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220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杆挤压榨汁机一般包括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和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一般包括上盖、压榨腔、螺杆、与螺杆配合的网孔筒、旋转刷与驱动单元,一种情况是在其上盖的上部设入料端口,该种榨汁机利用物料自身重力向下流动的特性,解决了物料的挤压粉碎问题,同时由于机座设置在底部,机器的稳定性好。但是,该方案的入料口设置在螺杆上方,物料进入外壳后,落在螺杆的螺旋上方,不容易进料,同时物料如果落入接近轴心的位置,由于轴心位置转速为零,也使得进料较慢,而且也会造成物料堆积,影响下一步的挤压粉碎,该结构也较难实现大口径入料。另一种情况是将进料口设置在压榨腔上,挤压螺杆容纳于压榨腔中,上盖用于封闭压榨腔的顶部,这就导致与挤压螺杆配合的压榨腔内部过深,不仅不利于榨汁机的拆装和清洗,而且榨汁机在工作过程中,压榨腔容易产生径向摆动,配件损耗较大,对于榨汁机的寿命损耗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料快速、易拆装、易清洗且耐用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内的电机、挤压螺杆、与挤压螺杆配合挤压物料的压榨腔及安装于压榨腔上方的上盖,所述压榨腔安装于机座上,所述挤压螺杆安装于压榨腔内,所述挤压螺杆包括物料推进部和挤压研磨部,其中,所述上盖设有向上凸出并用于容纳挤压螺杆上部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侧壁设有进料口及与进料口连接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口处的进料通道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a,30°≤a≤60°。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推进部用于将物料向下导引,所述物料推进部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推进螺旋,所述本体呈圆柱形或上小下大的圆台形。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推进部与挤压研磨部过渡连接,所述推进螺旋由本体上端延伸至挤压研磨部。进一步的,所述容纳部呈直筒形或上小下大的锥筒形,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2/3至4/3。进一步的,所述容纳部的高度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4/5至13/5,所述容纳部内壁设有压榨筋条。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螺杆上端设有上旋转轴,所述容纳部的顶壁中心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旋转轴的旋转轴孔,所述挤压螺杆上端还设有与容纳部顶壁配合的顶端面,所述上旋转轴设于顶端面上;或者,所述容纳部的顶壁中心处设有上旋转轴,所述挤压螺杆上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旋转轴的旋转轴孔,所述挤压螺杆上端还设有与容纳部顶壁配合的顶端面,所述旋转轴孔设于顶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下端与压榨腔上端配合,所述压榨腔上端内侧壁设有卡扣,所述上盖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围边,所述环形围边的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扣旋入卡槽中,使上盖固定于压榨腔上。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下端口与容纳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上端口设有旋转盖,所述旋转盖铰接于上端口一侧,所述旋转盖设有辅助进料口,所述辅助进料口处设有挡筋,所述挡筋向下延伸并伸入进料通道内,所述旋转盖开启上端口时,所述挡筋遮挡所述上端口。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下端口与容纳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上端口活动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盖,所述旋转盖的旋转中心横贯上端口,所述旋转盖用于放置物料且可绕旋转中心任一方向旋转,以使物料进入进料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下端口与容纳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上端口设有旋转盖,所述旋转盖铰接于上端口一侧,所述旋转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开启上端口时,第二盖体遮挡所述上端口。