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56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手持吸尘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风道结构是关系到吸尘器的尘气分离效果、真空度、以及吸入功率等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相关技术中的手持吸尘器,通常采用直通风道结构,尘气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手持吸尘器,所述手持吸尘器结构简单、性能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吸尘器,包括: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上具有吸尘口;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负压装置;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机体组件相连且用于手持;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连接在所述地刷组件与所述机体组件之间且包括杯壳、旋风分离件和分隔件,所述旋风分离件设在所述杯壳内,所述分隔件设在所述杯壳与所述旋风分离件之间以将所述杯壳与所述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旋风腔和集尘腔,其中,所述旋风腔位于所述集尘腔的上方且为环绕所述旋风分离件的环形空间,所述旋风腔通过所述分隔件上的排尘口与所述集尘腔连通以使在所述旋风腔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所述排尘口排到所述集尘腔内,所述手持吸尘器构造成在所述负压装置启动时,所述旋风腔由所述吸尘口吸入尘气进行过滤,所述旋风腔内旋风分离出的气流进入所述机体组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吸尘器,结构简单、性能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上进一步具有向所述旋风腔供入气体的进气口,所述尘杯组件进一步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旋风腔内且夹设在所述旋风腔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拦截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尘口之间以使由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旋风腔内的气流沿着远离所述分流件的方向朝向所述排尘口环形绕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上具有穿孔,所述分流件包括:设在所述旋风锥上的导流筋和设在所述杯壳上的隔断筋,所述导流筋和所述隔断筋上下对抵,且所述隔断筋的部分伸入所述穿孔内以将所述穿孔分隔成位于所述分流件两侧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尘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组件设在所述尘杯组件的顶部,所述机体组件包括底部具有进风口的机壳,所述旋风分离件为立锥筒形的旋风锥,所述旋风锥内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件支架和设在所述过滤件支架上的过滤件,其中,所述过滤件支架包括:卧环部、支撑部、内圈密封环部和外圈密封环部,所述卧环部的内环限定出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卧环部相连且位于所述卧环部的远离所述机体组件的轴向一侧以用于支撑所述过滤件,所述内圈密封环部的内环与所述卧环部的内环部位相连、所述内圈密封环部的外环朝向所述机体组件的方向渐扩延伸以与所述机壳的底壁密封配合且环绕所述进风口,所述外圈密封环部的内环与所述卧环部的外环部位相连、所述外圈密封环部的外环朝向所述机体组件的方向渐扩延伸以与所述杯壳密封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壳体、出气管、转接管和卡扣钮,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地刷壳体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出气管的外表面上具有沿所述出气管的周向延伸的滑移凹槽,所述转接管外套在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上且所述转接管的管壁上具有安装孔,所述卡扣钮一方面与所述安装孔卡嵌配合、另一方面与所述滑移凹槽可滑移地配合,以使所述转接管相对所述出气管可周向转动但不可轴向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钮包括:本体部、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其中,所述本体部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部在所述转接管的周向上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卡位部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卡位部的至少部分均位于所述转接管内且非与所述安装孔正对,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可滑移地配合在所述滑移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壳体、和设在所述地刷壳体上的第一磁吸件、以及与所述地刷壳体可滚动相连的滚刷;所述手持吸尘器还包括拖把组件,所述拖把组件包括板架、端盖和和设在所述板架和所述端盖之间的第二磁吸件,所述板架上适于装配抹布,所述拖把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磁吸件和所述第一磁吸件的磁吸配合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地刷组件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机壳和导风件,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密闭的机体风道,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机体风道连通的出风孔,所述导风件设在所述机体风道内且位于所述出风孔处,所述导风件内形成有连通在所述机体风道与所述出风孔之间的导风通道,以使所述机体风道内的气流先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进行风向调节再通过所述出风孔排出到所述机壳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机壳和设在所述机壳上的机体开关键,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壳体和设在所述手柄壳体上的手柄开关键,所述机壳或所述手柄壳体内设有开关,所述机体开关键和所述手柄开关键均可控制所述开关的闭合和切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开关键为机体开关推钮,所述手柄开关键为手柄开关推钮,所述手持吸尘器还包括: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设在所述机体开关推钮与所述开关之间且在所述机体开关推钮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使所述开关闭合,所述连动组件还设在所述手柄开关推钮与所述开关之间且在所述手柄开关推钮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使所述机体开关推钮同时运动至打开位置且使所述开关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拆除部分部件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部分手持吸尘器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锁扣件与内套管等的装配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锁扣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7中A-A线的剖面图;

图9是沿图7中B-B线的剖面图的局部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拖把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拖把组件的爆炸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端盖与第二磁吸件、导磁件的装配图;

图14是图10中所示的清洁组件的仰视立体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清洁组件的爆炸图;

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第二磁吸件、导磁件与地刷壳体的装配放大图;

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端盖与架板的装配放大图;

图18是图10中所示的清洁组件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爆炸图;

图21是图19中所示的地刷组件中出气管处于非使用位置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1中X1部的放大图;

图23是图19中所示的地刷组件中出气管处于使用范围的剖视图;

图24是图23中X2部的放大图;

图25是图19中所示的地刷组件中出气管处于使用极限位置的剖视图;

图26是图25中X3部的放大图;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一个爆炸图;

图29是图27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另一个爆炸图;

图30是图27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剖视图;

图31是图27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部分部件的示意图;

图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示意图;

图33是图32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爆炸图;

图34是图32中所示的地刷组件中部分部件的爆炸图;

图35是图34中所示的部分部件的装配图;

图36是图32中所示的地刷组件中截去部分的示意图;

图37是图32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剖视图,图中展示了出气管转动过程中的三个状态;

图3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的立体图;

图39是图38中所示的尘杯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0是图38中所示的尘杯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线框图;

图41是图38中所示的尘杯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线框图;

图42是图38中所示的杯壳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3是图42中所示的杯壳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4是图38中所示的旋风锥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5是图44中所示的旋风锥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6是图44中所示的旋风锥组件的再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件支架的仰视图;

图48是图47中所示的结构在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9是图47中所示的结构在又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0是图47中所示的结构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的旋风锥的俯视图;

图52是图51中所示的结构在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3是图51中所示的结构在又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锥与过滤件支架的组装图;

图55是图54中所示的结构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7是图56中所示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58是图56中所示的结构的内部结构示图;

图59是图56中所示的结构在分解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61是图60中所示的Ⅴ部的放大图;

图62是图60中所示的Ⅵ部的放大图;

图6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6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在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6是图65中所示的Ⅰ部的放大图;

图6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在另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8是图67中所示的Ⅱ部的放大图;

图69是图67中所示的Ⅲ部的放大图;

图70是图67中所示的Ⅳ部的放大图;

图7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分解图;

图7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尘杯组件与机体组件在一个角度的组装图;

图73是图72中所示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7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尘杯组件与机体组件在另一个角度的组装图;

图75是图74中所示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7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的杯身与杯底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7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在杯底打开状态下的局部视图;

图7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的杯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8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81是图80中所示的手柄组件的爆炸图;

图82是图81中所示的手柄组件的另一个爆炸图;

图83是图80中所示的手柄组件的剖视图;

图84是图80中所示的绕线钩的示意图;

图85是图84中所示的绕线钩的爆炸图;

图8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壳打开的爆炸图;

图87是图86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爆炸图;

图88是图87中圈示的A处的放大图;

图8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90是图89中圈示的B处的放大图;

图91是图89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爆炸图;

图92是图87中所示的插接端座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93是图92中所示的插接端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9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95是图94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96是图95中圈示的A处的放大图;

图97是图96中所示的第一减振件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98是图97中所示的第一减振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99是图96中所示的进风密封件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00是图97中所示的进风密封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0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的示意图;

图102是图101中所示的机体组件的爆炸图;

图103是图102中圈示的A处的放大图;

图104是图102中所示的电源线安装在第一子机壳上的示意图;

图105是图104中圈示的B处的放大图;

图106是图101中所示的机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107是图106中圈示的C处的放大图;

图10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109是图108中所示的机壳组件的爆炸图;

图110是图109中所示的第一子机壳的示意图;

图111是沿图110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的示意图;

图113是图112中所示的机壳的示意图;

图114是图112中所示的过滤件的示意图;

图1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116是图115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爆炸图;

图117是图116中圈示的A处的放大图;

图118是图116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119是图118中圈示的B处的放大图;

图120是图115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手柄锁定件在锁定位置;

图121是图120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122是图115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手柄锁定件在解锁位置;

图123是图122中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1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的示意图;

图125是图124中所示的机体组件的爆炸图;

图126是图124中所示的机体组件的机壳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127是图126中所示的机体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28是图124中所示的机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129是图128中圈示的A处的放大图;

图130是图125中所示的内推钮的示意图;

图131是图125中所示的外推钮的示意图;

图132是图131中所示的外推钮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机体组件的机体开关推钮处于关闭状态、手柄开关推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机体组件的机体开关推钮处于开启状态、手柄开关推钮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机体组件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36是图135中所示的A1的放大图;

图137是图134中所示的结构的局部视图;

图138是图137中所示的B1的放大图;

图139是图137中所示的C1的放大图;

图140是图133中所示的结构的局部视图;

图141是图140中所示的D1的放大图;

图142是图140中所示的E1的放大图;

图14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的机体开关推钮与手柄开关推钮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的机体开关推钮与手柄开关推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的机体开关推钮处于关闭状 态、手柄开关推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的手柄壳体与连接管等部件的组装图;

图147是图146中所示的结构的局部视图;

图14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9是图148中所示的A2部的放大图;

图150是图148中所示的B2部的放大图;

图151是图145中所示的结构的局部视图;

图152是图151中所示的C2的放大图;

图153是图151中所示的D2的放大图;

图154是图144中所示的结构的局部视图;

图155是图154中所示的E2的放大图;

图156是图154中所示的F2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1)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杯壳11和地刷壳体61;外套管81,与杯壳11和地刷壳体61中的一个相连且外套管81上具有外锁孔811;内套管82,与杯壳11和地刷壳体61中的另一个相连且内套管82上具有内锁孔821,内套管82的至少部分穿套在外套管81内以使地刷壳体61气体连通至杯壳11;锁扣件83,锁扣件83包括设在内套管82内的弹性部832和与弹性部832固定相连的锁扣部831,其中,锁扣部831在通过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伸出到外套管81外的锁紧位置和通过外锁孔811收回到外套管81内的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弹性部832的外表面构造成与内套管82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半圆弧形表面或优弧形表面以常推动锁扣部831处于锁紧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832的内表面上具有邻近锁扣部831设置的加强筋833。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833沿内套管82的轴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832的两个弧端上分别具有滑移导筋834,滑移导筋834构造为沿内套管82的轴向延伸的圆柱体或在内套管82的轴向上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球体。

在本实施例中,内套管82内具有沿内套管82的周向延伸且在内套管82的轴向上分别止抵在弹性部832两侧的轴向限位筋823。

在本实施例中,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均为优弧弓形孔,锁扣部831形成为与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相匹配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管81上具有外对准件812,内套管82上具有内对准件822,在内对准件822与外对准件812配合到位时,内锁孔821与外锁孔811对准。

在本实施例中,外对准件812为形成在外套管81内表面上且朝向内套管82方向敞开 的插配槽,内对准件822为形成在内套管82外表面上的插配块。

在本实施例中,内套管82的外表面上具有止抵在外套管81的轴端面上的限位件824。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832的外表面展开为长边垂直于内套管82轴向的矩形、或与内套管82的轴向垂直的条形。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管81与杯壳11一体成型,和/或,内套管82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

(2)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地刷组件6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地刷壳体61上具有吸尘口;出气管68,出气管68内限定出与吸尘口连通的吸尘通道68B,出气管68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其中,在出气管68转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出气管68的外表面与地刷壳体61的内底壁6101之间的间隙68A最小为0.2mm-0.5mm,且间隙68A连通至吸尘通道68B。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壳体61和/或出气管68上具有用于限制出气管68仅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极限位置之间可转动的限位结构63,出气管68的外表面包括凹面部6811,其中,在出气管68位于非使用位置时,凹面部6811位于地刷壳体61外的后侧,在出气管68从非使用位置到使用极限位置向后转动的过程中,凹面部6811逐渐转入地刷壳体61内以与地刷壳体61的内底壁6101之间限定出至少部分间隙68A。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壳体61包括地刷壳本体61A和设在地刷壳本体61A后侧且左右间隔开的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出气管68包括管部680和连接在管部680一端的接头部681,接头部681为横圆柱形且位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之间,接头部681的轴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对应枢转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凹面部6811为由接头部681的外周面向接头部681的中心轴线方向凹入且与接头部681同轴设置的弧形柱面。

在本实施例中,凹面部6811的凹入深度为0.2mm-0.5mm。

在本实施例中,凹面部6811的轴向两侧边缘分别与接头部681的轴向两侧端面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凹面部6811周向上的靠近管部680的一侧边缘与管部680的一端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凹面部6811周向上的远离管部680的一侧边缘邻近吸尘通道68B形成在接头部681上的敞口68C。

在本实施例中,凹面部6811周向上的远离管部680的一侧边缘与吸尘通道68B形成在接头部681上的敞口68C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地刷组件600。

(3)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地刷组件6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种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地刷壳体61包括地刷底座611和盖设在地刷底座611上的地刷上盖612;出气管68,出气管68包括位于地刷壳体61内且与地刷壳体61可转动相连的接头部681;密封刮灰件66,密封刮灰件66设在地刷上盖612与接头部681之间以密封地刷上盖612与接头部681之间的间隙68A、且在接头部681相对地刷壳体61转动的过程中刮去接头部681外表面上的灰尘。

在本实施例中,接头部681为圆柱形且与地刷壳体61通过沿其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枢转轴682可转动地相连,密封刮灰件66为条形且沿接头部681的轴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刮灰件66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接头部681的两个轴向端面对应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刮灰件66为直线型条形或波浪型条形。

在本实施例中,接头部681为球形,密封刮灰件66形成为与接头部681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型条形。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刮灰件66粘贴在地刷上盖612上。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刮灰件66为海绵件。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上盖612的内顶壁上具有用于安装密封刮灰件66的安装槽6120。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上盖612的内顶壁上具有向下延伸且在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上前后平行设置的前止挡件6123和后止挡件6124,安装槽6120限定在前止挡件6123和后止挡件612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地刷组件600。

(4)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地刷组件6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底座611,地刷底座611上具有刮条安装面6111;地刷上盖612,地刷上盖612盖设在地刷底座611上且与地刷底座611之间限定出空腔,地刷上盖612上具有与刮条安装面6111相对设置的刮条定位件6121;以及刮尘条65,刮尘条65的一端位于空腔内且夹止在刮条安装面6111与刮条定位件6121之间,刮尘条65的另一端由刮条安装面6111向下穿出到空腔外。

在本实施例中,刮条定位件6121为朝向刮条安装面6111方向延伸的定位凸筋。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筋的侧壁上具有与地刷上盖612相连的定位加强筋6122。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加强筋6122为板片形,且定位加强筋612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地刷上盖612相连,定位加强筋6122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壁与定位凸筋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沿着从地刷上盖612到地刷底座611的方向、定位加强筋6122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加强筋6122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定位凸筋的用于止抵刮尘条65的一端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刮条安装面6111的长度方向与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垂直,刮条定位件6121为多个且在刮条安装面611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底座611的部分下表面向上凹入形成刮条安装平台,刮条安装平台的上端面1201构造成刮条安装面6111。

在本实施例中,刮尘条65包括:头部651,头部651位于空腔内且夹止在刮条安装面6111与刮条定位件6121之间;和尾部652,尾部652的上端与头部651相连、下端由刮条安装面6111向下穿出到空腔外,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头部651的厚度逐渐增大,尾部652的厚度逐渐减薄。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地刷组件600。

(5)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地刷壳体61、地刷组件6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壳体61包括:地刷壳本体61A以及防撞部64,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61A为一体件,且向地刷组件600所在支撑面上投影、防撞部64的至少部分位于地刷壳本体61A的轮廓线以外。

在本实施例中,向地刷组件600所在支撑面上投影、防撞部64的至少部分位于地刷壳本体61A的轮廓线的前侧和/或左右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向地刷组件600所在支撑面上投影、防撞部64的至少部分围绕地刷壳本体61A的轮廓线整圈。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部64的面向地刷壳本体61A的一侧表面中的至少部分表面与地刷壳本体61A间隔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61A通过光滑过渡曲面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壳本体61A为塑料件,防撞部64为橡胶件或塑料件。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壳本体61A包括:地刷底座611,地刷底座611设在支撑面上; 和地刷上盖612,地刷上盖612盖设在地刷底座611上;其中,防撞部64与地刷底座611为一体件和/或与地刷上盖612为一体件。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底座611与地刷上盖612的对接线构成地刷壳本体61A的轮廓线,防撞部64设在地刷底座611与地刷上盖612的对接线处。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部64包括分别位于对接线上下两侧的上防撞部641和下防撞部642。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地刷组件600。

(6)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地刷壳体61、地刷组件6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地刷壳体61包括地刷壳本体61A和设在地刷壳本体61A后侧且左右间隔开的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出气管68,出气管68包括管部680和连接在管部680一端的接头部681,接头部681为横圆柱形且位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之间,且接头部681的轴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对应枢转相连;以及两个滚轮67,两个滚轮67位于地刷壳体61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对应枢转相连,其中,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均平行地设在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70的后侧且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与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70之间的距离为10mm-30mm。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均平行地设在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70的后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同轴设置或前后等高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壳体61和/或出气管68上具有用于限制出气管68仅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极限位置之间的使用范围内可转动的限位结构63,其中,在出气管68位于非使用位置时出气管68竖直设置在地刷壳体61的顶部,在出气管68位于使用极限位置时出气管68水平设置在地刷壳体61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壳本体61A包括地刷底座611和地刷上盖612,限位结构63包括构成地刷上盖612的后端边缘且将出气管68截止在非使用位置的上限位边缘631和构成地刷底座611的后端边缘且将出气管68截止在使用极限位置的下限位边缘632。

在本实施例中,枢转连接臂61B包括:底座部613,底座部613上具有下半枢转孔6131;上罩部614,上罩部614罩设在底座部613上且与底座部613之间限定出容纳腔61B0,上罩部614上具有与下半枢转孔6131上下对拼成完整枢转孔61C的上半枢转孔6141,接头部681上具有枢转配合在枢转孔61C内的枢转轴682;以及枢筒部615,枢筒部615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61B0外且与底座部613和/或上罩部614相连,滚轮67上具有枢转配合在枢筒部615内的滚轮转轴671。

在本实施例中,枢筒部615的内端位于容纳内,滚轮转轴671的内端具有弹性卡扣672,弹性卡扣672穿过枢筒部615的内端后与枢筒部615的内端面卡止。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部613内具有止挡在枢转轴682的远离接头部681的一侧端面外以防止出气管68轴向窜动的限位挡件6132。

在本实施例中,枢筒部615与底座部613为一体成型件,和/或,底座部613与上罩部614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或者通过卡扣3912组件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地刷组件600。

(7)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地刷组件6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出气管68,出气管68的一端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且出气管68的外表面上具有沿出气管68的周向延伸的滑移凹槽 6801;转接管6N,转接管6N外套在出气管68的另一端上且转接管6N的管壁上具有安装孔6N1;卡扣钮6M,卡扣钮6M一方面与安装孔6N1卡嵌配合、另一方面与滑移凹槽6801可滑移地配合,以使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可周向转动但不可轴向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6N1为多个且在出气管68的周向上间隔开,卡扣钮6M为多个且与多个安装孔6N1分别对应卡嵌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滑移凹槽6801为环绕出气管68一周的环形凹槽512,每个卡扣钮6M均与环形凹槽512滑移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滑移凹槽6801包括在出气管68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的多个弧形凹槽512,多个卡扣钮6M分别与多个弧形凹槽512对应滑移配合以使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的最大转角为70°~80°。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钮6M包括:本体部6M1、第一卡位部6M2和第二卡位部6M3,其中,本体部6M1的至少部分设在安装孔6N1内,第一卡位部6M2和第二卡位部6M3分别连接在本体部6M1在转接管6N的周向上的两侧,且第一卡位部6M2的至少部分和第二卡位部6M3的至少部分均位于转接管6N内且非与安装孔6N1正对,本体部6M1、第一卡位部6M2和第二卡位部6M3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可滑移地配合在滑移凹槽680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位部6M2为弧形板条且可滑移地配合在滑移凹槽6801内,其中,第一卡位部6M2弧长方向上的一端与本体部6M1的内表面固定相连、另一端延伸至非与安装孔6N1正对。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位部6M3包括弹板部6M31和弹钩部6M32,弹板部6M31位于安装孔6N1内且仅外端与本体部6M1相连,弹钩部6M32与弹板部6M31的内端相连且与安装孔6N1的內缘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出气管68通过枢转轴线670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枢转结构与地刷壳体61相连以在前后方向上可枢转,地刷壳体61上具有前止挡件61E和后止挡件61F,其中,出气管68在从与前止挡件61E止抵的第一位置转动至与后止挡件61F止抵的第二位置转过的角度为80°~100°。

在本实施例中,前止挡件61E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防转挡板61G,两个防转挡板61G与前止挡件61E之间限定出顶部和后部分别敞开的防转槽61H,转接管6N的前部设有防转插销6R,在出气管68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转接管6N直立且防转插销6R插配在防转槽61H内以由所以防转槽61H限制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地刷组件600。

(8)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清洁组件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组件包括:地刷组件600,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和设在地刷壳体61上的第一磁吸件69;以及拖把组件700,拖把组件700包括适于固定抹布的固定件73和适于与第一磁吸件69磁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74,拖把组件700通过第二磁吸件74和第一磁吸件69的磁吸配合可拆卸地装配在地刷组件600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在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上,地刷壳体61的前侧底部具有吸尘口,拖把组件700设在吸尘口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在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上,地刷壳体61的后侧设有滚轮67,拖把组件700设在滚轮67的前侧。

在本实施例中,拖把组件700在垂直于地刷组件600的行进方向上的两侧与地刷组件600在垂直于地刷组件600的行进方向上的两侧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69位于地刷组件600的底部,第二磁吸件74位于拖把组件700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69位于地刷组件600的底部中央,第二磁吸件74位于拖 把组件700的顶部中央。

在本实施例中,地刷壳体61上具有底部敞开的装配槽610,拖把组件700上具有向上凸出且适于配合在装配槽610内的装配部711,第一磁吸件69设在装配槽610内,第二磁吸件74设在装配部711内。

在本实施例中,拖把组件700包括:板架71,装配部711由板架71的部分下表面向上凸出形成,且装配部711内限定出底部敞开以用于容纳第二磁吸件74的装配腔7110;和端盖72,端盖72与板架71相连且封盖在装配腔7110的底端。

在本实施例中,板架71的底面包胶。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73设在板架71的上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清洁组件。

(9)下面,参照图1-图3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清洁组件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组件包括:地刷组件600,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和设在地刷壳体61上的第一磁吸件69、以及与地刷壳体61可滚动相连的滚刷;拖把组件700,拖把组件700包括板架71、端盖72和和设在板架71和端盖72之间的第二磁吸件74,板架71上适于装配抹布,拖把组件700通过第二磁吸件74和第一磁吸件69的磁吸配合可拆卸地装配在地刷组件600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板架71上具有由板架71的部分下表面向上凸出形成的装配部711,装配部711内限定出底部敞开且用于容纳第二磁吸件74的装配腔7110,端盖72封盖在装配腔7110的底端。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部711的上表面上具有贯穿的通孔7111,拖把组件700还包括导磁件75,导磁件75的部分设在装配腔7110内且与第二磁性件磁吸相连,导磁件75的其余部分由通孔7111向上穿出到装配部711以外以与第一磁吸件69接触磁吸。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件75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磁铁片751,第二磁性件夹吸在两个导磁铁片75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腔7110内具有分别设在两个导磁铁片751两侧的限位挡片712,限位挡片712固定在板架71和/或端盖72上。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72上具有向装配腔7110内延伸且止抵在第二磁吸件74的远离板架71的一侧表面上的端盖侧限位件721。

在本实施例中,板架71与端盖72可拆卸地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板架71上具有固定柱713,端盖72上具有固定孔722,固定柱713与固定孔722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板架71的底部包胶,固定件73为魔力贴或活动夹且设在板架71的上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清洁组件。

(10)下面,参照图38-图46,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尘杯组件1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旋风分离件,旋风分离件设在杯壳11内;分隔件22,分隔件22设在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旋风腔1101位于集尘腔1102的上方且为环绕旋风分离件的环形空间,旋风腔1101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2201与集尘腔1102连通以使在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排尘口2201排到集尘腔1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进一步具有向旋风腔1101供入气体的进气口2202。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分流件101,分流件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旋风腔1101内且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拦截在进气口2202与排尘口 2201之间以使由进气口2202流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沿着远离分流件101的方向朝向排尘口2201环形绕流。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具有穿孔220,分流件101的部分伸入穿孔220内以将穿孔220分隔成位于分流件101两侧的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101的位于旋风腔1101内的部分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101的邻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构造成引导气流由进气口2202向旋风腔1101内平滑入流的流线型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101的邻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构造成引导气流由旋风腔1101向排尘口2201平滑出流的流线型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101包括:设在旋风锥21上的导流筋26和设在杯壳11上的隔断筋121,导流筋26和隔断筋121上下对抵。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筋26的邻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与隔断筋121的邻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光滑过渡相连,且导流筋26的靠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集尘腔1102方向、和靠近排尘口2201方向凹入的第一导流曲面261。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筋26的邻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与隔断筋121的邻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光滑过渡相连,且导流筋26的靠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集尘腔1102方向、和靠近进气口2202方向凹入的第二导流曲面262。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分离件上进一步具有连通在旋风分离件内部与旋风腔1101之间的第一通孔2111,以使在旋风腔1101内分离出的气流通过第一通孔2111进入旋风分离件内再次旋风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分离件上进一步具有连通在旋风分离件内部与集尘腔1102之间的第二通孔2121,以使在旋风分离件内再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第二通孔2121排到集尘腔1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杯壳11内具有引流通道120,引流通道120的两端分别与旋风腔1101内部和杯壳11外部连通以将杯壳11外的气流引入旋风腔1101内。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通道120位于集尘腔1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

(11)下面,参照图38-图46,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尘杯组件1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旋风锥21,旋风锥21为锥筒形且设在杯壳11内;分隔件22,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旋风腔1101位于集尘腔1102的上方且为环绕旋风锥21的环形空间,旋风腔1101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2201与集尘腔1102连通以使在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排尘口2201排到集尘腔1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锥21的用于限定出旋风腔1101的周壁面211上具有连通在旋风锥21内部与旋风腔1101之间的第一通孔2111,以使在旋风腔1101内分离出的气流通过第一通孔2111进入旋风锥21内再次旋风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周壁面211包括连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旋风腔1101内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远离排尘口2201的一侧,第一通孔2111为多个且均位于第一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区域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锥21的用于限定出集尘腔1102的底端壁面212上具有连通在旋风锥21内部与集尘腔1102之间的第二通孔2121,第二通孔2121使在旋风锥21内再次旋 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第二通孔2121排到集尘腔1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进一步具有向旋风腔1101供入气体的进气口2202。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分流件101,分流件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旋风腔1101内且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拦截在进气口2202与排尘口2201之间以使由进气口2202流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沿着远离分流件101的方向朝向排尘口2201环形绕流。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101包括:导流筋26,导流筋26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由旋风腔1101的上端面1201起向下延伸且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筋26的靠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集尘腔1102方向、和靠近排尘口2201方向凹入的第一导流曲面261。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筋26的靠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集尘腔1102方向、和靠近进气口2202方向凹入的第二导流曲面262。

在本实施例中,隔断筋121与旋风锥21为一体件。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具有穿孔220,分流件101进一步包括:隔断筋121,隔断筋121的一部分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上端与导流筋26的下端对抵、隔断筋121的其余部分向下穿过穿孔220以将穿孔220分隔成位于隔断筋121两侧的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

在本实施例中,隔断筋121与杯壳11为一体件。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卡位筋122和限位筋1125,卡位筋122和隔断筋121均设在杯壳11上且在旋风腔1101的周向上间隔开,限位筋1125和分隔件22均设在旋风锥21上且限位筋1125位于穿孔220内,限位筋1125与穿孔220的一个周向侧壁分别卡抵在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筋1125上的靠近进气口2202处设有与隔断筋121滑移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块24。

在本实施例中,隔断筋121从上到下朝向远离卡位筋122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一导向块24设在限位筋1125的底部,且第一导向块24的靠近隔断筋121的一侧表面构造为从上到下朝向远离隔断筋121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的靠近进气口2202处设有与卡位筋122滑移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块25。

在本实施例中,卡位筋122从上到下朝向远离隔断筋121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导向块25设在分隔件22的底部,且第二导向块25的靠近卡位筋122的一侧表面构造为从上到下朝向远离卡位筋122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引流管12,引流管12设在集尘腔1102内且一端通过进气口2202与旋风腔110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杯壳11外部连通以将杯壳11外的气流引入旋风腔1101内。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管12的上端与进气口2202连通,且引流管12的上端的部分端面止抵在旋风锥21的用于限定出集尘腔1102的底端壁面212上。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管12与杯壳11为一体件。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

(12)下面,参照图47-图63,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尘杯组件1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锥组件2包括:旋风锥21,旋风锥21形成为顶端敞开的立锥筒形且旋风锥21上具有第一定位件;过滤器,过滤器的至少部分设在旋风锥21内且过滤器上具有第二定位件;以及旋转配合组件,旋转配合组件设在旋风锥21与过滤器之间,且在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时,使旋风锥21与过滤器相对正转、旋转配合组件可逐渐 配合到位以使过滤器连接至旋风锥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中的其中一个为弧形滑槽2131、另一个为滑块27141,在滑块27141可滑移地配合在滑槽2131内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锥21的顶端具有向旋风锥21外部延伸的圈沿部213,过滤器包括设在圈沿部213上方的卧环部2714,其中,第一定位件为形成在圈沿部213上的滑槽2131,第二定位件为设在卧环部2714上的滑块27141。

在本实施例中,滑槽2131由外圈沿部213的外周面起向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方向凹入且贯通圈沿部213的上下端面,滑块27141由卧环部2714的下端面起向下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卧环部2714上还具有邻近滑块27141设置的箭头标识27142,在转动过滤器使滑块27141沿箭头标识27142所指示的方向转动时,旋转配合组件可逐渐配合到位。

在本实施例中,卧环部2714上还具有尖角对准滑块27141的第一尖角标识27143,旋风锥21上还具有尖角对准滑槽2131一端的第二尖角标识2132,在转动过滤器使第一尖角标识27143和第二尖角标识2132靠近时,旋转配合组件可逐渐配合到位。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锥21的顶端具有向旋风锥21内部延伸且在旋风锥21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的多个旋转限位凸筋2133,过滤器包括设在旋风锥21内部顶端的立环部2716,立环部2716的外周面上具有在旋风锥21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的多个旋转限位凹槽27161,多个旋转限位凸筋2133与多个旋转限位凹槽27161一一对应以构造成旋转配合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限位凸筋2133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旋风锥21的径向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和旋风锥组件2,旋风锥组件2设在杯壳11内且还包括分隔件22,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锥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旋风腔1101一方面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2201与集尘腔1102连通、另一方面通过旋风锥21的周壁面211上的第一通孔2111与旋风锥21的内腔210连通,旋风锥21的内腔210通过旋风锥21的底端壁面212上的第二通孔2121与集尘腔110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

(13)下面,参照图47-图63,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过滤件支架271、尘杯组件1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支架271包括:卧环部2714,卧环部2714的内环限定出排风口;支撑部2712,支撑部2712与卧环部2714相连且位于卧环部2714的轴向一侧以用于支撑过滤件392;密封环部2715,密封环部2715为至少一个且每个密封环部2715的内环均环绕排风口且与卧环部2714相连、每个密封环部2715的外环均朝向远离支撑部2712的方向渐扩延伸以适于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31和/或杯壳11密封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部2715包括:内圈密封环部27151,内圈密封环部27151的内环与卧环部2714的内环部位相连、密封环部2715的外环朝向远离支撑部2712的方向渐扩延伸以适于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31密封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部2715包括:外圈密封环部27152,外圈密封环部27152的内环与卧环部2714的外环部位相连、密封环部2715的外环朝向远离支撑部2712的方向渐扩延伸以适于与手持吸尘器T的杯壳11密封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部2715为软胶材质件。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支架271为一体注塑成型件。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旋风锥21,旋风锥21为锥筒形且立式设在杯壳11内;分隔件22,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 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锥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和过滤件支架271,其中,支撑部2712设在旋风锥21内,卧环部2714和密封环部2715设在旋风锥21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部2715包括上述外圈密封环部27152,外圈密封环部27152的外环与杯壳11的内表面密封配合以封闭旋风腔1101的顶端。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设在尘杯组件100的顶部,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机壳31的底部具有与排风口连通的进风口。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部2715包括内圈密封环部27151,内圈密封环部27151的外环与机壳31的底壁6101密封配合且环绕进风口。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上设有第一卡接部311,杯壳11上设有第二卡接部1103,第二卡接部1103与第一卡接部311对应卡扣3912配合以使尘杯组件100连接至机体组件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11为分别在机壳31径向上的两侧的两个卡舌,第二卡接部1103为分别设在杯壳11径向上的两侧的两个卡槽,两个卡槽与两个卡舌分别对应卡扣3912配合。

(14)下面,参照图47-图63,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过滤件支架271、过滤器、尘杯组件1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支架271包括:端环部2711;支撑部2712,支撑部2712位于端环部2711的轴向一侧且与端环部2711相连以用于支撑过滤件392;抓持部2713,抓持部2713位于端环部2711的轴向一侧且与支撑部2712相连,抓持部2713朝向端环部2711的中央方向延伸以用于抓持取放。

在本实施例中,抓持部2713为柱形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抓持部2713为锥柱形凸起,且沿着朝向端环部2711的方向、抓持部2713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抓持部2713的靠近端环部2711的一侧表面的边沿朝向远离端环部2711的方向平滑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抓持部2713的中心轴线与端环部2711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712包括:支撑圈27121,支撑圈27121和端环部2711分别设在抓持部2713的两侧;第一支撑条27122,第一支撑条27122为多个且均连接在端环部2711与支撑圈27121之间以围绕抓持部2713;以及第二支撑条27124,第二支撑条27124为多个且在支撑圈27121的周向上间隔开,其中,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的一端均与支撑圈27121相连、另一端均朝向靠近端环部2711的方向延伸且连接至抓持部2713。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条27122上具有沿相应的第一支撑条271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27123,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条27124上具有沿相应的第二支撑条2712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27124。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均为弧形条。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包括:过滤件支架271和过滤件392,过滤件392设在过滤件支架271上且由支撑部2712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392为过滤棉且缝设在过滤件支架271上。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旋风锥21,旋风锥21为锥筒形且立式设在杯壳11内;分隔件22,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锥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旋风腔1101一方面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2201与集尘腔1102连通、另一方面通过旋风锥21的周壁面211上的第一通孔2111与旋风锥21的内腔210连通,旋风锥21的内腔210通过旋风锥21的底端壁面212上的第二通孔2121与集尘 腔1102连通;以及过滤器,过滤器的至少部分设在旋风锥2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

(15)下面,参照图64-图79,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的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旋风锥21和分隔件22,旋风锥21为锥筒形且立式设在杯壳11内,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锥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且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2201连通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杯壳11包括杯身111和设在杯身111底部的杯底112;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设在杯身111的顶部且包括机壳31和设在机壳31内的主机部件;锁扣组件400,锁扣组件400设在杯身111和杯底112之间且构造成解锁时杯身111与杯底112可分离,和/或,锁扣组件400设在杯身111和机壳31之间且构造成解锁时杯身111和机壳31可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锁扣组件400包括:静止锁扣;活动锁扣,活动锁扣相对静止锁扣可运动;弹性件,弹性件与活动锁扣相连且常推动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锁止配合,在活动锁扣相对静止锁扣发生运动使弹性件发生变形时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解锁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锁扣相对静止锁扣可枢转运动或可平移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锁扣组件400包括设在杯身111和杯底112之间且在解锁时杯身111与杯底112可分离的第一锁扣组件400,第一锁扣组件400包括:第一静止锁扣411,第一静止锁扣411为设在杯底112上的锁钩;第一活动锁扣421,第一活动锁扣421上形成有锁槽且可枢转地设在杯身111上;第一弹性件431,第一弹性件431为弹片且与第一活动锁扣421相连且常推动锁钩与锁槽锁止配合,在推动第一活动锁扣421相对杯身111枢转时,弹片发生变形且锁钩与锁槽解锁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中部与杯身111可枢转地相连,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下部形成有锁槽,弹片与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中上部相对且下端与第一活动锁扣421相连、上端沿杯身111可滑移,在推动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中上部使第一活动锁扣421枢转时,弹片的上端向上滑移以使弹片展开变形且锁槽与锁钩解锁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锁扣组件400包括述设在杯身111和机壳31之间且构造成解锁时杯身111和机壳31可分离的第二锁扣组件400,第二锁扣组件400包括:第二静止锁扣412,第二静止锁扣412为形成在杯身111上的卡槽;第二活动锁扣422,第二活动锁扣422上具有卡舌且可枢转地设在机壳31上;第二弹性件432,第二弹性件432为弹簧且与第二活动锁扣422相连且常推动卡舌与卡槽锁止配合,在推动第二活动锁扣422相对机壳31枢转时,弹簧发生变形且卡舌与卡槽解锁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上具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孔3102和第二孔3103,第二活动锁扣422设在机壳31内且上端与机壳31可枢转地相连,第二活动锁扣422的中部形成有按钮部且由第一孔3102显露出,卡舌位于第二活动锁扣422的下端且由第二孔3103显露出,弹簧水平设置且与按钮部相连,在推动按钮部使第二活动锁扣422枢转时,弹簧沿横向压缩且卡舌向第二孔3103内运动以与卡槽解锁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进一步具有向旋风腔1101供入气体的进气口2202,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分流件101,分流件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旋风腔1101内且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拦截在进气口2202与排尘口2201之间以使由进气口2202流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沿着远离分流件101的方向朝向排尘口2201环形绕流。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具有穿孔220,分流件101包括:设在旋风锥21上的导流筋26和设在杯壳11上的隔断筋121,导流筋26和隔断筋121上下对抵,且隔断筋121的部分伸入穿孔220内以将穿孔220分隔成位于分流件101两侧的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

(16)下面,参照图64-图79,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6的杯壳11、尘杯组件1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杯壳11包括:杯身111,杯身111的底壁6101上具有限定出排尘开口1110的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的表面位于至少两个不同的平面内;杯底112,杯底112设在杯身111的底部以用于开关排尘开口1110,杯底112上具有与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相匹配的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以及密封件114,密封件114设在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与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之间以在杯底112关闭排尘开口1110时密封排尘开口11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包括:第一面部1114,第一面部1114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和第二面部1115,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所在平面与第一面部1114的表面所在平面为不同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所在平面与第一面部1114的表面所在平面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部1114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和第二面部1115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对应地通过圆弧面光滑过渡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杯底112的边缘限定出朝向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方向敞开的环形配合槽1124,环形配合槽1124的底壁6101构造成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密封件114为配合在配合槽内的密封圈。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配合槽1124内具有沿环形配合槽1124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限位筋1125,密封圈上具有与多个限位筋1125分别对应配合的多个限位缺口1141。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包括: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旋风锥21,旋风锥21为锥筒形且立式设在杯壳11内;以及分隔件22,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锥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且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2201连通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进一步具有向旋风腔1101供入气体的进气口2202,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分流件101,分流件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旋风腔1101内且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拦截在进气口2202与排尘口2201之间以使由进气口2202流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沿着远离分流件101的方向朝向排尘口2201环形绕流。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具有穿孔220,分流件101包括:设在旋风锥21上的导流筋26和设在杯壳11上的隔断筋121,导流筋26和隔断筋121上下对抵,且隔断筋121的部分伸入穿孔220内以将穿孔220分隔成位于分流件101两侧的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

