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灰尘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569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生活用品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鞋灰尘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中清理皮鞋表面浮尘时,大多用一块抹布反复擦拭来完成,这样不仅容易污染双手,而且擦拭费力,操作不便。现有技术下,一些具有清除皮鞋灰尘功能的除尘器,都是针对怎样清除鞋底灰尘来设计的,无论是电动的还是手动的,都不具备全面清除皮鞋灰尘的功能,而且一些电动的除尘器结构过于复杂,经济成本过高,不便普及,因此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皮鞋灰尘除尘器,避免用手清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操作简便,既能够清除鞋底灰尘,又能够清除鞋面灰尘,而且能够刮除鞋底附着的污泥,功能全面,更加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皮鞋灰尘除尘器,具有盒体,盒体为上端敞口式盒体,盒体内放置与其大小适配并可拆卸更换的摩擦垫,摩擦垫上方设有横置的滚筒擦,且滚筒擦的筒体套于U型支架的横梁,U型支架的两根竖梁末端分别铰接盒体的左右两侧,U型支架的竖梁中部设有斜置的并支撑U型支架与盒体呈一定夹角的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上端与U型支架的竖梁中部固连,弹簧件的下端与盒体的外侧固连,所述盒体的侧板上端固定设有L型刮板。

所述盒体为方形盒体,所述盒体的长为30~40cm,宽为18~40cm,高为3~10cm。

所述摩擦垫的最外层全包裹式具有可更换并拆卸的橡胶植绒层,所述橡胶制绒层用拉链或绑带实现橡胶制绒层的安装或拆卸。

所述滚筒擦的擦体为绒毛层擦体。

所述滚筒擦的擦体为全棉水刺无纺布层擦体。

所述盒体,U型支架以及L型刮板均为金属件。

所述U型支架在自然状态下与盒体所呈的夹角度数小于等于4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除了可清除鞋底、鞋面的灰尘外,还能够刮除鞋底的污泥,不用手接触鞋子,清灰、刮泥操作简便,节省空间,省去进门换鞋的麻烦;

2、较电动式除尘器,结构简易,节省耗材,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易于普及;

3、全包裹式的橡胶植绒层能够换面使用,提高利用率,此外,橡胶植绒层可更换并拆卸,方便日后的清洁,更加经济实用;

4、利用弹簧件的拉力令滚筒擦对鞋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鞋面清灰效果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阐述。

皮鞋灰尘除尘器,具有盒体1,所述盒体1为上端敞口式盒体,所述盒体1内放置与其大小适配并可拆卸更换的摩擦垫2,所述摩擦垫2上方设有横置的滚筒擦3,且滚筒擦3的筒体套于U型支架4的横梁,所述U型支架4的两根竖梁末端分别铰接盒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支架4的竖梁中部设有斜置的并支撑U型支架4与盒体1呈一定夹角的弹簧件5,所述弹簧件5上端与U型支架4的竖梁中部固连,弹簧件5的下端与盒体1的外侧固连,所述盒体1的侧板上端固定设有L型刮板6。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优选为方形盒体,所述盒体1的长为30~40cm,宽为18~40cm,高为3~10cm。结构简易,节省空间。

其中,为方便日后随时更换并清洁摩擦垫2,所述摩擦垫2的最外层全包裹式具有可更换并拆卸的橡胶植绒层,橡胶植绒层采用全包裹式,可双面换向使用,充分提高利用率;采用橡胶植绒层,较其他材料具有排水性佳,坚韧、耐用、止滑的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刮除鞋底的泥沙,日后清洗也十分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制绒层用拉链或绑带实现橡胶制绒层的安装或拆卸。

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关滚筒擦3的一个实施例为:所述滚筒擦3的擦体为绒毛层擦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关滚筒擦3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所述滚筒擦3的擦体为全棉水刺无纺布层擦体。

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盒体1,U型支架4以及L型刮板6均为金属件,其中,L型刮板6采用硬、强度俱佳的钢板制成。

再其中,所述U型支架4在自然状态下与盒体1所呈的夹角度数小于等于45°。使用原理:将鞋子前部插入滚筒擦3和摩擦垫2之间,弹簧件5被拉伸,依靠弹簧件5的回弹弹力,令滚筒擦3对鞋面产生向下的压力,不断反复抽拉鞋子,让滚筒擦3在U型支架4的横梁旋转,摩擦清除鞋子鞋面的灰尘。与此同时,因鞋底不断与摩擦垫2的上端面摩擦接触,清除鞋面灰尘的同时还可实现对鞋底灰尘或砂砾的清除。此外,如果鞋底或鞋帮占有污泥,还可用L型刮板6将污泥刮除。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功能齐全,而且清灰刮泥操作都非常便捷,经济实用,易于普及和推广。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