本发明中,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是指进料口的最大内切圆直径;所述“容纳部的等效直径”是指容纳部的最大内切圆直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上盖设有向上凸出并用于容纳挤压螺杆上部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设置,增大了物料的容纳空间,物料通过进料通道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容纳部,保证有充足的物料在容纳部中与挤压螺杆的物料推进部配合进行初步粉碎,由于容纳部的容纳空间是在重力方向设置的,方便了物料的输送,使得进料更方便、顺畅且阻力小。另外,挤压螺杆包括物料推进部和挤压研磨部,将挤压螺杆一部分置于上盖的容纳部中,一部分置于压榨腔中,使得榨汁机的结构更加合理,方便挤压螺杆、上盖以及压榨腔的拆装和清洗。压榨腔和上盖的容纳部共同用于容纳挤压螺杆,使得压榨腔和容纳部的深度不会过深,使得上盖和压榨腔不易产生清洗死角,达到榨汁机易清洗的目的。由于将进料口及进料通道设置在容纳部的侧壁,进料口处的进料通道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成30°≤a≤60°,使得物料和挤压螺杆中心轴成同样的夹角,相当于斜向放料,使得物料依靠自身的重力能够很快经进料通道直接进入容纳部内,并在进料口对应位置的物料推进部的向下导引作用下快速被带入挤压螺杆的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榨汁间隙内进行挤压,轻松实现快速自动进料。当a小于30°时,虽然能实现快速落料,但物料到达下端口时与挤压螺杆的中心距离较近,挤压螺杆的转速较小,承受的扭矩较大,不利于物料的咬入和预粉碎。当a大于60°时,进料通道过于平缓,物料与进料通道的摩擦力较大,不利于快速进料,降低了榨汁效率。同时,倾斜设置的进料通道相对于竖直放置的管道变长,有效防止人的手伸入进料通道过深,使得榨汁机的安全性更高,且结构简单,易加工成型。另外,由于进料口设置在上盖的容纳部的侧壁上,则进料口径的大小及位置不必受挤压螺杆及容纳部直径尺寸的影响,可以轻松实现大口径入料,当采用大口径时,由于进料通道两端口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竖直平面成夹角a,物料对挤压螺杆的冲击力被分解为轴向和水平方向,因此,物料对挤压螺杆的螺旋方向的挤压力变小,使得电机扭矩变小,有效降低了电机负载,不但进料更顺畅,而且电机稳定,寿命长。2、挤压螺杆包括物料推进部和挤压研磨部,所述物料推进部对应容纳部的进料口设置,使得物料依靠自身重力及在进料通道与竖直面的夹角作用下,进入到所述上盖的容纳部,位于容纳部中的物料推进部将物料向下导引,物料推进部还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推进螺旋,所述本体呈圆柱形或上小下大的圆台形,使物料更容易被引入到挤压螺杆的物料推进部,进行物料的预粉碎且粉碎效果好。所述物料推进部与挤压研磨部过渡连接,所述推进螺旋由本体上端延伸至挤压研磨部,使得榨汁机的进料更顺畅,物料被推进螺旋咬断并在其作用下,被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间隙内进行挤压榨汁,实现快速自动进料并使得物料被挤压出汁,提高了榨汁机的出汁效率和出汁率。3、所述物料推进部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推进螺旋,所述本体呈圆柱形或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对应的容纳部呈直筒形或上小下大的锥筒形,使挤压螺杆的物料推进部与容纳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挤压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容纳部内壁发生摩擦,容纳部内壁设有压榨筋条,压榨筋条对物料的初步粉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物料被转动的挤压螺杆带入推进螺旋进行初步粉碎时不会在容纳部打转,而是在压榨筋条的阻挡作用下沿推进螺旋切入,进而由推进螺旋向下旋转将经过初步粉碎的物料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间隙内进行二次粉碎及挤压榨汁,容纳部的高度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4/5至13/5,保证能够容纳挤压螺杆和向下推进的物料,实现快速挤压出汁,提高榨汁机的出汁效率,当比值小于4/5时,在满足整机外观结构及造型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物料推进部,当比值大于13/5时,物料通过进料通道进入物料推进部时,不利于物料的咬入和初步粉碎,推进螺旋不能快速有效的将物料咬断并向下推送挤压。另外,所述容纳部呈直筒形或上小下大的锥筒形,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2/3至4/3,这样不仅可以使进料口足够大以实现用户整果榨汁的需求,同时使得进料通道与容纳部的接合部位形成的下端口正好对应挤压螺杆的推进螺旋。当进料口的等效直径过小时,不能充分满足整果榨汁的需求,当进料口的等效直径过大时,物料经过下端口后容易卡在容纳部内,无法进入推进螺旋进行榨汁,而且进料口的等效直径过大影响榨汁机的整体外观造型。