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该塞拉门包括轨道箱、塞拉驱动小车,塞拉驱动小车上设置一个塞拉主动轴,该塞拉主动轴左端安装左曲柄、左连杆,该塞拉主动轴右端安装右曲柄、右连杆,塞拉主动轴中部设置ー个解锁手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鉄路客车或者大型公路客车通常配置塞拉门,所谓塞拉门是有塞和拉两种动作。塞拉门关闭时是由车内或车外塞入车门ロ处,使之关闭;塞拉门开启时,当门体移开门ロー定距离后,再沿车体内侧或外侧滑动。鉄路客车的塞拉门分为内塞拉门和外塞拉门两种。分别由车内或车外塞入门ロ处。日本采用内塞拉门,欧、美ー些国家大多采用外塞拉门。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外塞拉门。中国专利03236380. X公开了ー种客车电动塞拉门传动机构,包括一个滑动架,它通过滑动架滚轮安装在车身上的滑动架导槽中,驱动电机 安装在滑动架上,并与传动轮连接,传动轮安装在滑动架的一端,张紧轮安装在滑动架的另一端,柔性传动带绕在传动轮和张紧轮上,柔性传动带的上端与门扇驱动臂连接,门扇驱动臂与安装在车门扇上端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板通过其支撑滚轮安装在滑动架上的导槽中;滑动架同步摆杆左右两端铰接在车身上。该专利是借助门板横向运动的惯性和滑道弯曲来实现塞拉动作;该塞拉动作缺少直接驱动,存在噪音大和塞拉动力不足等缺陷。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该装置包括与客车体固定安装的轨道箱、安装在该轨道箱内的塞拉驱动小车;塞拉车体的上部设置ー个塞拉主动轴,塞拉主动轴左部设置一扇形塞拉大齿轮,塞拉主动轴中部设置一个解锁手柄,塞拉主动轴左端安装左曲柄、左连杆,塞拉主动轴右端安装右曲柄、右连杆;左携门架连接ー个客车门板,右携门架连接ー个客车门板,轨道箱下方对称设置两个同步机构;塞拉驱动小车的后部设置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变速器。本实用新型能实现ー个体积较小的驱动电机分步动作,克服小体积电机动力不足,扭矩不足的缺陷;能提高塞拉车体移动的同步性,消除塞拉车体瞬间卡塞故障;能实现客车门的关门自动保持,提高了客车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包括与客车体固定安装的轨道箱、安装在该轨道箱内的塞拉驱动小车,所述轨道箱的左右两个侧板下部相对设置两条塞拉导轨,所述轨道箱的中部设置一条控制车门动作顺序的引导滑轨;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塞拉车体由左右两个车体端板、一个顶部横梁、两个底部导杠构成;每个车体端板下部设置至少两个车轮,该车轮安装到所述塞拉导轨内;所述塞拉车体的上部设置一个塞拉主动轴,该塞拉主动轴左部设置一扇形塞拉大齿轮,所述塞拉主动轴左端延伸出左车体端板,所述塞拉主动轴左端安装一个左曲柄,该左曲柄另一端铰接ー个左连杆,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左销轴安装在所述轨道箱的左侧板后部;所述塞拉主动轴右端延伸出右车体端板,所述塞拉主动轴右端安装ー个右曲柄,该右曲柄另一端铰接ー个右连杆,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右销轴安装在所述轨道箱的右侧板后部;所述左销轴和右销轴位于同一条水平轴线上,该水平轴线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左销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中心线的垂直距离A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中心线的垂直距离B的差值是O — 5毫米;所述两个连杆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两个曲柄的长度;所述两个底部导杠设置在塞拉车体前部,其两端与左右两个车体端板下部固定;所述两个底部导杠上方设置ー主传动丝杠,该主传动丝杠左部设置丝杠驱动齿轮,其中部设置丝杠螺母,与所述主传动丝杠并列设置一副传动丝杠,该副传动丝杠上设置丝杠螺母;所述主传动丝杠与所述副传动丝杠通过齿轮传动连接,转速相同转向相反;所述两个底部导杠中的一个导杠上套装左携门架,另ー个导杠上套装右携门架,所述左携门架通过拨叉机构与所述主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所述右携门架通过拨叉机构与副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所述左携门架或者右携门架顶部通过ー个滑辊机构与所述引导滑轨连接;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后部设置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变速器,该行星齿轮变速器设置在所述塞拉主动轴下方,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行星架输出轴上设置动カ输出齿轮,该动カ输出齿轮与所述的丝杠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太阳轮输入轴与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内齿圈通过变速器箱体与ー个塞拉输 