(17)下面,参照图64-图79,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7的杯壳11、尘杯组件1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杯壳11包括:杯身111,杯身111的底部具有排尘开口1110;和杯底112,杯底112设在杯身111的底部且与杯身111可枢转地相连以开关排尘开口1110;张角限位筋113,张角限位筋113直接或间接设在杯底112上以随杯底112同步运动,张角限位筋113构造成、在杯底112由关闭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向打开排尘开口1110的方向枢转过预设角度时与杯身111的底壁6101止抵以使杯底112停止枢转。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角度为85°~90°。

在本实施例中,杯身111的底壁6101上设有第一枢转臂1111,杯底112上设有第二枢转臂1121,第一枢转臂1111和第二枢转臂1121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枢转轴1122,第一枢转臂1111和第二枢转臂1121中的另一个上具有与枢转轴1122配合的枢转孔1112,张角限位筋113设在第二枢转臂1121上。

在本实施例中,张角限位筋113由第二枢转臂1121的边缘起、沿枢转孔1112的轴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张角限位筋113的一端与杯底112直接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排尘开口1110为半圆形,张角限位筋113与底壁6101上的邻近排尘开口1110的直边侧的表面止抵。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包括: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旋风锥21,旋风锥21为锥筒形且立式设在杯壳11内;以及分隔件22,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锥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且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2201连通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进一步具有向旋风腔1101供入气体的进气口2202,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分流件101,分流件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旋风腔1101内且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拦截在进气口2202与排尘口2201之间以使由进气口2202流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沿着远离分流件101的方向朝向排尘口2201环形绕流。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上具有穿孔220,分流件101包括:设在旋风锥21上的导流筋26和设在杯壳11上的隔断筋121,导流筋26和隔断筋121上下对抵,且隔断筋121的部分伸入穿孔220内以将穿孔220分隔成位于分流件101两侧的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

(18)下面,参照图80-图85,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8的手柄组件5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组件500包括:手柄壳体52,手柄壳体52包括柄持部521和与柄持部521相连的连接部522;绕线钩53,绕线钩53安装在连接部522上且与连接部522之间限定出绕线空间,绕线钩53的外表面由光滑曲面构成、或者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绕线钩53包括对拼相连以限定出容置空间的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处形成有美工线,美工线为光滑曲线、或者为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线和直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壳531内具有环绕在第一半壳531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凸台5311,第二半壳532内具有环绕在第二半壳532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凹台5321,配合凸台5311与配合凹凸对接配合以使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处形成美工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壳531内具有位于第一半壳531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第二半壳532内具有位于第二半壳532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与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对应扣位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扣位件5312与相应的第二扣位件5322过盈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22为管形,绕线钩53包括挡线部533和连接在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托线部534,绕线空间限定在挡线部533、托线部534和连接部522之间,其中,挡线部53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522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且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2mm。

在本实施例中,挡线部533的超出于托线部534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大于等于25mm。

在本实施例中,绕线钩53上具有位于绕线空间以外且用于卡定电源线33的卡定结构535。

在本实施例中,卡定结构535包括:形成在绕线钩53的外表面上的卡定槽5351和设在卡定槽5351内且在卡定槽535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定凸起5352,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限定出与卡定槽5351连通的卡定入口。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4.5mm。

在本实施例中,卡定槽5351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22上具有安装凸台5221,绕线钩53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凸台 5221上。

在本实施例中,绕线钩53的一侧端面上具有套装孔5303,安装凸台5221上具有朝向远离连接部522方向依次延伸出的颈盘部5222和挡盘部5223,其中,颈盘部5222与套装孔5303可转动地配合,挡盘部5223的直径大于颈盘部5222的直径且位于绕线钩53内。

在本实施例中,挡盘部5223上具有第一定位件,绕线钩53内具有与第一定位件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为两个且位于挡盘部5223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在绕线钩53相对安装凸台5221转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交替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为设在挡盘部5223的周壁面211上的定位凸起5225,第二定位件为限定在两个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5301之间的定位凹槽5302。

在本实施例中,挡盘部5223上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弧形槽5224,定位凸起5225设在弧形槽5224的外壁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上述手柄组件500。

(19)下面,参照图86-图93,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9的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插接端座37,插接端座37安装在机壳31内且包括柱体部371和设在柱体部371上的第一防转结构;以及手柄组件500,手柄组件500包括一端伸入机壳31内且套设在柱体部371上的延伸管51,延伸管51上具有与第一防转结构配合以使延伸管51相对插接端座37不可转动的第二防转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转结构为设在柱体部371的周壁面211上的凸筋3711,第二防转结构为贯穿延伸管51的管壁和延伸管51的一端端面的凹槽512。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512为“U”形槽。

在本实施例中,凸筋3711沿着从插接端座37到延伸管51的方向延伸且延伸末端的端面构造为光滑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凸筋3711的延伸末端沿着从插接端座37到延伸管51的方向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转结构为多个且在柱体部371的周向上均匀地间隔开,第二防转结构为多个且与多个第一防转结构一一对应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柱体部371的周壁面211上还具有在柱体部37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且均沿柱体部371的轴向延伸的多个筋条3712,每个筋条3712的厚度均小于凸筋3711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柱体部37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内具有第三防转结构,插接端座37包括与第三防转结构配合以使插接端座37相对机壳31不可转动的第四防转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防转结构包括定位孔和沿定位孔的径向延伸且位于定位孔的径向两侧的两个第一挡位面3105,第四防转结构包括定位柱372和沿定位柱372的径向延伸且位于定位柱372的径向两侧的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定位柱372定位配合在定位孔内,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分别止抵在两个第一挡位面3105的同侧。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端座37包括同轴套设在定位柱372外的半圆柱373,半圆柱373的位于定位柱372的径向两侧的两个表面构造成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

(20)下面,参照图94-图100,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0的机体组件3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机壳31上形成有进风孔3101;风机组件32,风机组件32设在机壳31内且包括风机321和与风机321相连的驱动装置322,风机321具有伸入进风孔3101内的吸气管口3213;以及进风密封件114324114,进风密封件 114324114密封设在进风孔3101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采用风机组件32作为负压装置,例如还可以采用真空泵等装置作为负压装置,以作为吸入尘气的动力源。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上具有延伸至机壳31外的风机安装座318,进风孔3101贯穿风机安装座318。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孔3101的孔壁上具有止抵在进风密封件114324114的外侧以防止进风密封件114324114向进风孔3101外移动的止挡筋31011。

在本实施例中,止挡筋31011为环绕进风孔3101一周的环形筋条3712。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321包括引风罩3211和设在引风罩3211内的风叶盘3212,吸气管口3213由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向引风罩3211外延伸形成,进风密封件114324114同时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为沿着进风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的锥台形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密封件114324114为密封圈,密封圈的内环面和外环面分别与吸气管口3213的外周面和进气孔的孔壁贴合密封,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22为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上具有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且容纳风机组件32的机体风道,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38。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与尘杯组件100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机体组件300,其中风机安装座318伸入到尘杯组件100的排风口内。

(21)下面,参照图94-图100,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1的机体组件3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机壳31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317和第二安装座;风机组件32,风机组件32设在机壳31内且包括相连的风机321和驱动装置322;第一减振件323,第一减振件323设在第一安装座317与驱动装置322之间;第二减振件,第二减振件设在第二安装座与风机321之间;其中,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和驱动装置322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和/或,第二减振件与第二安装座和风机321之间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317的用于与第一减振件323正对配合的表面上具有朝向第一减振件323方向凸出的减振筋条317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件323的用于与第一安装座317正对配合的表面上具有朝向远离第一安装座317方向凹入的第一减振凹槽3230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件323的用于与驱动装置322正对配合的表面上具有朝向远离驱动装置322方向凹入的第二减振凹槽323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减振件的用于与风机321正对配合的表面上具有朝向远离风机321方向凹入的第三减振凹槽3240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317内限定出用于装配第一减振件323的三维空腔,第一减振件323内限定出用于装配驱动装置322的三维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位于机壳31外且第二安装座上具有贯穿的进风孔3101,风机321具有伸入进风孔3101内的吸气管口3213,第二减振件密封在进风孔3101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321包括引风罩3211和设在引风罩3211内的风叶盘3212,第二减振件为密封圈,密封圈的内环面和外环面分别与吸气管口3213的外周面和进气孔的孔壁 贴合密封,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上具有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且容纳风机组件32的机体风道,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38。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与尘杯组件100相连。

(22)下面,参照图101-图107,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2的机体组件3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包括:第一子机壳313,第一子机壳313上具有电源安装座3131;第二子机壳314,第二子机壳314与第一子机壳313对拼相连以与第一子机壳313之间限定出机体空腔和与机体空腔连通的电源穿孔31313;以及电源线33,电源线33包括电线部331与电线部331固定相连的电源安装部332,电线部331的至少部分由电源穿孔31313伸出到机体空腔外,电源安装部332装配在电源安装座3131内以由电源安装座3131限制电源安装部332在电源穿孔31313内外方向上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安装座3131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挡板313a,在沿着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两个第一限位挡板313a分别止抵在电源安装部332的两侧;和/或第二限位挡板313b,在沿着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对拼方向上,第二限位挡板313b止抵在电源安装部332的远离第二子机壳314的一侧;和/或两个第三限位挡板313c,在同时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的对拼方向上,两个第三限位挡板313c分别止抵在电源安装部332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安装座3131上具有第一限位结构63,第一限位结构63沿着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布置,电源安装部332上具有与第一限位结构63对应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6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63为朝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凸筋和/或朝向远离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凹陷的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63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结构63在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和/或,在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平面上依次相连以半包围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机壳314上具有电源挡件3140,在沿着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对拼方向上,电源挡件3140止抵在电源安装部332的远离第一子机壳313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挡件3140上具有第三限位结构63,第三限位结构63沿着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布置,电源安装部332上具有与第三限位结构63对应配合的第四限位结构6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限位结构63为朝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凸筋和/或朝向远离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凹陷的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对拼成机壳31,机壳31包括机身部315和由机身部315向远离机身部315方向延伸的机颈部316,电源穿孔31313位于机身上且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与机颈部316的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5mm。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上具有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且容纳风机组件32的机体风道,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38。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与尘杯组件100相连。

(23)下面,参照图108-图114,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3的机壳组件30、 机体组件3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组件30包括:机壳31,机壳31内形成有密闭的机体风道,机壳31上形成有与机体风道连通的出风孔3104;以及导风件38,导风件38设在机体风道内且位于出风孔3104处,导风件38内形成有连通在机体风道与出风孔3104之间的导风通道383,以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先通过导风通道383进行风向调节再通过出风孔3104排出到机壳31外。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件38与机壳31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件38构造成使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朝向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的方向排出到机壳31外。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为立筒形且包括立式设置的周壁,出风孔3104为多个且分别形成在周壁后部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周壁同侧的出风孔3104为多个且上下间隔开设置,位于周壁同侧的导风通道383为多个且在上下平行设置以与多个出风孔3104一一对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件38包括:第一导风板381,第一导风板381立设在机体风道内且与出风孔3104相对;以及第二导风板382,第二导风板382卧夹在出风孔3104与第一导风板381之间,第二导风板382为多个且上下间隔开以与第一导风板381限定出导风通道383。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孔3104沿机壳31的周向前后延伸,第一导风板381的前侧边缘邻近出风孔3104的前端且与周壁相接,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邻近出风孔3104的后端且与周壁间隔开以与周壁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383的入流口38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381自后向前的延伸线在入流口384处的切线与机壳31的左右过轴中心面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

在本实施例中,夹角a为20°-60°。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包括风机组件32和机壳组件30,风机组件32设在机体风道内。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尘杯组件100与机体组件300相连。

(24)下面,参照图108-图114,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4的机壳组件30、机体组件3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组件30包括:机壳31,机壳31内形成有密闭的机体风道,机壳31上形成有与机体风道连通的出风孔3104;出风件391,出风件391设在机体风道内且位于出风孔3104处,出风件391上形成有连通在机体风道与出风孔3104之间的通流口3911;以及过滤件392,过滤件392通过卡扣3912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出风件391上且覆盖通流口3911。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3912结构包括:设在出风件391上的卡扣3912和形成在过滤件392上的卡孔3921。

在本实施例中,通流口3911为多个且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开分布,卡扣3912为两个且在预设方向上间隔开且卡口朝向相背。

在本实施例中,卡孔3921为多个且在过滤件39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卡扣3912为多个且与多个卡孔3921一一对应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件391上具有止挡在过滤件392的围壁外侧的挡灰筋3913。

在本实施例中,挡灰筋3913包围围壁的半周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组件30包括:导风件38,导风件38设在机体风道内且位于出风孔3104处,导风件38内形成有连通在通流口3911与出风孔3104之间的导风通道383。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件391与导风件38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件38构造成使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朝向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的方向排出到机壳31外。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为立筒形且包括立式设置的周壁,出风孔3104为多个且分别形成在周壁后部的左右两侧且均沿机壳31的周向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导风件38包括:第一导风板381和第二导风板382,第一导风板381立设在机体风道内且与出风孔3104相对,第二导风板382卧夹在出风孔3104与第一导风板381之间,第二导风板382为多个且上下间隔开以与第一导风板381限定出导风通道383,第一导风板381的前侧边缘邻近出风孔3104的前端且与周壁相接,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邻近出风孔3104的后端且与周壁间隔开以与周壁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383的入流口384,第一导风板381自后向前的延伸线在入流口384处的切线与机壳31的左右过轴中心面之间的夹角a为20°~60°。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包括风机组件32和机壳组件30,风机组件32设在机体风道内。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尘杯组件100与机体组件300相连。

(25)下面,参照图115-图123,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5的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手柄组件500,手柄组件500包括延伸管51;和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和设在机壳31上的手柄锁定件361和手柄释放按钮362,机壳31上具有插装孔3161,手柄锁定件361在将延伸管51锁定在插装孔3161内的锁定位置和释放延伸管51以使延伸管51可从插装孔3161内抽出的解锁位置之间可运动,手柄释放按钮362构造成被按动时触动手柄锁定件361运动至解锁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内具有限制手柄锁定件361仅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限位件3193,手柄锁定件361上具有滑移导向平面3611,在手柄释放按钮362被按动时,手柄释放按钮362的部分沿滑移导向平面3611移动以驱使手柄锁定件361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释放按钮362的部分构造成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延伸方向相同的配合导向平面3621,在手柄释放按钮362被按动时,配合导向平面3621逐渐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释放按钮362的按动方向与手柄锁定件361的移动方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滑移导向平面3611构造成、沿着手柄释放按钮362的按动方向、朝向手柄锁定件361的移动方向倾斜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管51的侧壁上具有锁位孔511,手柄锁定件361的一端构造成锁位凸起3612,其中,在锁位凸起3612插入锁位孔511内时手柄锁定件361处于锁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沿着锁位凸起3612向锁位孔511内伸入的方向,锁位凸起361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还包括弹性元件363,弹性元件363设在机壳31与手柄锁定件361之间以常推动手柄锁定件361处于锁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包括机身部315和由机身部315向远离机身部315方向延伸的机颈部316,机颈部316的远离机身部315的一端具有向远离机颈部316方向延伸的持握凸出部319,插装孔3161贯穿机颈部316的一端的端面,手柄锁定件361和手柄释放按钮362设在持握凸出部319上。

在本实施例中,持握凸出部319包括平台部3191和把手部3192,平台部3191从机颈部316的侧壁起向远离机颈部316的方向延伸,把手部3192从平台部3191的自由端起向大体平行于机颈部316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释放按钮362设在平台部3191上且沿与平台部3191的延伸方向的相垂直的方向可按动。

(26)下面,参照图124-图132,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6的机体组件3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机壳31上具有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密闭机体风道;风机组件32,风机组件32设在机体风道内以使气流从进风孔3101吸入机体风道内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从出风孔3104排出;微动开关34,微动开关34设在机壳31内且与风机组件32电连接且在闭合时驱动风机组件32工作;以及推钮组件35,推钮组件35设在机壳31上且在开机位置和关机位置之间可往复滑移,在推钮组件35滑移至开机位置时,推钮组件35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推钮组件35包括:外推钮351,外推钮351的至少部分位于机壳31外;内推钮352,内推钮352的至少部分位于机壳31内且与外推钮351相连,以使内推钮352和外推钮351在开机位置和关机位置之间同步滑移。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内具有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推钮35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以由第一滑移槽道3106限制仅具有沿第一滑移槽道3106的长度方向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内具有第二滑移槽道3107,外推钮351的部分位于机壳31内且配合在第二滑移槽道3107内、以由第二滑移槽道3107限制仅具有沿第二滑移槽道3107的长度方向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外推钮351上具有穿入机壳31内的连接部3513,连接部3513的内端与内推钮352限位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内推钮352上具有限位缺口3521,连接部3513的内端配合在限位缺口3521内。

在本实施例中,推钮组件35沿上下方向可滑移,内推钮352设在微动开关34的上方且下端用于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34包括本体部341和弹片部342,弹片部342的一端与本体部341相连、另一端沿着本体部341的长度方向朝向靠近推钮组件35的方向延伸,本体部341的长度方向与推钮组件35的滑移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70°。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38。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与尘杯组件100相连。

(27)下面,参照图124-图132,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7的机体组件300和手持吸尘器T。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机壳31内具有滑移槽道;推钮组件35,推钮组件35的部分配合在滑移槽道内且沿滑移槽道的长度方向可滑移;以及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分别设在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定位件和分别设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二定位件,其中,在推钮组件35滑移的过程中当第一定位件从第二定位件的一侧接触到第二定位件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中的至少一个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定位件越过到第二定位件的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组件300进一步包括:弹性筋3511,弹性筋3511设在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弹性筋3511沿滑移槽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推钮组件35相连,第一定位件设在弹性筋3511的远离推钮组件35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筋3511为两个且对称地设在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个第一定位件均设在相应的弹性筋351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为朝向远离推钮组件35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一凸起35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为朝向滑移槽道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二凸起3108。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定位件关于推钮组件35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上的每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推钮组件35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机壳31外的外推钮351和至少部分位于机壳31内且与外推钮351同步滑移的内推钮352;滑移槽道包括与内推钮352配合的第一滑移槽道3106和/或与外推钮351配合的第二滑移槽道3107,第二定位件设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和/或第二滑移槽道3107上。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具有进风孔3101、出风孔3104以及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密闭机体风道,机体组件300还包括:风机组件32,风机组件32设在机体风道内以使气流从进风孔3101吸入机体风道内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从出风孔3104排出;和微动开关34,微动开关34设在机壳31内且与风机组件32电连接,微动开关34由推钮组件35触发以切换是否驱动风机组件32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38。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与尘杯组件100相连。

(28)下面,参照图133图142,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8的手持吸尘器。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包括: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相连;开关K20,开关K20为一个且设在机壳K10或手柄壳体K40内;机体开关推钮K30,机体开关推钮K30可推动地设在机壳K10上;手柄开关推钮K50,手柄开关推钮K50可推动地设在手柄壳体K40上;连动组件,连动组件设在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之间、和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之间,并在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中的任意一个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使开关K20闭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按钮装置代替推钮。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K20设在机壳K10内,连动组件包括:传动件K11,传动件K11可活动地设在机壳K10内,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使开关K20闭合;和传动杆K61,传动杆K61可活动地设在手柄开关推钮K50与传动件K11之间,在手柄开关推钮K5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手柄开关推钮K50通过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使开关K20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K11上设有配合板K111,机体开关推钮K30上设有止挡板K31,止挡板K31位于配合板K111的一侧以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朝向打开位置推动时推动配合板K111运动,且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朝向关闭位置推动时与配合板K111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通过连接管K60相连,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连接在连接管K60的两端,传动杆K61穿设于连接管K60且沿连接管K60的轴向可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K60的远离手柄壳体K40的一端设有固定套K62,固定套K62上设有通孔,传动杆K61的一端穿过通孔后可推动传动件K11。

在本实施例中,连动组件包括:弹性件K12,弹性件K12与传动件K11相连且常推动传动件K11朝向使开关K20断开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壳体K40连接在机壳K10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开关推钮K30在上下方向上可推动。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开关推钮K50在上下方向上可推动。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用于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停留在打开位置的第一 卡位装置和用于使手柄开关推钮K50停留在打开位置的第二卡位装置。

(29)下面,参照图143-图156,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9的手持吸尘器。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包括: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相连;开关K20,开关K20为一个且设在机壳K10或手柄壳体K40内;机体开关推钮K30,机体开关推钮K30可推动地设在机壳K10上;手柄开关推钮K50,手柄开关推钮K50可推动地设在手柄壳体K40上;连动组件,连动组件设在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之间且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使开关K20闭合,连动组件还设在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之间且在手柄开关推钮K5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同时运动至打开位置且使开关K20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用于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停留在打开位置的第一卡位装置,其中,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装配到位后,第一卡位装置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开关推钮K30上具有限位件,第一卡位装置包括:锁扣杠杆K13,锁扣杠杆K13设在机壳K10内且第一端K1301邻近限位件设置;卡位弹性件K15,卡位弹性件K15设在机壳K10与锁扣杠杆K13的第二端K1302之间且常推动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K1301止抵限位件以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停留在打开位置,其中,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装配到位后,卡位弹性件K15变形以不再推动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K1301止抵限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K1301具有锁槽K131,限位件为锁紧凸起K32,其中,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装配到位前,当机体开关推钮K30朝向关闭位置被推动时,锁紧凸起K32可推动锁扣杠杆K13转动以配合到锁槽K131内以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停留在关闭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通过连接管K60组件相连,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连接在连接管K60组件的两端,在连接管K60组件与机壳K10插接到位时,连接管K60组件使第一卡位装置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K60组件包括:连接管K60和设在连接管K60的远离手柄壳体K40的一端的固定套K62,固定套K62上设有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K20设在机壳K10内,连动组件包括:传动件K11,传动件K11可活动地设在机壳K10内,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使开关K20闭合;和传动杆K61,传动杆K61可活动地设在手柄开关推钮K50与传动件K11之间,在手柄开关推钮K5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手柄开关推钮K50通过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使开关K20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K11上设有卡槽K111,机体开关推钮K30上设有卡接板K31,卡接板K31配合在卡槽K111内以使传动件K11随机体开关推钮K30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动组件包括:弹性件K12,弹性件K12与传动件K11相连且常推动传动件K11朝向使开关K20断开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的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用于使手柄开关推钮K50停留在打开位置的第二卡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壳体K40连接在机壳K10的上方,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中的至少一个在上下方向上可推动。

下面参考附图1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

具体而言,手持吸尘器T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下面仅以一个简单实施例为例作以简要介绍。

手持吸尘器T可以包括:手柄组件500、机体组件300、尘杯组件100以及地刷组件600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机体组件300可以包括整机机芯以用于驱控手持吸尘器T工作, 手柄组件500可以安装在机体组件300上且用于手持,尘杯组件100(可以包括过滤网布或旋风分离装置等)可以安装在机体组件300上且用于过滤灰尘,地刷组件600(可以包括滚刷或清洁毛刷等)可以安装在尘杯组件100上且用于趋近待清洁表面。其中,在整机机芯被启动后,地刷组件600可以吸入灰尘并向尘杯组件100输送,尘杯组件100接收到灰尘后进行滤灰处理、并将过滤后的气流向机体组件300输送,机体组件300接收到气流后将气流排回到环境中,从而实现吸尘清洁工作。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可以包括锁扣件83。下面,参照附图2-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件83。

参照图2-3,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尘杯组件100和地刷组件600通过连接组件800可拆卸地相连,其中,连接组件800包括:外套管81、内套管82以及锁扣件83。

参照图3,外套管81与杯壳11和地刷壳体61中的一个相连,内套管82与杯壳11和地刷壳体61中的另一个相连。也就是说,当外套管81与杯壳11相连时,内套管82就与地刷壳体61相连,当外套管81与地刷壳体61相连时,内套管82就与杯壳11相连。下面,仅以外套管81与杯壳11相连,内套管82与地刷壳体61相连为例进行说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后,显然可以了解外套管与地刷壳体61相连,内套管与杯壳11相连的实施例。

优选地,外套管81与杯壳11为一体件,内套管82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例如内套管82可以相当于下文所述的转接管6N,此时,内套管82可以通过出气管68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如图18所示;又例如内套管82还可以与下文所述的出气管68为一体件,此时,内套管82直接通过接头部682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如图3所示)由此,方便加工和制造。

另外,前段所述的“相连”指的是:即机械连接、又气体连通。例如,“外套管81与杯壳11相连”指的是:外套管81安装在杯壳11上,且外套管81的管腔与杯壳11内的气体通道连通;“内套管82与地刷壳体61相连”指的是:内套管82安装在地刷壳体61上,且内套管82的管腔与地刷壳体61内的气体通道连通。

参照图2-3,内套管82的至少部分穿套在外套管81内(即外套管81套设在内套管82的至少部分外),此时,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共同限定出气体通道,且该气体通道的一端与地刷壳体61内的气体通道连通,该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与杯壳11内的气体通道连通。由此,通过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的套接,可以使得地刷壳体61气体连通至杯壳11,从而地刷壳体61可以向杯壳11输送气流。

参照图2-3,锁扣件83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可动作,其中,当锁扣件83处于锁紧状态时,套接在一起的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可以被锁扣件83锁紧无法实现分离;而当锁扣件83处于解锁状态时,套接在一起的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不再被锁扣件83锁紧可以实现分离。

参照图3-4,外套管81上具有外锁孔811,即外锁孔811贯穿外套管81的管壁形成,内套管82上具有内锁孔821,即内锁孔821贯穿内套管82的管壁形成。锁扣件83包括弹性部832和锁扣部831,其中,弹性部832设在内套管82内且在受力时发生弹性变形,具体地,在弹性部832处于原始状态时,弹性部832的外表面构造成与内套管82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半圆弧形表面或优弧形表面,锁扣部831与弹性部832的外表面固定相连以在弹性部832处于原始状态时通过内锁孔821穿出到内套管82外。

参照图4,当锁扣部831受到向内的推力时,锁扣部831可以向内套管82内部的方向移动,并推动弹性部832发生弹性形变(例如使弹性部832所在弧形的半径变小),当锁扣部831不再受到向内的推力时则不再向弹性部832施力,此时,弹性部832可以恢复形变并释放弹力(例如使弹性部832所在弧形的半径变大),以推动锁扣部831通过内锁孔821 向内套管82外部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弹性部832和锁扣部831的相互作用,锁扣部831可以在通过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伸出到外套管81外的锁紧位置,和通过外锁孔811收回到外套管81内的解锁位置之间可移动。

如图2所示,当锁扣部831位于锁紧位置时,锁扣部831同时穿插在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上,以使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轴向窜动和相对周向转动(当然,由于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内外套接,因此不会发生相对径向运动),从而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不能分离,锁扣件83处于锁紧状态。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弹性部832的外表面构造成与内套管82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半圆弧形表面或优弧形表面,从而弹性部832在原始状态时就可以确保锁扣部831位于锁紧位置,从而可以理解成弹性部832的形状构造成常推动锁扣部831处于锁紧位置。

而当锁扣部831位于解锁位置时,锁扣部831不再穿插在外锁孔811上(但是可以穿插在内锁孔821上,或者完全收回到内套管82内也不穿插在内锁孔821上),此时,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轴向窜动和相对周向转动(但是,由于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内外套接,因此不会发生相对径向运动),从而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可以沿轴向分离,锁扣件83处于解锁状态。

由此,在装配尘杯组件100和地刷组件600时,仅需预先将锁扣件83装配到内套管82内、使锁扣部831由内锁孔821穿出,然后将外套管81向内套管82上套接,当外套管81的端面快要接触到锁扣部831时,将锁扣部831向内套管82内部推按至收入到外套管81之内(此时弹性部832向内收缩发生形变),从而外套管81可以继续向内套管82上套入,当外套管81上的外锁孔811与内套管82上的内锁孔821相对时,锁扣部831可以在弹性部832的回弹作用下由外锁孔811穿出到外套管81外,从而完成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的锁紧。同理,在拆卸尘杯组件100和地刷组件600时,可以将锁扣部831向外套管81内部按压,然后沿轴向将外套管81从内套管82上拔出,或者将内套管82从外套管81内抽出,从而完成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的拆卸。

相关技术中的手持吸尘器T,地刷壳体61与杯壳11都是通过连接管直插连接的,在装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插偏的问题,而且,当连接管的插接配合过于紧密时,插接装配的难度较高,而当连接管的插接配合过于松动时,地刷壳体61很容易从杯壳11上脱落下来,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通过设置锁扣件83,可以简单、有效、快速地实现内套管82与外套管81的锁紧和解锁,提高尘杯组件100与地刷组件600的连接可靠性和拆装便利性。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锁扣件83,结构简单,巧妙地利用了弹性部832的回弹原理实现锁扣部831的锁紧和解锁动作,并且保证了锁扣件83被频繁按压情况下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图3-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832可以构造成筒缺形,也就是说,弹性部832的外表面构造成与内套管82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半圆弧形表面或优弧形表面,且弹性部832的外表面可以展开为长边垂直于内套管82轴向的矩形。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弹性部832还可以构造环缺形(图未示出),也就是说,弹性部832的外表面构造成与内套管82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半圆弧形表面或优弧形表面,且弹性部832的外表面可以展开为与内套管82的轴向垂直的条形。可选地,锁扣件83可以为一体塑料件,也就是说,弹性部832和锁扣部831可以为一次浇注成型的塑料材料件。由此,可以降低锁扣件83的加工难度,降低锁扣件83的加工成本,确保锁扣件83可以有效弹性变形。

图4-图5,弹性部832的内表面上具有邻近锁扣部831设置的加强筋833。由此,在锁扣部831向内套管82内部运动以推动弹性部832发生形变时,弹性部832可以按照设计轨迹发生弹性变形(例如将弧形的半径缩小),从而确保弹性部832在回弹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锁扣部831推出,同时提高了锁扣件83在被频繁按压后的可靠性和不变形性。

可选地,如图4-图5所示,加强筋833沿内套管82的轴向延伸。由此,加强筋833在 对弹性部832起到加强作用时,不会影响弹性部832的弹性变形,避免增加弹性部832的弹性变形阻力,在确保锁扣件83的结构可靠性的前提下,使得弹性部832可以被轻松按压,方便用户使用。

可选地,如图4-图5所示,弹性部832的两个弧端(即弹性部832所在弧线在弧长方向上的两端)上分别具有滑移导筋834,滑移导筋834构造为沿内套管82的轴向延伸的圆柱体或在内套管82的轴向上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球体。由此,通过设置滑移导筋834,一方面可以避免弹性部832的两个弧端尖锐,确保弹性部832在发生弹性收缩变形和弹性扩展变形时都不会损坏内套管82,提高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弹性部832在发生弹性收缩变形和弹性扩展变形时,可以通过滑移导筋834在内套管82的内表面上滑动,从而可以起到降低滑移阻力、防止滑移卡顿的作用,使得用户可以更加轻松地按压锁扣件83。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套管82内具有沿内套管82的周向延伸且在内套管82的轴向上分别止抵在弹性部832两侧的轴向限位筋823,例如可以是环绕内套管82内壁一周的环形凸筋。由此,当将锁扣件83装配在两个轴向限位筋823之间时,锁扣件83就不会沿内套管82的轴向上下窜动,即便用户将锁扣部831完全推入内套管82内,锁扣件83也不会沿内套管82的轴向滑移、而是确保锁扣部831仍然与内锁孔821相对,从而确保锁扣件83可以正常使用,不会使用失效。由此,通过设置轴向限位筋823可以进一步提高锁扣件83的使用可靠性。

参照图3,可选地,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均为优弧弓形孔,锁扣部831形成为与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相匹配的形状,也就是说,锁扣部831的横截面(由垂直于锁扣部831的延伸线的平面截锁扣部831所得的截面)为优弧弓形。由此,一方面,由于锁扣部831和内锁孔821、外锁孔811通过非圆周面配合,从可以避免锁扣部831在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中转动而引发的工作不稳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锁扣部831与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通过优弧弓形周面配合,从而不会增加锁扣部831与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的对准难度,避免锁扣部831无法从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中弹出的运动卡死问题。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套管81上具有外对准件812,内套管82上具有内对准件822,在内对准件822与外对准件812配合到位时,内锁孔821与外锁孔811对准。由此,用户在插配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时,仅需将外对准件812和内对准件822的配合到位,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就可以自动对准,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对准难度和对准耗时,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将尘杯组件100与地刷组件600装配在一起。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外对准件812为形成在外套管81内表面上且朝向内套管82方向敞开的插配槽,内对准件822为形成在内套管82外表面上的插配块。由此,内对准件822和外对准件812可以很容易地配合到位,进一步降低了装配找准难度,而且,内对准件822和外对准件81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制造。

参照图2和图3,内套管82的外表面上具有止抵在外套管81的轴端面上的限位件824。由此,在插配内套管82和外套管81的过程中,一旦内锁孔821和外锁孔811对准,限位件824就与外套管81的端面止抵,以防止外套管81向内套管82上过分套入而损坏锁扣部831的问题。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600可以包括卡扣钮6M。下面,参照附图32-图3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扣钮6M。

参照图32,地刷组件600包括:地刷壳体61、出气管68、转接管6N以及卡扣钮6M。

出气管68的一端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且出气管68的外表面上具有沿出气管68的周向延伸的滑移凹槽6801。例如在图34所示的示例中,出气管68包括管部680和接头部681,其中,接头部681设在管部680的轴向一端且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相连,以使出气管68整体相对地刷壳体61可转动。参照图34,管部680的外周面上具有沿管部680的周向延伸的滑移凹槽6801,例如滑移凹槽6801可以为沿管部680周向环绕管部680整周 的环形凹槽,滑移凹槽6801也可以为沿管部680周向环绕管部680不足整周的弧形凹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管部680和接头部68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个部件,管部680和接头部681也可以为分别单独加工成型的两个部件且装配相连。

转接管6N外套在出气管68的另一端上且转接管6N的管壁上具有安装孔6N1。例如在图33和图34所示的示例中,转接管6N套接在管部680的轴向另一端外,以使管部680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接头部681和转接管6N相连,管部680的轴向另一端插配到转接管6N内部,且转接管6N的管壁上具有安装孔6N1。

卡扣钮6M一方面与安装孔6N1卡嵌配合、另一方面与滑移凹槽6801可滑移地配合,以使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可周向转动但不可轴向分离。参照图32-图36,卡扣钮6M的外端部与安装孔6N1卡嵌配合、内端部可滑移地配合在滑移凹槽6801内。由此,通过设置卡扣钮6M,一方面使得管部680相对转接管6N可转动,另一方面使得管部680相对转接管6N不可轴向分离。简言之,通过将卡扣钮6M一方面卡嵌在转接管6N上的安装孔6N1内、另一方面与滑移凹槽6801滑移配合,从而使得转接管6N不但不会与出气管68分离、而且使得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可以灵活转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的一些立式推杆机,通常采用出气管和转接管的插接配合来实现尘杯组件与地刷组件的相连和气体连通,这样,不但要求转接管与出气管连接可靠,而且要求连接的密封性和转动灵活性都要很好,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出气管与转接管的配合处要么就是转动不灵活,要么就是连接不可靠,而且,用于连接出气管和转接管的连接件通常隐藏在转接管内部,致使拆装不便,不方便用户使用。另外,相关技术中的立式推杆机在机体组件处于直立位置时,很容易发生倾倒、站立不稳等问题。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由于用于连接出气管68和转接管6N的卡扣钮6M,采用明装的方式卡接在转接管6N上的安装孔6N1内,从而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转接管6N与出气管68的拆装难度,而且可以提高出气管68与转接管6N的连接可靠性,而且通过卡扣钮6M与滑移凹槽6801的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转接管6N与出气管68相对转动的灵活性,从而极其有利于用户采用手持吸尘器T进行清洁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6N1为多个且在出气管68的周向上间隔开(即不是在轴向上间隔开、也不是在轴向和周向上同时间隔开),卡扣钮6M为多个且与多个安装孔6N1分别对应卡嵌配合,也就是说,每个安装孔6N1内分别配合一个卡扣钮6M。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出气管68与转接管6N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可以改善单一卡扣钮6M在转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问题,从而变相提高出气管68与转接管6N的转动灵活性和每个卡扣钮6M的使用寿命。

例如在图34和图36所示的示例中,出气管68上具有两个安装孔6N1,两个安装孔6N1之间的夹角为180°,卡扣钮6M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地配合在两个安装孔6N1内。由此,在提高出气管68和转接管6N的连接可靠性和转动灵活性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简化地刷组件600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和装配难度。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滑移凹槽6801为环绕出气管68一周的环形凹槽,每个卡扣钮6M均与环形凹槽滑移配合,由此,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可以在任意角度范围内灵活转动,甚至可以按照同一时针方向转动多圈,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另外,将滑移凹槽6801加工为环形凹槽可以降低加工难度,且方便卡扣钮6M的装配。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滑移凹槽6801包括在出气管68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的多个弧形凹槽,多个卡扣钮6M分别与多个弧形凹槽对应滑移配合,也就是说,每个弧形凹槽分别与一个卡扣钮6M滑移配合,可以限制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无限转动,从而方便用户使用清洁。优选地,多个弧形凹槽构造成使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的最大转角为a,也就是说,当与弧长最短的弧形凹槽配合的卡扣钮6M、从与该弧形凹槽的一个侧壁相抵的位置转动至与该弧形凹槽的另一个侧壁相抵 的位置时,该卡扣钮6M转过的角度为a,其中,a可以为70°~80°中的任一值,例如,a可以为70°、75°、或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4-图36,卡扣钮6M包括:本体部6M1、第一卡位部6M2和第二卡位部6M3,其中,本体部6M1的至少部分设在安装孔6N1内,第一卡位部6M2和第二卡位部6M3分别连接在本体部6M1在转接管6N的周向上的两侧,其中,第一卡位部6M2的至少部分位于转接管6N内且非与安装孔6N1正对,第二卡位部6M3的至少部分位于转接管6N内且非与安装孔6N1正对,从而可以防止卡扣钮6M从安装孔6N1向外脱出,使得卡扣钮6M可以将出气管68和转接管6N可靠地连接在一起,同时,本体部6M1、第一卡位部6M2和第二卡位部6M3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可滑移地配合在滑移凹槽6801内,由此,卡扣钮6M一方面可以不相对出气管68轴向窜动、另一方面可以相对出气管68灵活转动。

例如在图34-图36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卡位部6M2为弧形板条且可滑移地配合在滑移凹槽6801内,其中,第一卡位部6M2弧长方向上的一端与本体部6M1的内表面固定相连、另一端延伸至非与安装孔6N1正对。由此,第一卡位部6M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与滑移凹槽6801的卡位效果好,滑动灵活度高,且能够有效减小应力集中,提高使用寿命。

例如在图34-图36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卡位部6M3包括弹板部6M31和弹钩部6M32,弹板部6M31位于安装孔6N1内且仅外端与本体部6M1相连,也就是说,弹板部6M31的中部和内端均与本体部6M1间隔开以限定出弹动空间,弹钩部6M32与弹板部6M31的内端相连且与安装孔6N1的內缘卡接。由此,当将卡扣钮6M装入安装孔6N1内后,弹板部6M31的内端朝向远离本体部6M1的方向弹动,弹钩部6M32卡抵在安装孔6N1的內缘(即内端侧壁)上,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卡扣钮6M从安装孔6N1内脱出的问题。而且,当将弹板部6M31的内端向靠近本体部6M1的方向推动时,弹钩部6M32可以释放对安装孔6N1的內缘的卡接,从而可以通过安装孔6N1将卡扣钮6M向外取出。由此,第二卡位部6M3的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且通过弹性可以实现可靠地连接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指的是朝向转接管6N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外”,即远离转接管6N中心轴线的方向。

由此,参照图36,在装配转接管6N和出气管68时,可以先将转接管6N套接在出气管68外,同时确保安装孔6N1与滑移凹槽6801相对,接着将卡扣钮6M的第一卡位部6M2插入安装孔6N1内且配合到滑移凹槽6801内,顺势将弹板部6M31的内端捏靠在本体部6M1上、以将本体部6M1和第二卡位部6M3同时推入安装孔6N1内,当弹钩部6M32完全进入安装孔6N1内后不再受安装孔6N1壁的约束,弹板部6M31的内端可以在形变弹力下朝向远离本体部6M1的方向弹开以使弹钩部6M32卡抵在安装孔6N1的內缘上。由此,就可以极其简便地完成装配过程。