同时,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比值在此范围内时,物料在自身重力及夹角a的作用下,快速落入下端口并切入推进螺旋内,实现快速高效的初步粉碎,进而由推进螺旋向下旋转将经过初步粉碎的物料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间隙内进行粉碎及挤压榨汁,提高榨汁机的出汁效率及出汁率。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在此比值范围内时,不仅使榨汁机的整体外观造型达到最优化,而且使得物料经过进料通道的下端口进入物料推进部时对挤压螺杆的冲击力在轴向和水平方向分解后的大小达到最优,减小了对上盖的损耗,也使得物料对挤压螺杆的螺旋方向的挤压力变小,使得电机扭矩变小,有效降低了电机负载,不但进料更顺畅,而且电机更稳定,寿命长。4、所述挤压螺杆的上端设有与容纳部顶壁配合的顶端面,所述顶端面上设有上旋转轴,所述容纳部的顶壁中心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旋转轴的旋转轴孔,装配好挤压螺杆后,上旋转轴插入到旋转轴孔中与旋转轴孔在径向上间隙配合,在榨汁机工作过程中对转动的挤压螺杆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挤压螺杆在压榨过程中发生径向摆动。所述挤压螺杆的顶端面与容纳部的顶壁配合,在榨汁机工作过程中对转动的挤压螺杆进行轴向限位,挤压螺杆沿推进螺旋的螺旋方向对物料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同时受到物料对挤压螺杆的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挤压螺杆通过顶端面与容纳部顶壁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轴向限位,防止挤压螺杆因受到物料向上的作用力而发生轴向移动,保证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之间形成有效的粉碎间隙对物料实现挤压出汁,同时避免了经压榨后的果蔬渣进入挤压螺杆底部发生堵渣现象,也避免了果蔬渣将挤压螺杆向上顶起,进而对上盖形成保护,避免应力集中而损坏上盖,延长了榨汁机的使用寿命。另外,顶端面的设置减小了挤压螺杆与容纳部顶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减小了挤压螺杆与容纳部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榨汁过程中对挤压螺杆和上盖的磨损。5、所述上盖与压榨腔通过卡扣旋入卡槽中配合,使上盖与压榨腔连接稳定、可靠,且易于拆装和清洗。上盖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围边,所述环形围边的设置增加了上盖与压榨腔的配合面积,防止压榨腔、上盖在与挤压螺杆配合进行挤压粉碎物料时发生径向摆动,同时也减小了榨汁机工作过程中整机的晃动,使上盖和压榨腔的连接更加可靠,榨汁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6、进料通道的上端口设有旋转盖,在榨取苹果、橙子或番茄等横截面积尺寸较大的物料时,无需将果蔬切块,可直接打开旋转盖,将整个蔬果放入进料通道,然后盖上旋转盖进行果汁榨取,由于旋转盖将榨汁机内部的运动部件与外界隔开,用户无法在榨汁机工作的过程中将手指伸入进料通道内部,从而避免了手指接触到运动的挤压螺杆,避免了机械危险的发生。这样既保证了用户使用榨汁机的安全,又实现了整果榨汁。所述旋转盖还设有辅助进料口,用户在榨取芹菜、黄瓜、胡萝卜等横截面积尺寸较小的果蔬时,无需打开旋转盖,可直接通过辅助进料口将果蔬放入进料通道中进行榨汁。另外,通过设置旋转盖还可以实现连续进料,启动榨汁机后,将较大的物料放在旋转盖上,然后翻转旋转盖,使其通过进料通道进入压榨腔中进行挤压榨汁,而较小的物料则通过设置在旋转盖上的辅助进料口加入,在加料的过程中,由于旋转盖始终处于进料通道上端口的位置,部分的遮挡了上端口,使得消费者的手指无法触及到转动的挤压螺杆,从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连续进料,连续榨汁。而且辅助进料口的设置对于制作不同大小物料的混合果汁,也非常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挤压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另一种挤压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6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六中旋转盖的放大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机座;2、上盖;21、进料口;22、进料通道;221、连接段;222、进料段;23、容纳部;24、旋转轴孔;3、压榨腔;4、挤压螺杆;41、物料推进部;411、本体;412、推进螺旋;42、挤压研磨部;43、上旋转轴;5、旋转盖;51、辅助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进料快速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内的电机、挤压螺杆4、与挤压螺杆4配合挤压物料的压榨腔3及安装于压榨腔3上方的上盖2,所述压榨腔3安装于机座1上,所述挤压螺杆4安装于压榨腔3内,所述挤压螺杆4包括物料推进部41和挤压研磨部42,所述上盖2设有向上凸出并用于容纳挤压螺杆4上部的容纳部23,容纳部23的设置,增大了物料的容纳空间,物料通过进料通道22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容纳部23,保证有充足的物料在容纳部22中与挤压螺杆的物料推进部41配合进行初步粉碎,由于容纳部23的容纳空间是在重力方向设置的,方便了物料的输送,使得进料更方便、顺畅且阻力小。