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工业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干斜口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平口杯子,喝完水后,残余的水会积留在杯底,不易干且容易滋生细菌;而你将杯子倒置过来,又会将杯口与桌面或者其他台面接触,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再者,传统的平口杯,陶瓷杯或者玻璃杯喝茶水,你需要将茶叶放在杯里,喝茶水的时候,需要不停用舌头或者嘴唇去堵住茶叶,造成喝茶过程中的不便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口杯,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干燥的斜口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干斜口杯,包括杯子主体,杯子主体的开口处设置为弧状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配合形成杯子主体的开口部,第一开口部设置支撑台部,可将杯子主体的开口朝下倾斜的立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开口部的支撑台部为下凹的圆形半弧状。
进一步的,为倾斜的立起状态时,杯子主体的第一开口部半弧中点与杯子主体的重点垂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的之间平滑的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的杯子主体还设置有隔板,隔板由杯子主体的底部向上垂直或倾斜延伸至接近第一开口部最底端,隔板设置有至少一处的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设置在接近杯子主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的杯子主体与隔板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杯子主体采用玻璃、塑料、陶瓷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为设置在隔板底部的若干组网孔。
优选的,所述的网孔为三组或六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杯子在平常不喝水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倾斜立起而让杯子可以保持干燥,不会由于产生水垢而带来的清洗问题,在杯子中间设置在隔板及隔板底部的过滤网可以进一步的方便泡茶用户, 让喝茶的人敞口杯喝茶,变得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易干斜口杯正视结构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易干斜口杯等轴侧结构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的易干斜口杯俯视结构图;
附图4为实施例1的易干斜口杯立体结构图;
附图5为实施例1的易干斜口杯倾斜立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易干斜口杯,包括杯子主体1,杯子主体1的开口处设置为弧状的第一开口部11、第二开口部12,第一开口部11与第二开口部12配合形成杯子主体1的开口部,第一开口部1设置支撑台部,可将杯子主体1的开口朝下倾斜的立起。
上述的第一开口部1的支撑台部为下凹的圆形半弧状,在为倾斜的立起状态时,杯子主体1的第一开口部11半弧中点与杯子主体1的重点垂线重合,而可以保持杯子主体1稳定的保持倾斜立起状态。
具体的,可以参照图5,杯子主体倾斜立在平面DM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杯子主体1还设置有隔板2,隔板2由杯子主体1的底部向上垂直或倾斜延伸至接近第一开口部11最底端,优选的,为垂直延伸,具体的,还在隔板2设置有一处或多处的过滤网21。
本实施例中,由上述的隔板2将杯子主体1进行分隔,两个内腔任意一个可以用于放置茶叶或其他冲泡的材料,以放入茶叶为例,当杯子主体1内倒入开水后,杯子主体1的两个内腔内的液体通过过滤网21相互参透,在喝水的时候,使用者从杯子主体1另一个内腔外边缘进行喝茶,过滤网21可以对茶叶有效的起到隔断作用。
优选的,可以由杯子主体1的第一开口部11一侧与隔板2形成第一内腔,由杯子主体1的第二开口部12一侧与隔板2形成第二内腔,最佳的可以将茶叶放置在第一内腔中。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不仅适用于茶叶,也适用于其他可以冲泡的材料,具体的过滤网21网孔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
优选的,杯子主体1与隔板2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
优选的,第一开口部11与第二开口部12的之间平滑的过渡,隔板2两侧的边缘与杯子主体1连接处之间采用圆弧平滑过渡,可以有效的防止垃圾长期嵌在杯子主体1与隔板2的连接处之间。
优选的,上述的过滤网21设置在接近杯子主体1的底部。
优选的,杯子主体1采用玻璃、塑料、陶瓷灯材料制成。
优选的,第一开口部11、第二开口部12分别设置用于提醒使用者饮水时识别第一开口部11以及第二开口部12的不同的识别色圈。
优选的,上述的过滤网21为设置在隔板2底部的多组网孔,具体的网孔为三组或六组。
优选的,上述的开口部半径大于杯子主体1底部的半径,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倾斜放置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上述的第一开口部11可以为磁性材料制成,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放置在不锈钢材料平面的稳定性。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