参照图33和图37,出气管68通过枢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枢转结构与地刷壳体61相连以在前后方向上可枢转,例如在图33所示的示例中,接头部681可以为横设的圆柱形,接头部681的轴向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枢转轴682,地刷壳体61上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设置的两个枢转孔61C,两个枢转轴682分别与两个枢转孔61C对应枢转相连,由此,出气管68可以相对地刷壳体61在前后方向上枢转。

参照图33,地刷壳体61上具有前止挡件61E和后止挡件61F,出气管68在从与前止挡件61E止抵的第一位置(例如图37中转接管6N所处的位置)转动至与后止挡件61F止抵的第二位置(例如图37中转接管6N”所处的位置)转过的角度为γ,其中,γ可以为80°~100°中任一值,例如,γ可以为80°、90°、92°、100°。由此,可以提高手持吸尘器T在工作过程中的使用便利性,例如,可以增加清扫床底,沙发底等家具的底部空间的便利性。另外,图37中转接管6N’所处的位置为出气管68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时转接管的位置。

优选地,在出气管68转动至与前止挡件61E止抵的第一位置时,转接管6N的轴线竖直,也就是说转接管6N处于直立状态,而在出气管68转动至与后止挡件61F止抵的第二位置时,转接管6N的轴线水平,也就是说转接管6N处于平放状态。此时,参照图33,前止挡件61E可以为竖直设在地刷壳体61中顶部的竖板,后止挡件61F可以为由地刷壳体61后部上表面向下凹入的凹槽,从而使得出气管68可以向后向下转动的更低,增大出气管68可转角度范围。

进一步地,参照图32和图33,前止挡件61E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防转挡板61G,两个防转挡板61G与前止挡件61E之间限定出顶部和后部分别敞开的防转槽61H,转接管6N的前部设有防转插销6R,在出气管68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转接管6N直立,防转插销6R插配在防转槽61H内以限制转接管6N相对出气管68转动,也就是说,在转接管6N处于直立状态时,通过防转槽61H对防转插销6R的限位,转接管6N不再相对出气管68左右转动。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转接管6N处于直立状态时的限位可靠性,避免与转接管6N相连的尘杯组件、机体组件出现倾斜歪倒等问题。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可以包括刮尘条65。下面,参照附图6-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尘条65。

参照图6-9,地刷壳体61可以包括:地刷底座611和地刷上盖612,地刷上盖612盖设在地刷底座611上且位于地刷底座611的顶部,地刷上盖612与地刷底座611之间限定出空腔,空腔内限定出气体通道。地刷组件600可以包括刮尘条65,地刷底座611上可以具有刮条安装面6111,地刷上盖612上具有与刮条安装面6111相对设置的刮条定位件6121,刮尘条65的一端(例如图9中所示的上端)位于空腔内且夹止在刮条安装面6111与刮条定位件6121之间,刮尘条65的另一端(例如图9中所示的下端)由刮条安装面6111(上的孔)向下穿出到空腔外。

参照图9,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刮条安装面6111上具有穿孔,从而使得刮条的另一端可以由刮条安装面6111穿出。可选地,地刷底座611的部分下表面向上凹入形成刮条安装平台,刮条安装平台的上端面构造成刮条安装面6111。由此,刮条安装面6111的加工方便,且此种结构的刮条安装面6111更加方便刮条的安装。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刮条安装面6111还可以直接形成在地刷组件600的内底壁上(图未示出)。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手持吸尘器T,刮尘条65通常采用卡槽式结构安装固定在地刷壳体61上,然而此种安装方式常常导致刮尘条65的安装不牢靠,而且安装费时费力。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600,在装配刮尘条65时,仅需简单地将刮尘条65的下端穿过地刷底座611上的刮条安装面6111,然后,将地刷上盖612盖扣到地刷底座611上,从而地刷壳体61上的刮条定位件6121就可以顺势将刮尘条65的上端压紧到刮条安装面6111上,从而极其有效地降低了刮尘条65的装配和定位难度,提高了刮尘条65的装配效率,而且提高了刮尘条65的安装稳定性和定位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6-图9所示,刮条定位件6121为朝向刮条安装面6111方向延伸的定位凸筋。由此,刮条定位件6121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制造。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刮条定位件612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地刷上盖612的上表面的部分可以向下凹入形成凹槽,凹槽的外底壁可以构成刮条定位件(图未示出)。

进一步地,如图6-图9所示,定位凸筋的侧壁上具有与地刷上盖612相连的定位加强筋6122,也就是说,定位加强筋6122一方面与定位凸筋的侧壁相连,另一方面与地刷上盖612相连,由此,定位凸筋可以更加稳定可靠地将刮尘条65压紧。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定位加强筋6122为板片形,且定位加强筋612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地刷上盖612相连,定位加强筋6122厚度方向上的一个侧壁与定位凸筋相连。由此,更加方便加工和制造,且节省材料。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定位加强筋6122还可以为圆锥柱形等(图未示出)。

可选地,沿着从地刷上盖612到地刷底座611的方向、定位加强筋6122的宽度逐渐减小。由此,方便拔模,便于加工制造。进一步地,参照图6,定位加强筋6122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可以与定位凸筋的自由端平齐,也就是说,在定位加强筋6122压紧在刮尘条65上时,定位加强筋6122也可以压紧在刮尘条65上。由此,刮尘条65的定位更加牢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刮条安装面6111的长度方向与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垂直。例如对于图6中所示的地刷组件600,前后方向为地刷组件600常规行进方向,左右方向为地刷组件600的宽度方向,刮条安装面6111沿左右方向延伸、即沿地刷组件600的宽度方向延伸,此时刮尘条65的延伸方向也与刮条延伸方向相同。由此,地刷组件600在行进清洁的过程中,刮尘条65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清洁。进一步地,刮条定位件6121为多个且在安装平面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间隔开设置,例如在地刷组件600的宽度方向上,可以左右对称各设置三个刮条定位件6121。由此,可以提高定位可靠性,且方便加工和制造。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常规行进方向”的定义将在下文中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刮尘条65可以包括:头部651和尾部652,头部651位于空腔内且夹止在刮条安装面6111与刮条定位件6121之间,尾部652的上端与头部651相连、下端由刮条安装面6111(上的穿孔)向下穿出到空腔外,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头部651的厚度逐渐增大,尾部652的厚度逐渐减薄。由此,刮尘条65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且更加便于安装,且刮尘效果更好。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可以包括密封刮灰件66。下面,参照附图6-8,并结合图3和图1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刮灰件66。

参照图3和图6,地刷组件600可以包括出气管68和密封刮灰件66,其中,出气管68包括位于地刷壳体61内且与地刷壳体61可转动相连的接头部68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出气管68和上文所述的内套管82可以是同一个部件(也就是说,出气管68就是内套管82,内套管82就是出气管68,如图3所示),出气管68和上文所述的内套管82还可以是不同的部件且装配相连(也就是说,出气管68是出气管68,内套管82是内套管82,出气管68与内套管82装配相连,如图18所示)。

具体地,如图18所示,密封刮灰件66设在地刷上盖612与接头部681之间以密封地刷上盖612与接头部681之间的间隙,由此,一方面可以避免地刷壳体61内的灰尘进入地刷上盖612与接头部681之间的间隙内,避免灰尘阻碍接头部681的自由转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杯壳11内的灰尘通过地刷上盖612与接头部681之间的间隙流放到环境中,再一方面可以在接头部681相对地刷壳体61转动的过程中刮去接头部681外表面上的灰尘。优选地,密封刮灰件66可以为海绵件,从而降低成本,便于更换清洗。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接头部681位于地刷壳体61内的气流通道内,从而使得无论接头部681转动到任何角度位置,地刷壳体61内的气流通道内的气流都可以通过接头部681上的通气孔排出。然而,由于接头部681位于地刷壳体61内的气流通道内,因此,接头部681的外表面上很容易积聚灰尘。那么,接头部681转动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将灰尘、沙砾、毛发等杂物带入接头部681与地刷壳体61之间的缝隙中造成阻塞。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手持吸尘器T,地刷组件600中的出气管68接头很难保证注塑精确,当注塑不精确的出气管68接头与地刷壳体61装配在一起后,出气管68接头与地刷壳体61之间会产生缝隙,这样,当地刷组件600使用久了之后,出气管68接头与地刷壳体61之间的缝隙就会积存灰尘、毛发、沙砾等杂物,从而容易造成出气管68接头转动不灵活、甚至卡住不转等问题。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600,通过在地刷壳体61与出气管68的接头部681之间设置密封刮灰件66,从而接头部681相对地刷壳体61转动的过程中,密封刮灰件66可以与接头部681外表面产生摩擦,以清除掉接头部681上的灰尘,避免接头部681与地刷壳体61的缝隙积聚灰尘或杂物等问题,即便手持吸尘器T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出气管68也可以可靠地灵活转动,而且,通过设置密封刮灰件66还可 以避免地刷壳体61内的灰尘通过缝隙排放到环境中、以及避免环境中的灰尘进入缝隙积聚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密封刮灰件66可以粘贴在地刷上盖612上,由此,可以简单、有效地、且迅速地完成密封刮灰件66的安装固定,而且提高了密封刮灰件66的工作可靠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密封刮灰件66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地刷上盖612固定相连,例如可以采用螺纹紧固件等进行连接(图未示出),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接头部681为圆柱形且与地刷壳体61通过沿其(即接头部681)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枢转轴682可转动地相连,也就是说,接头部681可以以自身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作自转运动,例如枢转轴682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接头部681的轴向两端,地刷壳体61上可以具有与两个枢转轴682分别转动配合的枢转孔。

结合图6,密封刮灰件66为可以为条形且沿接头部681的轴向延伸(即沿图3和图6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密封刮灰件66的整体延伸方向与接头部681的轴向平行,例如,密封刮灰件66可以形成为直线型条形或波浪型条形等。这样,接头部681在转动的过程中,密封刮灰件66可以可靠且有效地与接头部681的外周面贴合,以对接头部681的外周面进行有效刮灰,提高接头部681的转动灵活性。

密封刮灰件66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例如图6中所示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与接头部681的两个轴向端面(例如图3中所示的左右两侧端面)对应平齐。也就是说,密封刮灰件66的长度与接头部681的轴长相等且正对设置。由此,密封刮灰件66可以对接头部681整个轴向长度方向上外周面进行刮灰,进一步提高接头部681的转动灵活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接头部681还可以构造成球形(图未示出),以类似球阀结构进行更大角度范围的转动,此时,密封刮灰件66可以形成为与接头部681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型条形,从而可靠且有效地与接头部681的外周面贴合,以对接头部681的外周面进行有效刮灰,提高接头部681的转动灵活性。

参照图6和图8,地刷上盖612的内顶壁上具有用于安装密封刮灰件66的安装槽6120。由此,在安装密封刮灰件66的过程中,可以无需找准定位,仅需将密封刮灰件66安装在安装槽6120内,就可以保证密封刮灰件66的安装位置准确且适于刮灰密封,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封刮灰件66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便捷性。

可选地,参照图6和图8,地刷上盖612的内顶壁上具有前止挡件6123和后止挡件6124,前止挡件6123和后止挡件6124均由地刷上盖612的内顶壁向下延伸形成,且在地刷组件600的行进方向上、前止挡件6123和后止挡件6124前后平行设置,安装槽6120为限定在前止挡件6123和后止挡件6124之间的空间。由此,安装槽6120的加工实现方便,便于制造。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槽612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工而成,例如,可以将地刷上盖612内顶壁上的一部分表面向上凹入、以形成安装槽(图未示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展示的地刷上盖612处于向前翻开底部朝上的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常规行进方向”指的是,用户采用手持吸尘器T进行清洁的过程中,通常推动手持吸尘器T自后向前运动,此时,地刷组件600也自后向前运动,从而从后向前的方向理解为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通常,将地刷组件600上的吸尘口设置为长条形且与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垂直(也就是说,吸尘口沿图6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或者说,吸尘口的长度方向为图6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吸尘清洁。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壳体61可以包括防撞部64。下面,参照附图6-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部64。

参照图6,地刷壳体61可以包括地刷壳本体和防撞部64。其中,关于地刷壳本体的构 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示例中,地刷壳本体可以由上下对接的地刷上盖612和地刷底座611组成,地刷壳本体也可以由左右对接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图未示出),地刷壳本体还可以通过其他部件组合而成,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相连,且向地刷组件600所在支撑面上投影(例如向图8中所示的下方投影)、防撞部64的至少部分位于地刷壳本体的轮廓线以外。也就是说,地刷组件600在支撑面上行驶的过程中,如果支撑面上具有障碍物,防撞部64可以优先于其内侧(即防撞部64的靠近地刷壳本体中心的一侧)的地刷壳本体与障碍物碰撞,以防止地刷壳本体被障碍物撞坏损坏,起到保护地刷壳本体的作用。具体地,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为一体件,也就是说,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不是通过装配工序连接在一起的。由此,无需对防撞部64进行装配,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防撞部64不易与地刷壳本体脱离,防撞效果好。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手持吸尘器T,会在地刷壳本体的周围安装一圈橡胶条,起到防撞击的作用,但是,安装橡胶条一方面会增加地刷组件600的成本,另一方面会拖延装配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壳体61,通过在地刷壳本体上直接一体加工出防撞部64,从而无需在地刷壳本体上额外安装防撞条,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装配难度,而且,手持吸尘器T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撞部64不会发生脱落、错位等问题,可靠性高。简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壳体61,取消了相关技术中的防撞条,直接在地刷壳本体上做出类似防撞条的防撞部64,以有效地保护地刷壳本体。

可选地,参照图6,向地刷组件600所在支撑面上投影,在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上、防撞部64的至少部分位于地刷壳本体的轮廓线的前侧。也就是说,地刷组件600在向前行进的过程中,如果地刷组件600的前方具有障碍物,防撞部64可以优先地刷壳本体与障碍物撞击,从而起到保护地刷壳本体的作用。由此,在地刷壳本体最容易发生磕碰的前侧位置设置防撞部64,可以有效地保护地刷壳本体,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参照图6,向地刷组件600所在支撑面上投影、在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上、防撞部64的至少部分位于地刷壳本体的轮廓线的左右两侧。也就是说,地刷组件600在垂直于常规行进方向的左右方向上平移运动时,如果地刷组件600的左右两侧具有障碍物,防撞部64可以优先地刷壳本体与障碍物撞击,从而起到保护地刷壳本体的作用。由此,在地刷壳本体容易发生磕碰的左右两侧位置设置防撞部64,可以进一步保护地刷壳本体。

可选地,参照图6,向地刷组件600所在支撑面上投影、防撞部64的至少部分围绕地刷壳本体的轮廓线整圈。也就是说,无论地刷组件600在支撑面上朝向哪个方向运动,防撞部64都可以优先地刷壳本体与障碍物撞击,从而起到保护地刷壳本体的作用。由此,防撞部64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地刷壳本体。

参照图8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地刷壳本体包括:地刷底座611和地刷上盖612,地刷底座611设在支撑面上,地刷上盖612盖设在地刷底座611上,此时,防撞部64可以与地刷底座611为一体件和/或与地刷上盖612为一体件,也就是说,防撞部64可以与地刷底座611为一体件(如图8和图9所示),防撞部64还可以与地刷上盖612为一体件(图未示出),防撞部64还可以既与地刷底座611为一体件、又与地刷上盖612为一体件(图未示出)。

可选地,向地刷组件600所在支撑面上投影,地刷底座611与地刷上盖612的对接线可以构成地刷壳本体的轮廓线,防撞部64设在地刷底座611与地刷上盖612的对接处,由此,防撞部64可以完全位于地刷壳本体的轮廓线以外,从而可以有效地缩小防撞部64结构面积,降低生产成本。当然,防撞部64还可以设在其他位置,仅有部分位于地刷壳本体的轮廓线以外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防撞部64包括分别位于对接线上下两侧的上防撞部641和下防撞部642,由此,上防撞部641可以保护地刷上盖612,下防撞部642可以保护地刷底座611,从而可以有效地更加有效且可靠地保护地刷壳本体。

例如,当防撞部64与地刷底座611为一体件时,上防撞部641可以由地刷底座611的与地刷上盖612相接处起向上延伸,下防撞部642可以由地刷底座611的与地刷上盖612相接处起向下延伸。同理,当防撞部64与地刷上盖612为一体件时,上防撞部641可以由地刷上盖612的与地刷底座611相接处起向上延伸,下防撞部642可以由地刷上盖612的与地刷底座611相接处起向下延伸。同理,当防撞部64既与地刷上盖612为一体件、又与地刷底座611为一体件时,上防撞部641可以由地刷上盖612的与地刷底座611相接处起向上延伸,下防撞部642可以由地刷底座611的与地刷上盖612相接处起向下延伸。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段中,方位“上”指的是,地刷组件600正常水平放在水平面上时的上方,方位“下”指的是,地刷组件600正常水平放在水平面上时的上方,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当地刷组件600倾斜于水平面设置在某平面上时,上防撞部641和下防撞部642的延伸方向随之发生倾斜,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下面,仅以防撞部64与地刷底座611为一体件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后,显然可以理解防撞部64与地刷上盖612为一体件、以及防撞部64既与地刷上盖612为一体件、又与地刷底座611为一体件的技术方案。可选地,当防撞部64与地刷底座611均为塑料件时,防撞部64可以与地刷底座611一体注塑成型,而当防撞部64为橡胶件、且地刷底座611为塑料件时,可以将防撞部64预埋在地刷底座611的成型模具中,然后再注塑地刷底座611,以使地刷底座611与防撞部64为一体件。

优选地,防撞部64的面向地刷壳本体的一侧表面中的至少部分表面与地刷壳本体间隔开(例如间隔开图8中所示的空间S)设置。由此,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之间可以一定的弹性缓冲空间,当防撞部64与障碍物发生撞击时,防撞部64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不易发生损坏,从而可以更加有效且可靠地提高对地刷壳本体的保护效果。例如,上文所述的上防撞部641的靠近地刷上盖612的一侧表面与地刷上盖612的外表面间隔开设置,下防撞部642的靠近地刷底座611的一侧表面与地刷底座611的外表面间隔开设置。

优选地,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通过光滑过渡曲面(例如图9中所示的曲面C)相接。由此,可以降低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在防撞部64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防撞部64与地刷壳本体的连接处不会发生开裂,提高防撞部64的结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可以包括拖把组件700。下面,参照附图10-图1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拖把组件700。

参照图10、图11和图15,地刷组件600和拖把组件700可以组成清洁组件,其中,地刷组件600可以包括地刷壳体61和设在地刷壳体61上的第一磁吸件69,拖把组件700可以包括固定件73和第二磁吸件74,其中,固定件73适于固定抹布,第二磁吸件74适于与第一磁吸件69磁吸配合,也就是说,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可以依靠磁性吸附在一起。

参照图18,拖把组件700通过第二磁吸件74和第一磁吸件69的磁吸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地刷组件600的底部,也就是说,将拖把组件700向地刷组件600的底部靠近时,由于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之间具有磁性吸引力,拖把组件700可以自动且迅速地安装到地刷组件600上。这样,当采用固定件73将抹布等清洁件固定在拖把组件700上时,拖把组件700可以实现拖地功能。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手持吸尘器T,通常仅能起到吸附地面灰尘、以及采用滚刷和刮条等清扫地面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彻底清洁地面上的脏污和顽固污渍。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组件,由于包括组合在一起的地刷组件600和拖把组件700, 可以实现拖吸双重功能,即在采用地刷组件600吸尘和清扫同时还采用拖把组件700进行拖地作业,从而可以有效地清洁地面上的顽固污渍,提高清洁效果。另外,由于地刷组件600与拖把组件700通过磁吸力磁吸相连,从而有效地降低地刷组件600与拖把组件700的安装和拆卸难度,提高了地刷组件600与拖把组件700的连接可靠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装组合,而且还可以降低清洁组件的结构复杂度,方便加工和生产。

参照图10,在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上,地刷壳体61的前侧底部具有吸尘口,拖把组件700设在吸尘口的后侧。也就是说,在用户推动清洁组件在待清洁表面上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地刷组件600优先拖把组件700进行工作,也就是说,地刷组件600先进行吸尘,拖把组件700再进行拖地,这样,经过地刷组件600的初步清洁,拖把组件700可以仅清洁地面上的残余脏污,从而降低了清洗拖把组件700上抹布的频繁程度,降低了用户的劳动强度。

另外,参照图10,地刷组件600还可以包括与地刷壳体61可滚动相连的滚刷,滚刷可以设在吸尘口内且滚刷的轴线可以沿吸尘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地刷组件600除了进行吸尘作业以外,还可以进行清扫作业,从而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优选地,在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上,拖把组件700设在滚刷的后侧。由此,滚刷的清扫动作可以优先于拖把的拖地动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地刷壳体61上具有吸尘口以及滚刷等的概念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这里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10,在地刷组件600的常规行进方向上,地刷壳体61的后侧设有滚轮67,拖把组件700设在滚轮67的前侧。也就是说,在用户推动清洁组件在待清洁表面上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拖把组件700优先进行清洁,滚轮67再在清洁后的表面上行走,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滚轮67碾压脏污的问题,使得手持吸尘器T在工作后、滚轮67还可以保持干净如新。另外,此种布置结构还可以使得清洁组件的结构稳定性更强,受力更加合理。

拖把组件700在垂直于地刷组件600的行进方向上的两侧与地刷组件600在垂直于地刷组件600的行进方向上的两侧对齐,例如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地刷组件60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壳体组件的左右两侧对齐。由此,针对地刷组件600清洁后的地面、拖把组件700可以最大程度地进行清洁,提高清洁效果,而且由于拖把组件700的左右两侧边缘、不超出地刷组件600的左右两侧边缘,从而可以避免拖把组件700被磕碰损坏以及磕碰用户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第一磁吸件69可以位于地刷组件600的底部,第二磁吸件74可以位于拖把组件700的顶部。由此,当将拖把组件700设置在地刷组件600的底部时,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可以更加迅速地磁吸在一起,且磁吸的更加牢靠,避免拖把组件700从地刷组件600上脱落下来的隐患。

可选地,参照图18,第一磁吸件69位于地刷组件600的底部中央,第二磁吸件74位于拖把组件700的顶部中央。由此,当第一磁吸件69与第二磁吸件74磁吸在一起后,拖把组件700可以更加平稳地、可靠地吸入在地刷组件600的底部,不会发生一侧偏坠等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69还可以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地设在地刷组件600的底部,相应地,第二磁吸件74也可以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地设在拖把组件700的顶部以与第一磁吸件69上下正对(图未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拖把组件700可以包括:板架71和端盖72,第二磁吸件74设在板架71和端盖72之间,板架71上适于装配抹布。由此,可以简单有效地安装第二磁吸件74,提高第二磁吸件74的安装可靠性。其中,板架71与端盖72可以可拆卸地相连,从而方便第二磁吸件74的拆装、维修和更换。例如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板架71上具有固定柱713,端盖72上具有固定孔722,固定柱713与固定孔722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由此,便于加工且方便拆装。

可选地,参照图14和图15,板架71的底面包胶,也就是说,板架71的底面具有包胶层710。由此,在可以将抹布设在包胶层710的底部,以更好地与地面贴合,提高清洁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包胶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可选地,参照图11,固定件73设在板架71的上表面上。由此,方便用户将抹布固定在拖把组件700上,方便用户使用。其中,固定件73可以为活动夹或魔术贴等,从而进一步方便拖把组件700的加工和抹布的固定连接,同时方便用户拆卸抹布进行清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活动夹和魔术贴均为拖把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图15和图18,地刷壳体61上具有底部敞开的装配槽610,拖把组件700上具有向上凸出且适于配合在装配槽610内的装配部711,第一磁吸件69设在装配槽610内,第二磁吸件74设在装配部711内。由此,在装配地刷组件600和拖把组件700时,仅需将装配部711对准装配槽610插入,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就可以迅速且有效地吸附在一起,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装配难度,而且可以提高地刷组件600与拖把组件700的连接可靠性。

例如在图12和图15所示的示例中,装配部711可以由板架71的部分下表面向上凸出形成,从而装配部711内可以限定出底部敞开以用于容纳第二磁吸件74的装配腔7110,端盖72与板架71相连且封盖在装配腔7110的底端。由此,可以简单有效地安装第二磁吸件74,提高第二磁吸件74的安装可靠性。

参照图11、图12和图16,装配部711的上表面上可以具有贯穿的通孔7111,拖把组件700还可以包括导磁件75,导磁件75的部分设在装配腔7110内且与第二磁吸件74磁吸相连,导磁件75的其余部分由通孔7111向上穿出到装配部711以外以与第一磁吸件69接触磁吸(如图18所示)。也就是说,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可以通过导磁件75牢靠地吸附连接,从而降低了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的磁吸难度,提高了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的磁吸牢靠性。

如图12所示,导磁件75可以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磁铁片751,第二磁性件夹吸在两个导磁铁片751之间,由此,可以在兼顾制造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的磁吸难度,提高第一磁吸件69和第二磁吸件74的磁吸牢靠性和稳定性。

如图15和图18所示,装配腔7110内可以具有分别设在两个导磁铁片751两侧的限位挡片712,限位挡片712固定在板架71和/或端盖72上,也就是说,板架71上可以具有限位挡片712,端盖72上也可以具有限位挡片712(图未示出),板架71和端盖72上还可以同时都具有限位挡片712(图未示出)。由此,通过在两个导磁铁片751的两侧设置限位挡片712,可以避免导磁铁片751在装配腔7110内的晃动问题。

如图15和图18所示,端盖72上可以具有向装配腔7110内延伸且止抵在第二磁吸件74的远离板架71的一侧表面上的端盖侧限位件721。由此,通过端盖侧限位件721与第二磁吸件74的止抵限位,可以避免第二磁吸件74在装配腔7110内的窜动问题。

由此,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拖把组件700的装配过程可以如下。首先,将第二磁吸件74夹在两个导磁铁片751之间,然后装入装配腔7110内的两个限位挡片712之间,同时使得两个导磁铁片751的上端由通孔7111向上穿出;然后,将端盖72盖合到装配腔7110的底部,采用螺纹紧固件穿过端盖72上的固定孔722且与板架71上的固定柱713螺纹连接,从而完成拖把组件700的装配。拖把组件700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抹布裹挟到包胶层710上且被固定件73锁紧即可。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的出气管68上可以具有优化结构。下面,参照附图19-图2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气管68。

参照图19,地刷组件600可以包括地刷壳体61和出气管68。

地刷壳体61上具有吸尘口,出气管68内限定出与吸尘口连通的吸尘通道68B。例如在图20和图23所示的示例中,地刷壳本体61A可以由上下对接的地刷上盖612和地刷底 座611组成,也就是说,地刷壳本体61A包括地刷底座611和地刷上盖612,地刷上盖612盖设在地刷底座611的顶部且与地刷底座611之间限定出空腔,空腔内限定出与吸尘口连通的气体通道,出气管68的内腔为吸尘通道68B,吸尘通道68B与气体通道直接连通以与吸尘口间接连通,从而地刷壳体61外的灰尘可以通过吸尘口吸入到气体通道内、再通过吸尘通道68B进入出气管68内。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地刷壳体61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例如,地刷壳体61还可以由左右对接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

出气管68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例如在图19和图20所示的示例中,出气管68可以包括位于地刷壳体61内且与地刷壳体61可转动相连的接头部681,从而出气管68可以通过接头部681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出气管68和上文所述的内套管82可以是同一个部件(如图3所示),出气管68和上文所述的内套管82还可以是不同的部件且装配相连(如图18所示)。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出气管68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地刷壳体61可枢转地相连,例如地刷壳体61与出气管68可以通过铰链组件等可枢转地相连,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参照图21-图26,在出气管68转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出气管68的外表面与地刷壳体61的内底壁6101(内底壁6101指:地刷壳体61的与出气管68旋转配合处的内底壁)之间的间隙68A最小为0.2mm-0.5mm,且该间隙68A连通至吸尘通道68B。也就是说,无论出气管68转动到任何角度位置,出气管68的外表面与地刷壳体61的内底壁6101之间的间隙68A的最小值均为0.2mm到0.5mm中的任一值,从而确保该间隙68A始终够大,以在手持吸尘器T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积存在该间隙68A中的尘质、例如灰尘、毛发、沙砾等吸入到吸尘通道68B内,以起到清洁间隙68A的作用,确保出气管68可以灵活转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手持吸尘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气管与地刷壳体的转动配合间隙内会卷入一些灰尘、毛发、沙砾等,以干扰出气管的正常转动,造成出气管转动不灵活的问题,使得用户需要定期拆卸出气管清理,造成用户的使用不便。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600,通过控制出气管68与地刷壳体61内底壁6101之间的间隙68A尺寸,可以将间隙68A中的杂物吸入吸尘通道68B内,以提高出气管68的转动灵活性,且避免了用户需要时长清理该间隙68A的问题,愉悦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在出气管68转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出气管68的外表面与地刷壳体61的内底壁6101之间的间隙68A为0.4mm-1mm。也就是说,无论出气管68转动到任何角度位置,出气管68的外表面与地刷壳体61的内底壁6101之间的间隙68A均最小可以为0.4mm、最大可以为1mm。由此,通过限定该间隙68A的上限,从而改善了由于该间隙68A过大而造成易卷入灰尘的问题,另外,也提高了出气管68与地刷壳体61连接处的结构紧凑性和产品整体的美观性。

地刷壳体61和/或出气管68上具有限位结构63,也就是说,地刷壳体61上可以具有限位结构63,出气管68上也可以具有限位结构63,地刷壳体61和出气管68上还可以同时都具有限位结构63,限位结构63用于限制出气管68仅在非使用位置(例如直立位置、如图21、22所示)和使用极限位置(例如水平位置、如图25、26所示)之间的使用范围(如图23、24所示)内可转动,从而通过设置限位结构63,可以有效地避免出气管68过分旋转的问题,提高地刷组件600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手持吸尘器T来说,出气管68转动至直立位置时,手持吸尘器T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吸气通道内不具有负压,无法吸尘),而当出气管68转动离开直立位置、例如转动至倾斜位置甚至水平位置时,手持吸尘器T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吸气通道内具有负压,可以吸尘)。另外,“限位结构63”的结构实施例将在后文中具体介绍,这里不作赘述。

具体地,如图20所示,出气管68的外表面包括凹面部6811,其中,在出气管68位于非使用位置时(例如出气管68直立时),凹面部6811位于地刷壳体61外的后侧,而在出气管68由非使用位置向使用极限位置转动的过程中(例如出气管68向后转动时),凹面部6811逐渐转入地刷壳体61内以与地刷壳体61的内底壁6101之间限定出上述间隙68A的至少部分。由此,通过在出气管68的外表面上加工凹面部6811,使得出气管68的转动部位的外表面为非规则形状,从而无需对现有的出气管68作很大调整,就可以有效地保证间隙68A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且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例如在图20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地刷壳体61包括地刷壳本体61A和设在地刷壳本体61A后侧且左右间隔开的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出气管68包括管部680和连接在管部680的一端的接头部681,接头部681为横圆柱形且位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之间,接头部681的轴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对应可枢转地相连,例如,在图20所示的示例中,接头部681上具有沿其中心轴线、向两侧延伸出的枢转轴682,两个枢转轴682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可转动地相连,从而接头部681可以以自身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作自转运动。由此,地刷壳体61与出气管68的枢转连接方式简单、且方便加工和装配实施。

参照图20,凹面部6811为由接头部681的外周面向接头部681的中心轴线方向凹入且与接头部681同轴设置的弧形柱面,也就是说,凹面部6811所在柱面的中心轴线与接头部681的中心轴线重合。由此,凹面部6811方便加工,且无论接头部681转动到任一角度位置,凹面部6811地刷壳体61之间的间隙都可以保持一致,从而方便控制间隙68A的尺寸。另外,此种结构形式的凹面部6811方便加工。优选地,凹面部6811的凹入深度为0.2mm-0.5mm,由此,可以确保间隙68A最小为0.2mm-0.5mm,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出气管68的转动防卡效果。

参照图20,凹面部6811的轴向两侧边缘(例如图20中所示的边缘681A)分别与接头部681的轴向两侧端面平齐,也就是说,在接头部681的轴向上,凹面部6811横跨接头部681的整个轴长,由此,在接头部681的整个轴向长度上与地刷壳体61内底壁6101之间的间隙68A都可以为0.2mm-0.5mm甚至以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出气管68的转动灵活性。

参照图20,凹面部6811周向上的靠近管部680的一侧边缘(例如图20中所示的边缘681B)与管部680相接,从而凹面部6811的尺寸可以足够大,以确保出气管68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的使用范围内转动时,接头部681均可以通过凹面部6811与地刷壳体61的内底壁6101限定间隙68A,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出气管68的转动灵活性。另外,此种结构形式的凹面部6811方便加工。

参照图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凹面部6811周向上的远离管部680的一侧边缘(例如图20中所示的边缘681C)邻近吸尘通道68B形成在接头部681上的敞口68C(即与敞口68C间隔开)。由此,可以提高接头部681的强度,且抽吸间隙68A中的尘质效果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凹面部6811周向上的远离管部680的一侧边缘(例如图20中所示的边缘681C)与吸尘通道68B形成在接头部681上的敞口68C相接(即与敞口68C连通、图未示出)。由此,方便凹面部6811的加工,且抽吸间隙68A中的尘质效果好。优选地,吸尘通道68B可以沿接头部681的直径方向贯穿接头部681、以在接头部681相对的两侧表面上分别形成穿口,其中一个穿口与管部680相接不敞开、另一个穿口远离管部680为敞口68C。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地刷组件600,通过将出气管68的接头部681的外表面加工成非规则形状(例如在圆柱形的接头部681上加工0.2mm-0.5mm的间隙台阶、即凹面部6811),以使出气管68与地刷壳体61内底壁6101之间的间隙68A保证最小为0.2mm-0.5mm,从而在手持吸尘器T常规行进工作的过程中(参照图23),吸尘通道68B可以从其前侧的吸尘口吸入灰尘D1的同时、还可以从其后侧的间隙68A吸入尘质D2,进而可以有效地改善接头部681与地刷壳体61内底壁6101之间间隙68A的积灰问题,确保 出气管68可以灵活转动,改善出气管68的转动卡停问题。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还可以包括滚轮67。下面,参照附图27-图3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轮67。

参照图27,地刷组件600可以包括地刷壳体61、出气管68和两个滚轮67。

参照图20,地刷壳体61包括地刷壳本体61A和设在地刷壳本体61A后侧且左右间隔开的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出气管68包括管部680和连接在管部680的一端的接头部681,接头部681为横圆柱形且位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之间,接头部681的轴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对应枢转相连,也就是说,接头部681的轴向左端与左侧的枢转连接臂61B枢转相连,接头部681的轴向右端与右侧的枢转连接臂61B枢转相连。

例如,在图28和图29所示的示例中,接头部681上具有沿其中心轴线、向两侧延伸出的枢转轴682,两个枢转轴682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可转动地相连,从而接头部681可以以自身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作自转运动。由此,地刷壳体61与出气管68的枢转连接方式简单、且方便加工和装配实施。

参照图27-图28,两个滚轮67位于地刷壳体61的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臂61B对应枢转相连,也就是说,地刷壳体61的左右两侧的后部分别设有一侧滚轮67,其中,左侧的滚轮67与左侧的枢转连接臂61B枢转相连,右侧的滚轮67与右侧的枢转连接臂61B枢转相连,具体地,参照图30,滚轮67的底面低于接头部681的底面、且低于地刷壳体61后部的底面,由此,滚轮67可以将地刷壳体61的后部支撑托起,这样,当用户推动地刷壳体61组件向前运动时,滚轮67可以在支撑面上滚动,以减轻用户的推力。

参照图30,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均平行于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且与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之间的距离S为10mm-30mm,也即是说,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与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之间的距离S最小不低于10mm、最大不超过30mm,且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均平行地设在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的后侧。由此,由于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和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不同轴,从而可以提高滚轮67对地刷壳体61的支撑稳定性和支撑牢靠性,而且,由于将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设置在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的后侧,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刷组件600的重心,使出气管68可以自由顺利枢转。

相关技术中指出,手持吸尘器的地刷组件通常依靠地刷壳体的前端底面和连接在地刷壳体后端的滚轮支撑地面,且地刷壳体上的出气管的枢转轴线与滚轮的枢转轴线重合,这样,当出气管相对地刷壳体从直立位置向后倾斜转动的过程中,地刷壳体的前端容易翘起,致使出气管无法顺利转动,而且,当出气管处于直立位置时,地刷组件的重心不稳,容易发生倾倒的现象。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600,通过使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和和出气管68的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拉开10mm-30mm的距离S,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出气管68处于直立位置时,地刷组件600的稳定性,降低地刷组件600的倾倒可能,而且,通过将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设置在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的后侧,从而提高了地刷组件600的重心稳定性,在地刷组件600中的出气管68相对地刷壳体61从直立位置向后倾斜转动的过程中,地刷壳体61的前端不会翘起,确保出气管68可以顺利转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优选地,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均平行地设在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的后下侧。由此,对于尺寸较为小巧的一些滚轮67,可以进一步提高地刷组件600的重心稳定性,当地刷组件600中的出气管68相对地刷壳体61从直立位置向后倾斜转动的过程中,地刷壳体61的前端更加不会翘起,确保出气管68可以更架顺利地转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当滚轮67的尺寸较大时,还可以将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平行地设在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的后上侧。

可选地,两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同轴设置,也就是说,两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 670位于同一直线上。由此,方便加工和安装。或者可选地,两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前后等高设置,也就是说,两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前后间隔开设置。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出气管68处于直立位置时地刷组件600的稳定性,降低地刷组件600的倾倒可能,而且,通过将两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设置成前后布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地刷组件600的重心稳定性,当地刷组件600中的出气管68相对地刷壳体61从直立位置向后倾斜转动的过程中,地刷壳体61的前端不会翘起,确保出气管68可以顺利转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地刷壳体61和/或出气管68上具有用于限制出气管68仅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极限位置之间的使用范围内可转动的限位结构63,其中,在出气管68位于非使用位置时出气管68竖直设置在地刷壳体61的顶部,在出气管68位于使用极限位置时出气管68水平设置在地刷壳体61的后侧。地刷壳体61上可以具有限位结构63,出气管68上也可以具有限位结构63,地刷壳体61和出气管68上还可以同时都具有限位结构63,限位结构63用于限制出气管68仅在非使用位置(例如直立位置、如图21、22所示)和使用极限位置(例如水平位置、如图25、26所示)之间的使用范围(如图23、24所示)内可转动,从而通过设置限位结构63,可以有效地避免出气管68过分旋转的问题,提高地刷组件600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手持吸尘器T来说,出气管68转动至直立位置时,手持吸尘器T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吸气通道内不具有负压,无法吸尘),而当出气管68转动离开直立位置、例如向后转动至倾斜位置甚至水平位置时,手持吸尘器T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吸气通道内具有负压,可以吸尘)。

参照图28,地刷壳本体61A包括地刷底座611和地刷上盖612,也就是说,地刷壳本体61A可以由上下对接的地刷上盖612和地刷底座611组成(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地刷壳本体61A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例如,地刷壳本体61A还可以由左右对接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具体而言,限位结构63可以包括上限位边缘631和下限位边缘632,其中,上限位边缘631构成地刷上盖612的后端边缘(也就是说,上限位边缘631即为地刷上盖612的后端边缘),且上限位边缘631用于将出气管68截止在非使用位置(如图21、22所示),以使出气管68不能再向前旋转,下限位边缘632构成地刷底座611的后端边缘(也就是说,下限位边缘632即为地刷底座611的后端边缘),且下限位边缘632用于将出气管68截止在使用极限位置(如图25、26所示),以使出气管68不能再向下旋转。由此,限位结构63便于获得且限位效果好。

