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开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3928阅读:1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坚果开壳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坚果开壳器。



背景技术:

坚果是大家都喜爱吃的美食,并且营养价值很高,坚持每天食用,对人体非常好,但是由于坚果的果壳非常坚硬,食用起来比较费力,大多时候果仁还不能完全取出。

目前,现有的坚果开壳器大多采用直接砸取或者手压的结构,存在果仁砸碎不完整或者将果壳碎末飞溅的到处都是,不但不卫生还容易飞溅到使用者的身上,一旦进入眼睛,后果不堪设想;同时需要使用者施与很大力气,使用非常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坚果开壳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下:该开壳器包括基座、砸锤、弹簧、手持件;其中基座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筒状,上端封闭端设置一个凸台,凸台中间设置与筒状基座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砸锤纵截面为倒置T型,下半部分为平行于水平面的作用端,上半部分为垂直于作用端的支撑端,砸锤的支承端上部距离顶端1—4cm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手持件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内壁设置有与砸锤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砸锤的支承端依次通过弹簧和基座第一通孔与手持件内螺纹连接。

所述的弹簧的纵截面为倒置塔型。

所述的砸锤的作用端的宽度小于基座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该开壳器能够将坚果完全砸开,并且不会将果壳飞溅到开壳器外侧,基座有效防止果壳飞溅,对使用者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坚果的直径大小,通过螺纹调整砸锤和手持件,能够有效的调整砸锤作用端与底面的距离,使砸锤作用端直接将下砸力作用到坚果上,将将坚果砸开。同时,由于弹簧的弹力和砸锤自身的重力作用,使用者仅仅需要将手持件向上拉起之后突然放下就可以,不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气去夹压,使用非常轻松和省力,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砸锤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砸锤、3弹簧、4手持件、5凸台、6第一通孔、7作用端、8支撑端、9外螺纹、10第二通孔、11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和5所示,该开壳器包括基座1、砸锤2、弹簧3、手持件4。其中基座1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筒状,上端封闭端设置一个凸台5,凸台5中间设置与筒状基座1相连通的第一通孔6,所述的砸锤2纵截面为倒置T型,下半部分为平行于水平面的作用端7,上半部分为垂直于作用端的支撑端8,砸锤2的支承端8上部距离顶端1—4cm处设置有外螺纹9,所述的手持件4设置有第二通孔10,所述的第二通孔10内壁设置有与砸锤2外螺纹9相匹配的内螺纹11;所述的砸锤2的支承端8依次通过弹簧3和基座1第一通孔6与手持件4内螺纹11连接。

所述的弹簧3的纵截面为倒置塔型。

所述的砸锤2的作用端7的宽度小于基座1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6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根据坚果的大小,调整砸锤2作用端7与地面的距离,当调整好距离之后将手持件4套接到砸锤2支承端8的螺纹上,通过手持件4的内螺纹11与支承端8的外螺纹9螺纹连接,固定砸锤2作用端7与地面的距离。在使用时,将坚果放入基座1内,使用者用手向上拉去手持件4,之后突然松手,由于弹簧3弹力作用,砸锤3作用端7向下砸中基座1内的坚果,砸裂的果壳在基座1内,不会飞溅到其他地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