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式剥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7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式剥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剥蒜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式剥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家庭,餐馆,以及食品加工厂中,剥蒜大多以手工方式实现,其存在的弊端有:费时,费事,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式剥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电机、主轴、连杆、销轴、飞轮、脱皮筒、筒盖,所述主支架一侧设置有脱皮筒孔、一侧设置有支座Ⅰ和支座Ⅱ,所述脱皮筒一端开口和筒盖螺接、一端设置有耳板,所述主轴一端与支座Ⅰ配合后和电机联结、另一端与支座Ⅱ配合后和飞轮联结,所述连杆一端和飞轮通过销轴铰接、另一端和脱皮筒的耳板通过销轴铰接,所述脱皮筒穿装在主支架的脱皮筒孔内。

优选的,所述主轴穿装有轴承Ⅰ和轴承Ⅱ。

优选的,所述支座Ⅰ、支座Ⅱ分别通过轴承Ⅰ、轴承Ⅱ和主轴配合。

优选的,所述销轴穿装有轴套。

优选的,所述连杆两端通过轴套和销轴铰接。

优选的,所述脱皮筒为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筒盖上附有十字形旋钮。

优选的,所述电机由控制电路输出PWM波调节转速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脱皮筒和连杆,飞轮转动通过连杆带动脱皮筒往复运动,蒜瓣由于自身惯性不断撞击脱皮筒壁,实现剥蒜的效果;控制电路输出PWM波调节转速大小,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对不同湿度和品种的蒜达到剥皮效果;圆柱体的脱皮筒筒体使得脱皮筒的容量达到最佳;附有十字形旋钮的筒盖使筒盖的开合更省力;主轴处穿装有轴承、销轴穿装有轴套使得转动连接处更耐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脱皮筒、筒盖连接到一起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主支架、2.电机、3.主轴、4.连杆、5.销轴、6.飞轮、7.脱皮筒、8.筒盖、11.支座Ⅰ、12. 支座Ⅱ、13.轴承Ⅰ、14. 轴承Ⅱ、15.脱皮筒孔、41.轴套、71.耳板、81.十字形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4,一种自动式剥蒜装置包括主支架1、电机2、主轴3、连杆4、销轴5、飞轮6、脱皮筒7、筒盖8,所述主支架1一侧设置有脱皮筒孔15、一侧设置有支座Ⅰ11和支座Ⅱ12,所述脱皮筒7一端开口和筒盖8螺接、一端设置有耳板71,所述主轴穿装有轴承Ⅰ13和轴承Ⅱ14,所述主轴3一端与支座Ⅰ11配合后和电机2联结、另一端与支座Ⅱ12配合后和飞轮6联结,所述支座Ⅰ11、支座Ⅱ12分别通过轴承Ⅰ13、轴承Ⅱ14和主轴3配合,所述销轴5穿装有轴套41,所述连杆4一端和飞轮6通过销轴5铰接、另一端和脱皮筒7的耳板71通过销轴5铰接,所述连杆4两端通过轴套41和销轴5铰接,所述脱皮筒7穿装在主支架1的脱皮筒孔15内,所述脱皮筒7为圆柱体,所述筒盖8上附有十字形旋钮81,所述电机2由控制电路输出PWM波调节转速大小。

使用时,将蒜瓣放入带有筒盖的脱皮筒,电机经主轴将动力传动到飞轮,飞轮通过连杆带动脱皮筒做往复运动,蒜瓣由于自身惯性不断撞击脱皮筒壁,达到剥蒜的目的;当有湿度和品种不同的蒜时,通过控制电路输出PWM波调节转速大小,进行匹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