参照图28和图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枢转连接臂61B包括:底座部613、上罩部614以及枢筒部615,其中,上罩部614罩设在底座部613且与底座部613之间限定出容纳腔61B0,其中,上罩部614上具有上半枢转孔6141,底座部613上具有下半枢转孔6131,上半枢转孔6141与下半枢转孔6131上下对拼成完整枢转孔,接头部681上具有枢转配合在枢转孔内的枢转轴682(例如枢转轴682可以由接头部681的轴向端面沿着接头部681的中心轴线向外延伸出),以使接头部681与枢转连接臂61B可枢转相连。

参照图28和图29,枢筒部615与底座部613和/或上罩部614相连(即枢筒部615与底座部613和上罩部614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枢筒部615为筒形且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61B0外,也就是说,枢筒部615必须有一部分是位于容纳腔61B0外的,滚轮67上具有枢转配合在枢筒部615内的滚轮转轴671,以使滚轮67与枢转连接臂61B可枢转相连。由此,枢转连接臂61B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与出气管68和滚轮67的枢转安装,且枢转连接臂61B的外观美观。其中,为了确保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均平行地设在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的后侧且每个滚轮67的枢转轴线670与接头部681的枢转轴线6810之间的距离S为10mm-30mm,将枢转孔的中心轴线设置成与枢筒部615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前上侧且相距10mm-30mm。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枢转连接臂61B的结构还可以根 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优选地,参照图28和图29,底座部613与上罩部614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或者通过卡扣组件相连,从而方便装配和拆卸,且装配和拆卸效率高。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底座部613和上罩部614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相连,例如粘接相连等。优选地,枢筒部615与底座部613相连且枢筒部615与底座部613为一体成型件,也就是说,通过向一个注塑模具中倾入材料得到的一个部件包括枢筒部615与底座部613。由此,方便加工和装配。

参照图28和图31,枢筒部615的内端位于容纳内,滚轮转轴671的内端具有弹性卡扣672,弹性卡扣672穿过枢筒部615的内端后与枢筒部615的内端面卡止。由此,可以简单有效地避免滚轮67从枢转连接臂61B上脱落下来的问题,确保滚轮67的工作可靠性,而且,此种避免滚轮67脱落的方式便于实现。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避免滚轮67脱落,例如,滚轮转轴671的内端可以具有外螺纹,容纳腔61B0内可以设有含盖锁紧螺母,含盖锁紧螺母锁紧在滚轮转轴671的内端的外螺纹上,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滚轮转轴671的脱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卡扣672的结构以及卡止方式(例如附图28和图31所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作赘述。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内端”指的是靠近地刷壳体61左右中心轴线的一端。

另外,参照图29和图31,底座部613内具有止挡在枢转轴682的远离接头部681一侧端面外以防止出气管68轴向窜动的限位挡件6132,也就是说,底座部613内具有两个限位挡件6132,且两个限位挡件6132位于出气管68的两侧以分别止挡枢转轴682的两侧端面。由此,可以避免枢转轴682发生轴向窜动。

下面,参照图38-图46,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

首先,简要描述尘杯组件100的构成。

如图38所示,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组件1和旋风锥组件2。结合图43,杯壳组件1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杯壳11、引流管12、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结合图46,旋风锥组件2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旋风锥21、导流筋26、分隔件22、限位筋23、第一导向块24和第二导向块25。

参照图40和图41,杯壳11为顶部敞开的立式筒形,旋风锥21立式设在杯壳11内的中上部且横截面积自上向下逐渐减小,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水平地套设在旋风锥21的底部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中部的内周面之间,此时,分隔件22可以将旋风锥21与杯壳11之间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方的旋风腔1101和位于分隔件22下方的集尘腔1102。

参照图41和图45,环形板形状的分隔件22上切掉一段以构造成C形板,此时,由于切掉一段可以使分隔件22上多出第一切壁221和第二切壁222两个侧壁,且第一切壁221、第二切壁222、旋风锥21与杯壳11之间可以限定出连通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的穿孔220,限位筋23设在穿孔220内且从第一切壁221沿着旋风锥21的周壁面211向第二切壁222延伸。

参照图39和图40,引流管12位于集尘腔1102内且下端贯通杯壳11的底壁,引流管12的上端向旋风腔1101的方向延伸至引流管12上端的部分止抵在旋风锥21的底端壁面212上,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在引流管12的径向上相对设置且由引流管12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其中,隔断筋121向上穿过穿孔220且止抵在限位筋23的邻近第二切壁222的一侧表面上,第一导向块24设在限位筋23的底部且适于与隔断筋121滑移导向配合,卡位筋122向上穿入穿孔220且止抵在第二切壁222的邻近限位筋23的一侧表面上,第二导向块25设在第二切壁222的底部且适于与卡位筋122滑移导向配合。

参照图41,隔断筋121将穿孔220分隔成位于其两侧的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其中,排尘口2201限定在隔断筋121和第一切壁221之间,进气口2202限定在隔断筋121和第二切壁222之间,进气口2202通过隔断筋121、卡位筋122、旋风锥21以及杯壳11 之间限定出的气体通道与引流管12的上端连通,以使气流可以通过引流管12和气体通道由进气口2202进入旋风腔1101内。

参照图39,并结合图40和图41,导流筋26设在旋风锥21的外表面上且横截面积自上向下逐渐减小,隔断筋121向上穿过穿孔220且上端与导流筋26的下端相对止抵,此时,隔断筋121和导流筋26共同构成分流件101,这样,由进气口2202进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可以在分流件101右侧表面的导流作用下更好地进入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如图40中箭头流向B、C所示),在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主要为粒径较大的尘质)可以在分流件101左侧表面的导流作用下更好地通过排尘口2201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如图40中箭头流向D所示)。

参照图41,并结合图45和图46,旋风锥21的周壁面211上具有连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旋风腔1101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上,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上游以远离排尘口2201,第一区域上具有连通旋风腔1101和旋风锥21内部的多个第一通孔2111,旋风腔1101的底端壁面212上形成有连通旋风锥21内部与集尘腔1102的多个第二通孔2121,从而在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出的含尘气流可以通过第一通孔2111进入旋风锥21内部再次旋风分离(如图41中箭头流向E所示),且在旋风锥21内部再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主要为粒径较小的尘质)可以通过第二通孔2121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如图41中箭头流向F所示)。

其次,简要描述尘杯组件100的装配。

参照图38和图39,首先,将旋风锥组件2自上向下放入杯壳组件1中;然后,向下推动旋风锥组件2,使限位筋23沿隔断筋121的左侧壁向下滑动,直至导流筋26的下端止抵在隔断筋121的上端、且第二切壁222止抵在卡位筋122的右侧壁上;接着,再向下推按旋风锥组件2,通过第一导向块24和第二导向块25的导向作用、使旋风锥组件2发生轻微旋转排除微小安装错位。由此,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最终装配到位。

再次,简要描述尘杯组件100的工作过程。

参照图40和图41,环境中的尘气沿着引流管12自下向上流动(如图40中箭头流向A所示),并通过进气口2202进入旋风腔1101内,进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在分流件101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旋风腔1101环形绕流(如图40中箭头流向B所示),绕流的气流在旋风腔1101内进行旋风分离(如图40中箭头流向C所示),粒径较大的尘质在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出、并通过排尘口2201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如图40中箭头流向D所示),而粒径较小的细微尘质随着气流通过多个第一通孔2111进入旋风锥21内再次旋风分离(如图41中箭头流向E所示),细微尘质在旋风锥21内旋风分离出、并通过多个第二通孔2121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如图41中箭头流向F所示)。

最后,简要描述尘杯组件100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通过杯壳组件1与旋风锥组件2的配合,使得杯壳11内可以形成旋风风道,从而使得尘杯组件100的尘气分离效果好、效率高。另外,通过在旋风锥21上开设第一通孔2111和第二通孔2121,从而使得旋风风道变为位于旋风锥21内外两侧的双旋风风道,从而使得不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灰尘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旋风风道内实现旋风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尘气分离效果和效率。此外,尘杯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容易装配,装配效率高、精准度高、可靠性高。

下面,参照图38-图4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旋风分离件(例如本文所述的旋风锥21或多锥结构等)和分隔件22。如图40和图41所示,杯壳11为中空的壳体,旋风分离件设在杯壳11内,以将杯壳1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位于旋风分离件外部的外腔110和位于旋风分离件内部的内腔210,其中,分隔件22设在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即设在外腔110内),以将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 (即将外腔110划分为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旋风腔1101为旋风分离的场所,集尘腔1102为聚积灰尘的场所。

如图40和图41所示,旋风腔1101为环绕旋风分离件的环形空间,也就是说,旋风腔1101是环绕旋风分离件设置的、且旋风腔1101的各横截面均为环形(不限于圆环形、例如还可以是椭圆环形)面。由此,进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如图40中箭头流向B所示)可以环绕旋风分离件的外表面、在旋风腔1101内进行旋风分离(如图40中箭头流向C所示)。其中,“旋风分离”指的是:当气流沿圈形或螺旋形路径快速运动时,气流中的尘质(即脏物颗粒)可以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气流中甩出,从而实现尘、气分离。

如图40和图41所示,旋风腔1101位于集尘腔1102的上方,分隔件22上具有排尘口2201,旋风腔1101通过排尘口2201与集尘腔1102连通,从而在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通过排尘口2201落入到集尘腔1102内。简言之,在气流进入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后,离心甩出的尘质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通过排尘口2201落入到集尘腔1102内(如图40中箭头流向B到C到D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旋风腔1101位于集尘腔1102的上方”指的是,“旋风腔1101的至少与排尘口2201相对的部分”是位于“集尘腔1102的至少与排尘口2201相对的部分”的上方的,从而使得旋风腔1101内分离出的尘质可以在高低落差的作用下自然落入集尘腔1102内,进而极大地降低了结构复杂度,使得尘杯组件100更加适于生产和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通过在杯壳11和旋风分离件之间设置分隔件22将外腔110划分为由分隔件22隔离开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且通过在分隔件22上开设连通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的排尘口2201。由此,一方面,尘气可以在环形的旋风腔1101内更加充分地进行旋风分离,另一方面、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通过排尘口2201排出到旋风腔1101下方的集尘腔1102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旋风流动的气流将尘质再次卷起的问题,进而明显地提高了旋风分离效果。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实现,且可以有效地实现旋风分离,获得极佳的旋风分离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4-图46,并结合图40和图41,旋风分离件为旋风锥21,分隔件22为环形板(例如可以为封闭环形板、如圆环形板、椭圆环形板等,例如还可以为非封闭环形板、如C形板等)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即分隔件22的内环壁与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上的一个(封闭或非封闭)周圈紧密贴合,分隔件22的外环壁与杯壳11内表面上的一个(封闭或非封闭)周圈紧密贴合,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分别位于分隔件22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旋风锥”指的是:外形为锥筒形的旋风分离件,“锥筒形”指的是:沿自身的轴线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筒(横截面不限于圆形、例如还可以是椭圆形)。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旋风锥”与“多锥结构”不同,“旋风锥”仅指一个锥形筒,且锥形筒的轴向两端的端面积相差较小,而“多锥结构”指的是环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尖头小圆锥筒,其中每个尖头小圆锥筒的轴向两端的端面积相差较大。

由此,通过旋风锥21与环形板状的分隔件22的配合,可以简单且有效地限定出环绕旋风锥21的旋风腔1101,使得旋风锥21的周壁面211可以作为旋风腔1101的内环壁,从而提高了旋风腔1101的旋风分离效果,而且降低了尘杯组件100的生产和实现难度。另外,旋风锥21的内腔也形成为锥台形,从而进入旋风锥21内腔的气流也可以进行旋风分离,以进一步提高尘杯组件100整体的除尘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示例中,参照图42和图43,杯壳11可以为筒形,例如杯壳11可以为柱筒形或锥筒形等(但不限于圆柱筒形、圆锥筒形,例如还可以是椭圆柱筒形),此时,分隔件22的外环壁可以与杯壳11内周面上的一个周圈紧密贴合。由此,旋风腔1101的结构更好,更加有益于提高旋风分离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杯壳11可以与旋风锥21同 轴或大体同轴布置、即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与杯壳11的中心轴线可以重合或平行,从而更加方便安装和加工,且旋风腔1101的旋风分离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示例中,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与分隔件22所在平面非垂直,也就是说,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与分隔件22的内环的中心轴线非平行设置、即具有一定夹角。例如,当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时,分隔件22所在平面非水平设置。由此,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的布局更好,旋风分离效果更好。优选地,分隔件22上的形成有排尘口2201的部位稍低一些,从而尘质可以更加有效地从排尘口2201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排尘效率高,排尘效果可靠。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可选示例中,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与分隔件22所在平面还可以垂直,也就是说,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与分隔件22的内环的中心轴线可以重合或平行。例如,当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时,分隔件22所在平面水平设置,由此,方便加工和安装。

优选地,分隔件22与旋风锥21为一体件。也就是说,分隔件22与旋风锥21是不可拆分的。例如,分隔件22与旋风锥21可以为同时注塑成型的一体成型件,或者为二次注塑成型的一体件等。由此,可以简化装配步骤,且方便其与杯壳11的后续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当分隔件22与旋风锥21为一体件时,分隔件22与旋风锥21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性更强,使尘杯组件100的工作效果更加可靠、有效、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1和图46,旋风分离件上进一步具有连通在旋风分离件内部与旋风腔1101之间的第一通孔2111,从而在旋风腔1101内分离出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通孔2111直接进入旋风分离件内再次旋风分离。由此,尘杯组件100可以简便快捷地实现二次旋风分离,即在旋风分离件外部进行一次旋风分离,再在旋风分离件内部进行二次旋风分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尘杯组件100的除尘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41和图46,旋风分离件上进一步具有连通在旋风分离件内部与集尘腔1102之间的第二通孔2121,以使在旋风分离件内再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第二通孔2121排到集尘腔1102内。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旋风分离件内分离出的尘质被气流再次卷起,以进一步提高旋风分离效果。

而且,除了在旋风腔1101内一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通过排尘口2201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以外,在旋风分离件内二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第二通孔2121也可以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也就是说,尘杯组件100内分离出的尘质全都可以积聚在集尘腔1102内,从而用户只需打开集尘腔1102,就可以将全部的灰尘倒出,从而极其方便使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要求旋风分离件的内部具有可提供气流进行旋风分离的场所,例如旋风分离件的内部可以具有筒形空腔,其外部形状不作要求。优选地,如上文所述,当旋风分离件为旋风锥21时,其内部就具有提供气流进行旋风分离的场所。下面,以旋风分离件为旋风锥21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参照图45和图46,第一通孔2111可以形成在旋风锥21的用于限定出旋风腔1101的周壁面211上。由此,第一通孔2111的加工简便,通流阻力小,通流效果好,使得在旋风腔1101内一次旋风分离出的气流可以顺利且快速地进入旋风锥21内进行二次旋风分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除尘效果和除尘效率。

其中,旋风锥21的用于限定出旋风腔1101的周壁面211可以包括连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也就是说,将第一区域划分成多个第一子区域时,多个第一子区域非离散分布,将第二区域划分成多个第二子区域时,多个第二子区域非离散分布。在旋风腔1101内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远离排尘口2201的一侧,也就是说,在气流从进入旋风腔1101后,先途经第一区域、再途经第二区域、再抵达排尘口2201。优选地,第一通孔2111为多个且均位于第一区域内,也就是说,多个第一通孔2111均聚积在第一区域内且位于第二区域的上游侧。

由此,第一通孔2111的位置布局更加符合旋风分离的原理,使得分离出的气流可以更多、更好、更及时、更小阻力地通过第一通孔2111进入旋风锥21内,且使得分离出的尘质可以更好、更充分地从排尘口2201排出,从而不但提高了分离气体的效率和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分离出的气流将分离出的尘质再次卷起,进而变相地提高了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以进一步提高尘杯组件100的除尘效果。

优选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区域的面积。由此,可以布置更多、更密集排布的第一通孔2111,从而可以使得分离出的气流更多、更好、更及时、更小阻力地通过第一通孔2111进入旋风锥21内,进一步提高旋风分离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45和图46,第二通孔2121可以形成在旋风锥21的用于限定出集尘腔1102的底端壁面212上。由此,第二通孔2121的加工简便,通流阻力小,通流效果好,使得在旋风锥21内二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利且快速地进入集尘腔110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和除尘效率,且可以降低能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旋风分离件不为旋风锥21时,第一通孔2111和第二通孔2121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方案的具体情况作适应性调整。例如,当旋风分离件为上文所述的“多锥结构”时,第一通孔可以为多个且分别形成在每个尖头圆锥筒的用于限定出旋风腔1101的外周面上,每个尖头圆锥筒的尖头部位可以向下伸入到集尘腔1102内、且尖头部位的底端可以切出敞口以作为连通在每个尖头圆锥筒内部与集尘腔1102之间的第二通孔,这样,在旋风腔1101内一次旋风分离出的气流可以分别通过多个第一通孔进入多个尖头圆锥筒内进行二次旋风分离,且在每个尖头圆锥筒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通过相应的尖头圆锥筒底部的第二通孔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以可靠地进行二次旋风分离。

具体而言,在旋风离心力的作用下,颗粒较大的尘质可以在旋风腔1101内分离出来,并可以沿着旋风锥21的外周壁运动至排尘口2201处,以通过排尘口2201排出到集尘腔1102内,而颗粒较小的尘质会随着气流通过第一通孔2111吸入到旋风锥21内再次进行旋风分离,在旋风锥21内旋风分离出来的细微尘质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通孔2121排入集尘腔1102内。由此,尘杯组件100内形成有两种旋风分离风道,即旋风锥21外的大颗粒尘质旋风分离风道、和、旋风锥21内的小颗粒尘质旋风分离通道,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旋风分离效果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0和图41,分隔件22上可以具有向旋风腔1101内供入气体的进气口2202,也就是说,待清洁的气流可以由分隔件22上的进气口2202进入旋风腔1101内,由此,实现简便且方便加工。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进气口2202还可以不形成在分隔件22上,此时,待清洁的空气还可以从其他位置进入旋风腔1101内,例如,进气口2202还可以形成在杯壳11的用于限定出旋风腔1101的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0和图41,尘杯组件100还包括分流件101,分流件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旋风腔1101内且该部分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该部分同时拦截在进气口2202与排尘口2201之间,以使得由进气口2202流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沿着远离分流件101的方向(如图40中箭头流向B、C所示)朝向排尘口2201环形绕流。由此,通过在旋风腔1101内设置拦截在进气口2202与排气口之间的分流件101,可以确保从进气口2202进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仅沿着同一个方向(如图40中箭头流向B、C所示)、即均朝向远离分流件101的方向流动以进行旋风分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旋风分离效果。

另外,通过设置分流件101,可以将排尘口2201与进气口2202设置成相距很近,以有效地延长气流从进气口2202到排尘口2201的旋风分离路径,使得旋风分离效果更充分、更好。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0还可以不包括分流件101,例如,此时可以将排尘口2201和进气口2202设置成相距较远,更为具体地,可以将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设置成关于旋风锥21径向相对。

参照图39和图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分流件101可以包括上下对抵的导流筋26和隔断筋121,即导流筋26位于隔断筋121的上方,隔断筋121位于导流筋26的下方,导流筋26的下端与隔断筋121的上端正对且相互抵触。由此,分流件101的结构巧妙,可以简单获得实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A部件和B部件对抵”指的是,A部件向B部件施加推力,B部件向A部件施加推力,且施加推力的作用点为同一点。

优选地,导流筋26与旋风锥21为一体件(即导流筋26与旋风锥21不可拆分,例如可以为一体注塑成型件),隔断筋121与杯壳11为一体件(即隔断筋121与杯壳11不可拆分,例如可以为一体注塑成型件)。由此,当将旋风锥21安装到杯壳11内后,导流筋26与隔断筋121自然相抵以形成分流件101,使得分流件101容易获得实现。另外,通过隔断筋121与导流筋26的对接止抵配合,还可以对旋风锥21与杯壳11的装配起到有效的定位作用,降低尘杯组件100的结构复杂性以及装配难度,使得尘杯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简洁、更加便于加工和制造,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从旋风腔1101到集尘腔1102的方向上,例如在图39中所示的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分流件101的位于旋风腔1101内的部分在旋风腔1101的周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参照图40和图41,并结合图46,导流筋26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由旋风腔1101的上端面1201起向下延伸,且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导流筋26在旋风腔1101周向上的宽度(例如图46中所示的H)逐渐减小。由此,分流件101在旋风腔1101的周向上的两个侧壁(例如图39中所示的分流件10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更加适于导流,其中一个侧壁(例如图39中所示的分流件101的右侧壁)可以使由进气口2202进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更好地沿着旋风腔1101绕流(如图40中箭头流向C所示)、其中另一个侧壁(例如图39中所示的分流件101的左侧壁)可以使旋风腔1101内分离出的尘质更好地通过排尘口2201排出(如图41中箭头流向D所示),从而进一步提高旋风分离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9和图40,分流件101的邻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右侧表面)构造成引导气流由进气口2202向旋风腔1101内平滑入流的流线型曲面。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导流筋26的邻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右侧表面)与隔断筋121的邻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右侧表面)光滑过渡相连,且导流筋26的邻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右侧表面)和隔断筋121的邻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右侧表面)共同构成引导气流由进气口2202向旋风腔1101平滑入流的流线型曲面。由此,可以降低进气阻力,降低能耗,提高进气效率,提高除尘效率。

更为具体地,导流筋26的靠近进气口2202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右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集尘腔1102方向、和靠近排尘口2201方向(例如图39中所示的左上方)凹入的第一导流曲面261。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进气阻力,降低能耗,提高进气效率,提高除尘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9和图41,分流件101的邻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左侧表面)构造成引导气流由旋风腔1101向排尘口2201平滑出流的流线型曲面。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导流筋26的邻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左侧表面)与隔断筋121的邻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左侧表面)光滑过渡相连,且导流筋26的邻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左侧表面)和隔断筋121的邻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左侧表面)共同构成引导气流由旋风腔1101向排尘口2201平滑出流的流线型曲面。由此,可以降低进气阻力,降低能耗,提高进气效率,提高除尘效率。

更为具体地,导流筋26的靠近排尘口2201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左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集尘腔1102方向、和靠近进气口2202方向(例如图39中所示的右上方) 凹入的第二导流曲面262。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进气阻力,降低能耗,提高进气效率,提高除尘效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流线型曲面”的概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具体而言,“流线型曲面”指的是: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曲面上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少有湍流,以确保曲面和流体均受到较小阻力。

优选地,参照图41和图45,分隔件22上具有穿孔220。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可以在封闭环形板形状的分隔件22上切掉部分以使分隔件22变为C形板形状,此时,分隔件22上由于切掉部分而形成的两个侧壁(简称第一切壁221和第二切壁222)与旋风锥21的外表面、以及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穿孔220。具体地,穿孔220和分流件101共同限定出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也就是说,分流件101的部分伸入穿孔220内以将穿孔220分隔成位于分流件101两侧的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更为具体地,分流件101的一侧壁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左侧壁面)与第一切壁221之间限定出排尘口2201,分流件101的另一侧壁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右侧壁面)与第二切壁222之间限定出进气口2202。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还可以分别为贯穿分隔件22的单独孔洞,例如圆环板形的分隔件22上具有两个独立、即互不相通的孔洞,分别为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仅以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由穿孔220和分流件101共同限定出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9和图41所示,隔断筋121的一部分(例如上部分)夹设在旋风腔1101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上端与导流筋26的下端止抵,隔断筋121的其余部分(例如下部分)向下穿过穿孔220以将穿孔220分隔成位于隔断筋121两侧的进气口2202和排尘口2201。由此,极其方便加工,而且可以确保进气口2202与排尘口2201相距很近,延长旋风腔1101内的旋风分离路径,提高旋风分离效果。

当然,分流件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分流件还可以仅设在旋风锥21上且分流件的上端可以与旋风腔1101的上端面1201平齐,分流件的下端穿过穿孔220;又例如,分流件还可以仅设在杯壳11上且分流件的上端可以延伸至与旋风腔1101的上端面1201平齐。由此,分流件同样方便加工且方便装配。另外,分流件101还可以为独立的部件且通过后续的装配手段固定在旋风腔1101内,例如,通过插槽插块的配合实现固定,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参照图43和图45,并结合图39,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卡位筋122和限位筋23,其中,卡位筋122和隔断筋121均设在杯壳11上且在旋风腔1101的周向上间隔开,限位筋23和分隔件22均设在旋风锥21上,限位筋23设在穿孔220内且与穿孔220的一个周向侧壁(例如图39中所示的第二切壁222)共同止抵在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的两侧。

具体而言,限位筋23可以由第一切壁221起沿着旋风锥21的周壁面211朝向第二切壁222的方向延伸,限位筋23的远离第一切壁221的一端可以止抵在隔断筋121的远离卡位筋122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隔断筋121的左侧表面上)上,第二切壁222可以止抵在卡位筋122的远离隔断筋121的一侧表面(例如图39中所示的卡位筋122的右侧表面上)上。由此,通过分隔件22、限位筋23、卡位筋122以及隔断筋121的配合,旋风锥21可以与杯壳11稳定且可靠地装配在一起。

优选地,分隔件22、卡位筋122均与旋风锥21为一体成型的旋风锥组件2,隔断筋121、卡位筋122与杯壳11为一体成型的杯壳组件1,由此,加工方便,且装配可靠性更高。

优选地,如图39所示,沿着从旋风腔1101到集尘腔1102的方向,隔断筋121朝向远离卡位筋122的方向倾斜延伸,卡位筋122朝向远离隔断筋121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在图38所示的示例中,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且隔断筋121位于卡 位筋122的左侧,其中,隔断筋121自上向下朝向左下方倾斜延伸,卡位筋122自上向下朝向右下方倾斜延伸,从而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之间的距离可以逐渐增大。由此,在装配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的过程中,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可以起到滑移导向作用,使得限位筋23可以沿着隔断筋121向下滑移、和/或,使得第二切壁222可以沿着卡位筋122向下滑移,从而使得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可以简单且迅速地装配到位。

进一步地,限位筋23的底部具有位于进气口2202处且与隔断筋121滑移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块24,第一导向块24的靠近隔断筋121的一侧表面自上向下朝向远离隔断筋121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在图39和图4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导向块24设在限位筋23的底部且位于隔断筋121的左侧,第一导向块24的右侧壁沿着自上向下的方向朝向左下方倾斜延伸。由此,在装配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块24可以沿着隔断筋121顺利下滑并作适应性旋转,使得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便捷且迅速地装配到位。

进一步地,分隔件22的底部具有位于进气口2202处且与卡位筋122滑移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块25,第二导向块25的靠近卡位筋122的一侧表面自上向下朝向远离卡位筋122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在图39和图44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导向块25设在分隔件22的底部且位于卡位筋122的右侧,第二导向块25的左侧壁沿着自上向下的方向朝向右下方倾斜延伸。由此,在装配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的过程中,第二导向块25可以沿着卡位筋122适应性旋转,使得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便捷且迅速地装配到位。

具体而言,在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即将安装到位时,通过第一导向块24和第二导向块25的导向作用,再向下推动旋风锥21时,旋风锥21可以相对杯壳11发生轻微旋转以消除微小的安装错位,从而使得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完全配合到位,相对设置角度满足设计要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均可以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件,且杯壳组件1的形状可以不规则,从而在安装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安装错位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块24和隔断筋121的导向配合,以及通过第二导向块25和卡位筋122的配合,可以有效地排除微小安装错位,提高安装效率,简言之,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块24和第二导向块25,可以有效地避免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之间的相对设置角度不准确的问题,确保旋风锥组件2与杯壳组件1可以装配到位,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成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9和图40,杯壳11内具有引流通道120,引流通道120的两端分别与旋风腔1101内部和杯壳11外部连通以将杯壳11外的气流引入旋风腔1101内。由此,通过在杯壳11内设置引流通道120,从而尘气可以预先通过引流通道120调整好流向、再进入旋风腔1101内,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尘气进入旋风腔1101内的能量损失,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清洁效率。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引流通道120可以位于集尘腔1102和/或旋风腔1101内,优选地,引流通道120位于集尘腔1102内,从而避免了引流通道120占用旋风腔1101内空间的问题,确保旋风腔1101具有足够的旋风分离空间,提高旋风分离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9、图40和图42,尘杯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引流管12,引流通道120限定在引流管12内。由此,通过设置限定出引流通道120的引流管12,从而方便引流通道120的构造,提高尘杯组件100的易实现性。优选地,引流管12与杯壳11为一体件,例如,引流管12与杯壳11为一体注塑成型件,从而方便加工,且简化了装配过程,且引流管12的安装可靠。

具体地,当分隔件22上具有进气口2202,且当引流通道120位于集尘腔1102内时,引流管12可以设在集尘腔1102内,此时,引流管12的一端(例如图39中所示的上端)通过进气口2202与旋风腔1101内部连通、引流管12的另一端(例如图39中所示的下端) 与杯壳11外部连通,从而引流管12可以将杯壳11外的气流引入旋风腔1101内。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连接,尘杯组件100还可以包括进气管13,进气管13可以位于杯壳11外且与引流管12连通,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引流管12的一端的部分端面止抵在旋风锥21的用于限定出集尘腔1102的端壁面上。例如在图40所示的示例中,引流管12的与进气口2202相连的上端面1201、的靠近杯壳11中心轴线的部分、止抵在旋风锥21的底端壁面212上。由此,当引流管12固定在杯壳11上时,引流管12可以起到对旋风锥21的定位作用,确保旋风锥21与杯壳11之间相对定位的可靠性。

优选地,上文所述的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均可以由引流管12的与进气口2202相连的上端面1201向旋风腔1101的方向延伸而成,从而引流管12的上端、通过与隔断筋121、卡位筋122、杯壳11、旋风锥21的配合可以严密地与进气口2202连通,确保引流效果可靠,且加工方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隔断筋121、卡位筋122、第一导向块24以及第二导向块25的结构形式可以如上文所述,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隔断筋121、卡位筋122、第一导向块24以及第二导向块25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做适应性调整改变。例如,第一导向块24还可以设在限位筋23的顶部,第二导向块25也可以设在分隔件22的顶部等。

另外,分隔件的结构不限于环形板,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分隔件还可以由一个环形平板和一个套筒组成,其中,套筒可以套设在旋风分离件外,环形平板可以套设在套筒与杯壳11之间,从而套筒、杯壳11与环形平板的一侧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环形的旋风腔。此实施例图38-图46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相比,由于旋风腔是直接环绕在套筒外、以间接环绕在旋风分离件外的,因此旋风腔的轴向高度可以大于旋风分离件的轴向高度。

此外,旋风分离件的结构也不限于旋风锥21,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旋风分离件还可以为上述的“多锥结构”(图未示出)等,分隔件22可以套设在多锥结构整体的外周面上(即并不是分别套设在每个尖头圆锥筒的外周面上)。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47至图50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锥组件2的过滤件支架271。

如图4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件支架271包括端环部2711、支撑部2712和抓持部2713。具体而言,支撑部2712位于端环部2711的轴向一侧且与端环部2711相连以用于支撑过滤件(未示出),抓持部2713位于端环部2711的轴向一侧且与支撑部2712相连,抓持部2713朝向端环部2711的中央方向延伸以用于抓持取放。

换言之,该过滤件支架271主要由端环部2711、支撑部2712和抓持部2713组成,其中,端环部2711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50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环形,支撑部2712沿竖直方向(如图50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位于端环部2711的一侧(如图50所示的下方),支撑部2712的上端与端环部2711的下端相连,可选地,支撑部2712上可以布置过滤件,方便过滤件的固定在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内。

进一步地,支撑部2712上设有抓持部2713,抓持部2713位于端环部2711的一侧(如图50所示的下方),且抓持部2713的一端与支撑部2712的下端相连,抓持部2713的另一端朝向端环部2711延伸,人手可以通过位于端环部2711的中部的通孔、操作抓持部2713,方便将过滤件支架271向上取出或者放回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内。

而相关技术中的过滤件支架在取出时,需要将设有过滤件支架的尘杯倒置,这样容易使过滤件支架从尘杯内跌落,使得过滤件支架发生损坏,并且附着在过滤件支架上的灰尘容易污染环境。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件支架271,通过在过滤件支架271的支撑部2712上设置抓持部2713,为用户抓持过滤件支架271带来极大的便利,既可以方便过滤件支架271与其他部件的装拆,从而提高装拆效率,又方便用户将过滤件支架271以及过滤件支架271上的过滤件取出,操作方便。再者,取出过滤件支架271的过程中无需将过滤件支架271倒置,避免过滤件支架271在取出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者损坏。该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加工、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装拆方便。

可选地,抓持部2713为柱形凸起。也就是说,抓持部2713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50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体,抓持部2713的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下端)与支撑部2712相连,抓持部2713的另一端朝向端环部2711且形成自由端,人手可以通过抓持形成柱形凸起的抓持部2713,实现对过滤件支架271的取放,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抓持部2713为锥柱形凸起,且沿着朝向端环部2711的方向、抓持部2713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具体地,抓持部2713位于端环部2711的下方且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50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体,在抓持部2713的轴向上、抓持部2713的横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即抓持部2713的上端的横截面面积较小,抓持部2713的下端的横截面面积较大,从而便于抓持,取出过滤件支架271的过程中无需将过滤件支架271倒置,避免过滤件支架271在取出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者损坏,从而延长过滤件支架271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抓持部2713的靠近端环部2711的一侧表面的边沿朝向远离端环部2711的方向平滑弯曲。方便人手抓持,并且该抓持部2713的结构外型美观,有利于提高过滤件支架271的美观性。

有利地,抓持部2713的中心轴线与端环部2711的中心轴线重合。

参照图50,抓持部2713形成沿端环部2711的轴向(如图50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体,且抓持部2713位于端环部2711的正下方,即抓持部2713的中心轴线与端环部2711的中部通孔的中心线重合,既可以保证过滤件支架271在周向上受力均匀,从而提高过滤件支架271的使用可靠性,又可以保证抓持部2713的外周与端环部2711的内周之间的距离相等,方便人手伸入过滤件支架271内施力、抓取,并且结构新颖、外形美观。

其中,支撑部2712包括支撑圈27121、第一支撑条27122以及第二支撑条27124。具体而言,支撑圈27121和端环部2711分别设在抓持部2713的两侧,第一支撑条27122为多个且均连接在端环部2711与支撑圈27121之间以围绕抓持部2713,第二支撑条27124为多个且在支撑圈27121的周向上间隔开,其中,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的一端均与支撑圈27121相连、另一端均朝向靠近端环部2711的方向延伸且连接至抓持部2713。

也就是说,过滤件支架271的支撑部2712主要由支撑圈27121、多个第一支撑条27122和多个第二支撑条27124组成,其中,支撑圈27121形成沿抓持部271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支撑圈27121设在端环部2711的下方且与端环部2711沿竖直方向间隔开布置,以使抓持部2713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端环部2711和支撑圈27121之间。

多个第一支撑条27122设在端环部2711与支撑圈27121之间,并且多个第一支撑条27122沿支撑圈2712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每个第一支撑条27122的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上端)与端环部2711相连,每个第一支撑条27122的另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下端)与支撑圈27121相连,过滤件设在支撑部2712上时,过滤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条27122之间的区域外漏,从而实现过滤作用。

多个第二支撑条27124设在支撑圈27121与抓持部2713之间,并且多个第二支撑条27124沿支撑圈2712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的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下端)与支撑圈27121相连,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的另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上端)与抓持部2713相连,多个第二支撑条27124位于多个第一支撑条27122所形成的假象环形面的内侧。

由此,该支撑部2712的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型容易,装拆方便,既方便过滤件的固定连接,保证过滤件与过滤件支架271的连接可靠性,又可以提高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强度,延长过滤件支架271的使用寿命。再者,该过滤件支架271的支撑部2712的材料用量少,生产成本低,重量轻,并且可以使过滤件裸露在外,不影响过滤件的过滤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条27122和第二支撑条27124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并且第一支撑条27122或者第二支撑条27124的数量可以为沿支撑圈2712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3个、4个或者4个以上,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条27122上具有沿相应的第一支撑条271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27123,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条27124上具有沿相应的第二支撑条2712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未示出)。

具体地,如图48和图49所示,每个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端环部2711和支撑圈27121相连,每个支撑条的朝向内侧(朝向抓持部2713的一侧)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27123,从而提高第一支撑条27122的结构强度,提高支撑部2712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从而提高第二支撑条27124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强度。

其中,第一支撑条27122和第二支撑条27124上可以同时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加强筋27123和第二加强筋,也可以是,第一支撑条27122上设有第一加强筋27123,而第二支撑条27124上没有设置第二加强筋;或者第一支撑条27122上没有设置第二加强筋,而第一支撑条27122上设有第一加强筋27123,保证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均为弧形条。参照图47,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的轮廓线形成弧线,且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的中部位于每个第二支撑条27124的两端的假想连线的外侧,进一步保证抓持部2713与支撑部2712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滤件支架271包括卧环部2714、支撑部2712和密封环部2715。具体而言,卧环部2714的内环限定出排风口,支撑部2712与卧环部2714相连且位于卧环部2714的轴向一侧以用于支撑过滤件,密封环部2715为至少一个且每个密封环部2715的内环均环绕排风口且与卧环部2714相连、每个密封环部2715的外环均朝向远离支撑部2712的方向渐扩延伸以适于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31和/或杯壳11密封配合。

换言之,该过滤件支架271主要由卧环部2714、支撑部2712和密封环部2715组成。其中,卧环部2714形成布置在水平面内的环形板件,密封环部2715和支撑部2712分别设在卧环部2714的两侧(如图50所示的上侧和下侧),且密封环部2715与卧环部2714的一侧表面(如图50所示的上表面)相连,支撑部2712与卧环部2714的另一侧表面(如图50所示的下表面)相连。

密封环部2715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密封环部2715包括一个,该密封环部2715的内圈与手持吸尘器T的机体组件300的机壳31相连,密封环部2715的外圈的手持吸尘器T的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相连,从而保证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与机体组件300之间、尘杯组件100的过滤件支架271与机体组件300之间的密封性。当然,密封环部2715也可以包括多个,多个密封环部2715同心布置,其中位于最内侧的密封环部2715的内圈与机体组件300的机壳31相连,而位于最外侧的密封环部2715的外圈与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相连,同样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并且节省了密封环部2715的材料成本。

进一步地,支撑部2712沿竖直方向(如图50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设在卧环部2714的下方,过滤件可以设在支撑部2712上,并且形成沿支撑部271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从而保证过滤件与过滤件支架271的固定连接,进而保证过滤件的过滤作用,保证该手持吸 尘器T的过滤性能。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件支架271,通过在过滤件支架271上设置密封环部2715,使得过滤件支架271与杯壳11以及机体组件300装配完成后,可以保证杯壳11与机体组件300之间、尘杯组件100的过滤件支架271与机体组件30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整机内部的真空度,进而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再者,可以省去额外增加的密封件,减少部件数量,大大地简化了装配工艺,有利于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该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简单,与其它部件连接可靠,密封性好,装拆方便。

其中,密封环部2715包括内圈密封环部27151,内圈密封环部27151的内环与卧环部2714的内环部位相连、密封环部2715的外环朝向远离支撑部2712的方向渐扩延伸以适于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31密封配合。

参照图48和图50,卧环部2714形成环形板件且卧环部2714的外圈与杯壳11的内壁面相连,内圈密封环部27151的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下端)与卧环部2714的内圈边沿相连,内圈密封环部27151向上延伸且在竖直方向上、由下至上逐渐偏离卧环部2714的中部,内圈密封环部27151的另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上端)与机体组件300的机壳31相连,从而保证过滤件支架271与机壳31之间的密封性。当然,内圈密封环部27151的下端并不限于与卧环部2714的内圈边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环部2715包括外圈密封环部27152,外圈密封环部27152的内环与卧环部2714的外环部位相连、密封环部2715的外环朝向远离支撑部2712的方向渐扩延伸以适于与手持吸尘器T的杯壳11密封配合。

