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垢除垢功能的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501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垢除垢功能的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防垢除垢功能的直饮水机。



背景技术:

直饮水机是能够制备或给付温水、热水和冷水的器具,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饮水、泡茶、冲咖啡、即食食品以及调制冷饮等各种需要。尤其在学校、车站、医院等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地方,直饮水机的应用十分广泛。

现有的直饮水机,加热水胆一般是将水直接通入到热胆中,经过电加热管对直饮水进行加热。由于直饮水中含有钙镁离子,在高温时上述离子从水体中析出并与水体中的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等颗粒,由于加热管的温度较高,因此上述颗粒更容易附着在电加热管外表面上形成水垢,从而对加热管的加热性能造成较大影响,降低电热水器的换热效率,甚至出现爆管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采用超声波装置进行防垢、除垢的热胆。然而,现有的带有超声波装置的热胆,并不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碳酸钙颗粒,上述颗粒仍然会聚集在热胆的各个角落,如出水口与入水口处,造成管体堵塞。如何避免直饮水的反复加热以及降低电加热管周围水体的钙镁离子浓度,对于减少水垢的生成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直饮水机的电加热管容易结垢影响水体加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防垢除垢功能的直饮水机,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垢除垢功能的直饮水机,包括壳体、控制器、热胆以及设置于热胆内部的加热器件,热胆内穿设有一饮用水导管且所述热胆填充有用于将加热器件所产生的热量导入到饮用水导管中的导热剂,所述热胆中还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与控制器控制连接,且设置于热胆的内壁上或饮用水导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器件未与直饮水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水体中生成的碳酸钙颗粒附着于加热器件上影响热传导的效率。并且,由于直饮水直接经过饮用水导管穿出热胆,不存在反复加热的问题,也就减少了饮用水导管中生成的碳酸钙等颗粒的含量,不利于水垢的形成。最后,为了避免可能生成的水垢附着于饮用水导管的内壁上,在热胆内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使得碳酸钙等固体颗粒不易附着于饮用水导管的内壁上,减少水垢的生成,防止管路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热胆外侧的超声波换能器和插入所述热胆中的超声波振动头,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与所述超声波振动头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超声波的频率及振动时间均由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振动头为设于饮用水导管周围的呈弧形的振动片或是插入到导热剂中的振动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于饮用水导管的振动片更易于将振动传导到饮用水内壁上,而插入到导热剂中的振动棒则更有利于利用导热剂将振动传导到整个热胆中。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振动头穿过所述热胆的外壁的一段与热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为了避免超声波发生装置发生故障后不易更换,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发生装置未与热胆焊接,而是采用螺栓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后期将超声波发生装置取下。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振动棒或振动片的振动使得热胆与振动头之间出现缝隙,避免导热剂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件为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剂为水或导热油或液态导热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饮用水导管为不锈钢波纹管或陶瓷管或石英玻璃管或纯铜管。

进一步的,所述饮用水导管呈螺旋状或波浪状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有效地增大饮用水导管与导热剂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导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热胆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且热胆上开设有一泄压阀

通过设置泄压阀,可以有效地排除热胆中的压力,避免热胆被涨裂,通过设置保温层,可以避免导热剂中的热量流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将现有的直接加热直饮水的加热方式改为间接加热,如此便避免了电加热管与直饮水的直接接触,避免了电加热管的外壁上生成水垢,使得电加热管保持良好的导热效率;

(2),通过设置超声波发生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饮用水导管中的碳酸钙颗粒附着于饮用水导管的内壁上,也就避免了饮用水导管内壁产生水垢,影响饮用水导管的导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饮水机的热胆及加热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1、壳体;2、控制器;3、热胆;4、导热剂;5、超声波发生装置;6、超声波换能器;7、超声波振动头;8、出水龙头;9、密封圈;10、电加热管;11、泄压阀;12、保温层;13、饮用水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电加热管与直饮水直接接触、并利用超声波振动防止水垢生成的具有防垢除垢功能的直饮水机。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防垢除垢功能的直饮水机,包括壳体1、控制器2、热胆3以及设置于热胆3内部的加热器件,热胆3内穿设有一饮用水导管13且热胆3内填充有用于将加热器件所产生的热量导入到饮用水导管13中的导热剂4,饮用水导管13的两端分别与自来水管及出水龙头8相连通,热胆3中还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5,超声波发生装置5与控制器2控制连接,且设置于热胆3的内壁上或饮用水导管13上。

对于上述超声波发生装置5,主要包括位于热胆外侧的超声波换能器6和插入热胆中的超声波振动头7,超声波换能器6与超声波振动头7连接成一整体,超声波换能器6与控制器2电连接。上述设置,可以使得超声波的频率及振动时间均由控制器2控制。对于超声波发生装置5的工作状态,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定时启动或始终处于启动状态两种方式。

为了适应于不同的热胆3,超声波振动头7为设于饮用水导管13周围的呈弧形的振动片或是插入到导热剂4中的振动棒。上述技术方案,设于饮用水导管13的振动片更易于将振动传导到饮用水内壁上,而插入到导热剂4中的振动棒则更有利于利用导热剂4将振动传导到整个热胆3中。

为了避免超声波发生装置5发生故障后不易更换,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发生装置5未与热胆3焊接,而是采用螺栓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后期将超声波发生装置5取下。超声波振动头7穿过热胆3的外壁与热胆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通过设置密封圈9,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振动棒或振动片的振动使得热胆3与振动头之间出现缝隙,避免导热剂4泄露。

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器件,优选的采用电加热管10,电加热管10与控制器2电连接。

对于导热剂4的选择,本实用新型采用水作为导热剂4。采用水作为导热剂4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水作为导热剂4消耗后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充,直接将热水管中的热水注入热胆3即可,其次,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体积的水,所含的热量最多,有利于饮用水导管13内直饮水的加热,当然,考虑到加热的温度及速率,导热剂4还可以选择为导热油或液态导热金属。

在本实用新型中,饮用水导管13为不锈钢波纹管或陶瓷管或石英玻璃管或纯铜管,优选采用石英玻璃管或陶瓷管,在保有良好的导热效率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饮用水导管13中的直饮水被重金属离子污染。

为了有效地增大饮用水导管13与导热剂4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导热效率,饮用水导管13呈螺旋状或波浪状设置。

优化的,热胆3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12且热胆3上开设有一泄压阀11,通过设置泄压阀11,可以有效地排除热胆3中的压力,避免热胆3被涨裂,通过设置保温层12,可以避免导热剂4中的热量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直饮水机的热胆3中,加热器件未与直饮水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水体中生成的碳酸钙颗粒附着于加热器件上影响热传导的效率。并且,由于直饮水直接经过饮用水导管13穿出热胆3,不存在反复加热的问题,也就减少了饮用水导管13中生成的碳酸钙等颗粒的含量,不利于水垢的形成。最后,为了避免可能生成的水垢附着于饮用水导管13的内壁上,在热胆3内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5,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使得碳酸钙等固体颗粒不易附着于饮用水导管13的内壁上,减少水垢的生成,防止管路堵塞。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