由于挤压螺杆4包括物料推进部和挤压研磨部,将挤压螺杆4一部分置于上盖的容纳部23中,一部分置于压榨腔3中,使得榨汁机的结构更加合理,方便挤压螺杆4、上盖2以及压榨腔3的安装、拆卸清洗。压榨腔3和上盖的容纳部23共同用于容纳挤压螺杆4,使得压榨腔3和容纳部23的深度不会过深,不易产生清洗死角,达到榨汁机易清洗的目的。所述容纳部23的侧壁设有进料口及与进料口21连接的进料通道22,所述进料口处的进料通道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a,30°≤a≤60°,当a小于30°时,虽然能实现快速落料,但物料到达下端口时与挤压螺杆4的中心距离较近,挤压螺杆4的转速较小,承受的扭矩较大,不利于物料的咬入和预粉碎。当a大于60°时,进料通道22过于平缓,物料与进料通道22的摩擦力较大,不利于快速进料,降低了榨汁效率。本实施例中,a=45°,此时物料最易快速通过进料通道22并正好切入推进螺旋412进行预粉碎且粉碎效果好。而物料和挤压螺杆4的中心轴成同样的夹角,相当于斜向放料,使得物料依靠自身的重力能够很快经进料通道22直接进入容纳部23内,并在进料口21对应位置的物料推进部41的向下导引作用下快速被带入挤压螺杆4的挤压研磨部42与压榨腔3形成的榨汁间隙内进行挤压,轻松实现快速自动进料。同时,倾斜设置的进料通道22相对于竖直放置的管道变长,有效防止人的手伸入进料通道过深,使得榨汁机的安全性更高,且结构简单,易加工成型。物料在自身重力及夹角a的作用下,快速落入下端口并切入推进螺旋412内,实现快速高效的初步粉碎,进而由推进螺旋412向下旋转将经过初步粉碎的物料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42与压榨腔3形成的间隙内进行二次粉碎及挤压榨汁,提高榨汁机的出汁效率及出汁率。同时不仅使榨汁机的整体外观造型达到最优化,而且使得物料经过进料通道22的下端口进入物料推进部41时对挤压螺杆4的冲击力在轴向和水平方向分解后减小了对上盖的损耗,也使得物料对挤压螺杆的螺旋方向的挤压力变小,使得电机扭矩变小,有效降低了电机负载,不但进料更顺畅,而且电机更稳定,寿命长。所述物料推进部41用于将物料向下导引,所述物料推进部41对应容纳部23的进料口设置,使得物料依靠自身重力及在进料通道与竖直面的夹角作用下,进入到所述上盖2的容纳部23,位于容纳部23中的挤压螺杆4的物料推进部41将物料向下导引。物料推进部41还包括本体411及设于本体411上的推进螺旋412,所述本体411呈圆柱形,使物料更容易被引入到挤压螺杆4的物料推进部41,进行物料的预粉碎且粉碎效果好,物料被推进螺旋412咬断并在其作用下,被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42与压榨腔3形成的间隙内进行挤压榨汁,实现快速自动进料并使得物料被挤压出汁,提高了榨汁机的出汁效率和出汁率。所述进料通道22呈直圆筒形,使对应的进料口横截面的等效直径达到最大,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物料,同时物料更容易沿进料通道22内壁进入容纳部23进行压榨。另外,挤压螺杆4的本体411呈圆柱形,对应的容纳部23呈直筒形,使挤压螺杆4的物料推进部41与容纳部23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挤压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容纳部23内壁发生摩擦,容纳部内壁设有压榨筋条,压榨筋条对物料的初步粉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物料被转动的挤压螺杆4带入推进螺旋412进行初步粉碎时不会在容纳部23内打转,而是在压榨筋条的阻挡作用下沿推进螺旋412被咬断,进而由推进螺旋412向下旋转将经过初步粉碎的物料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42与压榨腔3形成的间隙内进行二次粉碎及挤压榨汁。容纳部23的高度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4/5至13/5,当比值小于4/5时,在满足整机外观结构及造型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物料推进部41,当比值大于13/5时,物料通过进料通道进入物料推进部41时,不利于物料的咬入和初步粉碎,推进螺旋不能快速有效的将物料咬断并向下推送挤压。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23的高度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32/23,所述容纳部的高度为64mm,容纳部的等效直径为46mm,保证能够容纳挤压螺杆4和向下推进的物料,实现快速挤压出汁,提高了榨汁机的出汁效率,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2/3至4/3,所述进料口21的等效直径范围为40mm~45mm,所述容纳部23的等效直径范围为41~46mm,当进料口21的等效直径小于40mm时,虽然满足安规要求但进料口过小,需要将果蔬切成很小的块状才能通过进料通道进行榨汁,不方便用户操作,也降低了榨汁效率。当进料口21的等效直径大于45mm时,则需要增设安全保护措施才能实现大口径进料。