出过渡件连接,该塞拉输出过渡件输出端设置塞拉小齿轮,该塞拉小齿轮与所述扇形塞拉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塞拉输出过渡件输出端是空心轴段,所述太阳轮输入轴穿过该空心轴段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左携门架通过门体连接板与一个客车门板连接,所述右携门架通过另ー个门体连接板与另ー个客车门板连接;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左车体端板底部设置ー个左轴驱动板,该左轴驱动板上设置驱动槽;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右车体端板底部设置ー个右轴驱动板,该右轴驱动板上设置驱动槽;在所述轨道箱下方有两个与客车体安装的同步立轴,所述同步立轴上部固定上摆臂,该同步立轴下部固定下摆臂,所述上摆臂头部设置ー个上辊轮,该上辊轮安装到与其对应的驱动槽内;所述客车门板下部设置一条水平滑道,所述下摆臂头部设置ー个下辊轮,该下辊轮安装到与其对应的水平滑道内;所述塞拉主动轴中部设置ー个解锁手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采用塞拉输出过渡件,将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内齿圈的较高的线速度变成塞拉小齿轮的较低的线速度,再与扇形塞拉大齿轮匹配成一減速器,提高塞拉主动轴的扭矩,实现一个体积较小的驱动电机分步驱动和动作顺序自动转换,克服了小体积驱动电机动力不足,扭矩不足的缺陷。2、本实用新型中的左曲柄、左连杆、右曲柄、右连杆设置在塞拉车体的上部,并与塞拉车体的顶部横梁有机结合,提高了塞拉车体移动的同步性,消除了塞拉车体瞬间变形卡塞故障,并且减轻塞拉车体重量。3、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主动轴、曲柄一连杆机构能实现客车门的关门自动保持的性能,当塞拉主动轴没有动カ输入情况下客车门不能开启,提高了客车门的安全性。4、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主动轴中部设置ー个解锁手柄,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解锁手柄可以安全开启客车门。5、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驱动小车的通过立轴驱动板驱动同步立轴转动,同步立轴下部的下摆臂随之摆动从而保持客车门板下部同步运动;实现了客车门的开启和关闭的同步运动,消除了客车门运行的故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I、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道箱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道箱的俯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道箱的左视图;(图3的左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驱动小车结构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驱动小车剖面示意图(图6的A-A剖面);图8、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驱动小车剖面示意图(图6的B-B剖面);图9、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驱动小车开门状态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驱动小车开门状态左视图;(图9的左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中的塞拉驱动小车关门状态左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中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中的左携门架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中的同步立轴上部结构图(图I的C-C剖面)
