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52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构成椅座的如、后位置的调整,且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构成煞车定位的椅座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如沙发等的座椅,其椅背、扶手的主体通常设为固定式,再配合设于其上的可移动椅座,其中,该椅座虽为可活动的摆动设置,当使用者坐的时间较长而欲向前呈斜躺时,现有的座椅仅能将该椅座藉由手动操控向前挪移,且于挪移后再藉由手动定位,但由于椅座并未确实的定位于座椅的主体,因此,不但不够牢靠且其操作上相当不方便。现阶段虽有一种滑动的调整结构,该现有调整结构的行程不够长,且滑移时会产生晃动,使得稳定性欠佳,殊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使椅座的前、后位置的调整更为方便,且于调整后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构成煞车定位。前述的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包含滑轨以及固定于该滑轨的制动片。其中,该制动片设为倒L状,其一端固定于滑轨,另端设有一定位件,使定位件以螺栓穿设制动片锁固于滑轨,该定位件一端设有顶持部,另端则设有勾持部及一橡胶块,并于螺栓穿设一弹性组件,使弹性组件两端分别顶持于定位件的顶持部及勾持部,从而使定位件呈可上、下活动状,以构成椅座调整装置。将对称的椅座调整装置的装设于固定板,再藉由固定板装设于座椅的底框,并将椅座固定于制动片,藉由滑轨沿固定板的滑移,达到椅座的前、后位置的调整,并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构成煞车定位。其中该定位件的勾持部下方,设有一藉由拗折所形成的水平部,于该水平部设有开孔,以供底缘设为鸠尾部的橡胶块嵌置,且于嵌置后藉由鸠尾部的勾持构成固定。其中该制动片于定位件端设有一挡片,并于该定位件的顶持部设有一螺栓,依据下压重量藉由螺栓的旋动调整挡片与顶持部的间距,使煞车定位更为顺畅。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滑轨,其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孔;制动片,包含垂直部及水平部,其垂直部一端设有以供固定于滑轨的通孔,另端设有一水平的挡片以及垂直的长孔;定位件,设有一固定孔,以供一螺栓于穿设滑轨的固定孔及制动片的长孔后,穿设·该固定孔,将定位件固定于制动片上,并于该螺栓穿设一弹性组件,其一端设有一水平的顶持部,于该顶持部设有一供穿设一螺栓的螺孔,定位件另端下缘设有一勾持部,使弹性组件两端分别顶持于顶持部及勾持部,从而使定位件构成可上、下活动状,勾持部的下方设有一水平部,于该水平部设有供嵌置橡胶块的开孔;其中,该定位件的勾持部,由定位件冲开拗折所形成;[0012]其中,该嵌置于定位件水平部开孔的橡胶块,其底缘设为鸠尾部,使橡胶块嵌置于开孔后,得以藉由鸠尾部的勾持构成固定,防止其不当脱落;其中,该穿设于定位件螺栓的弹性组件,为扭转形弹簧。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将两对称的椅座调整装置的固定板分别装设于座椅的底框,并将椅座固定于制动片,藉由滑轨片沿固定板的滑移,达到椅座的前、后位置的调整,并于调整完成后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使橡胶块抵住固定板的下缘以构成煞车定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藉由固定于滑轨的制动片,配合设于制动片可活动的定位件,构成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达到椅座的前、后位置的调整,并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构成煞车定位。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实施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动作实施例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煞车动作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I至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及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滑轨I、固定于滑轨I的制动片2,以及装设于制动片2的定位件3。其中,该滑轨I于两端适当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11及第二固定孔12,该制动片2设为包含垂直部21及水平部22的倒L状,其垂直部21 —端设有通孔211,以供第二螺栓20穿设滑轨I的第二固定孔12及该通孔211后,将制动片2 —端固定于滑轨I。