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45/46。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为45mm,相应的,所述进料通道的上端口的直径也为45mm,所述容纳部23的等效直径为46mm,这样不仅满足安规标准要求,而且可以实现快速进料。用户在使用榨汁机时,由于进料口径的限制,手指不会碰到转动的挤压螺杆4,从而避免机械危险的发生,保证了用户使用榨汁机的安全。所述挤压螺杆4的上端还设有与容纳部23顶壁配合的顶端面,所述顶端面上设有上旋转轴43,所述容纳部23的顶壁中心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旋转轴的旋转轴孔24,装配好挤压螺杆4后,上旋转轴43插入到旋转轴孔24中,与旋转轴孔在径向上间隙配合,在榨汁机工作过程中对转动的挤压螺杆4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挤压螺杆4在压榨过程中发生径向的摆动。所述挤压螺杆4的顶端面与容纳部23的顶壁配合,在榨汁机工作过程中对转动的挤压螺杆4进行轴向限位,挤压螺杆4沿推进螺旋412的螺旋方向对物料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同时受到物料对挤压螺杆4的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挤压螺杆4通过顶端面与容纳部23顶壁配合对挤压螺杆4进行轴向限位,防止挤压螺杆因受到物料向上的作用力而发生轴向移动,保证挤压研磨部42与压榨腔之间形成有效的粉碎间隙对物料实现挤压出汁,同时避免了经压榨后的果蔬渣进入挤压螺杆4底部发生堵渣现象,也避免了果蔬渣将挤压螺杆向上顶起,进而对上盖形成保护,避免应力集中而损坏上盖,延长了榨汁机的使用寿命。另外,顶端面的设置减小了挤压螺杆4与容纳部顶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减小了挤压螺杆与容纳部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榨汁过程中对挤压螺杆和上盖的磨损。所述上盖2下端与压榨腔3上端配合,所述压榨腔3上端内侧壁设有卡扣,所述上盖2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围边,所述环形围边的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扣旋入卡槽中,使上盖2固定于压榨腔上。上盖2与压榨腔3通过卡扣旋入卡槽中配合,使上盖2与压榨腔3连接稳定、可靠,且易于拆装和清洗。上盖2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围边,所述环形围边的设置增加了上盖2与压榨腔3的配合面积,防止压榨腔、上盖在与挤压螺杆配合进行挤压粉碎物料时发生径向的摆动,同时也减小了榨汁机工作过程中整机的晃动,使上盖2和压榨腔3的连接更加可靠,榨汁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可以理解的,所述夹角a=35°、40°、50°、55°、60°。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为40mm、41mm、42mm、43mm、44mm,容纳部的等效直径为41mm、42mm、43mm、44mm、45mm。可以理解的,如图3所示,所述本体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料通道为弯圆管或直椭圆管或弯椭圆管。可以理解的,所述容纳部的顶壁中心处设有上旋转轴,所述挤压螺杆上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上旋转轴的旋转轴孔。实施例二: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进料口21的等效直径范围为79mm~84mm,容纳部23的等效直径范围为80mm~85mm,当进料口21的等效直径小于79mm时,不能充分满足整果榨汁的需求,当进料口21的等效直径大于84mm时,物料经过下端口后容易卡在容纳部23内,无法进入推进螺旋412进行榨汁,而且进料口21的等效直径过大影响榨汁机的整体外观造型。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81/82,所述进料口21的等效的直径为81mm,对应的,所述进料通道22的上端口的直径也为81mm,所述容纳部23的等效直径为82mm,这样不仅可以使进料口足够大以实现用户整果榨汁的需求,同时使得进料通道22与容纳部23的接合部位形成的进料口正好对应挤压螺杆4的推进螺旋412,物料被转动的挤压螺杆4带入推进螺旋412进行初步粉碎,进料顺畅且粉碎挤压效率高。由于进料口21设置在上盖2的容纳部23的侧壁上,进料口21直径的大小及位置不必受挤压螺杆4及上盖2直径尺寸的影响,可以轻松实现大口径入料,当采用大口径时,由于进料口处的进料通道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成夹角a,物料对挤压螺杆4的冲击力被分解为轴向和水平方向,因此,物料对挤压螺杆4的螺旋方向的挤压力变小,使得电机扭矩变小,有效降低了电机负载,不但进料更顺畅,而且电机稳定,寿命长。所述进料通道22呈直圆筒形,使对应的进料口横截面达到最大,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物料,实现大口径进料,同时物料更容易沿进料通道22内壁进入容纳部23进行压榨。