图15、本实用新型中的同步立轴下部结构图(图I的D-D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參见图I ー图6,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包括与客车体固定安装的轨道箱I、安装在该轨道箱内的塞拉驱动小车2,所述轨道箱的左右两个侧板下部相对设置两条塞拉导轨101,所述轨道箱的中部设置一条控制车门动作顺序的引导滑轨102 ;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塞拉车体由左右两个车体端板201、一个顶部横梁203、两个底部导杠204构成;每个车体端板下部设置至少两个车轮206,该车轮安装到所述塞拉导轨内;所述塞拉车体的上部设置一个塞拉主动轴207,该塞拉主动轴左部设置一扇形塞拉大齿轮208,所述塞拉主动轴左端延伸出左车体端板,所述塞拉主动轴左端安装一个左曲柄209,该左曲柄另一端铰接ー个左连杆210,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左销轴安装在所述轨道箱的左侧板后部;所述塞拉主动轴右端延伸出右车体端板,所述塞拉主动轴右端安装一个右曲柄211,该右曲柄另一端铰接ー个右连杆212,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右销轴安装在所述轨道箱的右侧板后部;所述左销轴和右销轴位于同一条水平轴线上,该水平轴线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左销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中心线的垂直距离A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中心线的垂直距离B的差值是O — 5毫米;所述两个连杆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两个曲柄的长度;所述两个底部导杠设置在塞拉车体前部,其两端与左右两个车体端板下部固定;所述两个底部导杠上方设置ー主传动丝杠213,该主传动丝杠左部设置丝杠驱动齿轮214,其中部设置丝杠螺母215,与所述主传动丝杠并列设置ー副传动丝杠217,该副传动丝杠上设置丝杠螺母218 ;所述主传动丝杠与所述副传动丝杠通过齿轮传动连接,转速相同转向相反;所述两个底部导杠中的一个导杠上套装左携门架220,另一个导杠上套装右携门架230,所述左携门架通过拨叉机构与所述主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所述右携门架通过拨叉机构与副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所述左携门架或者右携门架顶部通过ー个滑辊机构与所述引导滑轨连接;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后部设置驱动电机240和行星齿轮变速器250,该行星齿轮变速器设置在所述塞拉主动轴下方,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行星架输出轴上设置动カ输出齿轮,该动カ输出齿轮与所述的丝杠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太阳轮输入轴与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内齿圈通过变速器箱体与一个塞拉输出过渡件连接,该塞拉输出过渡件输出端设置塞拉小齿轮,该塞拉小齿轮与所述扇形塞拉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塞拉输出过渡件输出端是空心轴段,所述太阳轮输入轴穿过该空心轴段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左携门架通过门体连接板228与ー个客车门板301连接,所述右携门架通过另一个门体连接板与另ー个客车门板连接;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左车体端板底部设置ー个左轴驱动板401,该左轴驱动板上设置驱动槽;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右车体端板底部设置ー个右轴驱动板411,该右轴驱动板上设置驱动槽;在所述轨道箱下方有两个与客车体安装 的同步立轴4,所述同步立轴上部固定上摆臂405,该同步立轴下部固定下摆臂408,所述上摆臂头部设置ー个上辊轮,该上辊轮安装到与其对应的驱动槽内;所述客车门板下部设置一条水平滑道410,所述下摆臂头部设置ー个下辊轮,该下辊轮安装到与其对应的水平滑道内;所述塞拉主动轴中部设置ー个解锁手柄262。參见图I、图2(图I、图2没有显示客车体车厢壁板),本实施例中的电动塞拉门用于外塞拉门,所述的轨道箱固定在客车体门口上部客车厢内,參见图3 —图5,轨道箱由左侧板103、右侧板104、顶板105构成(轨道箱也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结构),顶板上设置两件上支架板106,左、右侧板上分別设置侧支架板107,轨道箱通过两件上支架板和两件侧支架板与客车体骨架固定(客车体骨架属于现有技木)。