具体地,卧环部2714形成环形板件且卧环部2714的外圈与杯壳11的内壁面相连,外圈密封环部27152的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下端)与卧环部2714的外圈边沿相连,外圈密封环部27152向上延伸且在竖直方向上、由下至上逐渐偏离卧环部2714的中部,外圈密封环部27152的另一端(如图50所示的上端)与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相连,从而保证过滤件支架271与杯壳11之间的密封性。当然,外圈密封环部27152的下端并不限于与卧环部2714的外圈边沿相连。

可选地,密封环部2715为软胶材质件。具体地,密封环部2715可以通过注塑工艺等成型在过滤件支架271的卧环部2714上,保证密封环部2715与卧环部2714的连接可靠性,该材料制成的密封环部2715可以有效地与机壳31和/或杯壳11紧密贴合,从而保证机壳31和/或杯壳11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使用性能,提高该手持吸尘器T的品质。并且该材料制成的密封环部2715的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性价比。

优选地,过滤件支架271为一体注塑成型件。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的装配效率,保证过滤件支架271与杯壳11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器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过滤件支架271和过滤件(未示出),过滤件设在过滤件支架271上且由支撑部2712支撑。由此,通过将过滤件设在过滤件支架271的支撑部2712上,在保证过滤件支架271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可以保证过滤件布置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有利于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除尘效果。

可选地,过滤件为过滤棉且缝设在过滤件支架271上。具体地,过滤棉设在支撑部2712的第一支撑条27122与第二支撑条27124之间,且过滤棉沿多个第一支撑条27122形成的假象环形面的周向延伸,从尘杯组件100进入的带有灰尘、纸屑等的脏空气可以通过过滤件支架271上的过滤棉进行过滤处理,最终将得到的干净的空气排出尘杯组件100外,而将灰尘、纸屑等留在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底部,方便排出。

下面结合附图47至图59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锥组件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锥组件2包括旋风锥21、过滤器以及旋转配合组件。具 体而言,旋风锥21形成为顶端敞开的立锥筒形且旋风锥21上具有第一定位件,过滤器的至少部分设在旋风锥21内且过滤器上具有第二定位件,旋转配合组件设在旋风锥21与过滤器之间,且在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时,使旋风锥21与过滤器相对正转、旋转配合组件可逐渐配合到位以使过滤器连接至旋风锥21。

换言之,该旋风锥组件2主要由旋风锥21、过滤器和旋转配合组件组成,其中,旋风锥21大致形成上端敞开的锥形筒,过滤器的一部分设在旋风锥21内,且过滤器的至少一部分与旋风锥21的上端通过旋转配合组件配合。

进一步地,旋转配合组件主要由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组成,其中,第一定位件设在旋风锥21上,第二定位件设在过滤器上。过滤器与旋风锥21在装配时,首先将过滤器从上、通过旋风锥21的开口安装至旋风锥21内,直至过滤器与旋风锥21的上端止抵,然后正向旋转过滤器,使旋转配合组件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从而使过滤器与旋风锥21锁紧,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若需要将过滤器与旋风锥21分离,通过反向旋转过滤器,使旋转配合组件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逐渐脱离,最后将过滤器从第一旋风锥21的上端开口取出。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锥组件2,通过在旋风锥21与过滤器之间设置旋转配合组件,并在旋风锥21和过滤器上分别设置位置对应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在旋风锥21与过滤器组装时、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发生安装错位,使旋风锥21与过滤器组装时、定位准确,从而降低旋风锥21与过滤器的组装难度,保证旋风锥21与过滤器的连接可靠性。该旋风锥组件2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组装时、定位准确,装拆效率高。

可选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中的其中一个为弧形滑槽2131、另一个为滑块27141,在滑块27141可滑移地配合在滑槽2131内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

具体地,如图54和图55所示,旋风锥21的上端的外周沿的一部分沿其径向向内凹陷以形成沿旋风锥21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滑槽2131,即旋风锥21的上端的外周沿形成弧形缺口,对应地,过滤器的上端的朝向旋风锥21的一侧表面设有凸出于旋风锥21的外表面的滑块27141。

过滤器与旋风锥21在装配时,首先将过滤器从上、通过旋风锥21的开口安装至旋风锥21内,直至过滤器与旋风锥21的上端止抵,然后正向旋转(如图54所示的逆时针旋转)过滤器,使旋转配合组件的滑块27141与弧形滑槽2131的第一端部配合,从而使过滤器与旋风锥21锁紧,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若需要将过滤器与旋风锥21分离,通过反向旋转(如图54所示的顺时针旋转)过滤器,使旋转配合组件的滑块27141和弧形滑槽2131的第一端部逐渐脱离,最后将过滤器从第一旋风锥21的上端开口取出。

由此,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结构简单,加工、成型方便,起到防呆的作用,避免发生安装错位,通过正向、反向旋转旋风锥21,使旋风锥21与过滤器锁死或者解锁,实现旋风锥21与过滤器的组装和分离,操作容易,装拆方便。

其中,旋风锥21的顶端具有向旋风锥21外部延伸的圈沿部213,过滤器包括设在圈沿部213上方的卧环部2714,其中,第一定位件为形成在圈沿部213上的滑槽2131,第二定位件为设在卧环部2714上的滑块27141。

具体地,如图52和图53所示,旋风锥21主要由本体和圈沿部213组成,本体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5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开口的锥形筒体,圈沿部213设在本体的上端与本体的上端相连,圈沿部213形成沿本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且圈沿部213的内圈与本体的上端相连,弧形滑槽2131设在圈沿部213上且沿圈沿部213的周向延伸。

进一步地,如图49和图50所示,过滤器主要由过滤件支架271和过滤件组成,过滤件支架271包括卧环部2714,卧环部2714形成布置在水平面内的环形,卧环部2714的下表面设有滑块27141,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组装完成后,旋风锥21外套在过滤件 支架271上,且过滤件支架271的卧环部2714与旋风锥21的圈沿部213同心布置,过滤器的卧环部2714位于旋风锥21的上方且卧环部2714的下表面与旋风锥21的圈沿部213的上端止抵,通过旋转过滤器,使过滤器的卧环部2714上的滑块27141卡在旋风锥21的圈沿部213上的弧形滑槽2131,然后通过旋转过滤器以使过滤器与旋风锥21锁紧,操作简单,组装效率高,可以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

其中,滑槽2131由圈沿部213的外周面起向旋风锥21的中心轴线方向凹入且贯通圈沿部213的上下端面,滑块27141由卧环部2714的下端面起向下延伸。

参照图52和图55,旋风锥21大致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5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敞开的筒状,旋风锥21的形成开口的一端(如图47所示的上端)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圈沿部213,圈沿部213的至少一部分沿旋风锥21的径向向内凹陷以形成滑槽2131,过滤件支架271的卧环部2714的下表面设有突出于卧环部2714的下表面的滑槽2131,旋风锥21与过滤件支架271组装时,过滤件支架271的滑块27141卡在旋风锥21的滑槽2131内,从而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防止发生安装错位,提高旋风锥组件2的组装效率。

有利地,卧环部2714上还具有邻近滑块27141设置的箭头标识27142,在转动过滤器使滑块27141沿箭头标识27142所指示的方向转动时,旋转配合组件可逐渐配合到位。

具体地,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在装配时,首先将过滤件支架271从上、通过旋风锥21的开口安装至旋风锥21内,直至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的上端止抵,然后按照箭头标识27142旋转(如图55所示的逆时针旋转)过滤件支架271,使旋转配合组件的滑块27141与弧形滑槽2131的第一端部配合,从而使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锁紧,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若需要将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分离,通过按照箭头标识27142反向旋转(如图55所示的顺时针旋转)过滤件支架271,使旋转配合组件的滑块27141和弧形滑槽2131的第一端部逐渐脱离,最后将过滤器从第一旋风锥21的上端开口取出。

由此,通过在过滤件支架271的卧环部2714上设置箭头标识27142,方便用户观察以使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旋合,既可以提高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的组装效率,又可以提高组装的精确度。

此外,卧环部2714上还具有尖角对准滑块27141的第一尖角标识27143,旋风锥21上还具有尖角对准滑槽2131一端的第二尖角标识2132,在转动过滤器使第一尖角标识27143和第二尖角标识2132靠近时,旋转配合组件可逐渐配合到位。

参照图55,过滤件支架271的卧环部2714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尖角标识27143,第一尖角标识27143邻近滑块27141设置且第一尖角标识27143的尖角在过滤件支架271的径向上、正对滑块27141,对应地,旋风锥21上设有第二尖角标识2132,第二尖角标识2132邻近滑槽2131设置且第二尖角标识2132的尖角正对滑槽2131。

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在装配时,首先将过滤件支架271从上、通过旋风锥21的开口安装至旋风锥21内,直至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的上端止抵,然后按照箭头标识27142旋转(如图55所示的逆时针旋转)过滤件支架271,使旋转配合组件的滑块27141在弧形滑槽2131内滑动,直至过滤件支架271的卧环部2714上的第一尖角标识27143正对旋风锥21上的第二尖角标识2132的尖角,从而使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锁紧,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若需要将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分离,通过按照箭头标识27142反向旋转(如图55所示的顺时针旋转)过滤件支架271,使旋转配合组件的滑块27141和弧形滑槽2131的第一端部逐渐脱离,即使第一尖角标识27143与第二尖角标识2132逐渐远离,最后将过滤器从第一旋风锥21的上端开口取出,该过程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旋风锥21与过滤件支架271的定位安装,保证旋风锥21与过滤件支架271的连接可靠性,为用户在组装旋风锥21与过滤件支架271起到指导意义。

可选地,旋风锥21的顶端具有向旋风锥21内部延伸且在旋风锥21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的多个旋转限位凸筋2133,过滤器包括设在旋风锥21内部顶端的立环部2716,立环部 2716的外周面上具有在旋风锥21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的多个旋转限位凹槽27161,多个旋转限位凸筋2133与多个旋转限位凹槽27161一一对应以构造成旋转配合组件。

参照图50和图52,并结合图55,旋风锥21的上端的内壁设有沿其径向延伸且凸出于旋风锥21的内侧壁的限位凸筋,过滤器的过滤件支架271具有立环部2716,立环部2716的分别与端环部2711和卧环部2714的内圈相连,立环部2716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旋转限位凹槽27161,旋风锥21与过滤件支架271装配完成后,旋风锥21外套在过滤件支架271的外侧,且过滤件支架271的卧环部2714与旋风锥21的上端的立环部2716止抵相连,过滤件支架271的立环部2716上的旋转限位凹槽27161与旋风锥21的旋转限位凸筋2133配合,在过滤件支架271与旋风锥21的组装过程中、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提高组装效率,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限位凸筋2133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旋风锥21的径向两侧,即过滤件支架271上的两个旋转限位凹槽27161与旋风锥21上的两个旋转限位凸筋2133位置一一对应,由此,更有利于实现定位的作用,保证二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定位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和根据上述实施例旋风锥组件2,旋风锥组件2设在杯壳11内且还包括分隔件22,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锥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

参照图54和图55,尘杯组件100主要由杯壳11和旋风锥组件2组成,杯壳11为中空的壳体,旋风分离件设在杯壳11内,以将杯壳1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位于旋风分离件外部的外腔110和位于旋风分离件内部的内腔210,其中,分隔件22设在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即设在外腔110内),以将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即将外腔110划分为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旋风腔1101为旋风分离的场所,集尘腔1102为聚积灰尘的场所。

可选地,旋风腔1101为环绕旋风分离件的环形空间,也就是说,旋风腔1101是环绕旋风分离件设置的、且旋风腔1101的各横截面均为环形(不限于圆环形、例如还可以是椭圆环形)面。由此,进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如图40中箭头流向B所示)可以环绕旋风分离件的外表面、在旋风腔1101内进行旋风分离(如图40中箭头流向C所示)。其中,“旋风分离”指的是:当气流沿圈形或螺旋形路径快速运动时,气流中的尘质(即脏物颗粒)可以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气流中甩出,从而实现尘、气分离。

旋风腔1101位于集尘腔1102的上方,分隔件22上具有排尘口,旋风腔1101通过排尘口与集尘腔1102连通,从而在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通过排尘口落入到集尘腔1102内。简言之,在气流进入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后,离心甩出的尘质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通过排尘口落入到集尘腔1102内(如图40中箭头流向B到C到D所示)。

其中,旋风腔1101一方面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与集尘腔1102连通、另一方面通过旋风锥21的周壁面上的第一通孔与旋风锥21的内腔210连通,旋风锥21的内腔210通过旋风锥21的底端壁面上的第二通孔与集尘腔1102连通。

由此,通过在旋风锥21内设置过滤件支架271,使过滤件可以设置在旋风锥21与过滤件支架271之间,方便过滤件的安装,保证过滤件与过滤件支架271以及旋风锥21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过滤件的过滤效果,进而提升手持吸尘器T的除尘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60至图63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

如图6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设在尘杯组件100的顶部,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机壳31的底部具有与排风口连通的进风口。

具体地,机体组件300设在尘杯组件100的上方,且机体组件300的机壳31与尘杯组 件100的杯壳11相连,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该手持吸尘器T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除尘效果好,除尘效率高。

其中,密封环部2715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内圈密封环部27151,内圈密封环部27151的外环与机壳31的底壁密封配合且环绕进风口。具体地,如图61所示,尘杯组件100与机体组件300组装后,尘杯组件100的过滤件支架271的内圈密封环部27151的内环的至少一部分与机体组件300的机壳31的壁面紧密贴合,而尘杯组件100的过滤件支架271的外圈密封环部27152的至少一部分与尘杯组件100的杯壳11紧密贴合,进一步保证旋风腔1101的气密性,更有利于实现尘、器分离,提高该手持吸尘器T的除尘效果和除尘效率。

此外,机壳31上设有第一卡接部311,杯壳11上设有第二卡接部1103,第二卡接部1103与第一卡接部311对应卡扣配合以使尘杯组件100连接至机体组件300。

参照图60和图63,杯壳11外套在机壳31上,杯壳11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卡接部311,而机壳31的外壁面设有第二卡接部1103,第一卡接部311与第二卡接部1103的位置对应,从而实现机壳31与杯壳11的卡接相连。

有利地,第一卡接部311包括多个,对应地,第二卡接部1103也包括多个,第一卡接部311的数量与第二卡接部1103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从而保证杯壳11与机壳31的连接可靠性,避免手持吸尘器T在工作时、因杯壳11与机壳31之间发生脱离而损坏部件,或影响手持吸尘器T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第一卡接部311为分别在机壳31径向上的两侧的两个卡舌,第二卡接部1103为分别设在杯壳11径向上的两侧的两个卡槽,两个卡槽与两个卡舌分别对应卡扣配合。

具体地,机壳31的外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两个卡舌,杯壳11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卡槽,两个卡舌的位置与两个卡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既可以保证机壳31与杯壳11之间的卡接相连,又方便装拆,提高该手持吸尘器T的装拆效率。并且机壳31与杯壳11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成型容易。

下面结合附图64至附图71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机体组件300和锁扣组件400。具体而言,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11、旋风锥21和分隔件22,旋风锥21为锥筒形且立式设在杯壳11内,分隔件22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21的外周面与杯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11与旋风锥21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22上下两侧且通过分隔件22上的排尘口2201连通的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杯壳11包括杯身111和设在杯身111底部的杯底112。

参照图64至图71,该手持吸尘器T主要由尘杯组件100、机体组件300和锁扣组件400组成。杯壳11为中空的壳体,旋风分离件设在杯壳11内,以将杯壳1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位于旋风分离件外部的外腔110和位于旋风分离件内部的内腔,其中,分隔件22设在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即设在外腔110内),以将杯壳11与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即将外腔110划分为旋风腔1101和集尘腔1102),其中,旋风腔1101为旋风分离的场所,集尘腔1102为聚积灰尘的场所。

可选地,旋风腔1101为环绕旋风分离件的环形空间,也就是说,旋风腔1101是环绕旋风分离件设置的、且旋风腔1101的各横截面均为环形(不限于圆环形、例如还可以是椭圆环形)面。由此,进入旋风腔1101内的气流(如图40中箭头流向B所示)可以环绕旋风分离件的外表面、在旋风腔1101内进行旋风分离(如图40中箭头流向C所示)。其中,“旋风分离”指的是:当气流沿圈形或螺旋形路径快速运动时,气流中的尘质(即脏物颗粒)可以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气流中甩出,从而实现尘、气分离。

旋风腔1101位于集尘腔1102的上方,分隔件22上具有排尘口2201,旋风腔1101通 过排尘口2201与集尘腔1102连通,从而在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通过排尘口2201落入到集尘腔1102内。简言之,在气流进入旋风腔1101内旋风分离后,离心甩出的尘质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通过排尘口2201落入到集尘腔1102内(如图40中箭头流向B到C到D所示)。

进一步地,机体组件300设在杯身111的顶部且包括机壳31和设在机壳31内的主机部件,锁扣组件400设在杯身111和杯底112之间且构造成解锁时杯身111与杯底112可分离,和/或锁扣组件400设在杯身111和机壳31之间且构造成解锁时杯身111和机壳31可分离。

机体组件300主要由机壳31和主机部件组成,其中,机壳31内限定有用于容纳主机部件的容纳腔,主机部件可拆卸地设在机壳31内,锁扣组件400包括第一组件和/或第二组件,其中,第一组件设在杯身111与杯底112之间,当第一组件解锁时,杯底112与杯身111可以分离,即杯底112可以打开杯身111上的排尘开口1110;当第一组件锁定时,杯底112可以关闭杯身111上的排尘开口1110。第二组件设在杯身111与机壳31之间,当第二组件解锁时,杯身111与机壳31可以分离,即可以将杯身111从机壳31上取下;当第二组件锁定时,可以将杯身111固定在机壳31上,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通过在杯身111和杯底112之间设置锁扣组件400,既可以保证杯身111与杯底112的连接可靠性,使杯身111与杯底112组装后的结构性能稳定、密封性良好,避免杯身111与杯底112在手持吸尘器T工作时发生脱离,又可以方便杯身111与杯底112分离,方便倒灰以及对手持吸尘器T的内部结构进行清洗,操作方便。该手持吸尘器T的结构简单、紧凑,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操作容易,有利于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生产效率和装拆效率。

其中,锁扣组件400包括静止锁扣、活动锁扣和弹性件。具体而言,活动锁扣相对静止锁扣可运动,弹性件与活动锁扣相连以常推动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锁止配合,在活动锁扣相对静止锁扣发生运动使弹性件发生变形时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解锁分离。

也就是说,锁扣组件400主要由静止锁扣、活动锁扣和弹性件组成,其中,静止锁扣固定安装在杯底112与杯身111之间和/或杯身111与机壳31之间,活动锁扣可活动地设在静止锁扣上,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之间设有弹性件以随时推动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锁紧、脱离。

具体地,当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锁定时,弹性件被压制在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之间,此时杯底112与杯身111之间、杯身111与机壳31之间固定相连;当活动锁扣相对于静止锁扣运动时,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以将活动锁扣弹离静止锁扣,此时锁扣组件400处于解锁状态,杯底112与杯身111之间、杯身111与机壳31之间可分离,方便装拆。

可选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若弹性件为弹簧时,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静止锁扣和活动锁扣相对两侧固定相连,当该锁扣组件400处于锁定状态时,位于静止锁扣与活动锁扣之间的弹簧被压缩,活动锁扣将杯底112固定在杯身111上,或者活动锁扣将杯身111固定在机壳31上;当该锁扣组件400处于解锁状态时,位于静止锁扣和活动锁扣之间的弹簧在自恢复力的作用下、逐渐放松,使得活动锁扣弹离静止锁扣,此时活动锁扣可以松开杯底112或者杯身111,使杯底112可以从杯身111上分离或者使杯身111从机壳31上分离。

若弹性件为弹片时,弹片的一端与活动锁扣可枢转地相连,弹片的另一端与静止锁扣止抵相连,在弹片的弹力的作用下,活动锁扣可以从锁定位置调整至解锁位置,实现杯底112与杯身111、或者杯身111与机壳31的连接和分离,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可靠性高。

可选地,活动锁扣相对静止锁扣可枢转运动或可平移运动。若活动锁扣相对于静止锁扣可枢转活动,当需要解锁时,用户只需按动活动锁扣,活动锁扣在弹性件的弹力的作用下、相对于静止锁扣转动,从而与静止锁扣脱离,实现解锁动作;当需要锁定时,用户按 动活动锁扣以使活动锁扣扣合在静止锁扣上,实现锁定动作。

若活动锁扣相对于静止锁扣可平移运动,当需要解锁时,用户只需推动活动锁扣,活动锁扣在在弹性件的弹力以及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静止锁扣移动,从而与静止锁扣脱离,实现解锁动作;当需要锁定时,用户反向推动活动锁扣以使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锁紧,两种连接方式,均可以实现活动锁扣与静止锁扣的锁止与分离,可操控性强。

锁扣组件400包括设在杯身111和杯底112之间且在解锁时杯身111与杯底112可分离的第一锁扣组件,第一锁扣组件包括第一静止锁扣411、第一活动锁扣421和第一弹性件431,第一静止锁扣411为设在杯底112上的锁钩,第一活动锁扣421上形成有锁槽且可枢转地设在杯身111上,第一弹性件431为弹片且与第一活动锁扣421相连以常推动锁钩与锁槽锁止配合,在推动第一活动锁扣421相对杯身111枢转时,弹片发生变形且锁钩与锁槽解锁分离。

具体地,如图67、图70和图71所示,杯身111与杯底112之间设有第一锁扣组件,其中,第一锁扣组件主要由第一静止锁扣411、第一活动锁扣421和第一弹性件431组成,其中,第一静止锁扣411固设在杯底112上,第一活动锁扣421可枢转地设在杯身111上,第一弹性件431与第一活动锁扣421可枢转地相连以推动第一活动锁扣421与第一静止锁扣411锁定或者解锁。

其中,第一静止锁扣411形成设在杯底112的邻近杯身111的侧壁上且凸出于杯底112的外侧表面的锁钩,第一活动锁扣421上设有形成设在杯身111的邻近杯底112的侧壁上的锁槽,当杯底112关闭杯身111上的排尘开口1110,锁钩卡接在第一活动锁扣421上的锁槽内,保证二者的固定连接,实现杯底112与杯身111之间的密封性;当需要打开排尘开口1110进行排尘时,用户只需按压第一活动锁扣421,第一活动锁扣421在弹片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使得锁钩与锁槽脱离,从而实现解锁。

由此,通过在杯身111与杯底112之间设置第一锁扣组件,可以实现杯底112与杯身111的分离与组合,方便杯底112关闭和打开排尘开口111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操作的便利性。

可选地,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中部与杯身111可枢转地相连,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下部形成有锁槽,弹片与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中上部相对且下端与第一活动锁扣421相对静止,在推动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中上部使第一活动锁扣421枢转时,弹片的上端沿竖直方向滑动以变形展开且锁槽与锁钩解锁分离。

具体地,当需要解锁时,用户的手指可以向下(如图67和图70所示的向杯身111内)按动杯身111上的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中上部,使得第一活动锁扣421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正向转动(如图70所示的顺时针旋转),从而使设在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下部的锁槽与杯底112上的锁钩脱离,实现解锁,这样杯底112就可以打开排尘开口1110;若需要锁定时,用户将杯底112扣合在杯身111的排尘开口1110上,同时按动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中上部,使第一活动锁扣421的下端相对于竖直方向(如图67所示的上下方向)倾斜设置,当杯底112扣合在杯身111上时,松开第一活动锁扣421,第一活动锁扣421反向旋转(如图70所示的逆时针旋转)以使第一活动锁扣421的锁槽与杯底112上的锁钩卡接相连,实现二者的锁紧,进而保证杯底112与杯身111的可活动连接,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控性强。

锁扣组件400包括设在杯身111和机壳31之间且构造成解锁时杯身111和机壳31可分离的第二锁扣组件,第二锁扣组件包括第二静止锁扣412、第二活动锁扣422和第二弹性件432,第二静止锁扣412为形成在杯身111上的卡槽,第二活动锁扣422上具有卡舌且可枢转地设在机壳31上,第二弹性件432为弹簧且与第二活动锁扣422相连以常推动卡舌与卡槽锁止配合,在推动第二活动锁扣422相对机壳31枢转时,弹簧发生变形且卡舌与卡槽解锁分离。

参照图65-图69,杯身111与机壳31之间设有第二锁扣组件,其中,第二锁扣组件主要由第二静止锁扣412、第二活动锁扣422和第二弹性件432组成,其中,第二静止锁扣412固设在杯身111上,第二活动锁扣422可枢转地设在机壳31上,第二弹性件432与第二活动锁扣422相连以推动第二活动锁扣422与第二静止锁扣412锁定或者解锁。

其中,第二静止锁扣412形成设在杯身111的邻近机壳31的侧壁上卡槽,第二活动锁扣422上设有形成设在机壳31的邻近杯身111的侧壁上的卡舌,当杯身111固定在机壳31上时,卡舌卡接在卡槽内,保证二者的固定连接,实现杯身111与机壳31之间的密封性;当需要将杯身111从机壳31上取下时,用户只需按压第二活动锁扣422,第二活动锁扣422在弹片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使得卡舌与卡槽脱离,从而实现解锁,方便用户清理尘杯。

由此,通过在杯身111与机壳31之间设置第二锁扣组件,可以实现杯身111与机壳31的分离与组合,方便将杯身111从机壳31上取下或组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操作的便利性。

可选地,机壳31上具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孔3102和第二孔3103,第二活动锁扣422设在机壳31内且上端与机壳31可枢转地相连,第二活动锁扣422的中部形成有按钮部且由第一孔3102显露出,卡舌位于第二活动锁扣422的下端且由第二孔3103显露出,弹簧水平设置且与按钮部相对,在推动按钮部使第二活动锁扣422枢转时,弹簧沿横向压缩且卡舌向第二孔3103内运动以与卡槽解锁分离。

具体地,图65和图66示出的是第二锁扣组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67和图68示出的是第二锁扣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当需要解锁时,用户的手指向下(如图65和图66所示的向杯身111内)按动第二活动锁扣422的按钮部,使第二活动锁扣422绕其旋转轴线正向转动(如图66所示的逆时针旋转),并使得位于按钮部内侧的弹簧压缩,与此同时,位于第二活动锁扣422的下端的卡舌向内运动以脱离卡槽,从而实现解锁,方便将机身从机壳31上取下。

若需要锁定时,用户的手指仍向下按动第二活动锁扣422的按钮部,与此同时,将机身外套在机壳31上,并将机身上的卡槽位置与按钮部正对,即使机身上的卡槽位于按钮部的正下方,最后松开按钮部,随后第二活动锁扣422绕其旋转轴线反向转动(如图68所示的顺时针旋转),使得卡舌卡接在机身上的卡槽内,实现机身与机壳31的固定相连,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控性强。

进一步地,如图69所示,机壳31的下端与第二锁扣组件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槽3109,杯身111的上端与第二锁扣组件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扣1116,在尘杯组件100与机体组件300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将杯身111上的定位扣1116卡接在机壳31的定位槽3109内,实现安装前的定位,定位准确,从而提高尘杯组件100与机体组件300的组装效率。

该锁扣组件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可以实现实时倒灰,避免过滤件因长时间使用而囤积灰尘,大大地减少了清洗过滤件等部件的次数。

下面结合附图72至图79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的尘杯组件的杯壳1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的杯壳11包括杯身111、杯底112和张角限位筋113。具体而言,杯身111的底部具有排尘开口1110,杯底112设在杯身111的底部且与杯身111可枢转地相连以开关排尘开口1110,张角限位筋113直接或间接设在杯底112上以随杯底112同步运动,张角限位筋113构造成、在杯底112由关闭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向打开排尘开口1110的方向枢转过预设角度时与杯身111的底壁止抵以使杯底112停止枢转。

换言之,该尘杯组件的杯壳11主要由杯身111、杯底112和张角限位筋113组成。其中,杯身111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72和图74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杯身111内限定有腔室,杯身111的下端设有排尘开口1110,且排尘开口1110与腔室导通,杯底112设在杯身111的底部(如图74所示的下端)且与杯身111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 排尘开口1110。当手持吸尘器T在工作时,杯底112关闭排尘开口1110;当手持吸尘器T停止工作后,可以正向旋转杯底112,使得杯底112打开排尘开口1110以方便倒灰,倒灰完毕后,再反向旋转杯底112以使杯底112封闭排尘开口1110。

进一步地,如图73和图75所示,杯底112的朝向外侧的一侧设有张角限位筋113,当杯底112由关闭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向打开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旋转时,张角限位筋113随着杯底112一起转动,当杯底112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即杯底112转动至打开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时,张角限位筋113止抵在杯身111的底壁。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的杯壳11,通过在杯底112上设置张角限位筋113,可以在杯底112相对于杯身111旋转时、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杯底112可以在预设角度内转动,从而实现对杯底112最大张角的控制,进而使尘杯组件100在倒尘时、杯底112打开的角度合理,在杯底112关闭时配合到位。该尘杯组件的杯壳11的结构简单,加工、成型方便,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对杯底112张角大小的控制,生产成本低。

可选地,预设角度为85°~90°。具体地,当杯底112在关闭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时,杯底112与杯身111的底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相互平行的水平面上,当杯底112在打开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时,杯底112所在的平面与杯身111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且85°≤α≤90°,例如,当杯底112在打开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时,杯底112所在的平面与杯身111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85°、88°或者90°,既可以避免因杯底112打开的角度过大而使密封件114脱离,防止杯底112产生较大的摆动,又可以避免因杯底112的打开的角度过小而增加倒灰难度,保证能够顺利排尘,提高排尘的效率,进而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工作效率,用户体验好。

其中,杯身111的底壁上设有第一枢转臂1111,杯底112上设有第二枢转臂1121,第一枢转臂1111和第二枢转臂1121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枢转轴1122,第一枢转臂1111和第二枢转臂1121中的另一个上具有与枢转轴1122配合的枢转孔1112,张角限位筋113设在第二枢转臂1121上。

如图73和图7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杯身111的底壁设有第一枢转臂1111,第一枢转臂1111上设有枢转孔1112,而杯底112上设有第二枢转臂1121,第二枢转臂1121上设有与枢转孔1112适配的枢转轴1122,从而实现杯底112与杯身111的可枢转相连。

可选地,第一枢转臂1111和第二枢转臂1121分别包括两个,两个第一枢转臂1111间隔开布置在杯身111的底壁上,且两个枢转孔1112相对设置,对应地,两个第二枢转臂1121间隔开布置在杯底112的一侧,从而保证杯底112与杯身111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保证杯底112可以正常打开排尘开口1110和关闭排尘开口1110,两个第二枢转臂1121中的一个上设有张角限位筋113,当杯底112处于打开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时,第二枢转臂1121上的张角限位筋113与杯身111的底壁止抵。

其中,张角限位筋113由第二枢转臂1121的边缘起、沿枢转孔1112的轴向延伸。也就是说,张角限位筋113和枢转轴1122分别间隔开设在第二枢转臂1121上且张角限位筋113的长度方向与枢转轴1122的轴向平行设置,通过将枢转轴1122和张角限位筋113同时设在第二枢转臂1121上,可以实现张角限位筋113随着枢转轴1122一起转动的目的,从而使张角限位筋113可以控制杯底112的预设张角,并且该张角限位筋113设在第二枢转臂1121上,可以与枢转轴1122一起成型在第二枢转臂1121上,成型方便,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张角限位筋113的一端与杯底112直接相连,这样可以简化张角限位筋113与杯底112的连接结构,降低加工、制造难度。优选地,张角限位筋113与杯底112一体成型,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杯底112与张角限位筋113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尘杯组件的杯壳11的装配效率,保证杯壳11的杯底112与张角限位筋113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 更长。

可选地,排尘开口1110为半圆形,张角限位筋113与底壁上的邻近排尘开口1110的直边侧的表面止抵。

具体地,如图76所示,杯身111的底壁大致形成半圆形板件,即杯身111的底部的排尘开口1110形成半圆形,对应地,杯底112大致形成与排尘开口1110的形状对应的半圆形,杯底112的侧壁设有弧形板,当杯底112扣合在杯体的底部时,杯底112的弧形板沿排尘开口1110的弧形长度延伸以保证杯底112与杯身111的底壁之间的密封性,张角限位筋113和枢转轴1122均设在杯底112的轮廓线形成直线边的表面上,当杯底112从关闭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转动预设角度后,杯底112上的张角限位筋113与杯身111的底壁止抵,使杯底112停止转动,即使杯底112转动至打开排尘开口1110的位置,实现杯底112旋转角度的可控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尘杯组件的杯壳11包括杯身111、杯底112以及密封件114。具体而言,杯身111的底壁上具有限定出排尘开口1110的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的表面位于至少两个不同的平面内,杯底112设在杯身111的底部以用于开关排尘开口1110,杯底112上具有与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相匹配的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密封件114设在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与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之间以在杯底112关闭排尘开口1110时密封排尘开口1110。

换言之,该尘杯组件的杯壳11主要由杯身111、杯底112和密封件114组成,其中,杯身111大致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74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杯身111内限定有腔室,杯身111的底部具有与腔室导通的排尘开口1110,杯身111上的形成排尘开口1110的壁厚方向的表面形成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所在的平面与另一部分区域所在的平面不重合。

如图76和图77所示,杯底112可活动地设在杯身111的底部以打开和关闭排尘开口1110,杯底112的形状与排尘开口1110的形状一致,其中,杯底112的外边沿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与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杯底112与杯身111组合时,密封件114设在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与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之间以封闭杯底112与杯身111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杯壳11的密封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的杯壳11,杯壳11的杯身111的限定出排尘开口1110的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具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的平面内的表面,通过在杯身111与杯底112之间设置密封件114,既可以控制密封件114的变形量,实现多面密封,保证杯身111与杯壳11之间密封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T在工作时的气密性,进而保证手持吸尘器T内的真空度,保证手持吸尘器T的除尘效率,又可以避免灰尘外泄,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T的除尘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包括第一面部1114和第二面部1115,第一面部1114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所在平面与第一面部1114的表面所在平面为不同平面。

也就是说,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主要由第一面部1114和第二面部1115组成,并且第一面部1114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面部1115所在的面部不重合,例如第二面部1115可以相对于第一面部1114倾斜设置,对应地,杯底112的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也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面部1114和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位置对应且位于不同平面的面部,保证杯底112和杯身111可以紧密配合。

可选地,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所在平面与第一面部1114的表面所在平面垂直。具体地,如图76和图77所示,杯身111的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主要由第一面部1114和第二面部1115组成,其中,第一面部1114的表面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所在的平面为竖直面,即杯身111的与密封件114的配合面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面部 1114和第二面部1115,第一面部1114的表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面部1115的表面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杯底112与杯身111组装后,可以实现两面密封,保证机身的排风口在周向上的密封性,即既可以限制密封件114的水平方向的变形,又可以限制密封件114的竖直方向的变形,并且更有利于保证杯底112与杯身111的连接可靠性。

有利地,第一面部1114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和第二面部1115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对应地通过圆弧面光滑过渡相连。

换言之,第一面部1114和第二面部1115分别形成半环形,并且第一面部11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面部1115的两端相连以构成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第一面部1114的端部和第二面部1115的端部圆弧过渡,避免第一面部1114和第二面部1115相交位置形成死角而影响密封性,既有利于保证杯底112与杯身111组装后的密封性,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T的吸尘效果,又避免尘杯组件100内的灰尘外漏。

其中,杯底112的边缘限定出朝向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方向敞开的环形配合槽1124,环形配合槽1124的底壁构造成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密封件114为配合在配合槽内的密封圈。

参照图79,杯底112的边缘限定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配合槽1124,环形配合槽1124具有一个底壁和两个设在底壁的两侧的侧壁,环形配合槽1124的底壁的表面形成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即环形配合槽1124的底壁具有两个不在同一平面内的表面。

进一步地,密封件114形成环形密封圈且卡接在杯底112的环形配合槽1124内,当杯底112与杯身111组装后,密封圈位于环形配合槽1124内且位于第一环形配合面1113和第二环形配合面1123之间,从而保证杯底112与杯身111之间的密封性,进而保证机壳31的气密性。

有利地,环形配合槽1124内具有沿环形配合槽1124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限位筋1125,密封圈上具有与多个限位筋1125分别对应配合的多个限位缺口1141。

环形配合槽1124内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限位筋1125,每个限位筋1125的两端与环形配合槽1124的两个侧壁相连,对应地,密封圈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限位缺口1141,并且密封圈上的限位缺口1141的数量与环形配合槽1124内的限位筋1125的数量相等、位置对应,密封圈与杯底112通过限位筋1125与限位缺口1141的配合实现连接,多个限位筋1125既可以提高杯底112的结构强度,有又可以保证杯底112与密封圈的连接可靠性,避免杯底112在开合过程中、密封圈与杯底112脱离。

由此,该尘杯组件100的杯底112与杯身111组装后,通过二者的配合结构可以限定杯底112的径向运动与开合角度的幅度,提高结构运动可靠性。

下面参考图80-图8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中的绕线钩53。

如图8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包括:手柄壳体52和绕线钩53。

具体地,手柄壳体52包括柄持部521和连接部522,连接部522与柄持部521相连;绕线钩53安装在连接部522上,且绕线钩53与连接部522之间限定出绕线空间,绕线钩53的外表面由光滑曲面构成、或者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也就是说,绕线钩53的外表面可以由光滑曲面构成,绕线钩53的外表面也可以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由此,可以在有效地缠绕固定电源线的前提下,美化绕线钩53的外观,增强绕线钩53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可以有效地固定缠绕电源线,外观美观,结构强度高。此外,还可以避免损伤电源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1-图83所示,绕线钩53可以包括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对拼相连,以限定出容置空间,由此可以 便于绕线钩53的组装和拆卸,便于加工制造,也便于实现绕线钩53与手柄壳体52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处形成有美工线,美工线为光滑曲线、或者为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线和直线。从而可以进一步地美化绕线钩53的外观,使得手柄组件5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2所示,第一半壳531内可以具有配合凸台5311,配合凸台5311环绕在第一半壳531的轮廓边缘的内侧,第二半壳532内可以具有配合凹台5321,配合凹台5321环绕在第二半壳532的轮廓边缘的内侧,配合凸台5311与配合凹台5321对接配合,以使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处形成美工线。由此,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使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连接处严丝合缝,从而进一步美化绕线钩53的外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2和图85所示,第一半壳531内可以具有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可以位于第一半壳531的中心骨线的两端,第二半壳532内可以具有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可以位于第二半壳532的中心骨线的两端,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与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对应扣位配合。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

有利地,至少一个第一扣位件5312与相应的第二扣位件5322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可以仅一个第一扣位件5312与对应的第二扣位件5322过盈配合,也可以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分别于对应的第二扣位件5322均过盈配合,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对拼连接的可靠性,同时避免绕线钩53的端部产生缝隙,更进一步美化外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0和图84所示,连接部522可以为管形,绕线钩53可以包括挡线部533和托线部534,托线部534连接在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绕线空间限定在挡线部533、托线部534和连接部522之间,电源线缠绕在拖线部上并位于绕线空间内,挡线部533用于防止电源线脱落。其中,挡线部53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522的轴向方向(例如图8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大体平行,如图81所示,且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最小距离W可以大于等于22mm。由此,可以满足电源线绕线多圈(例如7圈以上)的需求,从而可以满足长度较长的电源线的绕线需求。

优选地,参照图81,挡线部533的超出于托线部534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H可以大于等于25mm。由此,可以满足电源线绕线多圈(例如7圈以上)的需求,从而可以满足长度较长的电源线的绕线需求,同时防止电源线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1和图84所示,绕线钩53上可以具有用于卡定电源线的卡定结构535,卡定结构535位于绕线空间以外,由此,可以利用卡定结构535卡持电源线的插头,避免电源线低垂,在美化外观同时避免电源线滑落。

具体地,如图84所示,卡定结构535可以包括:卡定槽5351和两个卡定凸起5352,卡定槽5351形成在绕线钩53的外表面上,两个卡定凸起5352设在卡定槽5351内,且两个卡定凸起5352在卡定槽535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限定出与卡定槽5351连通的卡定入口,邻近电源线插头的电源线可以从卡定入口卡入卡定槽5351内,从而实现固定电源线插头的效果。

