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拆式底板的电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597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拆式底板的电烤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式底板的电烤箱。



背景技术:

电烤箱是一种利用电热元件发出的辐射加热需要烹饪的食物的厨房家电,在烤制食物之前,需要接通电源电烤箱才能工作。由于电烤箱在烹制食物时是通过热传导的原理来加热食物,是传统的食物烹饪方式,食物均衡受热,可以更好地保持食物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因此电烤箱深受人们喜爱。所述电烤箱通常包括烤箱本体和电热元件,其中烤箱本体内形成有炉腔以放置需要烹饪的食物;所述电热元件置于烤箱本体内形成的炉腔内,在通电时发出辐射热,从而加热所述食物。

目前,市面上的家用电烤箱的电热元件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台式电烤箱采用的电热元件裸露的方式,直接对食物进行远红外热辐射加热,此结构的优点是食物受电热元件直接热辐射,加热效率较高,食物加热速率较快,但是由于热空气往上升的原理,导致上部温度高于底部的温度,使烤箱炉腔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致使烤制出来的食物如烘焙蛋糕会产生塌陷和收腰的问题;另一种是嵌入式烤箱采用的底部隐藏电热元件和上部电热裸露的方式,此结构的优点是下部电热元件隐藏在烤箱本体内形成的炉腔的下部,这样做解决了底部不容易清洁的诉求;而且提升了底部空间的利用率;但此结构因为下部电热元件隐藏在底部,被底部反射了大量的热量,热传递的效率远远低于裸露式布局,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预热时间拉长,底部温度和上温度温差很大,烤制的食物底部出现不上色的缺陷。

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的电烤箱中存在着炉腔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致使电烤箱的烘烤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解决电烤箱的炉腔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地问题成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对电烤箱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设计出一种具有可拆式底板的电烤箱,其能够使电烤箱的炉腔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致使电烤箱烤制出着色均匀的食物,并且同时避免了食物油脂或残渣掉落在下部电热元件上,致使电烤箱更加安全更加易清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式底板的电烤箱,包括设有炉腔的烤箱本体,所述炉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电热元件和下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电热元件的上方设有可拆式底板,所述可拆式底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电烤箱在电烤箱的炉腔的下电热元件上方设有可拆式底板,其可让炉腔底部充分蓄积热量,而不会像裸露式那样,热量快速上升,致使底部蓄积热量可以最大的限度的解决炉腔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以轻易地烤制出上下两侧均匀着色的食物。另外所述可拆式底板上设有通孔,避免了嵌入式烤箱因为下部电热元件隐藏在底部而被底部反射了大量的热量致使热传递的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所述可拆式底板避免了食物油脂或残渣掉落在下电热元件上,致使电烤箱更加安全更加易清洁。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可拆式底板通过固定导轨与炉腔两侧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式底板由于是通过固定导轨与炉腔两侧可拆卸连接,因此当可拆式底板需要清洗时,可直接取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从而使电烤箱更加干净安全。另外固定导轨不但具有安装导向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支撑固定可拆式底板的作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可拆式底板上设有可抽提式提手,便于所述可拆式底板取出。

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用手抓住可抽提式提手并提起提手,就可轻松地拉出所述可拆式底板。当用户不用可抽提式提手时,可抽提式提手不会让消费者有任何的突兀感,所述可抽提式提手不但功能实用,且美观性强。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可抽提式提手由提手主体、限位垫圈和固定螺钉组成。使用时,用户将提手主体往上提,提手主体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有利于用户更好地取出所述可拆式底板;不用时,提手主体会惯性的下落,即实用又不影响美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可拆式底板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限位凹孔,所述可抽提式提手通过所述限位凹孔固定于所述可拆式底板上,所述可抽提式提手的提手主体包括头部和柱部,头部的直径大于限位凹孔的直径,柱部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限位凹孔的直径,限位垫圈的直径大于限位凹孔的直径,并且头部的高度与限位凹孔向下凹陷的深度相等,即头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可拆式底板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在不使用可抽提式提手时,提手主体会惯性的滑落,不会高出可拆式底板的上表面,实用美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电烤箱还包括用于放置待烹饪的食物的搁架,所述搁架通过设于所述炉腔两侧的搁架安装导轨置于炉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在搁架上可放置多种不同的需要烹饪的食物,以实现同时烹饪不同食物的功能。另外,本实用新型电烤箱的炉腔的左右两侧可设置多个搁架安装导轨,以实现大量烤制食物的作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电烤箱还包括用于放置待烤食物的烤杆,所述烤杆通过设于所述炉腔两侧的烤杆固定件或所述炉腔两侧设置的凹槽置于炉腔内。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更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可拆式底板的四周的通孔之间的间距小于可拆式底板的中部的通孔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可拆式底板由多种材料如金属或塑料制成。

更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可拆式底板由镀锌钢板、镀铝钢板或不锈钢制成。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中,所述可拆式底板在靠近所述烤箱本体的烤箱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烤箱本体相匹配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弯折的角度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为,本实用新型电烤箱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烤箱在下电热元件的上方设有可拆式底板,可让炉腔底部充分蓄积热量,而不会像裸露式那样热量快速上升,以使底部蓄积热量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炉腔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以轻易地烤制出上下两侧均匀着色的食物;