轨道箱的左、右两个侧板下部相对设置两条塞拉导轨101,所述轨道箱的中部设置一条控制车门动作顺序的引导滑轨102。本实施例中,塞拉导轨是ー长槽型导轨,其截面呈横置的U形,两条导轨开ロ方向相对设置,塞拉导轨有ー个上工作面、ー个下工作面、ー个侧壁面;两条塞拉导轨呈平行设置,塞拉导轨与左、右侧板平行并且与顶板垂直设置(參见图5)。引导滑轨的截面呈倒置U形槽,开ロ向下;所述引导滑轨包括一直线滑轨段和一弧形滑轨段,该弧形滑轨段左端与直线滑轨段衔接,弧形滑轨段右端向轨道箱内弯曲延伸。所述滑辊机构包括ー个竖直轴、ー个水平旋转的辊轮,该辊轮设置在所述竖直轴的顶部,所述辊轮配装在所述倒置U形槽内;所述引导滑轨的弧形滑轨段为O. 7 — I. 57弧度,优选的弧形滑轨段为I. 05弧度;引导滑轨通过吊架板与顶板105固定。塞拉导轨除了采用槽型导轨的结构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圆柱导轨形式,与此对应,塞拉驱动小车两边采用导套的结构形式。參见图6,(图6没有显示左、右携门架)本实施例中的塞拉车体由左车体端板201、右车体端板202、顶部横梁203、底部导杠204 (左门导杠)、底部导杠205(右门导杠)构成ー个稳固的车体,为了提高稳固性还可以设置辅助拉杆270(塞拉车体还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左车体端板下部设置两个车轮206,该车轮延伸安装到左侧板下部的塞拉导轨内,右车体端板下部设置两个车轮,该车轮延伸安装到右侧板下部的塞拉导轨内,两个车轮在塞拉导轨的下工作面上滚动;为了消除车轮206的端面与塞拉导轨的摩擦阻力,两个车轮之间还可以设置ー个支撑辊轮280,支撑辊轮绕竖直轴281旋转,沿塞拉导轨的侧壁面滚动。參见图6、图7、图8 (图7、图8用于显示几个轴的相对位置),塞拉车体的上部设置ー个塞拉主动轴207 (塞拉主动轴与塞拉导轨呈垂直设置),该塞拉主动轴左部设置ー扇形塞拉大齿轮208,所述塞拉主动轴左端延伸出左车体端板(左车体端板上设有轴承),所述塞拉主动轴左端安装一个左曲柄209,该左曲柄另一端铰接ー个左连杆210,左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左销轴118安装在所述轨道箱的左侧板后部,左销轴固定在左销轴基座108上,左销轴基座固定在左侧板后部(參见图4、图5)。所述塞拉主动轴右端延伸出右车体端板(右车体端板上设有轴承),所述塞拉主动轴右端安装一个右曲柄211,该右曲柄另一端铰接ー个右连杆212,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右销轴119安装在所述轨道箱的右侧板后部,右销轴固定在右销轴基座109上,右销轴基座固定在右侧板后部(參见图4、图5)。所述左销轴和右销轴都是铰轴,左销轴和右销轴位于同一条水平轴线上,该水平轴线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左销轴的轴线(或者右销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中心线的垂直距离A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中心线的垂直距离B的差值是O — 5毫米,即A大于B (參见图4和图9),优选的差值是I毫米;所述两个连杆的 长度分别大于所述两个曲柄的长度。采取上述设置的突出的优点有两条,一是左曲柄、左连杆、右曲柄、右连杆设置在塞拉车体的上部,并与塞拉车体的顶部横梁有机结合,提高了塞拉车体受カ的合理性(減少了材料的使用),同时提高了塞拉车体移动的同步性,消除了塞拉车体瞬间变形卡塞故障;ニ是距离A大于距离B,并且连杆长度大于曲柄的长度,能实现客车门关闭以后自动保持关闭状态,当塞拉主动轴没有动カ输入情况下客车门不能开启,提高了客车门的安全性(參见
图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垂直距离A和垂直距离B是为了说明左销轴(右销轴)与塞拉主动轴的高度位置关系。该高度位置关系还可以描述为左销轴的轴线(或者右销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的下工作面的垂直距离Al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的下工作面的垂直距离BI的差值是O — 5毫米,即Al大于BI (參见图4和图9),优选的差值是I毫米。參见图6、图7、图8、图9 (图9中没有显示顶部横梁),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底部导杠设置在塞拉车体前部,其两端与左右两个车体端板下部固定;所述两个底部导杠上方设置ー主传动丝杠213,该主传动丝杠左部设置丝杠驱动齿轮214,其右部设置传动齿轮216,其中部设置丝杠螺母215,与所述主传动丝杠并列设置ー副传动丝杠217,该副传动丝杠上设置丝杠螺母218和传动齿轮219 ;所述主传动丝杠与所述副传动丝杠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由此实现左右两个客车门的驱动。主传动丝杠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右两个车体端板上,副传动丝杠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车体端板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和支架安装在顶部横梁上。參见图9、
