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
背景技术:
学行车主要作为宝宝在学习走路时所使用的工具,用于载运幼童而成人在旁看护。由于每个幼童学习走步时的高度不一,而幼童在学习走步时成长非常快,常常在几个月就能长高不少,为了满足不同高度的幼童学步,通常需要能够收缩学行车的支架,从而实现调节学行车的高度。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升降装置大多结构复杂,调节极为不便,且容易出现 调节故障,不利于幼童的健康成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该升降锁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学行车的支架升降安全可靠,由于高度可调,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幼童进行学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包括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中空形成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卡槽装置;还包括有可释放的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设置有一凸出部,所述锁紧装置卡设于滑动组件,所述凸出部凸出于壳体一侧且延伸至腔体内,该凸出部与卡槽装置抵触连接;还包括有一按钮,所述按钮嵌设于壳体并与滑动组件联动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盖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柱体,所述盖体对应于柱体设置有通孔,所述盖体与壳体通过对应设置的柱体和通孔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位于盖体与壳体之间。其中,所述滑动组件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可沿对应设置的柱体前后滑动。其中,所述滑动组件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斜面凸起,该两侧的斜面凸起分别与锁紧装置的两端接触。其中,所述滑动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拉手。作为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的凸出部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该凸出部的竖直面与卡槽装置抵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装置与凸出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凸出部对应加强筋设置有凹槽。其中,所述卡槽装置内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内设置有与学行车支架的工艺孔配合的限位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包括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中空形成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卡槽装置;还包括有可释放的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设置有一凸出部,所述锁紧装置卡设于滑动组件,所述凸出部凸出于壳体一侧且延伸至腔体内,该凸出部与卡槽装置抵触连接;还包括有一按钮,所述按钮嵌设于壳体并与滑动组件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学行车的支架卡设于卡槽装置内,通过按钮调节滑动组件的前后伸缩,从而控制锁紧装置调节卡槽装置的前后距离,达到调节支架升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学行车的支架升降安全可靠,由于高度可调,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幼童进行学步。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隐藏了盖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安装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I至图4中包括有标记I——壳体2——滑动组件3——腔体4——卡槽装置5——锁紧装置51——凸出部6——按钮7——支架8-盖体9-柱体10-通孔21-滑槽22——斜面凸起23——拉手41——加强筋11——卡扣12——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至图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包括有一壳体1,所述壳体I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2,所述壳体I的另一侧中空形成腔体3,该腔体3内设置有卡槽装置4 ;还包括有可释放的锁紧装置5,该锁紧装置5设置有一凸出部51,所述锁紧装置5卡设于滑动组件2,所述凸出部51凸出于壳体I 一侧且延伸至腔体3内,该凸出部51与卡槽装置4抵触连接;还包括有一按钮6,所述按钮6嵌设于壳体I并与滑动组件2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学行车的支架7卡设于卡槽装置4内,并通过锁紧装置5固定;使用时按下按钮6,可以调节与按钮6联动连接的滑动组件2前后伸缩,锁紧装置5在滑动组件2带动下可调节前后距离,使得卡槽装置4可前后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支架7升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学行车的支架7升降安全可靠,由于高度可调,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幼童进行学步。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盖体8,所述壳体I设置有柱体9,所述盖体8对应于柱体9设置有通孔10,所述盖体8与壳体I通过对应设置的柱体9和通孔10连接,所述滑动组件2位于盖体8与壳体I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盖体8在滑动组件2上方设置盖体8,可以避免灰尘或杂物进入滑动组件2内,保护滑动组件2的清洁,便于滑动组件2的调节,从而有效的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00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动组件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可沿对应设置的柱体9前后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柱体9限制滑动组件2前后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保证本实用新型调节学行车高度升降的稳定性,避免使用不当造成对幼童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组件2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斜面凸起22,该两侧的斜面凸起22分别与锁紧装置5的两端接触;通过在滑动组件2的底端两侧设置斜面凸起22,在滑动组件2前后移动时,锁紧装置5沿该斜面凸起22的斜面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锁紧装置5的前后距离的调节。其中,所述滑动组件2的前端设置有拉手23,可以方便快速的拉动滑动组件2,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5的凸出部51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该凸出部51的竖直面与卡槽装置4抵触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锁紧装置5的凸出部51的竖直面与卡槽装置4抵触,可以有效的将卡槽装置4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安全可靠;其中,所述卡槽装置4与凸出部5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加强筋41,所述凸出部51对应加强筋41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可进一步增强锁紧装置5锁定卡槽装置4的稳定性。·[0034]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装置4内设置有卡扣11,所述卡扣11内设置有与学行车支架7的工艺孔配合的限位柱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学行车的支架7通过卡扣11卡设于卡槽装置4内,安装稳固,避免支架7在卡槽装置4内打滑;所述卡扣11内还设有与学行车支架7的工艺孔配合的限位柱12,进一步增强了支架7与卡槽装置4连接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包括有一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中空形成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卡槽装置; 还包括有可释放的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设置有一凸出部,所述锁紧装置卡设于滑动组件,所述凸出部凸出于壳体一侧且延伸至腔体内,该凸出部与卡槽装置抵触连接; 还包括有一按钮,所述按钮嵌设于壳体并与滑动组件联动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盖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柱体,所述盖体对应于柱体设置有通孔,所述盖体与壳体通过对应设置的柱体和通孔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位于盖体与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可沿对应设置的柱体前后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斜面凸起,该两侧的斜面凸起分别与锁紧装置的两端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拉手。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的凸出部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该凸出部的竖直面与卡槽装置抵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装置与凸出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凸出部对应加强筋设置有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装置内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内设置有与学行车支架的工艺孔配合的限位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学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学行车的升降锁装置。其包括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中空形成腔体,该腔体内设置有卡槽装置;还包括有可释放的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设置有一凸出部,所述锁紧装置卡设于滑动组件,所述凸出部凸出于壳体一侧且延伸至腔体内,该凸出部与卡槽装置抵触连接;还包括有一按钮,所述按钮嵌设于壳体并与滑动组件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学行车的支架卡设于卡槽装置内,通过按钮调节滑动组件的前后伸缩,从而控制锁紧装置调节卡槽装置的前后距离,达到调节支架升降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47D13/04GK202681295SQ20122023963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志光 申请人:东莞市智乐堡儿童玩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