优选地,参照图84,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的最小距离B可以为3mm~4.5mm,由此,可以在保证电源线顺利地卡入卡定槽5351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源线插头滑落,从而保证对电源线插头固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有利地,参照图84,卡定槽5351的长度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从而更加方便用户在电源线缠绕之后卡入电源线插头,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1-图83所示,连接部522上可以具有安装凸台5221,绕线钩53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凸台5221上,由此,便于安装绕线钩53,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转动绕线钩53,从而调整绕线钩53的位置和方向。

具体地,如图81所示,绕线钩53的一侧端面(例如图81中所示的绕线钩53的前端面)上可以具有套装孔5303,套装孔5303与容置空间连通。安装凸台5221上可以具有颈盘部5222和挡盘部5223,颈盘部5222和挡盘部5223从安装凸台5221上沿朝向远离连接部522方向(例如图81中所示的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延伸出,其中,颈盘部5222与套装孔5303可转动地配合,挡盘部5223的直径可以大于颈盘部5222的直径,且挡盘部5223可以位于绕线钩53内,此时,套装孔5303的边沿可以限定在挡盘部5223与安装凸台5221之间,由此,可以在实现绕线钩53相对安装凸台5221可转动的前提下,避免绕线钩53从安装凸台5221上脱落,从而提高绕线钩53与安装凸台522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3和图85所示,挡盘部5223上可以具有第一定位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定位凸起5225),绕线钩53内可以具有与第一定位件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定位凹槽5302),由此,通过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可以避免绕线钩53在安装凸台5221上任意转动,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将绕线钩53固定在安装凸台5221的某一角度位置,实现绕线钩53的旋转定位。

具体地,如图83和图85所示,第二定位件可以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定位件可以位于挡盘部5223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在绕线钩53相对安装凸台5221转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交替配合。例如,当第一定位件与其中一个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时,此时,绕线钩53的挡线部533可以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绕线空间的开口朝上,当将绕线钩53转动180°后,第一定位件与另一个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此时,绕线钩53的挡线部533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绕线空间的开口朝下。也就是说,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交替配合,可以将绕线钩53交替固定在沿安装凸台5221圆周方向的两个位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绕线钩53的位置以及绕线空间的开口朝向,实现绕线钩53的旋转定位。

当然,第二定位件还可以为三个或四个,三个或四个第二定位件可以交替与第一定位件配合,使得绕线钩53的绕线空间的开口还可以朝左或者朝右等等。

优选地,如图82和图83所示,第一定位件可以为设在挡盘部5223的周壁面上的定位凸起5225,第二定位件可以为定位凹槽5302,且定位凹槽5302限定在两个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5301之间。通过将定位凸起5225卡在定位凹槽5302内,可以限制绕线钩53转动,从而起到固定绕线钩53的效果。

有利地,如图83所示,挡盘部5223上可以具有沿其轴向(例如图83中所示的前后方向)贯通的弧形槽5224,定位凸起5225设在弧形槽5224的外壁面上,弧形槽5224可以增加定位凸起5225的外壁面的弹性,在定位凸起5225卡入定位凹槽5302时,弧形槽5224的外壁面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定位凸起5225可以顺利越过半圆柱形凸起5301卡入定位凹槽5302中。

下面将参考图80-图8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

参照图80,手柄组件500包括:手柄壳体52和绕线钩53。

具体地,如图80所示,手柄壳体52包括柄持部521和与柄持部521相连的连接部522;连接部522为管形,连接部522上具有安装凸台5221,安装凸台5221上具有沿向后的方向依次延伸出的颈盘部5222和挡盘部5223,挡盘部5223的直径大于颈盘部5222的直径,挡盘部5223上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弧形槽5224,弧形槽5224的外壁面上设有作为第一定位件的定位凸起5225。

绕线钩53内具有与第一定位件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为两个且位于挡盘部5223直径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定位件为限定在两个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5301之间的定位凹槽5302。

绕线钩53由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对拼形成,绕线钩53的外表面由光滑曲面构成、或者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第一半壳531内具有环绕在第一半壳 531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凸台5311,第二半壳532内具有环绕在第二半壳532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凹台5321,配合凸台5311与配合凹凸对接配合以使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处形成美工线。美工线为光滑曲线、或者为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线和直线。

第一半壳531内具有位于第一半壳531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第二半壳532内具有位于第二半壳532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与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对应扣位并过盈配合。

绕线钩53包括挡线部533和连接在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托线部534,挡线部53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522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挡线部533的超出于托线部534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大于等于25mm。托线部534的前侧端面上具有套装孔5303,颈盘部5222与套装孔5303可转动地配合,挡盘部5223位于绕线钩53内。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2mm。

绕线钩53的外表面上设有卡定结构535,卡定结构535包括:卡定槽5351和设在卡定槽5351内且在卡定槽535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定凸起5352,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4.5mm,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限定出与卡定槽5351连通的卡定入口。卡定槽5351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绕线钩53的第一半壳531的配合凸台5311和第二半壳532的配合凹台5321配合,提高配合的可靠性,且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之间的配合采用美工线,且过渡平滑,避免产生尖锐部分,避免损伤电源线及造成危险。同时在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内设第一扣位件5312与第二扣位件5322过盈配合,可以减少螺钉,同时避免绕线钩53的端部产生缝隙。

另外,通过设定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2mm,且挡线部533的超出于托线部534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大于等于25mm,可以满足标准电源线绕线7圈以上的要求。且在绕线钩53的外侧设置用于卡定电源线的卡定结构535,可以将绕完的电源线很容易卡到卡定槽5351内进行固定。此外,通过设置定位凸起5225和定位凹槽5302,还可以实现绕线钩53的旋转定位。

下面参考图86-图9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的机体组件300和手柄组件500的连接方式。

如图86-图8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包括:机体组件300、插接端座37和手柄组件500。

具体地,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插接端座37安装在机壳31内,且插接端座37包括柱体部371和设在柱体部371上的第一防转结构(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凸筋3711);手柄组件500包括延伸管51,延伸管51的一端(例如图86中所示的延伸管51的下端)伸入机壳31内且套设在柱体部371上,延伸管51的一端具有第二防转结构(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凹槽512),第二防转结构与第一防转结构配合,以使延伸管51相对插接端座37不可转动,从而使得手柄组件500相对插接端座37不可转动,从而限制手柄组件500的转动。

进一步地,机壳31内可以具有第三防转结构(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定位孔和第一挡位面3105),插接端座37包括第四防转结构(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定位柱372和第二挡位面3731),第四防转结构与第三防转结构配合,以使插接端座37相对机壳31不可转动。从而使得手柄组件500相对插接端座37不可转动,从而限制手柄组件500的转动。

在装配手柄组件500时,可以利用延伸管51下端的第二防转结构与插接端座37的第一防转结构相配合,从而限制延伸管51相对插接端座37的转动,然后再利用第三防转结构和第四防转结构配合,限制插接端座37相对机壳31的转动,由此,可以限制手柄组件500相对机壳31转动,也就是说,保证手柄组件500相对机壳31不可转动,从而实现手柄组件500与机壳31的稳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通过设置插接端座37,并利用插接端座37连接机壳31和延伸管51,由此,可以有效地限制手柄组件500的转动,从而避免延伸管51插入不到位和手柄组件500方向偏斜导致的功能失效的问题。此外,还可以解决延伸管51端部锐边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6-图88所示,第一防转结构可以为设在柱体部371的周壁面上的凸筋3711,第二防转结构可以为贯穿延伸管51的管壁和延伸管51的一端端面(例如图88中所示的延伸管51下端的端面)的凹槽512,通过将凸筋3711插入凹槽512内,使得凸筋3711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面抵在凹槽5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壁面上,从而可以保证延伸管51相对插接端座37不可转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优选地,凹槽512为“U”形槽,结合图88,凹槽512为从延伸管51的下端面向上凹陷的“U”形槽,U形槽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垂直于延伸管51的下端面,U形槽的顶壁与两侧壁圆弧过渡。从而可以进一步简化凹槽512的结构,便于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筋3711沿着从插接端座37到延伸管51的方向(例如图88中所示的从下往上的方向)延伸,且凸筋3711延伸末端的端面(例如图88中所示的凸筋3711的上端面)构造为光滑曲面。由此,可以避免凸筋3711存在锐边的安全隐患,避免装配过程中划伤用户。

有利地,如图88所示,沿着从插接端座37到延伸管51的方向(例如图88中所示的从下往上的方向),凸筋3711的延伸末端(例如图88中所示的凸筋3711的上端)宽度可以逐渐减小。由此,在凸筋3711与凹槽512插接的过程中,凸筋3711的延伸末端可以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提高装配效率。

结合图88,凸筋3711的上端面与凸筋371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面之间圆弧连接,从而不仅可以避免凸筋3711的端面存在锐边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可以使凸筋3711的上端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减小,从而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转结构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第一防转结构可以在柱体部371的周向上均匀地间隔开,第二防转结构为多个,且多个第二防转结构与多个第一防转结构一一对应配合。由此,可以进一步限制延伸管51相对插接端座37的转动,从而进一步保证手柄组件500与机壳31相对不可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8所示,柱体部371的周壁面上还可以具有多个筋条3712,多个筋条3712在柱体部37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且多个筋条3712均沿柱体部371的轴向(例如图88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在装配插接端座37与延伸管51时,柱体部371伸入延伸管51内,使得多个筋条3712抵在延伸管51的内壁面上,并实现柱体部371与延伸管51的内壁面过盈配合,从而可以进一步限制延伸管51的转动。此外,为保证柱体部371可以利用筋条3712与延伸管51过盈配合的同时,凸筋3711可以插入凹槽512内限制延伸管51转动,因此,每个筋条3712的厚度可以均小于凸筋3711的厚度。使得柱体部371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8、图92和图93所示,柱体部37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环形,由此,可以边转动边实现柱体部371与延伸管51的相插接配合,从而降低第一防转结构和第二防转结构的对准难度,提高装配效率,结构更为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0所示,第三防转结构可以包括定位孔和两个第一挡位面3105,两个第一挡位面3105沿定位孔的径向延伸,且两个第一挡位面3105位于定位孔的径向两侧,第四防转结构包括定位柱372和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沿定位柱372的径向延伸,且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位于定位柱372的径向两侧,定位柱372定位配合在定位孔内,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分别止抵在两个第一挡位面3105的同侧,这里同侧是指,当一个第二挡位面3731止抵在其中一个第一挡位面3105的后侧时,另一个第二挡位面3731也止抵在另一个第一挡位面3105的后侧,由此,可以同时限 制插接端座37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从而保证插接端座37与机壳31不可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3和图9所示,插接端座37还可以包括半圆柱373,半圆柱373与定位柱372同轴,且套设在定位柱372的外侧,半圆柱373的位于定位柱372的径向两侧的两个表面构造成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的强度,提高第二挡位面3731与第一挡位面3105配合限制插接端座37转动的可靠性。

下面将参考图86-图9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

参照图86,手持吸尘器T包括:机体组件300、插接端座37和手柄组件500,其中,插接端座37用于将手柄组件500连接在机体组件300上,以防止手柄组件500相对机体组件300转动。可选地,插接端座37可以为塑料件。

具体地,如图86所示,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机壳31内具有第三防转结构,第三防转结构包括定位孔和沿定位孔的径向延伸且位于定位孔的径向两侧的两个第一挡位面3105。

插接端座37安装在机壳31内,插接端座37包括柱体部371、定位柱372和半圆柱373,柱体部37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柱体部371的周壁面上设有作为第一防转结构的凸筋3711,凸筋3711沿着柱体部371的轴向从下往上的方向延伸,且凸筋3711的上端面构造为光滑曲面。沿着从下往上的方向,凸筋3711的上端宽度逐渐减小。柱体部371的周壁面上还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筋条3712,多个筋条3712在柱体部371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开设置,且每个筋条3712的厚度均小于凸筋3711的厚度。

定位柱372和半圆柱373均与柱体部371同轴设置且连接在主体部的下端,半圆柱373套设在定位柱372的外侧,半圆柱373的位于定位柱372的径向两侧的两个表面构造成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

手柄组件500包括延伸管51,延伸管51的下端伸入机壳31内,延伸管51的下端具有贯穿延伸管51的管壁和延伸管51的下端面的凹槽512,凹槽512为“U”形槽。

在装配插接端座37与延伸管51时,将柱体部371插入延伸管51内,并使凸筋3711卡入凹槽512内;在装配插接端座37与机体组件300时,将定位柱372插入定位孔中,并使两个第二挡位面3731分别抵在两个第一挡位面3105的同一侧。从而可以限制手柄组件500的相对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利用插接端座37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地限制手柄组件500的转动;在插入不到位情况下,延伸管51会自由转动,避免插入不到位和手柄组件500方向偏斜带来功能失效的问题。同时解决延伸管51的锐边安全隐患。

下面参考图94-图10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中风机组件32的中心定位方式。

如图94-图9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32和进风密封件324。

具体地,机壳31上形成有进风孔3101;风机组件32设在机壳31内,且风机组件32包括风机321和驱动装置322,驱动装置322与风机321相连用于驱动风机321旋转,风机321具有伸入进风孔3101内的吸气管口3213;在风机321工作的过程中,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孔3101进入风机321的吸气管口3213内。

进风密封件324密封设在进风孔3101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由此,可以避免气流从进风孔3101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的间隙泄漏,保证进入进风孔3101的气体完全进入吸气管口3213内,从而提高风机321的吸气效率,保证手持吸尘器的吸灰效果。此外,进风密封件324还可以对风机321起到减振的效果,降低振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设置进风密封件324用于密封进气孔与吸 气管口3213之间,由此,可以保证进气孔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的密封性能,提高风机321的吸气效率,保证手持吸尘器的吸灰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6所示,机壳31上可以具有延伸至机壳31外的风机安装座318,进风孔3101贯穿风机安装座318。由此,可以使得机壳31内部与外部连通,当风机321工作时,可以实现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孔3101吸入位于机壳31的吸气管口3213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6所示,进风孔3101的孔壁上可以具有止挡筋31011,止挡筋31011用于止抵在进风密封件324的外侧(例如图96中所示的进风密封件324的下侧),以防止进风密封件324向进风孔3101外(例如图96中所示的向下)移动,由此,不仅可以保证风机组件32的装配精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进风密封件324的密封效果,从而更为有效地防止气体泄露,保证风机321的吸气效率。

优选地,参照图96,止挡筋31011可以为环绕进风孔3101一周的环形筋条,这样,进风密封件324的下端面可以抵在止挡筋31011的上端面上,由此,止挡筋31011能够有效地防止进风密封件324向进风孔3101的外侧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进风密封件324的密封效果。

当然,止挡筋31011也可以为沿进风孔3101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筋,只要能实现限制进风密封件324向外移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6所示,风机321可以包括引风罩3211和设在引风罩3211内的风叶盘3212,吸气管口3213由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例如图96中所示的引风罩3211的下端面)向引风罩3211外(例如图96中所示的向下的方向)延伸形成,进风密封件324同时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从而可以实现进风密封件324与引风罩3211之间的密封连接,防止漏气。

有利地,如图96所示,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可以为沿着进风方向(例如图96中所示的从下往上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的锥台形表面。这样,在安装风机组件32的过程中,可以将进风密封件324套在引风罩3211的锥台形表面上,通过利用引风罩3211的锥台形表面可以实现风机组件32的快速定位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优选地,如图96所示,进风密封件324可以为密封圈,密封圈的内环面与吸气管口3213的外周面贴合密封,且密封圈的外环面与进气孔的孔壁贴合密封,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例如图96中所示的密封圈的上端面)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由此,可以进一步利用进风密封件324实现吸气管口3213与进风孔3101之间密封连接,提高吸气管口3213与进风孔3101之间密封的可靠性,从而保证风机321的吸气效率。

优选地,驱动装置322可以为电机,由此,可以保证对风机321的驱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4-图96所示,机壳31上可以具有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机体风道,且风机组件32容纳在机体风道内,当风机组件32工作时,在风机321的作用下,气流可以从进风孔3101进入机体风道内,再从出风孔3104排出。进一步地,机壳31内可以具有导风件,导风件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导风件可以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风吹散手持吸尘器下方的灰尘,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的除尘效果。

下面将参考图94-图10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

参照图94-图96,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32、第一减振件323和进风密封件324,其中,机壳31内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317和风机安装座318;第一安装座317设在风机安装座318的上方,风机安装座318位于机壳31下端的外侧。第一减振件323为橡胶件,进风密封件324为橡胶件。

风机组件32安装在机壳31内且位于第一安装座317和风机安装座318之间。风机组件32包括风机321和驱动装置322,风机321包括引风罩3211和设在引风罩3211内的风叶盘3212,驱动装置322与风叶盘3212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以驱动风叶盘3212旋转。驱动装置322为电机。

具体地,机壳31上具有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进风孔3101形成在风机安装座318上且贯穿风机安装座318,风机321具有伸入进风孔3101内的吸气管口3213,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为沿着进风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的锥台形表面,吸气管口3213由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向引风罩3211外延伸形成。

进风孔3101的孔壁上具有止抵在进风密封件324的外侧以防止进风密封件324向进风孔3101外移动的止挡筋31011。止挡筋31011为环绕进风孔3101一周的环形筋条。

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且容纳风机组件32的机体风道,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

第一安装座317包括从机壳31的内板面向机壳31内延伸的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侧板,其中,左侧板的上端和右侧板的上端均与上侧板相连且垂直,并配合限定出用于安装第一减振件323的三维空腔,第一安装座317的上侧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延伸且与机壳31相连的加强筋3172,上侧板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凸出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减振筋条3171。

第一减振件323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座317限定出的三维空腔的形状适配,第一减振件32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管贯穿的圆形减振通孔3231,第一减振件323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上凹陷且用于安装驱动装置322的方形安装槽3232,且安装槽3232的径向尺寸大于减振通孔3231的径向尺寸。安装槽3232的顶壁上形成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减振凹槽32302,第二减振凹槽32302包括环绕减振通孔3231周沿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减振件323外周面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筋32303,相邻的第一凸筋32303之间限定出第一减振凹槽32301,第一凸筋32303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包括从机壳31内壁向机壳31内间隔布置的多个。

进风密封件324呈圆环状,进风密封件32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入的第三减振凹槽32401,且第三减振凹槽32401包括环绕进风密封件324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相邻的第三减振凹槽32401之间限定出宽度较窄的第二凸筋32402。

在安装风机组件32时,第一减振件323设在第一安装座317与驱动装置322之间;具体地,第一减振件323的一部分伸入第一安装座317内,且第一减振件323的上端面抵在第一安装座317的减振筋条3171上,且第一减振件323的左端面和右端面通过第一凸筋32303抵在第一安装座317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驱动装置322的一部分伸入安装槽3232内,且驱动装置322的上端面抵在安装槽3232的顶壁上。

进风密封件324可以为密封圈,将进风密封件324设在风机安装座318与引风罩3211之间,具体地,将进风密封件324套在吸气管口3213的锥台形表面上,然后将进风密封件324的下端抵在进风孔3101内的止挡筋31011上,此时,密封圈的内环面与吸气管口3213的外周面贴合密封,且密封圈的外环面与进气孔的孔壁贴合密封,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密封圈的下端面与止挡筋31011的上表面贴合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在电机与第一减振件323之间、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之间以及引风罩3211与进风密封件324之间采用线接触,从而可以减少风机组件32与机壳31的直接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少振动的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将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设为锥台形表面,可以利用引风罩3211自身的结构配合进风密封件324,实现风机组件32的快速定位安装,此外,通过在引风罩3211与吸气管口3213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橡胶件的进风密封件324,可以利用风机组件32自身结构 与进风密封件324配合共同达到密封风机组件32与吸气管口3213的效果,提高密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从而提高了手持吸尘器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安装座可以伸入到尘杯组件的排风口内。这样,当风机工作时,可以将从尘杯组件的排风口排出的气体直接吸入进风孔内,从而减小吸气阻力,提高风机的吸气效率。而且,手持吸尘器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

下面参考图94-图10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中风机组件32的减振方式。

如图9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32、第一减振件323和第二减振件324。

具体地,机壳31内具有第一安装座317和第二安装座318,第一安装座317和第二安装座318相对设置,风机组件32设在机壳31内,且风机组件32包括风机321和驱动装置322,驱动装置322与风机321相连,用于驱动风机321旋转,第一减振件323设在第一安装座317与驱动装置322之间,用于减少第一安装座317和驱动装置322之间的振动传递;第二减振件324设在第二安装座318与风机321之间,用于减少第二安装座318与风机321之间的振动传递。

其中,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和驱动装置322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例如,可以仅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的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也可以仅第一减振件323与驱动装置322的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还可以是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的相对配合面以及第一减振件323与驱动装置322的相对配合面均非完全接触。由此,可以减少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和驱动装置322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从而可减少第一安装座317和驱动装置322之间的振动传递,减少手持吸尘器的整体振动。

和/或,第二减振件324与第二安装座318和风机321之间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例如,可以仅第二减振件324与第二安装座318的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也可以仅第二减振件324与风机321的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还可以是第二减振件324与第二安装座318的相对配合面以及第二减振件324与风机321的相对配合面均非完全接触。由此,可以减少第二减振件324与第二安装座318和风机3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第二安装座318与风机321之间的振动传递,减少手持吸尘器的整体振动。

这里,相对配合面非完全接触是指不是面与面之间完全贴合的接触,换言之,仅相对配合面的一部分相互接触,例如,配合面之间可以是线接触或点接触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设置第一减振件323和第二减振件324,并使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二减振件324的减振配合面与风机组件32以及机壳31非完全接触,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持吸尘器的振动,降低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6所示,第一安装座317的用于与第一减振件323正对配合的表面(例如图96中所示的第一安装座317的下表面)上可以具有朝向第一减振件323方向凸出(例如图96中所示的向下方向凸出)的减振筋条3171。由此,通过利用第一安装座317上的减振筋条3171与第一减振件323接触,可以减少第一安装座317与第一减振件323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之间的振动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96和图97,第一减振件323的用于与第一安装座317正对配合的表面上可以具有朝向远离第一安装座317方向凹入的第一减振凹槽32301。由此,可以减少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之间的振动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96和图98,第一减振件323的用于与驱动装置 322正对配合的表面(例如图96中所示的第一减振件323的下表面)上可以具有朝向远离驱动装置322方向凹入(例如沿图96中所示的向上的方向凹入)的第二减振凹槽32302。由此,可以减少第一减振件323与驱动装置32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第一减振件323与驱动装置322之间的振动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96和图99,第二减振件324的用于与风机321正对配合的表面(例如图96中所示的第二减振件324的上表面)上可以具有朝向远离风机321方向(例如图96中所示的向下的方向)凹入的第三减振凹槽32401。由此,可以减少第二减振件324与风机3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第二减振件324与风机321之间的振动传递。

具体地,如图96和图99所示,第二减振件324呈圆环状,第二减振件32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入的第三减振凹槽32401,且第三减振凹槽32401包括环绕第二减振件324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相邻的第三减振凹槽32401之间限定出宽度较窄的第二凸筋32402,当第二减振件324与风机321配合时,第二凸筋32402与风机321的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减振件324与风机321之间为线接触,由此,可以大大地减少第二减振件324与风机321的直接接触面积,减少振动传递,从而减少手持吸尘器的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6所示,第一安装座317内可以限定出用于装配第一减振件323的三维空腔,这样,第一减振件32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装配在第一安装座317的三维空腔内,从而提高第一减振件323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减振件323内可以限定出用于装配驱动装置322的三维空腔,这样,驱动装置3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安装在第一减振件323的三维空腔内,从而提高驱动装置322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合图96,第一安装座317包括从机壳31的内壁面向机壳31内延伸的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侧板,其中,左侧板的上端和右侧板的上端分别与上侧板的左端和右端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上侧板且垂直,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侧板以及机壳31配合限定出用于安装第一减振件323的三维空腔。第一安装座317的上侧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延伸且与机壳31相连的加强筋3172,上侧板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减振筋条3171,减振筋条3171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减振件323的一部分伸入第一安装座317的三维空腔内,且第一减振件323的上端面抵在减振筋条3171上,以减少振动传递。

进一步地,如图96-图98所示,第一减振件32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管贯穿第一减振件323的圆形减振通孔3231,由于第一减振件323的上表面为与第一安装座317相配合的表面之一,此时,减振通孔3231可以进一步减少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减小振动。此外,减振通孔3231还有利于驱动装置322散热。第一减振件323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上凹陷且用于安装驱动装置322的安装槽3232,安装槽3232与减振通孔3231连通且安装槽3232的截面呈方形,安装槽3232的径向尺寸大于减振通孔3231的径向尺寸。安装槽3232的顶壁上形成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减振凹槽32302,第二减振凹槽32302包括环绕减振通孔3231周沿间隔布置的多个。驱动装置322的一部分伸入安装槽3232内。

更进一步地,如图97所示,第一减振件323的左侧壁上设有夹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减振凹槽32301之间的第一凸筋32303,第一减振件323的右侧壁上设有夹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减振凹槽32301之间的第一凸筋32303,第一凸筋3202沿上下方向延伸,当第一减振件323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17内的三维空腔内时,第一减振件323左侧的第一凸筋32303抵在第一安装座317的左侧板上,第一减振件323右侧的第一凸筋32303抵在第一安装座317的右侧板上,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减小振动传递。此外,第一凸筋32303还可以减小第一减振件323安装时的阻力,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6所示,第二安装座318位于机壳31外,且第 二安装座318上可以具有沿第二安装座318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安装座318的进风孔3101,风机321具有伸入进风孔3101内的吸气管口3213,在风机321工作的过程中,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孔3101进入风机321的吸气管口3213内。进一步地,第二减振件324可以密封在进风孔3101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由此,可以避免气流从进风孔3101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的间隙泄漏,保证进入进风孔3101的气体完全进入吸气管口3213内,从而提高风机321的吸气效率。使得第二减振件324在起到减振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96所示,风机321可以包括引风罩3211和设在引风罩3211内的风叶盘3212,第二减振件324可以为密封圈,密封圈的内环面与吸气管口3213的外周面贴合密封,且密封圈的外环面与进气孔的孔壁贴合密封,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例如图96中所示的密封圈的上端面)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有效地防止气体从进风孔3101与第二减振件324之间以及第二减振件324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泄漏,从而保证风机321的吸气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4-图96,机壳31上可以具有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机体风道,且风机组件32容纳在机体风道内,当风机组件32工作时,在风机321的作用下,气流可以从进风孔3101进入机体风道内,再从出风孔3104排出。进一步地,机壳31内可以具有导风件,导风件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导风件可以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风吹散手持吸尘器下方的灰尘,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的除尘效果。

下面将参考图94-图10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

参照图94-图96,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32、第一减振件323和第二减振件324,其中,机壳31内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317和第二安装座318;第一安装座317设在第二安装座318的上方,第二安装座318位于机壳31下端的外侧。第一减振件323为橡胶件,第二减振件324为橡胶件。

风机组件32安装在机壳31内且位于第一安装座317和第二安装座318之间。风机组件32包括风机321和驱动装置322,风机321包括引风罩3211和设在引风罩3211内的风叶盘3212,驱动装置322与风叶盘3212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以驱动风叶盘3212旋转。驱动装置322为电机。

具体地,机壳31上具有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进风孔3101形成在第二安装座318上且贯穿第二安装座318,风机321具有伸入进风孔3101内的吸气管口3213,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为沿着进风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的锥台形表面,吸气管口3213由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向引风罩3211外延伸形成。

进风孔3101的孔壁上具有止抵在第二减振件324的外侧以防止第二减振件324向进风孔3101外移动的止挡筋31011。止挡筋31011为环绕进风孔3101一周的环形筋条。

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且容纳风机组件32的机体风道,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

第一安装座317包括从机壳31的内板面向机壳31内延伸的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侧板,其中,左侧板的上端和右侧板的上端均与上侧板相连且垂直,并配合限定出用于安装第一减振件323的三维空腔,第一安装座317的上侧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延伸且与机壳31相连的加强筋3172,上侧板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凸出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减振筋条3171。

第一减振件323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座317限定出的三维空腔的形状适配,第一减振件32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管贯穿的圆形减振通孔3231,第一减振件323的下表 面上形成有向上凹陷且用于安装驱动装置322的方形安装槽3232,且安装槽3232的径向尺寸大于减振通孔3231的径向尺寸。安装槽3232的顶壁上形成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减振凹槽32302,第二减振凹槽32302包括环绕减振通孔3231周沿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减振件323外周面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夹在相邻两个第一减振凹槽32301之间的第一凸筋32303,第一凸筋32303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包括从机壳31内壁向机壳31内间隔布置的多个。

第二减振件324呈圆环状,第二减振件32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入的第二减振凹槽32401,且第二减振凹槽32401包括环绕第二减振件324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相邻的第二减振凹槽32401之间限定出宽度较窄的第二凸筋32402。

在安装风机组件32时,第一减振件323设在第一安装座317与驱动装置322之间;具体地,第一减振件323的一部分伸入第一安装座317内,且第一减振件323的上端面抵在第一安装座317的减振筋条3171上,且第一减振件323的左端面和右端面通过第一凸筋32303抵在第一安装座317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驱动装置322的一部分伸入安装槽3232内,且驱动装置322的上端面抵在安装槽3232的顶壁上。

第二减振件324可以为密封圈,将第二减振件324设在第二安装座318与引风罩3211之间,具体地,将第二减振件324套在吸气管口3213的锥台形表面上,然后将第二减振件324的下端抵在进风孔3101内的止挡筋31011上,此时,密封圈的内环面与吸气管口3213的外周面贴合密封,且密封圈的外环面与进气孔的孔壁贴合密封,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密封圈的下端面与止挡筋31011的上表面贴合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在电机与第一减振件323之间、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之间以及引风罩3211与第二减振件324之间采用线接触,从而可以减少风机组件32与机壳31的直接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少振动的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将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设为锥台形表面,可以利用引风罩3211自身的结构配合第二减振件324,实现风机组件32的快速定位安装,此外,通过在引风罩3211与吸气管口3213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橡胶件的第二减振件324,可以利用风机组件32自身结构与第二减振件324配合共同达到密封风机组件32与吸气管口3213的效果,提高密封效果。

下面参考图101-图10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的电源线33的固定方式。

如图101和图10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包括:第一子机壳313、第二子机壳314和电源线33。

具体地,如图102-图105所示,第一子机壳313上具有电源安装座3131,第二子机壳314与第一子机壳313对拼相连,且第二子机壳314与第一子机壳313之间共同限定出机体空腔和电源穿孔31313,机体空腔内可以安装驱动装置和风机组件等,电源穿孔31313与机体空腔连通。

电源线33包括电线部331和电源安装部332,电源安装部332与电线部331固定相连,电线部331的至少部分由电源穿孔31313伸出到机体空腔外,以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安装部332装配在电源安装座3131内,以由电源安装座3131限制电源安装部332在电源穿孔31313内外方向上的自由度,从而实现电源安装部332与电源安装座3131的固定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源安装部332是安装在电源安装座3131上,而电源安装座3131是位于第一子机壳313上,也就是说,在安装电源线33时,仅需将电源安装部332安装在第一子机壳313上,而不用通过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的配合来固定电源线33,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源线33固定不到位的情况,由此,不仅可以提高电源线33安装固定的可靠性,还可以提高电源线33的装配效率,节省工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利用第一子机壳313上的电源安装座3131固定安装电源线33的电源安装部332,由此,可以提高电源线33安装固定的可靠性,提高电源线33的装配效率,节约工时,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05,电源安装座3131可以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挡板313a、和/或第二限位挡板313b和/或两个第三限位挡板313c。例如,电源安装座3131可以仅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挡板313a,也可以仅包括第二限位挡板313b,也可以仅包括两个第三限位挡板313c;电源安装座3131也可以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挡板313a和一个第二限位挡板313b,也可以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挡板313a和两个第三限位挡板313c,还可以包括第二限位挡板313b和两个第三限位挡板313c;电源安装座3131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挡板313a、第二限位挡板313b和两个第三限位挡板313c。

其中,在沿着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例如图10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两个第一限位挡板313a可以分别止抵在电源安装部332的两侧(例如图103中所示的电源安装部332的上下两侧);以限制电源安装部332沿上下方向的位移。

在沿着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对拼方向(例如图101和图107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第二限位挡板313b可以止抵在电源安装部332的远离第二子机壳314的一侧(例如图107中所示的电源安装部332的左侧);从而可以限制电源安装部332向远离第二子机壳314的方向运动。

在同时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例如图10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和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的对拼方向(例如图101和图107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例如图10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两个第三限位挡板313c可以分别止抵在电源安装部332的两侧(例如图102中所示的电源安装部332的前侧和后侧),从而可以限制电源安装部332的沿前后方向的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2和图103所示,电源安装座3131上可以具有第一限位结构(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一凸筋31312和第一凹槽31311),第一限位结构沿着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方向(例如图102中所示的前后左右方向所在的水平平面)延伸布置,电源安装部332上具有与第一限位结构对应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二凸筋3322和第二凹槽3321)。从而可以利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配合限制电源安装部332的自由度(例如限制电源安装部332沿上下方向的位移),提高电源线33安装的可靠性。

具体地,参照图103,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为朝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凸筋(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一凸筋31312)和/或朝向远离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凹陷的凹槽(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一凹槽31311)。也就是说,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仅包括朝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凸筋,也可以仅包括朝向远离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凹陷的凹槽,第一限位结构还可以同时包括朝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凸筋和朝向远离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凹陷的凹槽。由此,可以在实现限制电源安装座3131位移效果的前提下,简化第一限位结构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有利地,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结构在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例如图10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布置,和/或,在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平面上依次相连以半包围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例如,多个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仅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也可以仅在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平面上依次相连以半包围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布置,还可以同时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且在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平面上依次相连以半包围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布置。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电源安装座3131的限位效果,进一步提高电源安装孔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7,第二子机壳314上可以具有电源挡件3140,在沿着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对拼方向(例如图107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电源挡件3140可以止抵在电源安装部332的远离第一子机壳313的一侧(例如图107中所示的电源安装部332的左侧),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源安装部332向左滑出电源安装座 3131,从而提高电源安装部332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挡件3140上可以具有第三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沿着垂直于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的方向(例如图103中所示的前后左右方向所在的水平平面)延伸布置,电源安装部332上可以具有与第三限位结构对应配合的第四限位结构。由此,可以在限制电源安装部332沿左右方向的位移的同时,限制电源安装部332沿上下方向的位移,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源安装部332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参照图103,第三限位结构可以为朝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凸筋(例如图107中所示的第三凸筋3141)和/或朝向远离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凹陷的凹槽(例如图107中所示的第三凹槽3142),例如,第三限位结构可以仅包括朝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凸筋,也可以仅包括朝向远离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凹陷的凹槽,第一限位结构还可以同时包括朝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凸筋和朝向远离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凹陷的凹槽。由此,可以在有效限制电源安装座3131位移的前提下,简化第三限位结构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1,第一子机壳313可以和第二子机壳314对拼成机壳31,机壳31可以包括机身部315和机颈部316,机颈部316由机身部315向远离机身部315方向(例如图101中所示的向上的方向)延伸,电源穿孔31313位于机身上,且电源穿孔31313的中心线与机颈部316的之间的最小距离(如图104中所示的距离L)为15mm。这样,当用户手持吸尘器使用时,可以避免手与电源线33相接触,从而可以保证手持吸尘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2所示,机壳31上具有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且容纳风机组件的机体风道,从进风孔3101进入机体风道内的气体,可以从出风孔3104排出。进一步地,机壳31内可以具有导风件,导风件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导风件可以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风吹散手持吸尘器下方的灰尘,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的除尘效果。

下面将参考图101-图10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

参照图101,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和电源线33,其中机壳31由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对接拼成,第二子机壳314与第一子机壳313对拼共同限定出机体空腔和与机体空腔连通的电源穿孔31313。

具体地,如图101所示,第一子机壳313上具有电源安装座3131,电源线33包括电线部331与电线部331固定相连的电源安装部332,电线部331由下往上穿过电源穿孔31313伸出到机体空腔外,电源安装部332装配在电源安装座3131内。

电源安装座3131的内表面上设有向电源安装部332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筋31312,第一凸筋31312沿半包围电源安装座3131的水平方向延伸,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沿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凸筋31312之间限定出第一凹槽31311。

电源安装部33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向电源线33中心线方向凹入的第二凹槽3321,第二凹槽3321沿环绕电源安装座3131的方向水平延伸,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沿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第第二凹槽3321之间限定出第二凸筋3322。

当电源安装部332装入电源安装座3131时,第一凸筋31312卡入第二凹槽3321内,第二凸筋3322卡入第一凹槽31311内,从而可以限定电源安装部332在安源安装座内的自由度,实现电源安装部332的可靠安装连接,同时提高装配效率。

优选地,机壳31包括机身部315和由机身部315向远离机身部315方向延伸的机颈部316,电源安装孔位于机身上且电源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机颈部316的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在装配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电源安装部332卡入电源安装座3131中,不需要反复确认电源线33是否卡到位,节省工时,安装效率高,安装可靠。此外,用户手持吸尘器使用时也碰不到电源线33,安全性好。

下面参考图108-图1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机壳组件30上的出风情况。

如图108-图111所示,机壳组件30包括:机壳31以及导风件38。

具体地,机壳31内形成有密闭的机体风道,机壳31上形成有出风孔3104,出风孔3104与机体风道连通;导风件38设在机体风道内,且导风件38位于出风孔3104处,导风件38内形成有导风通道383,导风通道383连通在机体风道与出风孔3104之间,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导风通道383时,导风通道383可以对气流进行风向调节,然后气流再通过出风孔3104排出到机壳31外。也就是说,导风通道383可以对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气流按照导风通道383导流的预定方向从出风孔3104吹出,由此,可以通过导风通道383调节出风孔3104处的气流风向,避免出风孔3104处的气流朝向待清洁表面吹出,避免吹走待清洁表面的灰尘,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T的清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吸尘器的机壳组件30,通过设置导风件38,并利用导风件38形成导风通道383对气流吹出的风向进项调节,由此,可以避免出风孔3104处的气流朝向待清洁表面吹出,避免吹走待清洁表面的灰尘,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T的清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件38可以与机壳31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由此,可以提高导风件38与机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导风件38与机壳3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机壳组件3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件38可以构造成使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朝向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的方向排出到机壳31外。换言之,气流经过导风件38导向后,可以沿朝向相对于清洁表面倾斜向上的方向排出机壳31外,也就是说,气流朝向背离待清洁表面的方向吹出。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气流吹向待清洁表面,避免吹走待清洁表面的灰尘,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清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31可以为立筒形,且机壳31包括立式设置的周壁,出风孔3104为多个且分别形成在周壁后部的左右两侧。结合图109和图110,机壳31包括左右对拼相连的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且第一子机壳313的后部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后部均形成有多个出风孔3104,由此,可以增大出风孔3104的出风面积,保证机壳31内的气体可以及时排出机壳31外,减少噪音。

进一步地,位于周壁同侧的出风孔3104可以为多个,且位于周壁同侧的多个出风孔3104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位于周壁同侧的导风通道383可以为多个,且位于周壁同侧的多个导风通道383可以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以使位于周壁同侧的多个导风通道383分别与多个出风孔3104一一对应连通。从而方便机壳31内的气体通过多个导风通道383导向多个出风孔3104排出,使得机壳3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多个导风通道383均匀分流后从出风孔3104均匀排出,提高排气效率,减少噪音。

这里“位于周壁同侧的出风孔3104”是指位于周壁的左侧(或右侧)的出风孔3104,具体地,机壳31包括左右对拼相连的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第一子机壳313上的出风孔3104即为位于周壁同侧(右侧)的出风孔3104,第二子机壳314上的出风孔3104即为位于周壁左侧的出风孔310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38可以包括:第一导风板381以及第二导风板382,其中,第一导风板381可以立设(例如第一导风板381与图109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大体平行)在机体风道内,且第一导风板381与出风孔3104相对;第二导风板382可以卧夹(例如第二导风板382与垂直于图109中所示的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大体平行)在出风孔3104与第一导风板381之间,第二导风板382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导风板382可以沿上下 方向间隔开以与第一导风板381限定出导风通道383。从而利用导风通道383将机壳31内的气体均匀导出机体外部,增强导风通道383对气流的导向作用,避免气流吹向待清洁表面。