图13,本实施例中的底部导杠204(左门导杠)上套装左携门架220,底部导杠205 (右门导杠)上套装右携门架230,左携门架通过拨叉机构与所述主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右携门架通过拨叉机构与副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左右携门架安装位置可以对调,传动丝杠上的螺纹走向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左携门架(或者右携门架;左、右携门架结构基本相同)包括L形携门臂226、滑套管227、门体连接板228、拨叉座221、长销轴222、拨叉223、滑辊机构;L形携门臂顶端与滑套管固定,L形携门臂另一端与门体连接板固定,滑套管上设置ー叉形拨叉座,该拨叉座上通过长销轴222铰接ー拨叉223,该拨叉上部与丝杠螺母215固定连接,下部与拨叉座铰接。在拨叉座一侧还设置一个竖直轴224,该竖直轴顶部安装ー个水平旋转的辊轮225,由此构成滑辊机构;该辊轮伸入到引导滑轨102中。由滑辊机构引导塞拉驱动小车的运动顺序。所述滑辊机构仅设置在左携门架或者右携门架中的一个携门架上。參见图6、图7、图8,本实施例中的塞拉驱动小车的后部设置驱动电机240和行星齿轮变速器250,该行星齿轮变速器设置在所述塞拉主动轴下方,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行星架输出轴251上设置动カ输出齿轮252,该动カ输出齿轮与所述的丝杠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太阳轮输入轴253与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241传动连接(采用连轴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内齿圈通过变速器箱体255与ー个塞拉输出过渡件256连接,该塞拉输出过渡件输出端设置塞拉小齿轮257,该塞拉小齿轮与所述扇形塞拉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塞拉输出过渡件输出端是空心轴段258,所述太阳轮输入轴穿过该空心轴段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241相连接。參见
图12,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变速器 箱体左边固定内齿圈259,变速器箱体右边固定塞拉输出过渡件,该过渡件左边是直径与内齿圈直径相当的连接盘,该过渡件右边是一空心轴段,其右端设置塞拉小齿轮。连接盘、空心轴段、塞拉小齿轮可以分开制造然后组装成一体结构(制造エ艺属于现有技木,不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塞拉输出过渡件,将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内齿圈的较高的线速度变成塞拉小齿轮的较低的线速度,再与扇形塞拉大齿轮匹配成一減速器,提高塞拉运动时的大扭矩,实现一个体积较小的驱动电机分步动作,克服了小体积电机动力不足,扭矩不足的缺陷。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的直径与所述过渡件的空心轴段的直径的比值是2 一 3,所述塞拉小齿轮与所述扇形塞拉大齿轮的传动比是38 :11。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变速器左部的行星架输出轴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塞拉车体的左车体端板上,行星齿轮变速器右部通过塞拉输出过渡件、轴承和支架板260固定在顶部横梁203上,驱动电机通过支架板261固定在顶部横梁上,提高受カ刚性,运动平稳。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与行星齿轮变速器按同一轴线布局,所述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变速器与述塞拉主动轴、主传动丝杠、副传动丝杠、底部导杠呈平行轴线布置;该布局节省空间,提高了客车内部空间。扇形塞拉大齿轮采用不完全齿轮可以节省空间、減少重量。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直径是63毫米,长度是144晕米,功率90瓦。參见图I、图6、
图14、