(2)本实用新型烤箱的可拆式底板上设有通孔,有利于热量更加均衡的加热食物的底部,起到了热量的导流散热作用,使底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控制温度的精准性更高,并且避免了嵌入式烤箱因为下部电热元件隐藏在底部而被底部反射了大量的热量致使热传递的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所述可拆式底板对下电热元件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食物油脂或残渣掉落在下电热元件上,致使电烤箱更加安全更加易清洁消毒;

(3)实用新型烤箱的可拆式底板上设有可抽提式提手,使用时,用户将提手主体往上提,提手主体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有利于用户更好地取出所述可拆式底板,不使用时,提手主体会惯性的下落,不会高出可拆式底板的上表面,即实用又不影响美观。

(4)本实用新型电烤箱的炉腔的左右两侧可设置多个搁架安装导轨,以安置多个用于放置待烹饪的食物的搁架,能够实现大量烤制食物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烤箱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烤箱装配可拆式底板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烤箱的可拆式底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可拆式底板的正视图;

图5为图3中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 烤箱本体;

11 烤箱门;

2 上电热元件;

3 下电热元件;

4 可拆式底板;

5 固定导轨;

6 搁架安装导轨;

7 烤杆固定件;

8 可抽提式提手;

81 提手主体;

82 限位垫圈;

83 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参照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在不偏离在此展示的实用新型主题的原理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文中大致描述的以及附图中所图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可以在宽泛的配置变化中进行排列、替换、组合和分拆,所有这些排列、替换、组合和分拆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间距定义为相邻的通孔之间的距离。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烤箱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烤箱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而图2为图1所示的电烤箱装配可拆式底板后的效果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烤箱包括设有炉腔的烤箱本体1,所述炉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电热元件2和下电热元件3,在所述下电热元件3的上方设有可拆式底板4,所述可拆式底板4上设有多个通孔(图中未标识)。可拆式底板4可让炉腔底部充分蓄积热量,而不会像裸露式那样,热量快速上升,致使底部蓄积热量可以最大的限度的解决炉腔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以轻易地烤制出上下两侧均匀着色的食物。可拆式底板4上设有的通孔可避免嵌入式烤箱因为下部电热元件隐藏在底部而被底部反射了大量的热量致使热传递的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食物油脂或残渣掉落在下电热元件3上,致使电烤箱更加安全更加易清洁。可拆式底板4通过固定导轨5与炉腔两侧可拆卸连接,因此当可拆式底板4需要清洗时,可直接取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从而使电烤箱更加干净安全。另外固定导轨5不但具有安装导向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支撑固定可拆式底板4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电烤箱还包括用于放置待烹饪的食物的搁架(图中未示出),所述搁架通过设于所述炉腔两侧的搁架安装导轨6置于炉腔内。在搁架上可放置多种不同的需要烹饪的食物,以实现同时烹饪不同食物的功能,而且本实用新型电烤箱的炉腔的左右两侧可设置多个搁架安装导轨6,以实现大量烤制食物的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电烤箱还包括用于放置待烤食物的烤杆(图中未示出),其通过设于所述炉腔两侧的烤杆固定件7或所述炉腔两侧设置的凹槽置于炉腔内。可拆式底板4可由多种材料如金属或塑料制成,优选由镀锌钢板、镀铝钢板或不锈钢制成。另外由图1和图2可知,可拆式底板4在靠近所述烤箱本体1的烤箱门11的一端设有与烤箱本体1相匹配的弯折部(图中未标识),所述弯折部弯折的角度为9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烤箱的可拆式底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可拆式底板的正视图;图5为图3中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由图3、图4和图5可知,可拆式底板4上设有可抽提式提手8,便于取出可拆式底板4,并且所述可拆式底板的四周的通孔之间的间距小于可拆式底板的中部的通孔之间的间距。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用手抓住可抽提式提手8并提起提手,就可轻松地拉出可拆式底板4。当用户不用可抽提式提手8时,可抽提式提手不会让消费者有任何的突兀感,可抽提式提手8不但功能实用,且美观性强。

图6为图5中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由图6可知,可抽提式提手8由提手主体81、限位垫圈82和固定螺钉83组成。可拆式底板4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限位凹孔(图中未标识),可抽提式提手8通过所述限位凹孔固定于可拆式底板4上,可抽提式提手8的提手主体81包括头部(图中未标识)和柱部(图中未标识),头部的直径大于限位凹孔的直径,柱部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限位凹孔的直径,限位垫圈82的直径大于限位凹孔的直径,并且头部的高度与限位凹孔向下凹陷的深度相等,即头部的上表面与可拆式底板4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用时,用户将提手主体81往上提,提手主体81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有利于用户更好地取出可拆式底板4;在不使用可抽提式提手8时,提手主体81会惯性的滑落,不会高出可拆式底板4的上表面,实用美观。

本实用新型烤箱可让炉腔底部充分蓄积热量,而不会像裸露式那样热量快速上升,以使底部蓄积热量可以最大的限度的解决炉腔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以轻易地烤制出上下两侧均匀着色的食物;且有利于热量更加均衡的加热食物的底部,起到了热量的导流散热作用,使底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控制温度的精准性更高,并且避免了嵌入式烤箱因为下部电热元件隐藏在底部而被底部反射了大量的热量致使热传递的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食物油脂或残渣掉落在下电热元件上,致使电烤箱更加安全更加易清洁消毒。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