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包括该密封圈的锅盖及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410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包括该密封圈的锅盖及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包括该密封圈的锅盖及锅。



背景技术:

在烹饪过程中,电饭锅、高压锅等烹饪用锅具的开口处常需要进行密封,以达到所需烹饪效果。现有密封圈结构设置于锅盖与锅体之间,密封圈与锅口上沿接触,在锅口上沿形成一道密封,达到密封效果。

通常地,该种密封圈对于锅口表面的精度、清洁程度等实际使用条件的要求较高,局部缺陷即可导致锅口上沿出现密封失效、锅体漏气等的问题。密封圈长期漏气不仅会大大影响烹饪效果,而且喷出的热蒸汽易造成烫伤风险,降低烹饪锅具的安全性能。此外,高温蒸汽会导致锅盖部分结构温度偏高,易导致锅盖材料老化,结构变形,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包括该密封圈的锅盖及锅。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无法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的缺陷,有效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锅口的密封圈,包括环形本体和第一密封部;

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本体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环形本体径向外侧延伸形成延伸部、之后又向所述环形本体的径向内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所述锅口的抵接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抵接部形成为夹有预设角度的弯折结构。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所夹预设角度为锐角或直角。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所夹角度能够发生可恢复原状的改变。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还包括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本体相连,另一端沿轴向、以远离所述环形本体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部抵接于所述锅口的内侧壁处并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部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与所述锅口的内侧壁接触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环形本体连为一体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为钩状结构。

一种包括所述的密封圈的锅盖,还包括固定架和保温盖板;所述密封圈和所述保温盖板均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为设置有环形槽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槽用于与所述保温盖板的环形边缘及所述密封圈配合连接固定。

一种锅,包括所述的锅盖和与所述锅盖相配合设置的锅体,所述锅口设置于所述锅体上,且所述锅盖扣设于所述锅口处,以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锅口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密封圈包括成弯折结构设置的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能够抵接于锅口的上沿位置,通过自身的弯折结构发生形变、产生弹力,从而压紧所述锅口的上沿,形成牢固密封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该密封圈对锅口平面的精度要求不高,即使锅盖组件轻微变形,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2、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能够与锅口的侧壁内表面配合连接,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第二道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形成的第一道密封结构均可单独达到密封效果,从而有效增强所述密封圈的密封作用及使用安全性。

3、具有所述密封圈的锅盖和具有所述锅盖的锅均可实现双重密封效果,即使在一道密封结构发生故障、或锅体轻微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完全密封作用,保证烹饪效果及使用安全,延长锅盖及锅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圈及与之配合的所述固定架、所述保温盖板和所述锅体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的剖面图。

图中:1、环形本体;2、第一密封部;21、延伸部;22、抵接部;3、第二密封部;31、密封凸筋;4、固定部;5、固定架;6、保温盖板;7、锅体;71、锅口上沿;72、锅口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以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锅口的密封圈,包括环形本体1和第一密封部2。所述第一密封部2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本体1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环形本体1径向外侧延伸形成延伸部21、之后又向所述环形本体1的径向内侧延伸形成用于密封所述锅口的抵接部22,所述延伸部21和所述抵接部22形成为夹有预设角度的弯折结构。所述抵接部22能够抵接于锅口上沿71处,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21和所述抵接部22之间所夹预设角度为锐角或直角,从而增大所述抵接部22与锅口上沿71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第一密封部2可以均匀地向锅口上沿71施加压力,形成较大的密封接触面积及良好的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延伸部21和所述抵接部22之间所夹角度能够发生可恢复原状的改变,更具体地,至少所述延伸部21和所述抵接部22之间的连接部位具有良好的弹性。当向所述密封圈施加沿轴向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弯折结构发生弹性变形,由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回复力使得所述抵接部22牢牢抵接于锅口上沿71表面处,增强抵接部22与锅口之间的密封性能,并使得该处密封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烹饪压力,可以同时提高密封圈的工作性能及安全性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2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本身的弹力能够与弹性结构变形产生的回复力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所述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较大的弹性回复力使得所述第一密封部2对于锅口表面精度要求不高,即使随着使用时间增长,锅盖组件发生轻微变形,所述第一密封部2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不会产生漏气现象。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还包括第二密封部3,所述第二密封部3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本体1相连,另一端沿轴向、以远离所述环形本体1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部3沿轴向延伸设置,能够与锅口处侧壁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所述第二道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密封部2所形成的第一道密封结构均可独立存在,无需互相依赖,从而形成双重密封保障,在一道密封失效的情况下,另一道密封结构可以正常工作,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保证使用安全。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部3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密封凸筋31,所述密封凸筋31与所述锅口的内侧壁接触相连。所述密封凸筋31能够加强所述第二密封部3与锅口侧壁72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部3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还包括与所述环形本体1连为一体的固定部4,所述固定部4设置为钩状结构。所述固定部4用于将所述密封圈固定于与之相适配的锅盖上,成钩状结构设置的所述固定部4能够与锅盖牢固相连,避免出现密封圈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的密封圈的锅盖,所述锅盖还包括固定架5和保温盖板6。所述密封圈和所述保温盖板6均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5上。此处,可拆卸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纹/螺钉连接、过盈配合等连接方式。可拆卸的设置方式使得所述密封圈和所述保温盖板6清洗方便,可以清除每次烹饪后在密封圈处残留的食物汤汁,干净卫生。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5为设置有环形槽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槽用于与所述保温盖板6的环形边缘及所述密封圈配合连接固定,优选地,连接部位还可设置螺钉进行固定。所述保温盖板6的表面可设置为凹凸不平的结构,有利于分散烹饪过程中凝固于锅盖上的冷凝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锅,包括所述的锅盖和与所述锅盖相配合设置的锅体7。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7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圈形成双重密封效果,且任一道密封结构均可单独起到密封作用,安全性能良好,不易发生漏气问题,能够有效延长锅盖及锅体7组件的使用寿命,为用户节约使用成本。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