接并且能相对旋转,且位于第一中心枢接部42的限位肋44伸入第二中心枢接部52的限位槽M内,而第二枢接座5的弹性臂53的凸部532则是伸入第一枢接座4的圆形凹槽4儿并且卡入一对应的卡槽43内。其中,借由限位肋44 被挡止于限位槽M的两端之间,便能限制第一枢接座4相对于第二枢接座5旋转的角度, 且每当第一枢接座4相对于第二枢接座5旋转一角度时,每一个弹性臂53的凸部532会脱离原来卡合的卡槽43并且卡入相邻的另一个卡槽43定位,借此使顶篷31 (见图1)调整定位到另一个角度。请参阅图9、图10所示,图9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枢接座的再一种变化形态的立体图。图10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枢接座的再一种变化形态的立体图。为第一枢接座 6与第二枢接座7的再一种变化形态,其中,图9的第一枢接座6包括一第一座体61、形成于第一座体61的一第一中心枢接部62及多个卡槽63,卡槽63形成于相邻的突起部6302 之间,其结构与图6的形态大致相同。图10的第二枢接座7与图7的形态不同的地方在于弹性臂73的结构,在图10的第二枢接座7中,其包括一第二座体71、一第二中心枢接部72以及多个弹性臂73。第二座体71具有一基壁711以及一围绕壁712,每一个弹性臂73包括一由第二中心枢接部72往外径向延伸的臂部731以及一形成在臂部731末端的凸部732,且臂部731间隔于基壁711 而不与基壁711直接连接,凸部732可以是呈往上凸出第二座体71的围绕壁712顶缘的球状,或者是弹性臂73也突出围绕壁712顶缘,且第二座体71的基壁711对应各弹性臂73 的位置同样设置有开槽714,使得弹性臂73的凸部732以及凸部732与臂部731的连接处具有能受力,并以臂部731与第二中心枢接部72的连接处为中心,大致沿着围绕壁712的圆周方向(如图10的假想线方向81、82)的空间弯曲变形。当第一枢接座6与第二枢接座7结合时,第二枢接座7弹性臂73的凸部732伸入第一枢接座6并且卡入一对应的卡槽63中。每当第一枢接座6相对于第二枢接座7旋转一角度时,每一个弹性臂73的臂部731会产生如前述方式的变形而带动凸部732脱离原来卡合的卡槽63并且卡入相邻的另一个卡槽63定位。借此,便能使顶篷调整定位到另一个角度。综上所述,本发明借由第一枢接座33、4、6与第二枢接座34、5、7的结构设计,使得顶篷31通过第二枢接座34、5、7相对于第一枢接座33、4、6枢转定位而达到位置调整的目的,确实提供了一种结构不同于以往的可调整顶篷结构。除此之外,顶篷31的插栓313设计也使其具有方便拆装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该婴幼儿乘载装置还包含一架体,该可调整顶篷结构包含一顶篷以及二个枢接座单元,该顶篷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枢接座单元连接于该架体两侧;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座单元包括一第一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该架体与该顶篷其中的一者的第一座体、一形成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中心枢接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座体并且围绕该第一中心枢接部的卡槽;以及一第二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该架体与该顶篷其中的另一者的第二座体、一形成于该第二座体的第二中心枢接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座体的弹性臂,该第二枢接座借由该第二中心枢接部枢设于该第一枢接座的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使所述弹性臂可弹性地伸入该第一座体并且对应卡入该第一枢接座的卡槽,借由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一角度,所述弹性臂移出所在的卡槽并且卡入另一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臂围绕该第二中心枢接部,且相对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等角度间隔地形成于该第二座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座体一侧凹陷形成有一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具有一内壁面,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位于该圆形凹槽中央,所述卡槽形成于该圆形凹槽的内壁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圆形凹槽的内壁面形成有多个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之间界定出所述卡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该基壁及该围绕壁共同界定一第二圆形凹槽,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上,所述弹性臂由该基壁延伸出并且超出该围绕壁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弹性臂包括一由该基壁延伸的臂部以及由该臂部末端往远离该第二中心枢接部的方向突出的齿部,通过该第二枢接座与该第一枢接座结合,该弹性臂的臂部末端伸入该圆形凹槽且该齿部卡合于所述卡槽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齿部的外型轮廓大致呈球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卡槽分布于该圆形凹槽的一第一角度区域内,该第一枢接座还包括一形成在该圆形凹槽内并且位于该第一角度区域外的一第一挡块,所述弹性臂分布于该第二圆形凹槽的一第二角度区域内,该第二枢接座还包括二形成在该第二座体并且分别位于该第二角度区域两侧的两个第二挡块,且所述第二挡块延伸超出该围绕壁的高度而能在该第二枢接座与该第一枢接座结合时伸入该圆形凹槽,其中,该第二枢接座能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枢转至其中一个第二挡块靠抵于该第一挡块,以限制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的转动范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的围绕壁位于该第二角度区域外的一处设有一插孔,该顶篷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插栓用以插入该插孔与该第二枢接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顶篷包括一呈板片状的顶篷本体,以及设置于该顶篷本体两侧的两固定座,该插栓形成于该固定座上。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上,每一弹性臂具有一自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往外径向延伸的臂部、一形成于该臂部末端并且朝远离该基壁的方向凸出的凸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壁形成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弹性臂的开槽。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以及多个突肋,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所述突肋相对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呈径向延伸,所述弹性臂分别连接所述突肋的一侧壁面,每一弹性臂包括一由该突肋朝邻近该围绕壁延伸出的臂部以及一形成于该臂部末端的凸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突肋连接于该围绕壁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中心枢接部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其中一者形成有一径向延伸的限位槽,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其中另一者形成有一用以伸入该限位槽的限位肋,通过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该限位肋在该限位槽内位移,且通过该限位肋受挡止于该限位槽两端,而限制该第二枢接座能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的角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中心枢接部呈柱状,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呈管状供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伸入,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包括相连接呈管状的一第一管壁与一第二管壁,该第二管壁的半径大于该第一管壁而界定出该限位槽。