该制动片2的另端设有一水平的挡片23,以及于适当位置设有一垂直的长孔24,以供定位件3固定;该定位件3,设有固定孔31,其一端设有一水平的顶持部32,于该顶持部32设有一螺孔321,以供穿设一螺栓33,定位件3另端下缘设有一勾持部34(由定位件3冲开拗折所形成),于勾持部34的下方,设有一藉由拗折所形成的水平部35,于该水平部35设有开孔351,以供一底缘设为鸠尾部361的橡胶块36嵌置,且于嵌置后藉由鸠尾部361的勾持构成固定,以防止其不当脱落。一第一螺栓37,穿设滑轨I的第一固定孔11及制动片2的长孔24,以及定位件3的固定孔31,将定位件3固定于制动片2上,并于该第一螺栓37穿设一弹性组件38 (扭转形弹簧),使弹性组件38两端分别顶持于定位件3的顶持部32及勾持部34,从而使定位件3以第一螺栓37为支点,于该第一螺栓37沿制动片2长孔24上、下位移时,同时构成可上、下活动状;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椅座调整装置。将两对称的椅座调整装置装设于一固定板4,以供分别装设于座椅的底框51,并将椅座固定于制动片2,藉由滑轨2沿固定板4的滑移,达到椅座的前、后位置的调整,且于滑移时藉由缓冲垫块41构成缓冲止挡,以避免机件因冲撞受损,并于调整完成后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使橡胶块36抵住固定板I的下缘以构成煞车定位。其中,该螺栓33可供调整高低,依据下压重量调整挡片23与顶持部32的间距,使煞车定位更为顺畅。如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将相同两组的椅座调整装置,分别藉由固定片I锁固于座椅5的底框51,再将椅座52固定于制动片2,使椅座52得以藉由滑轨I沿固定板4的滑移,达到椅座52的前、后调整。并于位移后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的下压,构成煞车定位。如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动作实施例图。敬请配合附图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于调整时,使用者稍微起身,使定位件3以第一螺栓37为支点,因弹性组件38的弹性向下顶,于该第一螺栓37沿制动片2长孔24下移时,使定位件3向下移,进而使橡胶块36由固定片I脱离,如此,椅座52即可藉由滑轨I的滑移,达到椅座52的前、后调整。如附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煞车动作实施例图。敬请配合附图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当椅座52调整至理想位置后,可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的下压,使制动片2向下摆 动,使定位件3以第一螺栓37为支点,于该第一螺栓37沿制动片2长孔24上移时,使定位件3向上移,进而使设于下缘的橡胶块36向上压抵住固定板I的下缘,以构成煞车定位,以防止椅座52不当滑动。
权利要求1.一种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滑轨,其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孔; 制动片,包含垂直部及水平部,其垂直部一端设有以供固定于滑轨的通孔,另端设有一水平的挡片以及垂直的长孔; 定位件,设有一固定孔,一螺栓于穿设滑轨的固定孔及制动片的长孔后,穿设该固定孔,将定位件固定于制动片上,并于该螺栓穿设一弹性组件,其一端设有一水平的顶持部,于该顶持部设有一供穿设一螺栓的螺孔,定位件另端下缘设有一勾持部,使弹性组件两端分别顶持于顶持部及勾持部,从而使定位件构成可上、下活动状,勾持部的下方设有一水平部,于该水平部设有供嵌置橡胶块的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件的勾持部,由定位件冲开拗折所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嵌置于定位件水平部开孔的橡胶块,其底缘设为鸠尾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穿设于定位件螺栓的弹性组件,为扭转形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椅座调整装置的改良结构,主要包含滑轨以及固定于该滑轨的制动片。其中,该制动片设为倒L状,其一端固定于滑轨,另端设有一定位件,使定位件以螺栓穿设制动片锁固于滑轨,该定位件一端设有顶持部,另端则设有勾持部及一橡胶块,并于螺栓穿设一弹性组件,使弹性组件两端分别顶持于定位件的顶持部及勾持部,从而使定位件呈可上、下活动状,以构成椅座调整装置。将对称的椅座调整装置的装设于固定板,再藉由固定板装设于座椅的底框,并将椅座固定于制动片,藉由滑轨沿固定板的滑移,达到椅座的前、后位置的调整,并藉由使用者自身重量构成煞车定位。
文档编号A47C3/00GK202723194SQ2012202685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徐灯铨 申请人:徐灯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