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施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学生桌椅。
背景技术:
在学校里,课桌和椅子(或凳子)是学生们学习听课的必备,而传统的课桌和椅子都是分离的,不仅占用教室空间,而且规格一样,对于不同身材的学生而言,某些偏高或者偏矮的同学长期坐着不合适的桌椅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影响他们的听课效率,在进行大扫除或者集体活动时,传统的课桌和椅子不方面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学生桌椅,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方案为:一种学生桌椅,该桌椅包括椅子机构,椅子机构包括椅座,椅座后侧边缘处固定有靠背,椅座前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固定有桌板;所述的椅座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椅子机构和桌板为一体式结构,节省了教室空间。
所述的桌板两边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扩展面板,所述的桌板底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横向旋转与桌板底面铰接,扩展面板可以用于扩充桌板的使用面积,当需要扩展面板时,将扩展面板从桌板两侧面旋出,并旋转限位板,限位板顶边将扩展板顶住。
所述的限位板顶边上设置有垫块,所述的垫块高度与转轴半径相同,由于转轴的存在,会使得限位板顶边与桌板底面之间存在缝隙,缝隙会导致扩展板与桌板不齐,垫块的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
所述的限位板为直角三角形板体结构,直角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结构,而且节省材料。
所述的连接杆为“L”形结构。
所述的椅座前端中部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与连接杆活动套接。
所述的套管侧面设置有通孔Ⅰ,所述的连接杆上均匀设置有一行插孔Ⅰ,所述通孔Ⅰ与插孔Ⅰ通过一插销Ⅰ插接固定,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桌板整体的前后调节。
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与椅座中部固定,所述支撑杆杆体活动套接有支撑管;
所述的支撑管侧面设置有通孔Ⅱ,所述的支撑杆上均匀设置有一列插孔Ⅱ;
所述通孔Ⅱ与插孔Ⅱ通过一插销Ⅱ插接固定,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椅子机构以及桌板的上下调节。
所述的支撑管底端均匀连接固定有四个桌腿,每个桌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这样的设计方便了对该桌椅的整体移动。
所述的椅座顶面设置有座垫,坐垫的设计使学生们坐得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课桌和椅子二合一节省了教室空间,桌板前后距离,桌板大小以及椅子机构上下均可调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身材来任意设定,有利于纠正学生坐姿,有利于身体发育。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学生桌椅的扩展面板收回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一种学生桌椅的扩展面板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椅座,2.插孔Ⅱ,3.插销Ⅱ,4.桌腿,5.万向轮,6.支撑管,7.通孔Ⅱ,8.支撑杆,9.插孔Ⅰ,10.限位板,11.扩展面板,12.插销Ⅰ,13.座垫,14.靠背,15.桌板,16.通孔Ⅰ,17.连接杆,18.垫块,1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学生桌椅,该桌椅包括椅子机构,椅子机构包括椅座1,所述的椅座1顶面设置有座垫13。椅座1后侧边缘处固定有靠背14,所述的椅座1前端中部设置有套管,套管连接有“L”形结构的连接杆17,连接杆17顶端固定有桌板15,所述的套管侧面设置有通孔Ⅰ16,所述的连接杆17上均匀设置有插孔Ⅰ9,所述通孔Ⅰ16与插孔Ⅰ9通过一插销Ⅱ3插接固定;所述的椅座1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顶部与椅座1中部固定,所述支撑杆8杆体活动套接有支撑管6;所述的支撑管6侧面设置有通孔Ⅱ7,所述的支撑杆8上均匀设置有插孔Ⅱ2;所述通孔Ⅱ7与插孔Ⅱ2通过一插销Ⅱ3插接固定。所述的支撑管6底端均匀连接固定有四个桌腿4,每个桌腿4底部设置有万向轮5。所述的桌板15两边通过转轴19转动连接有扩展面板11,所述的桌板15底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横向旋转与桌板15底面铰接。所述的限位板10顶边上设置有垫块18,所述的垫块18高度与转轴19半径相同。所述的限位板10为直角三角形板体结构。
在学生学习时,如果桌板15使用面积不够用,可以从桌板15两侧旋出扩展面板11,并旋转桌板15底部的限位板10,限位板10顶边将扩展板顶住;当学生感觉到桌板15与身体的距离不合适时,拔出插销Ⅰ12,即可前后调节桌板15与身体的距离,调整完成后,再将插销Ⅰ12插入到通孔Ⅰ16和插孔Ⅰ9中固定;当学生感到椅座1的高低不合适时,拔出插销Ⅱ3,即可椅座1的高低,调整完成后,再将插销Ⅱ3插入到通孔Ⅱ7和插孔Ⅱ2中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上述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