17.—种婴幼儿乘载装置,包含一架体、一设置在该架体的座椅以及一设置在该架体的可调整顶篷结构,该可调整顶篷结构包括一顶篷以及二个枢接座单元,该顶篷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枢接座单元连接于该架体两侧,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座单元包括一第一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该架体与该顶篷其中的一者的第一座体、一形成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中心枢接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座体并且围绕该第一中心枢接部的卡槽;以及一第二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该架体与该顶篷其中的另一者的第二座体、一形成于该第二座体的第二中心枢接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二座体的弹性臂,该第二枢接座借由该第二中心枢接部枢设于该第一枢接座的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使所述弹性臂可弹性地伸入该第一座体并且对应卡入该第一枢接座的卡槽,借由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一角度,所述弹性臂移出所在的卡槽并且卡入另一卡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臂围绕该第二中心枢接部,且相对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等角度间隔地形成于该第二座体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座体一侧凹陷形成有一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具有一内壁面,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位于该圆形凹槽中央,所述卡槽形成于该圆形凹槽的内壁面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该基壁及该围绕壁共同界定出一第二圆形凹槽,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上,所述弹性臂由该基壁延伸出并且超出该围绕壁的高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弹性臂包括一由该基壁延伸的臂部以及由该臂部末端往远离该第二中心枢接部的方向突出的齿部,通过该第二枢接座与该第一枢接座结合,该弹性臂的臂部末端伸入该圆形凹槽且该齿部卡合于所述卡槽其中之一。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齿部的外型轮廓大致呈球状。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卡槽分布于该圆形凹槽的一第一角度区域内,该第一枢接座还包括一形成在该圆形凹槽内并且位于该第一角度区域外的一第一挡块,所述弹性臂分布于该第二圆形凹槽内的一第二角度区域内,该第二枢接座还包括二形成在该第二座体并且分别位于该第二角度区域两侧的两个第二挡块, 且所述第二挡块延伸超出该围绕壁的高度而能在该第二枢接座与该第一枢接座结合时伸入该圆形凹槽,其中,该第二枢接座能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枢转至其中一个第二挡块靠抵于该第一挡块,以限制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的转动范围。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的围绕壁位于该第二角度区域外的一处设有一插孔,该顶篷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插栓用以插入该插孔与该第二枢接座连接。
25.如权利要求M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顶篷包括一呈板片状的顶篷本体,以及设置于该顶篷本体两侧的两固定座,该插栓形成于该固定座上。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以及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上, 每一弹性臂具有一自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往外径向延伸的臂部、一形成于该臂部末端并且朝远离该基壁的方向凸出的凸部。
27.如权利要求沈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壁形成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弹性臂的开槽。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座体呈圆型壳状包括一基壁、一由该基壁一侧延伸出的围绕壁以及多个突肋,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形成于该基壁,所述突肋相对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呈径向延伸,所述弹性臂分别连接所述突肋的一侧壁面,每一弹性臂包括一由该突肋朝邻近该围绕壁延伸出的臂部以及一形成于该臂部末端的凸部。
29.如权利要求观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突肋连接于该围绕壁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之间。
3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中心枢接部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其中的一者形成有一径向延伸的限位槽,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与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其中的另一者形成有一用以伸入该限位槽的限位肋,通过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该限位肋在该限位槽内位移,且通过该限位肋受挡止于该限位槽两端,而限制该第二枢接座能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旋转的角度。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婴幼儿乘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中心枢接部呈柱状,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呈管状供该第一中心枢接部伸入,该第二中心枢接部包括相连接呈管状的一第一管壁与一第二管壁,该第二管壁的半径大于该第一管壁而界定出该限位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婴幼儿乘载装置及其可调整顶篷结构。该婴幼儿乘载装置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包含一顶篷以及二个枢接座单元,顶篷两端通过所述枢接座单元连接于架体两侧,每一枢接座单元包括一第一枢接座及一第二枢接座,第一枢接座包括一设置于婴幼儿乘载装置的一架体与顶篷其中一者的第一座体、多个形成于第一座体的卡槽,第二枢接座包括一连接架体与顶篷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座体、多个形成于第二座体上的弹性臂,当第二枢接座枢设于第一枢接座,所述弹性臂可弹性地伸入第一座体并且卡入第一枢接座的卡槽,通过第二枢接座相对于第一枢接座旋转一角度,所述弹性臂移出所在的卡槽并且卡入另一卡槽。因此本发明的可调整顶篷结构具有方便拆装的效果。
文档编号A47D1/00GK102342689SQ20101024666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张大亮 申请人: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