图15(图I没有显示客车体车厢壁板),本实施例中采用双门结构,两个客车门板对称设置,为了描述方便,仅仅描述左客车门板。左携门架通过门体连接板228与一个左客车门板301固定连接;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左车体端板底部设置ー个立轴驱动板401,该立轴驱动板上设置驱动槽402 ;在所述轨道箱下方有一个与客车体安装的同步立轴4,所述同步立轴上部固定ー个上摆臂405,同步立轴下部固定ー个下摆臂408,所述上摆臂头部设置ー个上辊轮404,上辊轮安装到所述驱动槽内;客车门板下部设置ー条水平滑道410,所述下摆臂头部设置ー个下辊轮409,下辊轮安装到所述水平滑道内。立轴驱动板上的驱动槽402呈水平设置,是ー个U形长槽。同步立轴按竖直方式设置,其上部通过轴承座406安装到客车厢体的骨架303上。同步立轴通过轴承与该轴承座安装。同步立轴底部通过轴承座407安装到客车厢体的骨架302上,同步立轴通过轴承与该轴承座安装(客车体骨架属于现有技术,不作详细描述)。上摆臂的尾部与同步立轴固定,其头部设置ー个竖直轴403,该竖直轴顶部设置ー个上辊轮404,上辊轮可以在竖直轴上水平转动。下摆臂尾部与同步立轴固定,其头部设置一个轮轴,该轮轴上设置ー个下辊轮409,下辊轮可以水平转动。客车门板下部设置一条水平滑道410,该水平滑道是ー个U形槽道,可以嵌入客车门板,也可以固定在客车门板表面。塞拉驱动小车的右车体端板底部对称设置ー个立轴驱动板411,对称设置另ー个同步立轴、另ー个上摆臂、另ー个下摆臂、另ー个上辊轮、另ー个下辊轮。本实施例中,当客车门板沿客车厢体外侧平行移动时(平行移动也称为纵向移动),下摆臂头部的下辊轮抵压在客车门板下部的水平滑道内,保证客车门板的下部与上部沿ー个平面同步平行移动。当客车门板在塞拉驱动小车驱动下向客车厢体的门ロ内移动时(该移动也称为横向移动),上摆臂作顺时针转动,下摆臂随之同步顺时针转动(參见
图14、
图15),下摆臂头部的下辊轮抵压在客车门板下部的水平滑道内,保证客车门板的下部与上部同步向客车厢体的门口内移动,直至客车门板完全进入客车厢体的门ロ,客车门关闭。当客车门需要打开时,客车门板在塞拉驱动小车驱动下作离开客车门ロ的移动,上摆臂作逆时针转动,下摆臂随之同步逆时针转动,下摆臂头部的下辊轮抵压在客车门板下部的水平滑道内,保证客车门板的下部与上部同步向客车门ロ外移动。本实施例中,图I显示了轨道箱安装在客车厢体内的情況,图5的左侧是客车厢体夕卜,图5的右侧是客车厢体内,轨道箱通过两个上支架板106、两个侧支架板107与客车厢体内侧的骨架安装并且固定在客车厢体的门ロ处,左客车门板上部与左携门架的门体连接板228固定,右客车门板上部与右携门架的门体连接板固定。本实施例中,图I显示的是客车门板处于打开的位置,此时,塞拉驱动小车位于轨道箱的前部(图5显示的轨道箱的左部即前部)。參见图I、图2,驱动电机在得到控制系统的关门信号后开始正向旋转,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行星架输出轴随之转动,并通过丝杠驱动齿轮带动主传动丝杠和副传动丝杠转动,左携门架在丝杠螺母的拖动下向右移动,右携门架在丝杠螺母的拖动下向左移动,左携门架上的滑辊机构沿引导滑轨的直线滑轨段向右移动,客车左门板和客车右门板沿客车厢体外侧平行移动;当左携门架上的滑辊机构移出直线滑轨段并进入引导滑轨的弧形滑轨段时,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变速器箱体、塞拉输出过渡件、塞拉小齿轮自动投入转动,塞拉主动轴随即转动,在塞拉主动轴的驱动下,左曲柄、右曲柄随之转摆,在左连杆、右连杆共同作用下,塞拉驱动小车沿塞拉导轨向轨道箱的后部(图5显示的轨道箱的右部即后部)移动;客车左门板和客车右门板随之被拉向客车厢体的门ロ处。当客车左门板和客车右门板完全进入客车厢体的门ロ吋,就实现了客车门的关闭。參见
图10、
图11 (
图10、
图11用于显示左销轴座、左曲柄、左连杆之间的位置关系),此时,塞拉驱动小车位于轨道箱的后部,塞拉主动轴随塞拉驱动小车移动到轨道箱后部的左销轴座(或者右销轴座)附近,左曲柄和左连杆的铰接轴、塞拉主动轴、左销轴基本处于一条直线上(右曲柄和右连杆的铰接轴、塞拉主动轴、右销轴基本处于一条直线上),塞拉主动轴处在中间位置;在塞拉主动轴不进行主动旋转的情况下,塞拉驱动小车处于锁定状态,无论对客车门板施加哪ー个方向的推力,塞拉驱动小车都将保持静止的锁定状态。驱动电机在得到控制系统的开门信号后开始反向旋转,左携门架上的滑辊机构位于引导滑轨的弧形滑轨段,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变速器箱体、塞拉输出过渡件、塞拉小齿轮首先投入转动,塞拉主动轴随即转动,在塞拉主动轴的驱动下,左曲柄、右曲柄随之转摆,在左连杆、右连杆共同作用下,塞拉驱动小车沿塞拉导轨向轨道箱的前部移动;客车左门板和客车右门板随之被推向客车厢体外;当左携门架上的滑辊机构移出引导滑轨的弧形滑轨段并进入直线滑轨段时,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变速器箱体、塞拉输出过渡件、塞拉小齿轮自动退出转动,塞拉主动轴随即停止转动,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行星架输出轴继续转动,左携门架在丝杠螺母的拖动下向左移动,右携门架在丝杠螺母的拖动下向右移动,客车左门板和客车右门板沿客车厢体外侧平移,实现客车门开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属于现有技木。