优选地,出风孔3104可以沿机壳31的周向前后(例如图110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导风板381的前侧边缘可以邻近出风孔3104的前端,且第一导风板381的前侧边缘与出风孔3104前端的周壁相接,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可以邻近出风孔3104的后端,且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与出风孔3104后端的周壁间隔开,以在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与出风孔3104后端的周壁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383的入流口384。从而使得导风通道383与机壳31内的机体风道连通,便于机体风道内的气流可以顺利进入导风通道383内,并利用导风通道383调节气流方向再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1所示,第一导风板381自后向前的延伸线在入流口384处的切线与机壳31的左右过轴中心面之间的夹角a可以为锐角。由此,不仅可以使得经导风通道383调节后的气流方向最大限度地偏离待清洁表面,避免吹起灰尘,还可以增强对导风通道383对气流的导向效果,使得第一导风板381的结构更加合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机壳31为立筒形且包括立式设置的周壁,“左右过轴中心面”即指:沿手持吸尘器T的左右方向且经过机壳31的中心轴所在的平面。

在用户使用手持吸尘器T的过程中,手持吸尘器T通常处于图108中所示的状态,即手持吸尘器T时,手持吸尘器T与待清洁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此时,为了使得从出风孔3104流出的气流最大限度地背离待清洁表面(例如沿图108中所示的从下往上的方向吹出),因此,优选地,如图111所示,夹角a可以为20°-60°,以避免吹起灰尘,进一步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清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包括风机组件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组件30,其中风机组件设在机体风道内,用于驱动机体风道内的机体向出风孔3104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组件30,从而提高了机体组件3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其中,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从而提高了手持吸尘器T的整体性能。

下面将参考图108-图1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

参照图108,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其中,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相连。

具体地,如图108所示,机体组件300包括风机组件和机壳组件30,机壳组件30包括机壳31和导风件38,机壳31内形成有机体风道,风机组件设在机体风道内,导风件38和机壳31一体成型。

其中,机壳31由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对接拼成,第一子机壳313的后部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后部均形成有与机体风道连通的出风孔3104,第一子机壳313上的出风孔3104和第二子机壳314上的出风孔3104均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出风孔3104沿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周向前后方向延伸。

导风件38内形成有连通在机体风道与出风孔3104之间的导风通道383,导风件38包括第一导风板381和第二导风板382,第一导风板381立设在机体风道内且与出风孔3104 相对;第一导风板381的前侧边缘邻近出风孔3104的前端且与出风孔3104的周壁相接,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邻近出风孔3104的后端且与周壁间隔开以与周壁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383的入流口384。第一导风板381自后向前的延伸线在入流口384处的切线与机壳31的左右过轴中心面之间的夹角a为20°-60°。

第二导风板382卧夹在出风孔3104与第一导风板381之间,第二导风板382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多个第二导风板382与第一导风板381之间限定出与多个出风孔3104一一对应的多个导风通道383。

在手持吸尘器T工作的过程中,风机组件将经尘杯组件100过滤分离后的气体吸入机壳31内的机体风道内,机体风道内的气体经从导风件38的入流口384进入导风通道383内,由导向通道调节风向后,再从出风孔3104排出机壳31外,使得从出风孔3104排出的气流的流向背离待清洁表面,有效避免吹散机壳31下方的灰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通过在机壳31内设置导风件38,并利用导风件38调节从出风孔3104的出风角度,并结合手持吸尘器T时手持吸尘器T的倾斜角度,使得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气流完全背离待清洁表面,向上吹出,从而有效地避免吹散机壳31下方的灰尘。

如图108-图1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组件30,包括:机壳31、出风件391以及过滤件392。

具体地,如图112-图114所示,机壳31内形成有密闭的机体风道,机壳31上形成有出风孔3104,出风孔3104与机体风道连通;出风件391设在机体风道内,且出风件391位于出风孔3104处,出风件391上形成有通流口3911,通流口3911连通在机体风道与出风孔3104之间;过滤件392通过卡扣结构(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卡扣3912和卡孔3921)可拆卸地连接在出风件391上,由此,不仅可以便于过滤件392的安装、拆卸,便于更换过滤件392,同时,通过卡扣连接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还可以提高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且卡扣连接装配方便,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且过滤件392覆盖通流口3911,过滤件392用于过滤机体风道内气流中的杂质(例如灰尘、炭灰等),以保证排出的气体干净,保证环境中的空气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组件30,通过过滤件392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出风件391上,由此,可以提高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且卡扣连接装配方便,可以提高装拆效率,保证装配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2-图114,卡扣结构可以包括:设在出风件391上的卡扣3912和形成在过滤件392上的卡孔3921,通过将出风件391上的卡扣3912卡入过滤件392上的卡孔3921内,可以实现出风件391与过滤件392之间的卡扣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可靠。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卡扣结构也可以包括:形成在出风件391上的卡孔和设在过滤件392上的卡扣,只要能可靠实现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的卡扣连接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流口3911可以为多个,且多个通流口3911可以沿预设方向(例如图11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依次间隔开分布,卡扣3912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卡扣3912在预设方向(例如图11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且两个卡扣3912的卡口朝向相背。结合图112-图114,通流口3911包括沿上下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多个通流口3911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卡扣3912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且位于上方的卡扣3912的卡口朝上,位于下方的卡扣3912的卡口朝下,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出风件391与过滤件39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过滤件392滑脱,保证过滤件392可以紧贴出风件391以使过滤件392完全遮盖出风件391上的通流口39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孔3921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卡孔3921在过滤件392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1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卡扣3912为多个,且多个卡扣3912与多个卡孔3921一一对应配合,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出风件391与过滤件39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3,出风件391上可以具有挡灰筋3913,挡灰筋3913止挡在过滤件392的围壁的外侧,由此,挡灰筋3913可以密封过滤件392的周壁,提高出风件391与过滤件392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携带有灰尘或杂质的气流从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之间贴合的间隙排出,保证机体风道内的气流均穿过过滤件392过滤后再从出风口排出,提高过滤件392过滤的可靠性。此外,挡灰筋3913还可以限制过滤件392的位移,进一步提高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参照图113,挡灰筋3913可以包围围壁的半周以上,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之间的密封性能,提高过滤件392过滤的可靠性,同时,进一步提高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有利地,挡灰筋3913可以完全包围过滤件392的周壁,也就是说,挡灰筋3913环绕过滤件392的周壁设置,以更进一步提高过滤件392与出风件39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9-图111所示,机壳组件30可以包括:导风件38,导风件38设在机体风道内且位于出风孔3104处,导风件38内形成有连通在通流口3911与出风孔3104之间的导风通道。这样,机体风道内的气流先经过滤件392过口后再从通流口3911进入导风通道内,经导风通道导向后再从出风孔3104排出到机壳31外。导风通道可以对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气流按照导风通道导流的预定方向从出风孔3104吹出,由此,可以通过导风通道调节出风孔3104处的气流风向,避免出风孔3104处的气流朝向待清洁表面吹出,避免吹走待清洁表面的灰尘,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T的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12和图113所示,出风件391可以与导风件固定相连,以保证气流可以先后经出风件391和导风件排出机壳外,避免泄漏。例如,出风件391与导风件可以焊接、螺钉连接或卡扣连接。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件391与导风件还可以一体成型由此,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出风件391与导风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件38可以与机壳31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由此,可以提高导风件38与机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导风件38与机壳3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机壳组件3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风件38可以构造成使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朝向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的方向排出到机壳31外。换言之,气流经过导风件38导向后,可以沿朝向相对于清洁表面倾斜向上的方向排出机壳31外,也就是说,气流朝向背离待清洁表面的方向吹出。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气流吹向待清洁表面,避免吹走待清洁表面的灰尘,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清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31可以为立筒形,且机壳31包括立式设置的周壁,出风孔3104为多个且分别形成在周壁后部的左右两侧。结合图109和图110,机壳31包括左右对拼相连的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且第一子机壳313的后部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后部均形成有多个出风孔3104,由此,可以增大出风孔3104的出风面积,保证机壳31内的气体可以及时排出机壳31外,减少噪音。

进一步地,位于周壁同侧的出风孔3104可以为多个,且位于周壁同侧的多个出风孔3104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位于周壁同侧的导风通道383可以为多个,且位于周壁同侧的多个导风通道383可以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以使位于周壁同侧的多个导风通道383分别与多个出风孔3104一一对应连通。从而方便机壳31内的气体通过多个导风通道383 导向多个出风孔3104排出,使得机壳3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多个导风通道383均匀分流后从出风孔3104均匀排出,提高排气效率,减少噪音。

这里“位于周壁同侧的出风孔3104”是指位于周壁的左侧(或右侧)的出风孔3104,具体地,机壳31包括左右对拼相连的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第一子机壳313上的出风孔3104即为位于周壁同侧(右侧)的出风孔3104,第二子机壳314上的出风孔3104即为位于周壁左侧的出风孔310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38可以包括:第一导风板381以及第二导风板382,其中,第一导风板381可以立设(例如第一导风板381与图109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大体平行)在机体风道内,且第一导风板381与出风孔3104相对;第二导风板382可以卧夹(例如第二导风板382与垂直于图109中所示的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大体平行)在出风孔3104与第一导风板381之间,第二导风板382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导风板382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开以与第一导风板381限定出导风通道383。从而利用导风通道383将机壳31内的气体均匀导出机体外部,增强导风通道383对气流的导向作用,避免气流吹向待清洁表面。

优选地,出风孔3104可以沿机壳31的周向前后(例如图110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导风板381的前侧边缘可以邻近出风孔3104的前端,且第一导风板381的前侧边缘与出风孔3104前端的周壁相接,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可以邻近出风孔3104的后端,且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与出风孔3104后端的周壁间隔开,以在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与出风孔3104后端的周壁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383的入流口384。从而使得导风通道383与机壳31内的机体风道连通,便于机体风道内的气流可以顺利进入导风通道383内,并利用导风通道383调节气流方向再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1所示,第一导风板381自后向前的延伸线在入流口384处的切线与机壳31的左右过轴中心面之间的夹角a可以为锐角。由此,不仅可以使得经导风通道383调节后的气流方向最大限度地偏离待清洁表面,避免吹起灰尘,还可以增强对导风通道383对气流的导向效果,使得第一导风板381的结构更加合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机壳31为立筒形且包括立式设置的周壁,“左右过轴中心面”即指:沿手持吸尘器T的左右方向且经过机壳31的中心轴所在的平面。

在用户使用手持吸尘器T的过程中,手持吸尘器T通常处于图108中所示的状态,即手持吸尘器T时,手持吸尘器T与待清洁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此时,为了使得从出风孔3104流出的气流最大限度地背离待清洁表面(例如沿图108中所示的从下往上的方向吹出),因此,优选地,如图111所示,夹角a可以为20°-60°,以避免吹起灰尘,进一步提高手持吸尘器T的清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包括风机组件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组件30,其中风机组件设在机体风道内,用于驱动机体风道内的机体向出风孔3104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手持吸尘器T的机壳组件30,从而提高了机体组件3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其中,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从而提高了手持吸尘器T的整体性能。

下面将参考图108-图1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

参照图108,手持吸尘器T包括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其中,尘杯组件100和机体组件300相连。

具体地,如图108所示,机体组件300包括风机组件和机壳组件30,机壳组件30包括机壳31、导风件38、出风件391和过滤件392,机壳31内形成有机体风道,风机组件设在机体风道内,导风件38和机壳31一体成型。

其中,机壳31由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对接拼成,第一子机壳313的后部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后部均形成有与机体风道连通的出风孔3104,第一子机壳313上的出风孔3104和第二子机壳314上的出风孔3104均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出风孔3104沿第一子机壳313和第二子机壳314的周向前后方向延伸。

导风件38内形成有连通在机体风道与出风孔3104之间的导风通道383,导风件38包括第一导风板381和第二导风板382,第一导风板381立设在机体风道内且与出风孔3104相对;第一导风板381的前侧边缘邻近出风孔3104的前端且与出风孔3104的周壁相接,第一导风板381的后侧边缘邻近出风孔3104的后端且与周壁间隔开以与周壁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383的入流口384。第一导风板381自后向前的延伸线在入流口384处的切线与机壳31的左右过轴中心面之间的夹角a为20°-60°。

第二导风板382卧夹在出风孔3104与第一导风板381之间,第二导风板382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多个第二导风板382与第一导风板381之间限定出与多个出风孔3104一一对应的多个导风通道383。

出风件391固定在导风件38上,优选地,出风件391与导风件38一体成型。出风件391上形成有连通在机体风道与出风孔3104之间的通流口3911,通流口3911为多个且沿上下方向依次间隔开分布,且多个通流口3911与导风件38的多个入流口384一一对应并连通。出风件391上进一步设有卡扣3912,卡扣3912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在出风件391上的两个,且两个卡扣3912的开口相背。出风件391上具有挡灰筋3913,挡灰筋3913环绕出风件391的周沿布置。

过滤件392设在出风件391上并覆盖通流口3911,过滤件392上形成有与卡扣3912一一对应卡合的卡孔3921,且过滤件392的周沿抵在出风件391的挡灰筋3913上。也就是说,过滤件392通过卡扣连接在出风件391上,并由挡灰筋3913密封过滤件392的周沿。其中,过滤件392可以为海绵。

在手持吸尘器T工作的过程中,风机组件将经尘杯组件100过滤分离后的气体吸入机壳31内的机体风道内,机体风道内的气体经过滤件过滤后,依次经出风件的通流口以及导风件的入流口进入导风通道383内,由导向通道调节风向后,再从出风孔3104排出机壳31外,使得从出风孔3104排出的气流的流向背离待清洁表面,有效避免吹散机壳31下方的灰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通过在机壳31内设置导风件38,并利用导风件38调节从出风孔3104的出风角度,并结合手持吸尘器T时手持吸尘器T的倾斜角度,使得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气流完全背离待清洁表面,向上吹出,从而有效地避免吹散机壳31下方的灰尘。

根据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30,通过将过滤件392卡扣连接在出风件391上,可以提高过滤件392固定的可靠性,装配操作简单,无不良隐患。

下面参考图115-图12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的手柄组件500和机体组件300的拆装方式。

如图115和图1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包括:手柄组件500和机体组件300。

具体地,手柄组件500包括延伸管51;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手柄锁定件361和手柄释放按钮362,其中,手柄锁定件361和手柄释放按钮362均设在机壳31上,机壳31 上具有插装孔3161,手柄锁定件361在如图121所示的锁定位置和图123中所示的解锁位置之间可运动,手柄锁定件361在锁定位置时,延伸管51锁定在插装孔3161内,手柄锁定件361在解锁位置时,手柄锁定件361释放延伸管51,以使延伸管51可从插装孔3161内抽出,手柄释放按钮362构造成被按动时触动手柄锁定件361运动至解锁位置。

当用户需要拆卸手柄组件500时,仅需按动手柄释放按钮362,使得手柄锁定件361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并手柄锁定件361释放延伸管51,此时,用户可以将延伸管51从插装孔3161内抽出,从而实现了手柄组件500的拆卸,操作简单,拆卸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通过按压手柄释放按钮362,即可将手柄组件500的延伸管51从插装孔3161内抽出,从而可以便于手柄组件500的拆卸,操作简单,拆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0-图123所示,机壳31内可以具有限位件3193,限位件3193用于限制手柄锁定件361仅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例如,机壳31的内壁上具有向内凸出的限位件3193,限位件3193可以限制手柄锁定件361沿上下方向的位移,从而使得手柄锁定件361只能沿左右前后方向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以避免手柄锁定件361偏离运行轨迹。

进一步地,如图117、图121和图123所示,手柄锁定件361上可以具有滑移导向平面3611,在手柄释放按钮362被按动时(例如图121中所示的手柄释放按钮362沿从上往下的方向移动时),手柄释放按钮362的部分(例如图121中所示的手柄释放按钮362的下端)沿滑移导向平面3611移动,以驱使手柄锁定件361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运动。通过设置滑移导向平面3611,可以在实现驱动手柄锁定件361移动的前提下,简化手柄锁定件361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7、图119、图121和图123所示,手柄释放按钮362的部分(例如图121中所示的手柄释放按钮362的下端面)可以构造成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延伸方向相同的配合导向平面3621,在手柄释放按钮362被按动时,配合导向平面3621逐渐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配合。从而实现手柄释放按钮362驱动手柄锁定件361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结合图121,滑移导向平面3611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呈沿向下向前倾斜的斜面,手柄释放按钮362下端的配合导向平面3621也呈向下且向前方向延伸的倾斜平面,且滑移导向平面3611与配合导向平面3621相互平行,当手柄锁定件361位于锁定位置时,配合导向平面3621的上端(或后端)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的上端(或后端)贴合,当按压手柄释放按钮362时,配合导向平面3621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相对滑移,当手柄锁定件361滑移至解锁位置时,配合导向平面3621的下端(或前端)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的下端(或前端)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20-图123,手柄释放按钮362的按动方向(例如图12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可以与手柄锁定件361的移动方向(例如图12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垂直,由此,可以保证手柄释放按钮362在频繁按压情况下驱动手柄锁定件361移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21所示,沿着手柄释放按钮362的按动方向(例如图121中所示的上下的方向),滑移导向平面3611可以构造成朝向手柄锁定件361的移动方向(例如图121中所示的前后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当从上往下按压手柄释放按钮362时,可以通过滑移导向平面3611驱动手柄锁定件361沿从前往后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驱动手柄锁定件361移动至解锁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7和图119所示,延伸管51的侧壁上可以具有锁位孔511,手柄锁定件361的一端(例如图117中所示的手柄锁定件361的前端)构造成锁位凸起3612,其中,在锁位凸起3612插入锁位孔511内时,手柄锁定件361处于锁定 位置,换言之,当手柄锁定件361处于锁定位置时,锁位凸起3612插入锁位孔511内,从而可以实现将延伸管51锁定在机体组件300内。

优选地,如图117和图121所示,沿着锁位凸起3612向锁位孔511内伸入的方向(例如图121中所示的从后往前的方向),锁位凸起3612的横截面积可以逐渐减小,例如,锁位凸起3612的横截面积沿从后往前的方向逐渐减小。在锁位凸起3612插入锁位孔511的过程中,锁位凸起3612的前端可以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使得锁位凸起3612逐渐插入锁位孔511中,从而有效地避免锁位凸起3612与锁位孔511错位,避免锁位凸起3612与锁位孔511的边壁发生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0-图123所示,机体组件300还可以包括弹性元件363,弹性元件363设在机壳31与手柄锁定件361之间,以常推动手柄锁定件361处于锁定位置。也就是说,弹性元件363始终具有推动手柄锁定件361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并将手柄锁定件361锁定在锁定位置的力。当用户按压手柄释放按钮362,手柄锁定件361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且用户释放手柄释放按钮362后,手柄锁定件361可以在弹性元件363的推动下,从解锁位置移动恢复至锁定位置,同时还可以推动手柄释放按钮362复位。从而实现自动复位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手柄锁定件361对延伸管51锁紧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31可以包括机身部315和机颈部316,机颈部316由机身部315向远离机身部315方向(例如图115中所示的向上的方向)延伸,机颈部316的远离机身部315的一端(例如图115中所示的机颈部316的上端)可以具有向远离机颈部316方向(例如图115中所示的向后的方向)延伸的持握凸出部319,插装孔3161贯穿机颈部316的一端的端面(例如图115中所示的机颈部316的上端面),手柄锁定件361和手柄释放按钮362均可以设在持握凸出部319上。由此,可以减小手柄锁定件361与插装孔3161的距离,使得手持吸尘器T的结构更加合理紧凑。

具体地,如图120-图123所示,持握凸出部319可以包括平台部3191和把手部3192,平台部3191从机颈部316的侧壁(例如图120中所示的机颈部316的后侧壁)起向远离机颈部316的方向(例如图120中所示的从前往后的方向)延伸,把手部3192从平台部3191的自由端(例如图120中所示的平台部3191的后端)起向大体平行于机颈部316的延伸方向(例如图120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方向(例如图120中所示的从上往下的方向)延伸。由此,可以优化持握凸出部319的结构,便于用户抓握,同时使机壳31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地,手柄释放按钮362可以设在平台部3191上,且手柄释放按钮362可以沿与平台部3191的延伸方向(例如图120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相垂直的方向(例如图120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可按动。由此,可以便于用户按压手柄释放按钮362,便于用户操作。

下面将参考图115-图12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

参照图115-图123,手持吸尘器T包括:手柄组件500和机体组件300。

具体地,手柄组件500包括延伸管51,延伸管51的侧壁上具有锁位孔511。

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手柄锁定件361、手柄释放按钮362和弹性元件363,机壳31包括机身部315和由机身部315向向上延伸的机颈部316,机颈部316的上端具有向后延伸的持握凸出部319,持握凸出部319包括平台部3191和把手部3192,平台部3191从机颈部316的后侧壁向后延伸,把手部3192从平台部3191的后端向下延伸,且把手部3192与机颈部316大体平行。平台部3191内设有用于限制手柄锁定件361沿上下方向位移的限位件3193。

机颈部316的上端的端面上设有贯穿上端面的插装孔3161,手柄锁定件361设在平台部3191内,手柄释放按钮362设在平台部3191上且沿上下方向可按动。

手柄锁定件361在沿前后方向的锁定位置解锁位置之间可运动,手柄锁定件361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手柄锁定件361的前端构形成有适于插入锁位孔511的锁位凸起3612,在沿从后往前的方向上,锁位凸起361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手柄锁定件361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有滑移导向平面3611,滑移导向平面3611在沿从上往下的方向上呈向下向前倾斜的平面。

弹性元件363为弹簧,弹性元件363套设在手柄锁定件361的后端,且弹性元件363的前端与手柄锁定件361相连,弹性元件363的后端与把手部3192相连,且弹性元件363常处于压缩状态。

手柄释放按钮362的上端伸出平台部3191的上表面,手柄释放按钮362的下端形成有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配合滑移的配合导向平面3621,配合导向平面3621与滑移导向平面3611平行且可贴合相对滑动。

当用户需要拆卸手柄组件500时,可以从上往下按压手柄释放按钮362,手柄锁定件361从锁紧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具体地,手柄释放按钮362向下移动,配合导向平面3621向下移动,驱动滑移导向平面3611向后移动,从而使得手柄锁定件361向后移动,锁位凸出从锁位孔511中退出,此时,用户可以将延伸管51从插装孔3161中拿出,从而实现将手柄组件500从机体组件300上拆卸下来。

当释放手柄释放按钮362后,手柄锁定件361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并推动手柄释放按钮362复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T,只需要轻按手柄释放按钮362,就可以取出手柄组件5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下面参考图124-图13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的开机装置。

如图124-图128所示,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推钮组件35以及定位组件。

具体地,机壳31内具有滑移槽道;推钮组件35的部分配合在滑移槽道内,且推钮组件35沿滑移槽道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25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可滑移;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一凸起3512)和第二定位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二凸起3108),第一定位件分别设在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例如图128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例如图128中所示的推钮组件35的左侧和右侧),第二定位件分别设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例如图128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例如图128中所示的滑移槽的左侧和右侧)。

其中,在推钮组件35滑移的过程中,当第一定位件从第二定位件的一侧(例如图128中所示的第二定位件的下侧)接触到第二定位件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中的至少一个发生弹性变形,例如,可以仅第一定位件发生弹性形变,也可以仅第二定位件发生弹性形变,还可以是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同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一定位件越过到第二定位件的另一侧(例如图128中所示的第二定位件的上侧)。从而实现推钮组件35的开和关。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弹簧回弹实现推钮组件35开关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利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本身发生的弹性形变,来实现推钮组件35的开和关,由此,可以有效地保证推钮组件35维持在开或关状态的稳定性,且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8、图131和图132所示,机体组件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弹性筋3511,弹性筋3511可以设在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例如图128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例如,弹性筋3511可以仅设在滑移槽道的左侧,也可以仅设在滑移槽道的右侧,还可以在滑移槽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弹性筋3511。弹性筋3511可以沿滑移槽道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28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弹性筋3511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例如图128中所示的弹性筋3511的上端和下端)可以分别与推钮组 件35相连,第一定位件设在弹性筋3511的远离推钮组件35的一侧,例如,位于滑移槽道左侧的弹性筋3511上的第一定位件设在弹性筋3511的左侧,位于滑移槽道右侧的弹性筋3511上的第一定位件设在弹性筋3511的右侧。由此,当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接触时,弹性筋3511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一定位件可以越过第二定位件至第二定位件的另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8和图132所示,弹性筋3511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弹性筋3511可以对称地设在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例如图128中所示的推钮组件35的左侧和右侧),每个第一定位件均设在相应的弹性筋3511上。通过在左右两侧均设置弹性筋3511和第一定位件,可以使推钮组件35在滑移的过程中左右受力更为均匀,同时,还可以在保证推钮组件35在开、关状态下的稳定性的前提,提高推钮组件35在开和关之间切换的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8和图129所示,第一定位件可以为朝向远离推钮组件35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一凸起3512。例如,位于推钮组件35左侧的第一定位件为向左凸出的第一凸起3512,位于推钮组件35右侧的第一定位件为向右凸出的第一凸起3512,由此,可以简化第一定位件的结构,降低生产难度,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8和图129所示,第二定位件为朝向滑移槽道中心方向凸出的第二凸起3108。例如,位于滑移槽道左侧的第二定位件为向右凸出的第二凸起3108,位于滑移槽道右侧的第二定位件为向左凸出的第二凸起3108,由此,可以简化第二定位件的结构,降低生产难度,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8和图129所示,位于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例如图129中所示的推钮组件35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一定位件可以关于推钮组件35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由此,可以使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件同时接触并越过第二定位件,从而使得推钮组件35在推动的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推钮组件35发生歪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推钮组件35在滑移槽道的宽度方向(例如图128所示的左右方向)上的每侧(例如图128所示的推钮组件35的左侧和右侧)可以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件,当沿上下方向不同位置的第一定位件越过第二定位件时,可以对应风机组件的开关以及不同功率的档位;当推钮组件35仅控制风机组件的开和关时,多个第一定位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推钮组件35在开或关状态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5-图127所示,推钮组件35可以包括:外推钮351和内推钮352,外推钮35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机壳31外,以便于用户可以直接推动外推钮351;内推钮352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机壳31内,且内推钮352与外推钮351相连,从而使内推钮352和外推钮351可以在开机位置和关机位置之间同步滑移。当用户推动外推钮351时,外推钮351可以带动内推钮352同步滑移,从而有利于内推钮352触发机壳31内的微动开关34,以实现推钮组件35通过微动开关34控制风机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5-图129,滑移槽道可以仅包括与内推钮352配合的第一滑移槽道3106,第二定位件设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上;滑移槽道也可以仅包括与外推钮351配合的第二滑移槽道3107,第二定位件设在第二滑移槽道3107上;滑移槽道还可以同时包括与内推钮352配合的第一滑移槽道3106以及与外推钮351配合的第二滑移槽道3107,此时,第二定位件可以设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上,也可以设在第二滑移槽道3107上,还可以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和第二滑移槽道3107上均设有第二定位件。当内推钮352和外推钮351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滑动时,第一定位件可以与第二定位件接触,并使得第一定位件越过第二定位件,从而实现开、关状态的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4和图125所示,机壳31上可以具有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可以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密闭机体风 道;机体组件300还可以包括:风机组件和微动开关34,其中,风机组件设在机体风道内,风机组件用于使气流从进风孔3101吸入机体风道内,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从出风孔3104排出,微动开关34设在机壳31内,且微动开关34与风机组件电连接,微动开关34由推钮组件35触发,以切换是否驱动风机组件工作。例如,当推钮组件35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时,风机组件可以通电开始工作,使得气流可以沿“进风孔3101-机体风道-出风孔3104”的方向流动,当推钮组件35与微动开关34分离微动开关34打开时,风机停止工作。由此,可以提高推钮组件35对风机组件的控制精度,保证在推钮组件35频繁使用的情况下对风机组件控制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5-图127,机壳31内可以具有导风件,导风件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导风件可以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风吹散手持吸尘器下方的灰尘,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的除尘效果。

下面将参考图124-图13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

参照图124,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微动开关34、推钮组件35和定位组件。

具体地,如图124所示,机壳31上具有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密闭机体风道;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风机组件设在机体风道内,以使气流从进风孔3101吸入机体风道内,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从出风孔3104排出。

微动开关34设在机壳31内且与风机组件电连接,且在闭合时驱动风机组件工作;微动开关34包括本体部341和弹片部342,弹片部342的一端与本体部341相连、另一端沿着本体部341的长度方向朝向靠近推钮组件35的方向延伸,本体部341的长度方向与推钮组件35的滑移方向之间的夹角(例如图125中所示的夹角θ)为30°~70°。

机壳31内具有第一滑移槽道3106和有第二滑移槽道3107,推钮组件35设在机壳31上且在开机位置和关机位置之间可沿上下方向可滑移,推钮组件35包括:外推钮351和内推钮352,外推钮351上具有穿入机壳31内的连接部3513,内推钮352上具有限位缺口3521,连接部3513的内端配合在限位缺口3521内,以实现外推钮351和内推钮352同步滑移。

内推钮35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外推钮351的部分位于机壳31内且配合在第二滑移槽道3107内,内推钮352设在微动开关34的上方且下端用于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

推钮组件35的左右两侧设有弹性筋3511,弹性筋3511为两个且对称地设在外推钮351的左侧和右侧,弹性筋351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外推钮351相连,每个弹性筋3511上均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定位件。外推钮351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件关于推钮组件35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

第二滑移槽道3107的左侧和右侧设有向第二滑移槽道3107的中心线凸出的第二定位件,在推钮组件35滑移的过程中,当第一定位件从第二定位件的一侧接触到第二定位件时,弹性筋3511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定位件越过到第二定位件的另一侧。

当用户沿向下的方向推动外推钮351时,外推钮351带动内推钮352同时向下移动,使得内推钮352的下端推动微动开关34的弹片部342接触微动开关34的本体部341,从而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此时风机组件通电开始驱动气流从进风孔3101流向出风孔3104。同时,在推动外推钮351的过程中,外推钮351上的第一定位件由上往下逐渐接近并接触第二定位件,在推力的作用下,弹性筋3511发生形变,使得第一定位件可以由上往下越过 第二定位件,然后弹性筋3511恢复形变,第一定位件卡在第二定位件的下方,使得触动开关始终保持触发闭合的状态,风机组件持续工作。反之亦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设置合理的结构与角度并巧妙的运用微动开关34的启动原理,从而保证了微动开关34频繁按压情况下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在外推钮351的左右两侧设置弹性筋3511和第一定位件,并利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配合达到开、关的目的,使得结构稳定,安装效率高且成本低。

下面参考图124-图13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的开机装置。

如图124和图12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微动开关34以及推钮组件35。

具体地,机壳31上具有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密闭机体风道;风机组件设在机体风道内,风机组件用于使气流从进风孔3101吸入机体风道内,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从出风孔3104排出。

微动开关34设在机壳31内,且微动开关34与风机组件电连接,在微动开关34闭合时驱动风机组件工作,也就是说,当微动开关34闭合时,风机组件可以通电开始工作,使得气流可以沿“进风孔3101-机体风道-出风孔3104”的方向流动。

推钮组件35设在机壳31上,且推钮组件35在开机位置和关机位置之间可往复滑移,在推钮组件35滑移至开机位置时,推钮组件35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风机开始工作,手持吸尘器可以开始吸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设置微动开关34,并利用推钮组件35触发微动开关34用于控制风机组件的开启和关闭,由此,可以提高推钮组件35对风机组件的控制精度,保证在推钮组件35频繁使用的情况下对风机组件控制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5-图127所示,推钮组件35可以包括:外推钮351和内推钮352,外推钮35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机壳31外,以便于用户可以直接推动外推钮351;内推钮352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机壳31内,且内推钮352与外推钮351相连,从而使内推钮352和外推钮351可以在开机位置和关机位置之间同步滑移。当用户推动外推钮351时,外推钮351可以带动内推钮352同步滑移,从而有利于内推钮352触发机壳31内的微动开关34,以实现推钮组件35通过微动开关34控制风机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5-图127,机壳31内可以具有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推钮35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例如,内推钮352可以仅部分配合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也可以全部配合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从而可以由第一滑移槽道3106限制内推钮352的自由度,使得内推钮352仅具有沿第一滑移槽道3106的长度方向(例如他图125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内推钮352只能沿上下方向滑移,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推动推钮组件35的过程中内推钮352发生偏移,从而保证内推钮352的运动精度,进而保证推钮组件35可以准确触发微动开关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5-图127,机壳31内可以具有第二滑移槽道3107,外推钮351的部分位于机壳31内且配合在第二滑移槽道3107内,例如,外推钮351可以仅部分配合在第二滑移槽道3107内,也可以全部配合在第二滑移槽道3107内,从而可以由第二滑移槽道3107限制外推钮351的自由度,使得外推钮351仅具有沿第二滑移槽道3107的长度方向(例如他图125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外推钮351只能沿上下方向滑移,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推动推钮组件35的过程中外推钮351发生偏移,从而保证外推钮351的运动精度,进而保证推钮组件35可以准确触发微动开关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5、图130-图132所示,外推钮351上可以具有穿入机壳31内的连接部3513,连接部3513的内端与内推钮352限位相连,以保证在推动外推钮351时,内推钮352和外推钮351可以保持同步滑移。

具体地,内推钮352上可以具有限位缺口3521,连接部3513的内端(例如图125中所 示的连接部3513的后端)配合在限位缺口3521内。结合图125、图130和图132所示,内推钮352的前端形成有开口向前的限位缺口3521,外推钮351的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连接部3513,在装配内推钮352和外推钮351时,将连接部3513插入限位缺口3521内,且连接部351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抵在限位缺口3521的上壁面和下壁面上,从而可以实现外推钮351和内推钮352的可靠连接,并使外推钮351和内推钮352可以保持同步滑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6和图127所示,推钮组件35沿上下方向可滑移,内推钮352可以设在微动开关34的上方,且内推钮352的下端用于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也就是说,当推动推钮组件35向下移动时,内推钮352向下移动,使得内推钮352的下单与微动开关34接触,从而触发微动开关34,由此,可以使结构布置合理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微动开关34可以包括本体部341和弹片部342,弹片部342的一端可以(例如弹片部342的上端或后端)与本体部341相连,弹片部342的另一端(例如弹片部342的下端或前端)可以沿着本体部341的长度方向朝向靠近推钮组件35的方向延伸,本体部341的长度方向与推钮组件35的滑移方向之间的夹角(例如图125中所示的夹角θ)为30°~70°。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在频繁推动推钮组件35的情况下触发微动开关34的可靠性。例如,本体部341的产度方向与推钮组件35的滑移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40°、50°、60°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5-图127,机壳31内可以具有导风件,导风件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导风件可以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风吹散手持吸尘器下方的灰尘,从而保证手持吸尘器的除尘效果。

下面将参考图124-图13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

参照图124,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微动开关34、推钮组件35和定位组件。

具体地,如图124所示,机壳31上具有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密闭机体风道;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相对于待清洁表面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风机组件设在机体风道内,以使气流从进风孔3101吸入机体风道内,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从出风孔3104排出。

微动开关34设在机壳31内且与风机组件电连接,且在闭合时驱动风机组件工作;微动开关34包括本体部341和弹片部342,弹片部342的一端与本体部341相连、另一端沿着本体部341的长度方向朝向靠近推钮组件35的方向延伸,本体部341的长度方向与推钮组件35的滑移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70°。

机壳31内具有第一滑移槽道3106和有第二滑移槽道3107,推钮组件35设在机壳31上且在开机位置和关机位置之间可沿上下方向可滑移,推钮组件35包括:外推钮351和内推钮352,外推钮351上具有穿入机壳31内的连接部3513,内推钮352上具有限位缺口3521,连接部3513的内端配合在限位缺口3521内,以实现外推钮351和内推钮352同步滑移。

内推钮35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一滑移槽道3106内,外推钮351的部分位于机壳31内且配合在第二滑移槽道3107内,内推钮352设在微动开关34的上方且下端用于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

推钮组件35的左右两侧设有弹性筋3511,弹性筋3511为两个且对称地设在外推钮351的左侧和右侧,弹性筋351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外推钮351相连,每个弹性筋3511上均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定位件。外推钮351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件关于推钮组件35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

第二滑移槽道3107的左侧和右侧设有向第二滑移槽道3107的中心线凸出的第二定位件,在推钮组件35滑移的过程中,当第一定位件从第二定位件的一侧接触到第二定位件时,弹性筋3511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定位件越过到第二定位件的另一侧。

当用户沿向下的方向推动外推钮351时,外推钮351带动内推钮352同时向下移动,使得内推钮352的下端推动微动开关34的弹片部342接触微动开关34的本体部341,从而触发微动开关34闭合,此时风机组件通电开始驱动气流从进风孔3101流向出风孔3104。同时,在推动外推钮351的过程中,外推钮351上的第一定位件由上往下逐渐接近并接触第二定位件,在推力的作用下,弹性筋3511发生形变,使得第一定位件可以由上往下越过第二定位件,然后弹性筋3511恢复形变,第一定位件卡在第二定位件的下方,使得触动开关始终保持触发闭合的状态,风机组件持续工作。反之亦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设置合理的结构与角度并巧妙的运用微动开关34的启动原理,从而保证了微动开关34频繁按压情况下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在外推钮351的左右两侧设置弹性筋3511和第一定位件,并利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配合达到开、关的目的,使得结构稳定,安装效率高且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133至图142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包括机壳K10、手柄壳体K40、开关K20、机体开关推钮K30、手柄开关推钮K50、连动组件,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相连,开关K20为一个且设在机壳K10或手柄壳体K40内,机体开关推钮K30可推动地设在机壳K10上,手柄开关推钮K50可推动地设在手柄壳体K40上,连动组件设在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之间、和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之间,并在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中的任意一个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使开关闭合。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通过在手柄壳体K40上设置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和机体开关推钮K30分别对开关K20进行控制的双控模式,并且由于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壳体K40上,用户在开、关吸尘器时无需弯腰操作,方便用户的操作。该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简单、紧凑,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用户体验好。

其中,开关K20为一个且设在机壳K10内,连动组件包括传动件K11和传动杆K61,传动件K11可活动地设在机壳K10内,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使开关闭合,传动杆K61可活动地设在手柄开关推钮K50与传动件K11之间,在手柄开关推钮K5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手柄开关推钮K50通过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使开关闭合。由此,通过在机壳K10内设置传动件K11,并在手柄开关推钮K50与传动件K11之间设置传动杆K61,可以实现力和运动的传动,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传动件K11上设有配合板K111,机体开关推钮K30上设有止挡板K31,止挡板K31位于配合板K111的一侧以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朝向打开位置推动时推动配合板K111运动,且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朝向关闭位置推动时与配合板K111分离。

具体地,如图137、图139、图142所示,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朝向腔室的一侧设有凸出于机体开关推钮K30的内侧壁的止挡板K31,传动件K11的朝向机体开关推钮K30的一侧设有与止挡板K31配合的配合板K111,且配合板K111位于止挡板K31的下方,当机体开关推钮K30由关闭位置(即机壳第一位置P1)向打开位置(即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即机体开关推钮K30由上至下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止挡板K31与传动件K11的配合板K111止抵,并推动传动件K11向下移动,传动件K11推动开关K20实现通电;当机体开关推钮K30由打开(机壳第二位置P2)向关闭位置(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即机体开关推钮K30由下至上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止挡板K31随着传动件K11向 上移动以与传动件K11逐渐脱离,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由此,通过在机体开关推钮K30上设置止挡板K31,并在传动件K11上设置与止挡板K31适配的配合板K111,可以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移动的目的,进而传动件K11推动开关K20通电,而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止挡板K31与传动件K11脱离后,逐渐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可控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通过连接管相连,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连接在连接管的两端,传动杆K61穿设于连接管且沿连接管的轴向可活动。