另外,挤压螺杆4的本体411呈圆柱形,对应的容纳部23呈直筒形,使挤压螺杆4的物料推进部41与容纳部23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挤压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容纳部23内壁发生摩擦,容纳部内壁设有压榨筋条,压榨筋条对物料的初步粉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物料被转动的挤压螺杆4带入推进螺旋412进行初步粉碎时不会在容纳部23内打转,而是在压榨筋条的阻挡作用下沿推进螺旋412被咬断,进而由推进螺旋412向下旋转将经过初步粉碎的物料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42与压榨腔3形成的间隙内进行二次粉碎及挤压榨汁,容纳部23的高度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4/5至13/5,当比值小于4/5时,在满足整机外观结构及造型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物料推进部41,当比值大于13/5时,物料通过进料通道进入物料推进部41时,不利于物料的咬入和初步粉碎,推进螺旋不能快速有效的将物料咬断并向下推送挤压。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23的高度与容纳部的等效直径的比值为113/81,所述容纳部的高度为113mm,容纳部的等效直径为81mm,保证能够容纳挤压螺杆4和向下推进的物料,实现快速挤压出汁,提高了榨汁机的出汁效率。所述进料通道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下端口与容纳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上端口设有旋转盖5,所述旋转盖铰接于上端口一侧,所述旋转盖设有辅助进料口51,所述辅助进料口51处设有挡筋,所述挡筋向下延伸并伸入进料通道22内,所述旋转盖开启上端口时,所述挡筋遮挡所述上端口。在榨取苹果、橙子或番茄等横截面积尺寸较大的物料时,无需将果蔬切块,可直接打开旋转盖5,由于挡筋部分遮挡上端口,可以将整个蔬果放在挡筋上,然后盖上旋转盖5,果蔬自动落入进料通道22内并进行果汁榨取,由于旋转盖5及挡筋将榨汁机内部的运动部件与外界隔开,用户无法在榨汁机工作的过程中将手指伸入进料通道内部,从而避免了手指接触到运动的挤压螺杆,避免了机械危险的发生。这样既保证了用户使用榨汁机的安全,又实现了整果榨汁。所述旋转盖5设有辅助进料口51,用户在榨取芹菜、黄瓜、胡萝卜等横截面积尺寸较小的果蔬时,无需打开旋转盖5,可直接通过辅助进料口51将果蔬放入进料通道中进行榨汁,辅助进料口的直径尺寸Φ≤45mm,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要求,用户的手指无法通过辅助进料口触碰到运动的挤压螺杆,既能够实现榨取果蔬汁的需求,又保证了用户使用榨汁机的安全。通过设置旋转盖5还可以实现随时加料,启动榨汁机后,将较大的物料放在旋转盖上,然后翻转旋转盖5,使其通过进料通道22进入压榨腔3中进行挤压榨汁,而较小的物料则通过设置在旋转盖5上的辅助进料口51加入,在加料的过程中,由于旋转盖5始终处于进料通道22上端口的位置,部分的遮挡了上端口,使得消费者的手指无法触及到转动的挤压螺杆,从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连续进料,连续榨汁。而且辅助进料口22的设置对于制作不同大小物料的混合果汁,也非常方便实用。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为80mm、81mm、82mm、83mm、84mm,容纳部的等效直径为81mm、82mm、83mm、84mm、85mm。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进料通道22包括连接段221和进料段222,所述连接段221与进料段222均为直圆筒形。所述连接段221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a,30°≤a≤60°,所述连接段221的一端与进料口21连接,另一端与进料段222光滑连接。所述进料段222竖直设置,进料段的上端口用于投放物料,另一端则与连接段221光滑连接。所述进料段222竖直设置,使得进料段222的上端口处于水平位置,这样从竖直方向进行投料,更能够适应用户的操作习惯,且落料迅速顺畅。所述进料段222与连接段221光滑连接,这样,用户在投入物料时,物料通过竖直的进料段后顺利进入连接段,不易卡料,且进料段222与连接段221光滑连接也使榨汁机外形更美观。物料沿着进料通道22的连接段顺利通过进料口21进入物料推进部,并被推进螺旋快速向下带入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间隙内进行挤压榨汁,提高了榨汁效率。所述连接段221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a,30°≤a≤60°,当a小于30°时,虽然能实现快速落料,但物料到达下端口时与挤压螺杆4的中心距离较近,挤压螺杆4的转速较小,承受的扭矩较大,不利于物料的咬入和预粉碎。当a大于60°时,进料通道22的连接段221过于平缓,物料连接段内壁的摩擦力较大,物料容易卡在进料段222与连接段221的接合处,不利于快速进料,降低了榨汁效率。本实施例中,a=45°,此时物料最易快速通过连接段并正好切入推进螺旋412进行预粉碎且粉碎效果好。