驱动电机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属于常规设计。左曲柄、右曲柄随之转摆是指左曲柄、右曲柄随塞拉主动轴转过一定的设计角度。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断电的情况下打开客车门,在塞拉主动轴上设置ー个解锁手柄262,手工驱动该手柄就可以使塞拉主动轴转动,实现客车门打开的动作,为了实现远程操作,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拉线机构。拉线机构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拉线装置,不详细描述。參见图6,拉线机构263固定在拉线支架264上,其牵引端与解锁手柄尾部固定,该拉线机构的控制端可以固定在客车厢体上或者客车门板上(图中没有显示),操作该拉线机构的控制端就可以使塞拉主动轴转动,实现客车门打开的动作。实施例ニ 本实施例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參见图4、
图13,本实施例中的引导滑轨的截面呈倒置U形槽,开ロ向下;所述引导滑轨102包括一直线滑轨段和一弧形滑轨段,所述滑辊机构包括ー个竖直轴224、ー个水平旋转的辊轮225,该辊轮设置在所述竖直轴的顶部,所述辊轮配装在所述倒置U形槽内;所述引导滑轨的弧形滑轨段为O. 7 — I. 57弧度(弧形滑轨段对应的圆心角是40° — 90° );优选的弧形滑轨段为I. 05弧度(弧形滑轨段对应的圆心角是60° )。引导滑轨通过吊架板与顶板105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另外ー个实施例中的引导滑轨的截面呈エ字形槽,所述引导滑轨包括一直线滑轨段和一弧形滑轨段,所述滑辊机构是对称设置在エ字形槽两侧的两个滑辊机构(包括ー个竖直轴、ー个水平旋转的辊轮);所述引导滑轨的弧形滑轨段为O. 7 — I. 57弧度;优选的弧形滑轨段为I. 05弧度。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ニ基础上的改进,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的直径与所述的塞拉输出过渡件的空心轴段的直径的比值是2 — 3,所述塞拉小齿轮与所述扇形塞拉大齿轮的传动比是38 11。本实用新型采用塞拉输出过渡件,将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内齿圈的较高的线速度变成塞拉小齿轮的较低的线速度,再与扇形塞拉大齿轮匹配成一減速器,提高塞拉运动时的大扭矩,实现一个体积较小的驱动电机分步动作,克服了小体积电机动力不足,扭矩不足的缺陷。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直径是63毫米,长度是144毫米,功率90瓦。本实施例中的左曲柄、左连杆设置在所述轨道箱的左侧板与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左车体端板之间;所述右曲柄、右连杆设置在所述轨道箱的右侧板与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右车体端板之间。该布局节省空间,提高了传动刚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与所述主传动丝杠是平行布置。[0047]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与行星齿轮变速器按同一轴线布局,所述驱动电机、行 星齿轮变速器与述塞拉主动轴、主传动丝杠、副传动丝杠、底部导杠呈平行轴线布置;该布局节省空间,提高了客车内部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包括与客车体固定安装的轨道箱、安装在该轨道箱内的塞拉驱动小车,其特征在干所述轨道箱的左右两个侧板下部相对设置两条塞拉导轨,所述轨道箱的中部设置一条控制车门动作顺序的引导滑轨;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塞拉车体由左右两个车体端板、一个顶部横梁、两个底部导杠构成;每个车体端板下部设置至少两个车轮,该车轮安装到所述塞拉导轨内;所述塞拉车体的上部设置ー个塞拉主动轴,该塞拉主动轴左部设置ー扇形塞拉大齿轮,所述塞拉主动轴左端延伸出左车体端板,所述塞拉主动轴左端安装一个左曲柄,该左曲柄另一端铰接ー个左连杆,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左销轴安装在所述轨道箱的左侧板后部;所述塞拉主动轴右端延伸出右车体端板,所述塞拉主动轴右端安装ー个右曲柄,该右曲柄另一端铰接ー个右连杆,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右销轴安装在所述轨道箱的右侧板后部;所述左销轴和右销轴位于同一条水平轴线上,该水平轴线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左销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中心线的垂直距离A与所述塞拉主动轴的轴线到所述塞拉导轨中心线的垂直距离B的差值是O — 5毫米;所述两个连杆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两个曲柄的长度;所述两个底部导杠设置在塞拉车体前部,其两端与左右两个车体端板下部固定;所述两个底部导杠上方设置ー主传动丝杠,该主传动丝杠左部设置丝杠驱动齿轮,其中部设置丝杠螺母,与所述主传动丝杠并列设置ー副传动丝杠,该副传动丝杠上设置丝杠螺母;所述主传动丝杠与所述副传动丝杠通过齿轮传动连接,转速相同转向相反;所述两个底部导杠中的一个导杠上套装左携门架,另ー个导杠上套装右携门架,所述左携门架通过拨叉机构与所述主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所述右携门架通过拨叉机构与副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所述左携门架或者右携门架顶部通过ー个滑辊机构与所述引导滑轨连接;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后部设置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变速器,该行星齿轮变速器设置在所述塞拉主动轴下方,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行星架输出轴上设置动カ输出齿轮,该动カ输出齿轮与所述的丝杠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太阳轮输入轴与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内齿圈通过变速器箱体与一个塞拉输出过渡件连接,该塞拉输出过渡件输出端设置塞拉小齿轮,该塞拉小齿轮与所述扇形塞拉大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塞拉输出过渡件输出端是空心轴段,所述太阳轮输入轴穿过该空心轴段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左携门架通过门体连接板与一个客车门板连接,所述右携门架通过另ー个门体连接板与另ー个客车门板连接;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左车体端板底部设置ー个左轴驱动板,该左轴驱动板上设置驱动槽;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右车体端板底部设置ー个右轴驱动板,该右轴驱动板上设置驱动槽;在所述轨道箱下方有两个与客车体安装的同步立轴,所述同步立轴上部固定上摆臂,该同步立轴下部固定下摆臂,所述上摆臂头部设置ー个上辊轮,该上辊轮安装到与其对应的驱动槽内;所述客车门板下部设置一条水平滑道,所述下摆臂头部设置ー个下辊轮,该下辊轮安装到与其对应的水平滑道内;所述塞拉主动轴中部设置ー个解锁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的直径与所述塞拉输出过渡件的空心轴段的直径的比值是2 — 3,所述塞拉小齿轮与所述扇形塞拉大齿轮的传动比是38 :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拉线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曲柄、左连杆设置在所述轨道箱的左侧板与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左车体端板之间;所述右曲柄、右连杆设置在所述轨道箱的右侧板与所述塞拉驱动小车的右车体端板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手动解锁机构的电动塞拉门,包括轨道箱、塞拉驱动小车;轨道箱下部设置两条塞拉导轨,轨道箱的中部设置一条引导滑轨;塞拉车体的上部设置一个塞拉主动轴,塞拉主动轴左部设置一扇形塞拉大齿轮,塞拉主动轴中部设置一个解锁手柄,塞拉主动轴左端安装一个左曲柄、一个左连杆,塞拉主动轴右端安装一个右曲柄、一个右连杆;一个导杠上套装左携门架,另一个导杠上套装右携门架,左、右携门架与传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左携门架顶部通过一个滑辊机构与引导滑轨连接;左携门架连接一个客车门板,右携门架连接一个客车门板,轨道箱下方对称设置两个同步机构;塞拉驱动小车的后部设置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变速器。
文档编号E05F15/14GK202596413SQ20122029871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童海波, 徐小朋 申请人:爱威机电(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