具体地,如图133和图134所示,连接管K60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133和图134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连接管K60内限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K601,连接管K60的一端(如图133所示的上端)插接在手柄壳体K40的腔室内,连接管K60的另一端(如图133所示的下端)插接在机壳K10的腔室内,从而实现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管K60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传动杆K61,传动杆K61的一端与手柄开关推钮K50相连,传动杆K61的另一端开关K20可选地相连,通过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之间设置连接管K60,方便二者的连接与拆卸,并在连接管K60内设置可移动的传动杆K61,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对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控制,结构简单,传动方便、安全,使用可靠性高。

其中,连接管的远离手柄壳体K40的一端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上设有通孔,传动杆K61的一端穿过通孔后可推动传动件K11。参照图137和图139,连接管K60的下端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套K62以封闭连接管K60的下端开关,固定套K62的中部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传动杆K61的径向尺寸,传动杆K61在连接管K60内活动时,传动杆K61的下端可以穿过通孔以方便与开关K20连接。

有利地,连动组件包括弹性件K12,弹性件K12与传动件K11相连且常推动传动件K11朝向使开关断开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参照图137和图138,并结合图140和图139,机壳K10的腔室内设有弹性件K12和传动件K11,传动件K11在机壳K10内可活动且传动件K11的两端(如图137所示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传动杆K61和开关K20的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传动件K11的中部设有顶柱,弹性件K12的一端固设在机壳K10内,弹性件K12的另一端与传动件K11的顶柱相连。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下侧)移动,使传动件K11推动开关K20切换至通电状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时,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关闭位置(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打开位置(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推动传动杆K61向下移动,然后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向下移动,以使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下侧)移动,传动件K11与开关止抵,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向上移动,传动杆K61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由此,通过在机壳K10内设置传动件K11,可以实现力和运动的传动,并在机壳K10内设置与传动件K11相连的弹性件K12,使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自恢复力作用下可以与开关K20脱离,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柄壳体K40连接在机壳K10的上方。用户在使用手持吸尘器时,手握手柄壳40,方便进行通、断电的控制,由于手柄壳体K40位于机壳K10上,即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机壳K10的上方,用户在开、关吸尘器时无需弯腰操作,方便用户的操作。该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简单、紧凑,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用户体验好。

可选地,机体开关推钮K30在上下方向上可推动,手柄开关推钮K50在上下方向上可推动。将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设置成上下方向可推动的推钮,符合人体力学,方便用户操作,提高了手持吸尘器的使用便携性。

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用于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停留在打开位置的第一卡位装置和用于使手柄开关推钮K50停留在打开位置的第二卡位装置。

这样,当用户将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打开位置时,第一卡位装置将机体开关推钮K30固定在打开位置处,将手松开,吸尘器仍然继续工作,不需要手继续推压机体开关推钮K30,当需要关闭吸尘器时,再将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关闭位置。同样,当用户将手柄开关推钮K50推至打开位置时,第二卡位装置将手柄开关推钮K50固定在打开位置处,将手松开,吸尘器仍然继续工作,不需要手继续推压手柄开关推钮K50,当需要关闭吸尘器时,再将手柄开关推钮K50推至关闭位置,操作方便,手持吸尘器在工作,用户可以轻松地握持吸尘器,不需要手指始终抵在开关推钮上,使用便携性高。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133至图14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包括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具体而言,机壳K10内设有开关K20,机壳K10的外侧壁设有在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之间可活动的机体开关推钮K30,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可选择地相连以控制开关K20通电和断电,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可拆卸地相连,手柄壳体K40上设有在手柄第一位置S1和手柄第二位置S2之间可活动的手柄开关推钮K50,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可选地相连以控制开关K20通电和断电。

换言之,该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主要由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组成,其中,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分别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133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可拆卸地相连,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分别内限定有用于容纳零部件的腔室,开关K20可拆卸地设在机壳K10的腔室内且与手持吸尘器的其它电器件(例如电机)相连以实现对电器件的控制,机壳K10的外侧壁设有与腔室导通的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机体开关推钮K30可活动地设在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内,机体开关推钮K3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腔室内且与开关K20可选择地相连,手柄壳体K40的外侧壁设有与腔室导通的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手柄开关推钮K50可活动地设在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内,手柄开关推钮K5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腔室内且与开关K20可选择地相连。

具体地,机体开关推钮K30可以在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之间可活动,当机体开关推钮K30位于机壳第一位置P1(如图133所示的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上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脱离,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机体开关推钮K30位于机壳第二位置P2(如图133所示的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下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相连,使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手柄开关推钮K50 可以在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手柄第一位置S1和手柄第二位置S2之间可活动,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第一位置S1(如图133所示的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上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脱离,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第二位置S2(如图133所示的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下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相连,使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当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分离时,用户可以通过机壳K10上的机体开关推钮K30对开关K20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当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组装后,用户可以分别通过机壳K10上的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壳体K40上的手柄开关推钮K50对开关K20的启动和关闭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即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中的任一个或者两个移动至相应的开启位置时,开关K20都可以实现通电状态,而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均位于相应的关闭位置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通过在手柄壳体K40上设置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和机体开关推钮K30分别对开关K20进行控制的双控模式,并且由于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壳体K40上,用户在开、关手持吸尘器时无需弯腰操作,方便用户的操作。该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的结构简单、紧凑,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用户体验好。

其中,如图135和图13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K20包括本体K21和触片K22。具体而言,本体K21固设在机壳K10内,触片K22可活动地设在机壳K10内以构造成在触片K22位于关闭位置(触片第一位置L1)时、触片K22与本体K21断开,在触片K22位于打开位置(触片第二位置L2)时、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

也就是说,该开关K20主要由本体K21和触片K22组成,其中,本体K21固设在机壳K10的腔室内,触片K22设在机壳K10的腔室内,并且可以在触片第一位置L1和触片第二位置L2之间可活动,当触片K22处于触片第一位置L1时,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触片K22处于触片第二位置L2时,触片K22与本体K21贴合,触片K22开关处于通电状态。

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的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当机体开关推钮K30处于机壳第一位置P1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从而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控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机体开关推钮K30处于机壳第二位置P2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止抵触片K22以使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从而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控制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

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组装后,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的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一位置S1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与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控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二位置S2时,手柄开关推钮K50止抵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控制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

由此,该开关K20的结构简单,通过控制触片K22与本体K21的脱离与贴合,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切换,通过机体开关推钮K30与手柄开关推钮K50分别与触片K22可选地相连,实现对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控制,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可选地,机体组件K100还包括连接管K60,连接管K60的两端分别与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相连,连接管K60具有两端贯通的通道K601,通道K601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可活动的传动杆K61,传动杆K61的一端与手柄开关推钮K50相连,传动杆K61的另一端与开关K20可选地相连以推动触片K22在触片第一位置L1和触片第二位置L2之间活动。

具体地,如图133和图134所示,机体组件K100主要由机壳K10、手柄壳体K40、连 接管K60组成,其中连接管K60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133和图134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连接管K60内限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K601,连接管K60的一端(如图133所示的上端)插接在手柄壳体K40的腔室内,连接管K60的另一端(如图133所示的下端)插接在机壳K10的腔室内,从而实现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管K60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传动杆K61,传动杆K61的一端与手柄开关推钮K50相连,传动杆K61的另一端开关K20可选地相连,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沿其长度方向由上至下移动,使传动杆K61的另一端逐渐与开关K20的触片K22相连,实现触片K22与本体K21之间的电连接;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沿其长度方向由下至上移动,使传动杆K61的另一端抓紧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进一步与本体K21脱离,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控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

由此,通过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之间设置连接管K60,方便二者的连接与拆卸,并在连接管K60内设置可移动的传动杆K61,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对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控制,结构简单,传动方便、安全,使用可靠性高。

有利地,连接管K60的邻近机壳K10的一端设有固定套K62,固定套K62的中部设有通孔,传动杆K61穿过通孔以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止抵。

参照图137和图139,连接管K60的下端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套K62以封闭连接管K60的下端开关,固定套K62的中部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传动杆K61的径向尺寸,传动杆K61在连接管K60内活动时,传动杆K61的下端可以穿过通孔以方便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连接。

具体地,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一位置S1时,传动杆K61的下端设在固定套K62上且与开关K20的触片K22分离,此时,固定套K62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手柄开关推钮K50由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传动杆K61沿连接管K60的轴向活动,传动杆K61的下端伸出固定套K62外且逐渐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此时,固定套K62起到导向的作用;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二位置S2时,传动杆K61的下端与触片K22止抵,且时开关K20的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此时,固定套K62仍然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中,机体组件K100还包括传动件K11和弹性件K12。具体而言,传动件K11可活动地设在机壳K10内,传动件K11的两端分别与触片K22和传动杆K61可选择地相连,弹性件K12的一端固设在机壳K10内,弹性件K12的另一端与传动件K11相连以构造成在传动杆K61与传动件K11脱离时、弹性件K12推动传动件K11远离触片K22,和/或以构造成传动杆K61与机体开关推钮K30脱离时、弹性件K12推动传动件K11远离触片K22。

具体地,参照图137和图138,并结合图140和图139,机壳K10的腔室内设有弹性件K12和传动件K11,传动件K11在机壳K10内可活动且传动件K11的两端(如图137所示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传动杆K61和开关K20的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传动件K11的中部设有顶柱,弹性件K12的一端固设在机壳K10内,弹性件K12的另一端与传动件K11的顶柱相连。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下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时,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推动传动杆K61向下移动,然后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向下移动,以使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下侧)移动,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向上移动,传动杆K61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由此,通过在机壳K10内设置传动件K11,可以实现力和运动的传动,并在机壳K10内设置与传动件K11相连的弹性件K12,使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自恢复力作用下可以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优选地,传动件K1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传动件K1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机体组件K100的装配效率,保证传动件K11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有利地,触片K22为弹性片以构造成传动件K11与触片K22脱离时、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换言之,弹性片的一端设在本体K21上,本体K21上设有静触点,弹性件K12的另一端上设有动触点,开关K20处于常态时,触片K22不受传动件K11的力的作用,此时,触片K22的动触点远离本体K21上的静触点,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弹性片在传动件K11的推力的作用下,触片K22的另一端与本体K21止抵,以使触片K22的动触点与本体K21的静触点电连接,此时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当传动件K11与触片K22脱离,触片K22在自恢复力的作用下弹离本体K21,实现开关K20的断电,如此往复。

优选地,弹性件K12为弹簧,弹性件K12的中心线沿机壳K10的长度方向延伸。参照图137和图140,弹簧的下端固设在机壳K10内,弹簧的上端套设在传动件K11的顶柱上。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下侧)移动,弹簧被压缩,然后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传动件K11的配合板K1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时,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推动传动杆K61向下移动,然后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然后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下侧)移动,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向上移动,传动杆K61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37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有利地,机体开关推钮K30的内侧邻近手柄壳体K40的一端设有止挡板K31,传动件K11的中部设有与止挡板K31适配的配合板K111,以构造成传动件K11推动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单向推动传动件 K11触动触片K22。

具体地,如图137、图139、图142所示,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朝向腔室的一侧设有凸出于机体开关推钮K30的内侧壁的止挡板K31,传动件K11的朝向机体开关推钮K30的一侧设有与止挡板K31配合的配合板K111,且配合板K111位于止挡板K31的下方,当机体开关推钮K30由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即机体开关推钮K30由上至下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止挡板K31与传动件K11的配合板K111止抵,并推动传动件K11向下移动,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当机体开关推钮K30由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即机体开关推钮K30由下至上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止挡板K31随着传动件K11向上移动以与传动件K11逐渐脱离,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通过在机体开关推钮K30上设置止挡板K31,并在传动件K11上设置与止挡板K31适配的配合板K111,可以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移动的目的,进而传动件K11推动触片K22触动本体K21、实现电连接,而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止挡板K31与传动件K11脱离后,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逐渐与触片K22脱离,从而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可控性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机体开关推钮K30处于机壳第一位置P1时,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止挡板K31始终与传动件K11的配合板K111脱离,因此,手柄开关推钮K50通过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上的止挡板K31不会对传动件K11的运动造成干涉,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带动传动杆K61向上移动,传动杆K61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通过手柄开关推钮K50连接传动杆K61传动,从而远距离控制开关K20通电和断电,与机体开关推钮K30对开关K20的控制互不干预,相比通过电路控制方式,成本便宜且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位于机壳K10的外侧壁上,机体开关推钮K30形成可移动的推钮,机体开关推钮K30位于机壳第一位置P1时,触片K22脱离本体K21,机体开关推钮K30位于机壳第二位置P2时,触片K22止抵本体K21。

进一步地,手柄第一位置S1和手柄第二位置S2位于手柄壳体K40的外侧壁上,手柄开关推钮K50形成可移动的推钮,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第一位置S1时,触片K22脱离本体K21,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第二位置S2时,触片K22止抵本体K21。

例如,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大致形成沿机壳K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槽,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沿机壳K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且机壳第一位置P1邻近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上侧边沿,机壳第二位置P2邻近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下侧边沿,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长度小于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长度,机体开关推钮K30沿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长度方向滑动;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形成沿手柄壳体K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槽,手柄第一位置S1和手柄第二位置S2分别沿手柄壳体K4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且手柄第一位置S1邻近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上侧边沿,手柄第二位置S2邻近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下侧边沿,手柄开关推钮K50沿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长度方向滑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开关推钮K30与手柄开关推钮K50的结构并不限于推钮,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还可以分别形成旋钮、按钮,从而分别控制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 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该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用户在开、关手持吸尘器时无需弯腰操作,方便用户的操作,用户体验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143至图15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包括机壳K10、手柄壳体K40、开关K20、机体开关推钮K30、手柄开关推钮K50、连动组件,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相连,开关K20为一个且设在机壳K10或手柄壳体K40内,机体开关推钮K30可推动地设在机壳K10上,手柄开关推钮K50可推动地设在手柄壳体K40上,连动组件设在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之间且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使开关K20闭合,连动组件还设在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之间且在手柄开关推钮K5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同时运动至打开位置且使开关K20闭合。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可以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和机体开关推钮K30分别对开关K20进行控制的双控模式,并且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对机体开关推钮K30实现单向控制,即可以是i西安对机体开关推钮K3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的控制,由于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上,用户在开、关吸尘器时无需弯腰操作,方便用户的操作。该吸尘器的结构简单、紧凑,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用户体验好。

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用于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停留在打开位置的第一卡位装置,其中,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装配到位后,第一卡位装置失效。

具体地,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在未组装时,用户将机壳K10上的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打开位置时,第一卡位装置将机体开关推钮K30固定在打开位置处,将手松开,吸尘器可以继续工作,即机体开关推钮K30仍处于打开位置,若需要关闭吸尘器时,用户需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反推回关闭位置才可以实现吸尘器的断电;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后,用户将机壳K10上的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打开位置时,松手后,机体开关推钮K30会自动复位,即自动推至关闭位置,若用户需要保持吸尘器的工作状态,需要手指始终将机体开关推钮K30停在打开位置,当然,用户还可以通过操作手柄开关推钮K50实现吸尘器的通电与断电,操作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机体开关推钮K30上具有限位件32,第一卡位装置包括:锁扣杠杆K13和卡位弹性件K15,锁扣杠杆K13设在机壳K10内且第一端邻近限位件32设置,卡位弹性件K15设在机壳K10与锁扣杠杆K13的第二端之间且常推动锁扣杠杆的第一端止抵限位件32以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停留在打开位置,其中,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装配到位后,卡位弹性件K15变形以不再推动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止抵限位件32。

由此,通过在机体开关推钮K30上设置限位件32,在机壳K10内设置锁扣杠杆K13与卡位弹性件K15,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使得用户将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打开位置后,在不受到外力的基础上,仍然可以保持在打开位置处,保证吸尘器的正常工作;若需要关闭吸尘器,用户需要手动将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回关闭位置,才可以实现吸尘器的关闭,可控性强,操作灵活。

可选地,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具有锁槽K131,限位件32为锁紧凸起,其中,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装配到位前,当机体开关推钮K30朝向关闭位置被推动时,锁紧凸起可推动锁扣杠杆K13转动以配合到锁槽K131内以使机体开关推钮K30停留在关闭位置。

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关闭位置(机壳第一位置 P1)向打开位置(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与锁槽K131脱离,并且机体开关推钮K30带动传动件K11触动开关K20,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与锁槽K131卡接,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静态锁紧,使吸尘器在工作时人手可以脱离机体开关推钮K30,在此过程中,机体开关推钮K30的运动会带动传动件K11与开关K20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

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合后,机壳K10内的锁扣杠杆K13发生转动,使锁扣杠杆K13的锁槽K131与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脱离,此时,机体开关推钮K30的移动不会驱动锁扣杠杆K13转动,即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合后,机壳K10内的锁扣杠杆K13为相对于机壳K10静止的部件,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直接控制传动件K11上下移动,锁扣杠杆K13不会干涉到传动件K11和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活动,具体地,用户将机壳K10上的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打开位置时,松手后,机体开关推钮K30会自动复位,即自动移动到关闭位置,若用户需要保持吸尘器的工作状态,需要手指始终将机体开关推钮K30停在打开位置,实现控制开关K20通电和断电。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通过连接管组件相连,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连接在连接管组件的两端,在连接管组件与机壳K10插接到位时,连接管组件使第一卡位装置失效。由此,通过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之间设置连接管组件,使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后,可以与锁扣杠杆K13相连,使机壳K10内的锁扣杠杆K13为相对于机壳K10静止的部件,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直接控制传动件K11上下移动,锁扣杠杆K13不会干涉到传动件K11和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活动,实现机体开关推钮50的点动控制。

可选地,连接管组件包括:连接管K60和设在连接管K60的远离手柄壳体K40的一端的固定套K62,固定套K62上设有通孔。

参照图147,并结合图151、图152,连接管K60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147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连接管K60内限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K601,连接管K60的一端(如图147所示的上端)插接在手柄壳体K40的腔室内,连接管K60的另一端(如图151和图所示的下端)插接在机壳K10的腔室内,从而实现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套K62设在连接管K60的下端,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后,固定套60止抵在锁扣杠杆K13上以使其发生翻转,此时,固定套K62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手柄开关推钮K50由关闭位置(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打开位置(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连动组件沿连接管K60的轴向活动,连动组件的下端伸出固定套K62外且逐渐与开关K20止抵,此时,固定套K62起到导向的作用;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二位置S2时,连动组件的下端与开关K20止抵,使开关K20通电,此时,固定套K62仍然起到支撑的作用。

由此,通过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之间设置连接管组件,方便二者的连接与拆卸,并且可以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手柄开关推钮K50对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控制,结构简单,传动方便、安全,使用可靠性高。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开关K20设在机壳K10内,连动组件包括传动件K11和传动杆K61,传动件K11可活动地设在机壳K10内,在机体开关推钮K3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使开关K20闭合,传动杆K61可活动地设在手柄开关推钮K50与传动件K11之间,在手柄开关推钮K5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时,手柄开关推钮K50通过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使开关K20闭合。

具体地,参照图148和图150,机壳K10的腔室内设有传动件K11,传动件K11与机体开关推钮K30固定相连且随机体开关推钮K30在机壳K10内可活动,传动件K11的两 端(如图147所示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传动杆K61和开关K20可选择地相连。

进一步地,连接管K60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传动杆K61,传动杆K61的一端与手柄开关推钮K50相连,传动杆K61的另一端开关K20可选地相连,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沿其长度方向由上至下移动,使传动杆K61的另一端逐渐与开关K20相连,使开关K20通电;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沿其长度方向由下至上移动,使传动杆K61的另一端与开关K20脱离,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控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

具体地,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带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7所示的下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止抵,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传动件K11与开关K20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时,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通过推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7所示的下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止抵,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与开关K20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由此,通过在机壳K10内设置传动件K11和传动杆K61,可以实现力和运动的传递,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传动件K11上设有卡槽K111,机体开关推钮K30上设有卡接板K31,卡接板K31配合在卡槽K111内以使传动件K11随机体开关推钮K30同步运动。

也就是说,传动件K11的朝向机体开关推钮K30的一侧设有卡槽K111,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朝向传动件K11的一侧设有与卡槽K111配合卡接板K31,机体开关推钮K30通过卡接板K31与传动件K11的卡槽K111卡接相连,从而实现与传动件K11的固定连接,即机体开关推钮K3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会带动传动件K11沿机壳K10的长度方向(如图151所示的上下方向)移动,保证传动件K11与机体开关推钮K30的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二者可以一起同步活动,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对传动件K11运动的控制,进而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对开关K20的通电和断电的调节。

其中,连动组件包括弹性件K12,弹性件K12与传动件K11相连且常推动传动件K11朝向使开关K20断开的方向运动。由此,通过在机壳K10内设置传动件K11,可以实现力和运动的传递,并在机壳K10内设置与传动件K11相连的弹性件K12,使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自恢复力作用下可以与开关K20脱离,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用于使手柄开关推钮K50停留在打开位置的第二卡位装置。

这样,当用户将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打开位置时,第一卡位装置将机体开关推钮K30固定在打开位置处,将手松开,吸尘器仍然继续工作,不需要手继续推压机体开关推钮K30,当需要关闭吸尘器时,再将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关闭位置。同样,当用户将手柄开关推钮K50推至打开位置时,第二卡位装置将手柄开关推钮K50固定在打开位置处,将手松开,吸尘器仍然继续工作,不需要手继续推压手柄开关推钮K50,当需要关闭吸尘器时,再将手柄开关推钮K50推至关闭位置,操作方便,手持吸尘器在工作,用户可以轻松地握持吸尘器,不需要手指始终抵在开关推钮上,使用便携性高。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柄壳体K40连接在机壳K10的上方,机体 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中的至少一个在上下方向上可推动。用户在使用手持吸尘器时,手握手柄壳,方便进行通断电的控制,由于手柄壳体K40位于机壳K10上,即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机壳K10的上方,用户在开、关吸尘器时无需弯腰操作,方便用户的操作;将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设置成上下方向可推动的推钮,符合人体力学,方便用户操作,提高了手持吸尘器的使用便携性。因此,该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简单、紧凑,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用户体验好。

下面结合附图143至图15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

如图143至图14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包括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具体而言,机壳K10内设有开关K20,机壳K10的外侧壁设有在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之间可活动的机体开关推钮K30,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可选择地相连以控制开关K20通电和断电,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可拆卸地相连,手柄壳体K40上设有可活动的手柄开关推钮K50且机体开关推钮K30可随手柄开关推钮K50活动,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可选地相连以控制开关K20通电和断电。

换言之,该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主要由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组成,其中,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分别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143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可拆卸地相连,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分别内限定有用于容纳零部件的腔室,开关K20可拆卸地设在机壳K10的腔室内且与手持吸尘器的其它电器件(例如电机)相连以实现对电器件的控制,机壳K10的外侧壁设有与腔室导通的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机体开关推钮K30可活动地设在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内,机体开关推钮K3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腔室内且与开关K20可选择地相连,手柄壳体K40的外侧壁设有与腔室导通的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手柄开关推钮K50可活动地设在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内,手柄开关推钮K5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腔室内且与开关K20可选择地相连。

具体地,机体开关推钮K30可以在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之间可活动,当机体开关推钮K30位于机壳第一位置P1(如图143所示的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上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脱离,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机体开关推钮K30位于机壳第二位置P2(如图143所示的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下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相连,使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在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手柄第一位置S1和手柄第二位置S2之间可活动,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第一位置S1(如图143所示的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上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脱离,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第二位置S2(如图143所示的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下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相连,使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48所示,当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分离时,用户可以通过机壳K10上的机体开关推钮K30对开关K20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当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组装后,用户可以分别通过机壳K10上的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壳体K40上的手柄开关推钮K50对开关K20的启动和关闭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即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中的任一个或者两个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时,开关K20都可以实现通电状态,并且当手柄开关推钮K50移动打开位置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会随着手柄开关推钮K50一起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而当手柄开关推钮K50移动至关闭位置时,机体开关推钮K30可以独立地在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实现单独控制开关K20的通电和断电,而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均位于相应的关闭位置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通过在手柄壳体K40上设置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和机体开关推钮K30分别对开关K20进行控制的双控模式,并且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对机体开关推钮K30实现单向控制,由于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壳体K40上,用户在开、关手持吸尘器时无需弯腰操作,方便用户的操作。该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的结构简单、紧凑,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用户体验好。

其中,如图148和图150所示,开关K20包括本体K21和触片K22。具体而言,本体K21固设在机壳K10内,触片K22可活动地设在机壳K10内以构造成在触片K22位于触片第一位置L1时、触片K22与本体K21断开,在触片K22位于触片第二位置L2时、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

也就是说,该开关K20主要由本体K21和触片K22组成,其中,本体K21固设在机壳K10的腔室内,触片K22设在机壳K10的腔室内,并且可以在触片第一位置L1和触片第二位置L2之间可活动,当触片K22处于触片第一位置L1时,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触片K22处于触片第二位置L2时,触片K22与本体K21贴合,触片K22开关处于通电状态。

机体开关推钮K30与开关K20的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当机体开关推钮K30处于机壳第一位置P1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与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从而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控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机体开关推钮K30处于机壳第二位置P2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止抵触片K22以使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从而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控制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

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组装后,手柄开关推钮K50与开关K20的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一位置S1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与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控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二位置S2时,手柄开关推钮K50止抵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控制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

由此,该开关K20的结构简单,通过控制触片K22与本体K21的脱离与贴合,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切换,通过机体开关推钮K30与手柄开关推钮K50分别与触片K22可选地相连,实现对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控制,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机体组件K100还包括传动件K11和弹性件K12。具体而言,传动件K11与机体开关推钮K30相连以被机体开关推钮K30驱动在机壳K10内活动,传动件K11的一端与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弹性件K12的一端固设在机壳K10内,弹性件K12的另一端与传动件K11相连。

具体地,参照图148和图150,机壳K10的腔室内设有弹性件K12和传动件K11,传动件K11与机体开关推钮K30固定相连且随机体开关推钮K30在机壳K10内可活动,传动件K11的两端(如图147所示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传动杆K61和开关K20的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传动件K11的中部设有顶柱,弹性件K12的一端固设在机壳K10内,弹性件K12的另一端与传动件K11的顶柱相连。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带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7所示的下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带动机体开关推钮K30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7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时,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通过推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7所示的下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然后传动件K11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带动机体开关推钮K30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7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由此,通过在机壳K10内设置传动件K11,可以实现力和运动的传递,并在机壳K10内设置与传动件K11相连的弹性件K12,使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自恢复力作用下可以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其中,如图151和图153所示,传动件K11的朝向机体开关推钮K30的一侧设有卡槽K111,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朝向传动件K11的一侧设有与卡槽K111配合卡接板K31,机体开关推钮K30通过卡接板K31与传动件K11的卡槽K111卡接相连,从而实现与传动件K11的固定连接,即机体开关推钮K30在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时,会带动传动件K11沿机壳K10的长度方向(如图151所示的上下方向)移动,保证传动件K11与机体开关推钮K30的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二者可以一起活动,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对传动件K11运动的控制,进而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对开关K20的通电和断电的调节。

优选地,传动件K1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传动件K1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机体组件K100的装配效率,保证传动件K11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触片K22为弹性片以构造成传动件K11与触片K22脱离时、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

换言之,弹性片的一端设在本体K21上,本体K21上设有静触点,弹性件K12的另一端上设有动触点,开关K20处于常态时,触片K22不受传动件K11的力的作用,此时,触片K22的动触点远离本体K21上的静触点,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当弹性片在传动件K11的推力的作用下,触片K22的另一端与本体K21止抵,以使触片K22的动触点与本体K21的静触点电连接,此时开关K20处于通电状态;当传动件K11与触片K22脱离,触片K22在自恢复力的作用下弹离本体K21,实现开关K20的断电,如此往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机壳K10内设有可转动的锁扣杠杆K13,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K1301具有锁槽K131,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邻近手柄壳体K40的一端设有与锁槽K131适配的锁紧凸起K32,机体开关推钮K30在机壳第一位置P1时、锁紧凸起K32与锁槽K131卡接,机体开关推钮K30在机壳第二位置P2时、锁紧凸起K32脱离锁槽K131。

具体地,如图148所示,机壳K10内设有转轴K14,锁扣杠杆K13的中部与转轴K14可枢转地相连且可绕转轴K14的中心轴线转动,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K1301(如图148所示的下端)朝向机体开关推钮K30设置且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K1301上设有锁槽K131,锁扣杠杆K13的第二端K1302(如图148所示的上端)背离机体开关推钮K30且锁扣杠杆K13的第二端K1302与机壳K10的内壁可活动地相连,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朝向锁扣杠杆K13的一端(如图148所示的上端)设有与锁槽K131适配的锁紧凸起K32。

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K32与锁槽K131脱离,并且机体开关推钮K30带动传动件K11触动触片K22,使触片K22与本体K21止抵,从而实现开关K20 的通电;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K32与锁槽K131卡接,实现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静态锁紧,使手持吸尘器在工作时人手可以脱离机体开关推钮K30,在此过程中,机体开关推钮K30的运动会带动传动件K11与触片K22脱离,使触片K22移动至原位置(触片第一位置L1),实现开关K20的断电。

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合后,机壳K10内的锁扣杠杆K13发生转动,使锁扣杠杆K13的锁槽K131与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K32脱离,此时,机体开关推钮K30的移动不会驱动锁扣杠杆K13转动,即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合后,机壳K10内的锁扣杠杆K13为相对于机壳K10静止的部件,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直接控制传动件K11上下移动,锁扣杠杆K13不会干涉到传动件K11和机体开关推钮K30的活动,进而在带动机体开关推钮K30上下移动的基础上、控制开关K20通电和断电,即将机体开关推钮K30推至打开位置时,要想保证吸尘器的正常工作,需要用户一直将手指抵在机体开关推钮K30上,若松开推钮,机体开关推钮K30会自动恢复至原始位置(关闭位置)。

可选地,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K1301的前缘设有前缘凸起K132,前缘凸起K132邻近锁槽K131的一侧具有锁扣杠杆第一锁紧斜面K1321,前缘凸起K132远离锁槽K131的一侧具有锁扣杠杆第二锁紧斜面K1322,锁紧凸起K32的前缘具有与锁扣杠杆第二锁紧斜面K1322适配的锁紧凸起第二锁紧斜面K322,锁紧凸起K32的远离手柄壳体K40的一侧具有与锁扣杠杆第一锁紧斜面K1321适配的锁紧凸起第一锁紧斜面K321。

具体地,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若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K32与锁槽K131脱离,并且机体开关推钮K30带动传动件K11触动触片K22,使触片K22与本体K21止抵,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随着机体开关推钮K30向上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上的锁紧凸起K32的锁紧凸起第二锁紧斜面K322与锁扣杠杆K13的前缘凸起K132的锁扣杠杆第二锁紧斜面K1322逐渐配合滑动、直至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K32与锁槽K131卡接,在此过程中,机体开关推钮K30带动传动件K11与触片K22脱离,使触片K22移动至原位置(触片第一位置L1),实现开关K20的断电;随后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体开关推钮K30第一位置向机体开关推钮K30第二位置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向下移动,机体开关推钮K30上的锁紧凸起K32的锁紧凸起第一锁紧斜面K321与锁扣杠杆K13的前缘凸起K132的锁扣杠杆第一锁紧斜面K1321配合滑动、直至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K32从锁扣杠杆K13上的锁槽K131脱离。

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上的锁紧凸起K32与锁扣杠杆K13的前缘凸起K132进行倒角加工,使机体开关推钮K30与锁扣杠杆K13之间在相对滑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运动的平稳性,从而提高机体开关推钮K30控制的灵活性,并且还可以减少部件之间的磨损,提高该机体组件K100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品质。

其中,机体组件K100还包括连接管K60,连接管K60的两端分别与机壳K10和手柄壳体K40相连,连接管K60具有两端贯通的通道K601,通道K601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可活动的传动杆K61,传动杆K61的一端与手柄开关推钮K50相连,传动杆K61的另一端与开关K20可选地相连以推动触片K22在触片第一位置L1和触片第二位置L2之间活动。

参照图147,并结合图151、图154,机体组件K100主要由机壳K10、手柄壳体K40、连接管K60组成,其中,连接管K60形成沿竖直方向(如图147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连接管K60内限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K601,连接管K60的一端(如图147所示的上端)插接在手柄壳体K40的腔室内,连接管K60的另一端(如图151和图154所示的下端)插接在机壳K10的腔室内,从而实现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管K60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传动杆K61,传动杆K61的一端与手柄开关推钮K50相连,传动杆K61的另一端开关K20可选地相连,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沿其长度方向由上至下移动,使传动杆K61的另一端逐渐与开关K20的触片K22相连,实现触片K22与本体K21之间的电连接;当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沿其长度方向由下至上移动,使传动杆K61的另一端抓紧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进一步与本体K21脱离,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控制开关K20处于断电状态。

由此,通过在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之间设置连接管K60,方便二者的连接与拆卸,并在连接管K60内设置可移动的传动杆K61,从而实现手柄开关推钮K50对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控制,结构简单,传动方便、安全,使用可靠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管K60插接在机壳K10内时,连接管K60与锁扣杠杆K13的第一端K1301(锁扣杠杆K13的邻近手柄壳体K40的一端)止抵,使锁扣杠杆60发生转动,而锁扣杠杆60的第二端K1302脱离机体开关推钮K30所在的竖直线运动轨迹,即当连接管K60插入机壳K10内,锁扣杠杆K13的锁槽K131始终与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锁紧凸起K32脱离,使得手柄开关推钮K50可以通过传动杆K61控制传动件K11、机体开关推钮K30的上下运动,进而控制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和断电状态的切换,在此过程中,机体开关推钮K30以及传动件K11的运动不会受到锁扣杠杆K13的干涉,可以通过机体开关推钮K30实现对吸尘器的通断电的点动控制,可控性强。

具体地,当连接管K60与机壳K10、手柄壳体K40组装后,锁扣杠杆K13与连接管K60止抵以使锁扣杠杆K13始终与机体开关推钮K30脱离,用户可以操作机体开关推钮K30、单独控制传动件K11推动触片K22与本体电连接,吸尘器在工作时,用户的手指不能脱离机体开关推钮K30,当然,用户也可以操作手柄开关推钮K50,使手柄开关推钮K50通过带动传动杆K61的运动而推动传动件K11活动,进而使传动件K11推动触片K22与本体电连接,传动件K11在活动时会带动机体开关推钮K30活动。

也就是说,将手柄开关推钮K50时、机体开关推钮K30会随手柄开关推钮K50一起活动,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一位置S1时,机体开关推钮K30处于机壳第一位置P1,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二位置S2时,机体开关推钮K30处于机壳第二位置P2;操作机体开关推钮K30时,手柄开关推钮K50不受机体开关推钮K30的运动的控制。

传动杆K61的一端与传动件K11的另一端可选择地相连以构造成在传动杆K61与传动件K11脱离时、弹性件K12推动传动件K11远离触片K22。

具体地,参照图148、图151和图153,并结合图154和图156,机壳K10的腔室内设有弹性件K12和传动件K11,传动件K11在机壳K10内可活动且传动件K11的两端(如图151所示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传动杆K61和开关K20的触片K22可选择地相连,传动件K11的中部设有顶柱,弹性件K12的一端固设在机壳K10内,弹性件K12的另一端与传动件K11的顶柱相连。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8所示的下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8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时,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推动传动杆K61向下移动,然后传动杆K61推动 传动件K11向下移动,以使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51所示的下侧)移动,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向上移动,传动杆K61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51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或者单独进行控制开关推钮30,即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关闭位置,将机体开关推钮K30移动至打开位置,可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松开机体开关推钮K30后,传动件K11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带动机体开关推钮K30移动至关闭位置,同样可以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由此,通过在机壳K10内设置传动件K11,可以实现力和运动的传动,并在机壳K10内设置与传动件K11相连的弹性件K12,使传动件K11在弹性件K12的自恢复力作用下可以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从而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与断电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有利地,连接管K60的邻近机壳K10的一端设有固定套K62,固定套K62的中部设有通孔,传动杆K61穿过通孔以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止抵。

参照图147、图152、图155,连接管K60的下端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套K62以封闭连接管K60的下端开关,固定套K62的中部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传动杆K61的径向尺寸,传动杆K61在连接管K60内活动时,传动杆K61的下端可以穿过通孔以方便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连接。

具体地,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一位置S1时,传动杆K61的下端设在固定套K62上且与开关K20的触片K22分离,此时,固定套K62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手柄开关推钮K50由手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传动杆K61沿连接管K60的轴向活动,传动杆K61的下端伸出固定套K62外且逐渐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此时,固定套K62起到导向的作用;当手柄开关推钮K50处于手柄第二位置S2时,传动杆K61的下端与触片K22止抵,且时开关K20的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此时,固定套K62仍然起到支撑的作用。

此外,锁扣杠杆K13的第二端K1302与机壳K10内壁之间设有卡位弹性件K15以构造成手柄壳体K40与机壳K10连接时、连接管K60推动锁扣杠杆K13转动以使锁扣凸起与锁槽K131始终脱离。

具体地,如图151和图154所示,卡位弹性件K15的一端固定在机壳K10的内壁,卡位弹性件K15的另一端与锁扣杠杆K13的上端相连,当锁扣杠杆K13转动时,卡位弹性件K15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部件之间发生冲击,并且可以保证锁扣杠杆K13运动的顺畅性和平稳性,从而提高机体开关推钮K30控制的顺畅性和灵活性。

优选地,弹性件K12和卡位弹性件K15分别为弹簧,弹性件K12的中心线沿机壳K10的长度方向延伸。

参照图148和图150,弹簧的下端固设在机壳K10内,弹簧的上端套设在传动件K11的顶柱上,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分离时,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一位置P1向机壳第二位置P2移动时,机体开关推钮K30推动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8所示的下侧)移动,弹簧被压缩,然后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机体开关推钮K30从机壳第二位置P2向机壳第一位置P1移动时,传动件K1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48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参照图151和图153,当机壳K10与手柄壳体K40组装后,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 柄第一位置S1向手柄第二位置S2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推动传动杆K61向下移动,然后传动杆K61推动传动件K11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然后传动件K11向靠近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51所示的下侧)移动,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止抵,并推动触片K22与本体K21电连接,实现开关K20的通电状态;将手柄开关推钮K50从手柄第二位置S2向手柄第一位置S1移动时,手柄开关推钮K50带动传动杆K61向上移动,传动杆K61与传动件K11脱离,传动件K1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开关K20的一侧(如图151所示的上侧)移动,使传动件K11与开关K20的触片K22脱离,触片K22与本体K21脱离,实现开关K20的断电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机体开关推钮K30形成可移动的推钮,机体开关推钮K30位于机壳第一位置P1时,触片K22脱离本体K21,机体开关推钮K30位于机壳第二位置P2时,触片K22止抵本体K21。

进一步地,手柄开关推钮K50形成在手柄第一位置S1和手柄第二位置S2之间可移动的推钮,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第一位置S1时,触片K22脱离本体K21,手柄开关推钮K50位于手柄第二位置S2时,触片K22止抵本体K21。

例如,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大致形成沿机壳K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槽,机壳第一位置P1和机壳第二位置P2沿机壳K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且机壳第一位置P1邻近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上侧边沿,机壳第二位置P2邻近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下侧边沿,机体开关推钮K30的长度小于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长度,机体开关推钮K30沿机体开关推钮避让口的长度方向滑动;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形成沿手柄壳体K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槽,手柄第一位置S1和手柄第二位置S2分别沿手柄壳体K4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且手柄第一位置S1邻近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上侧边沿,手柄第二位置S2邻近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下侧边沿,手柄开关推钮K50沿手柄开关推钮避让口的长度方向滑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开关推钮K30与手柄开关推钮K50的结构并不限于推钮,机体开关推钮K30和手柄开关推钮K50还可以分别形成旋钮、按钮,从而分别控制开关K20的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的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的机体组件K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持吸尘器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该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用户在开、关手持吸尘器时无需弯腰操作,方便用户的操作,用户体验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