进料通道22的上端口活动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盖5,所述旋转盖5的旋转中心横贯上端口,所述旋转盖5用于放置物料且可绕旋转中心任一方向旋转,以使物料进入进料通道。所述旋转盖5的旋转中心通过上端口中心,使得旋转盖5的旋转范围小,从而有效的节省了上端口的空间,使得上端口能最大限度的容纳物料,即上端口的口径多大,就能放多大的物料,使得上端口的空间能有效利用,不浪费空间;同时,也避免为了放更大物料而将上端口做大,进而将进料通道22做大,影响整机的美观度。所述旋转盖5还设有盛料腔,所述盛料腔呈碗状。所述盛料腔开口向上时物料位于上端口处,所述盛料腔开口向下时物料落入进料通道22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物料为圆形或类似圆形时,便于物料的放置,物料不会从旋转盖上滑落,且增加了物料的放置空间,能容纳更大的物料。所述旋转盖5底部设有辅助进料口,所述辅助进料口的等效内径小于或等于45mm,所述辅助进料口呈圆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需要投放长条状的果蔬时,如胡萝卜、芹菜等,可以从辅助进料口投入,方便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使用感受;还保证用户的手不能从辅助进料口伸进料通道22内,达到操作安全的目的,且使得辅助进料口最大,方便用户投料。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进料通道包括连接段和进料段,所述连接段与进料段均为直圆筒形。所述连接段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a,30°≤a≤60°,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进料口连接,另一端与进料段光滑连接。所述进料段竖直设置,进料段的上端口用于投放物料,另一端则与连接段光滑连接。所述进料段竖直设置,使得进料段的上端口处于水平位置,这样从竖直方向进行投料,更能够适应用户的操作习惯,且落料迅速顺畅。所述进料段与连接段光滑连接,这样,用户在投入物料时,物料通过竖直的进料段后顺利进入连接段,不易卡料,且进料段与连接段光滑连接也使榨汁机外形更美观。物料沿着进料通道的连接段顺利通过进料口进入物料推进部,并被推进螺旋快速向下带入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间隙内进行挤压榨汁,提高了榨汁效率。所述连接段的中心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a,30°≤a≤60°,当a小于30°时,虽然能实现快速落料,但物料到达下端口时与挤压螺杆的中心距离较近,挤压螺杆的转速较小,承受的扭矩较大,不利于物料的咬入和预粉碎。当a大于60°时,进料通道的连接段过于平缓,物料连接段内壁的摩擦力较大,物料容易卡在进料段与连接段的接合处,不利于快速进料,降低了榨汁效率。本实施例中,a=45°,此时物料最易快速通过连接段并正好切入推进螺旋进行预粉碎且粉碎效果好。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范围为40mm~45mm,所述容纳部呈直筒形,所述容纳部的等效直径范围为41~46mm,当进料口的等效直径小于40mm时,虽然满足安规要求但进料口过小,需要将果蔬切成很小的块状才能通过进料通道进行榨汁,不方便用户操作,也降低了榨汁效率。当进料口的等效直径大于45mm时,则需要增设安全保护措施才能实现大口径进料。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的等效直径为45mm,相应的,所述进料通道的上端口的直径也为45mm,所述容纳部的等效直径为46mm,这样不仅满足安规标准要求,而且可以实现快速进料。用户在使用榨汁机时,由于进料口径的限制,手指不会碰到转动的挤压螺杆,从而避免机械危险的发生,保证了用户使用榨汁机的安全。可以理解的,所述容纳部呈上小下大的锥筒形。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容纳部呈上小下大的锥筒形,使挤压螺杆的物料推进部与容纳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挤压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容纳部内壁发生摩擦。同时,容纳部呈上小下大的锥筒形,使得物料有充足的容纳空间,且容纳空间在重力方向上设置,更有利于物料的容纳和下料,当物料进入物料推进部后,容纳部内壁设有压榨筋条,压榨筋条对物料的初步粉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物料被转动的挤压螺杆带入推进螺旋进行初步粉碎时不会在容纳部内打转,而是在压榨筋条的阻挡作用下沿推进螺旋被咬断,进而由推进螺旋向下旋转将经过初步粉碎的物料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间隙内进行二次粉碎及挤压榨汁。实施例六: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进料通道22的上端口活动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盖5,所述旋转盖5的旋转中心横贯上端口,所述旋转盖5用于放置物料且可绕旋转中心任一方向旋转,以使物料进入进料通道22。所述旋转盖5的旋转中心通过上端口中心,使得旋转盖5的旋转范围小,从而有效的节省了上端口的空间,使得上端口能最大限度的容纳物料,即上端口的口径多大,就能放多大的物料,使得上端口的空间能有效利用,不浪费空间;同时,也避免为了放更大物料而将上端口做大,进而将进料通道22做大,影响整机的美观度。