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机器人底盘悬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18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走机器人底盘悬挂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机器人底盘悬挂机构,主要应用于地面清洁机器人,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的地面清洁机器人已经逐渐走进一般的家 庭生活,不仅分担了部分家务,也增添了家庭生活乐趣。为了使扫地机器人适应各种室内外环境,扫地机器人需要自主地前进、后退、左右转向。

目前,行走机器人底盘主要采用弹簧加导向杆机构作为驱动轮的悬挂支撑,这种方式弹簧提供支撑力,导向柱为半活动结构,起到固定弹簧位置的作用。由于导向杆与底盘之间有一定间隙,这样会导致机器人行走时出现较大异响,影响产品性能,并且外露的弹簧会受使用环境的影响,不利于行走机器人的稳定性。

如中国专利号CN201110028676.8,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清洁液回收循环部件的负压发生器连接水箱,过滤器通过污水管连接水刮;清水管通过水泵、排水管连接刷洗工具;刷洗工具连接电机,电机座两侧带有直线轴承,与导杆形成滑动连接副;另两侧安装有与电动推杆连接的提升连杆;水刮与可转动的中央杠杆固定连接;驱动部件的后轮与行走驱动电机相连接;控制系统部件的测距传感器安置在底板架的前端和后端左右两侧、边缘处对地方向,微型摄像头安装在底板架的边缘处对地方向,监控摄像头可转动地安装在顶部。该发明操作简单,高效节能,可替代人力进行大面积的地面清洗工作,能在有危险或污染的环境下使用,是一款可靠实用的新型现代化清洁设备。

上述专利中使用了弹簧悬挂机构。但驱动轮会因悬空而受过大载荷,存在伸缩结构不稳定,有噪声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行走机器人底盘悬挂机构,保证驱动轮不会悬空或受到过大的载荷,且结构稳定、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行走机器人底盘悬挂机构,包括车架、下底座和压缩气弹簧,下底座固定有驱动电机与驱动轮,其中:所述的下底座与车架之间连接有压缩气弹簧,压缩气弹簧下端通过关节轴承与下底座连接,上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车架连接。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下底座通过轴承与车架相连,使驱动轮及下底座可绕着轴承转动一定角度。提高下底座的越障能力。

本实用新型保证驱动轮不会悬空或受到过大的载荷,且结构稳定、无噪音。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气弹簧,与使用弹簧比结构稳定,安装结构简化,减少摩损及噪音,并且结构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压缩气弹簧结构取代弹簧结构,能够适应更广的工作环境,稳定性更好;无需采用导向柱方式,能够改善悬挂活动时的磨损及噪音;结构更简单,适用于大部分行走机器人,如送餐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车架;

2——万向轮;

3——驱动轮;

4——下底座;

5——轴承;

6——压缩气弹簧;

7——关节轴承;

8——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一种行走机器人底盘悬挂机构,包括车架1、下底座4和压缩气弹簧6,下底座4固定有驱动电机8与驱动轮3,其中:所述的下底座4与车架1之间连接有压缩气弹簧6,压缩气弹簧6下端通过关节轴承7与下底座4连接,上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车架1连接。

驱动轮3安装在下底座4,下底座4通过轴承与车架1相连,驱动轮3及下底座4可绕着轴承5转动一定角度,使驱动轮3能够上下移动一定行程,以满足下底座4一定越障能力,压缩气弹簧6在此时起到支撑作用,保持驱动轮3持续为下底座4提供支撑力,并保证驱动轮3和下底座4不会悬空或受到过大的载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