所述旋转盖5还设有盛料腔,所述盛料腔呈碗状。所述盛料腔开口向上时物料位于上端口处,所述盛料腔开口向下时物料落入进料通道22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物料为圆形或类似圆形时,便于物料的放置,物料不会从旋转盖上滑落,且增加了物料的放置空间,能容纳更大的物料。所述旋转盖5底部设有辅助进料口,所述辅助进料口的等效内径小于或等于45mm,所述辅助进料口呈圆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需要投放长条状的果蔬时,如胡萝卜、芹菜等,可以从辅助进料口投入,方便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使用感受;还保证用户的手不能从辅助进料口伸进料通道22内,达到操作安全的目的,且使得辅助进料口最大,方便用户投料。所述旋转盖5还设有旋转轴,所述进料通道22侧壁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盖通过旋转轴与旋转孔的配合铰接于进料通道22的侧壁;或者,所述旋转盖5设有旋转孔,所述进料通道22的侧壁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盖5通过旋转孔与旋转轴的配合铰接于进料通道侧壁。当榨取苹果、橙子或番茄等横截面尺寸较大的物料时,无须将果蔬切块,直接将物料放置于旋转盖5的盛料腔中,此时,旋转盖5将上端口遮挡,保证人手伸不到进料通道22内;然后沿旋转轴转动旋转盖5,物料则落入进料通道内,在旋转过程中,旋转盖5始终将上端口遮挡,保证人手伸不到进料通道内,再将旋转盖转动至原来位置,放置物料,再转动旋转盖5使物料进入进料通道内,如此反复,既可实现连续榨汁,又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误伤用户;同时,用户也无需对果蔬进行预处理,实现连续的整果榨汁,方便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还有,机器无需频繁的启动与停止工作,降低了机器的损耗,提升了机器的使用寿命。所述容纳部23呈直筒形,使挤压螺杆的物料推进部与容纳部23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挤压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容纳部23内壁发生摩擦,容纳部内壁设有压榨筋条,压榨筋条对物料的初步粉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物料被转动的挤压螺杆带入推进螺旋412进行初步粉碎时不会在容纳部23内打转,而是在压榨筋条的阻挡作用下沿推进螺旋412被咬断,进而由推进螺旋412向下旋转将经过初步粉碎的物料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间隙内进行二次粉碎及挤压榨汁。可以理解的,所述容纳部呈上小下大的锥筒形。实施例七: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旋转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开启上端口时,第二盖体遮挡所述上端口,此时,第一盖体位于上端口上方竖直位置,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夹角呈90°,水平覆盖于上端口。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交处设有旋转轴,所述进料通道侧壁设旋转孔,所述旋转盖通过旋转孔与旋转轴的配合铰接于进料通道的侧壁。在榨取苹果、橙子或番茄等横截面积尺寸较大的物料时,无需将果蔬切块,可直接打开第一盖体,此时,第二盖体遮挡上端口,可以将整个蔬果放在第二盖体上,然后翻转第一盖体,使其盖合于上端口,第二盖体则位于进料通道内的竖直位置,果蔬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落入进料通道内并进行果汁榨取。用户在投入物料进行榨汁的过程中,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始终交替遮挡所述上端口,使得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将榨汁机内部的运动部件与外界隔开,用户无法在榨汁机工作的过程中将手指伸入进料通道内部,从而避免了手指接触到运动的挤压螺杆,避免了机械危险的发生。这样既保证了用户使用榨汁机的安全,又实现了整果榨汁。所述容纳部呈直筒形,使挤压螺杆的物料推进部与容纳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挤压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容纳部内壁发生摩擦,容纳部内壁设有压榨筋条,压榨筋条对物料的初步粉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物料被转动的挤压螺杆带入推进螺旋进行初步粉碎时不会在容纳部内打转,而是在压榨筋条的阻挡作用下沿推进螺旋被咬断,进而由推进螺旋向下旋转将经过初步粉碎的物料快速带入挤压研磨部与压榨腔形成的间隙内进行二次粉碎及挤压榨汁。可以理解的,所述容纳部呈上小下大的锥筒形。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