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8307发布日期:2018-07-27 18:2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烹饪器具设置有一个真空泵,以对烹饪空间抽真空,但这样的烹饪器具受限于真空泵本身的规格,真空泵的极限压强和抽气速率是固定的,不能更改。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并在所述内锅和所述盖体之间构成烹饪空间;以及

至少两个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各自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真空泵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进气口经由电磁阀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真空泵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出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真空泵并联或串联在所述烹饪空间和所述外界大气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两个真空泵,真空泵各自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真空泵中的至少一个的进气口经由电磁阀与烹饪空间连通,真空泵中的至少一个的出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真空泵并联或串联在烹饪空间和外界大气之间。从而可以改变对烹饪空间抽真空时的极限压强和抽气速率,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样化的负压参数选择。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真空泵中的一个的出气口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真空泵中的另一个的进气口连通,以使所述真空泵串联在所述烹饪空间和所述外界大气之间。由此,真空泵串联在烹饪空间和外界大气之间,串联设置的真空泵可增加极限压差,以增加烹饪空间内的最大负压值。

可选地,所述真空泵中的所述一个的所述进气口经由进气管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以控制所述进气管的开闭。由此,电磁阀可控制进气管的开闭,以防止烹饪空间内的食材进入并堵塞进气管。

可选地,所述真空泵中的每个的所述进气口相互连通,并经由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真空泵中的每个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外界大气连通,以使得所述真空泵并联在所述烹饪空间和所述外界大气之间。由此,真空泵并联在烹饪空间和外界大气之间,并联设置的真空泵可以同时对烹饪空间进行抽真空,从而可使烹饪空间的负压值达到预定值的速度更快。

可选地,所述真空泵中的每个的所述进气口分别经由支管与总管连通,所述总管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由此,真空泵可以并联在烹饪空间和外界大气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总管上,以控制所述总管的开闭。由此,电磁阀可控制总管的开闭,以防止烹饪空间内的食材进入并堵塞总管。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支管上设置有支管电磁阀,以控制所述支管的开闭。由此,可根据需要控制支管的通断,以选择不同的极限压强。

可选地,所述真空泵的极限压差强相同、不完全相同或者不同。

可选地,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相同、不完全相同或者不同。由此,可根据需要选择真空泵。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真空泵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真空泵的连接示意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真空泵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烹饪空间120:第一真空泵

121:第一进气口122:第一出气口

130:第二真空泵131:第二进气口

132:第二出气口140:电磁阀

150:进气管151:连接气管

153:出气管220:第一真空泵

221:第一进气口222:第一出气口

230:第二真空泵231:第二进气口

232:第二出气口240:电磁阀

250:总进气管251:第一进气管

252:第二进气管253:第一出气管

254:第二出气管320:第一真空泵

321:第一进气口322:第一出气口

330:第二真空泵331:第二进气口

332:第二出气口340:电磁阀

341:第一电磁阀342:第二电磁阀

350:总进气管351:第一进气管

352:第二进气管353:第一出气管

354:第二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发明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通常,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盖体。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顶壁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通常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电加热器具,且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与煲体的形状基本上对应。盖体以可开合地连接(例如,铰接)至煲体,用于盖合煲体。在盖体包括圆角形的面盖部和与面盖部可拆卸地安装的有圆形的内衬部。内衬部用于盖合内锅的顶壁开口,以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烹饪空间10(图1)。当然,内衬部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并且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并且,盖体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和结构,只要其能够在煮饭过程中盖合煲体即可。

此外,烹饪器具还具有真空泵,用于对烹饪空间10抽真空,以在烹饪时进行抽真空操作从而得到更好的烹饪效果,或者在烹饪完成后对烹饪空间10抽真空,避免外界空气进入烹饪空间10内,防止食物变质,延长食物保存时间。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两个真空泵,真空泵可以设置在盖体中,并连接有气管。具体地,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中具有第一真空泵120和第二真空泵130。第一真空泵120具有第一进气口121和第一出气口122,第二真空泵130具有第二进气口131和第二出气口132。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真空泵120的第一进气口121通过进气管150与烹饪空间10连通。第一真空泵120的第一出气口122通过连接气管151与第二真空泵130的第二进气口131连通。第二真空泵130的第二出气口132通过出气管153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第一真空泵120和第二真空泵130串联在烹饪空间10和外界大气之间。

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两个真空泵,但是,如果需求和/或期望,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真空泵。例如,在设置有n个极限压强相同的真空泵的示例中,第1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50及电磁阀40连通烹饪空间10,第2真空泵进气口连通第1真空泵的出气口,相邻的两个真空泵中的一个的出气口与相邻的两个真空泵中的另一个的进气口连通,以此类推,第n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第(n-1)真空泵的出气口,而第n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外界大气,从而n个真空泵串联在烹饪空间10和外界大气之间,使得外界大气与烹饪空间10的压力差可以为n*p,其中,p为单个真空泵进气口与出气口能达到的压力差,即极限压强。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两个真空泵,相邻的两个真空泵中的一个的出气口与相邻的两个真空泵中的另一个的进气口连通,以使真空泵串联在烹饪空间和外界大气之间。从而加大了烹饪器具内的最大负压值。

继续参照图1,进气管150上设置有电磁阀140,电磁阀140用于控制进气管150的开闭,以防止烹饪空间10内的食材进入并堵塞进气管150。

可选地,第一真空泵120和第二真空泵130的极限压强和抽气速率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并且当真空泵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时,真空泵的极限压强和抽气速率可以相同、不完全相同或不同。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两个真空泵,真空泵可以设置在盖体中,并连接有气管。具体地,在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中具有第一真空泵220和第二真空泵230。第一真空泵220具有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一出气口222,第二真空泵230具有第二进气口231和第二出气口232。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真空泵220的第一进气口221通过第一进气管251(作为支管的示例)与总进气管250(总管)连通,而总进气管250与烹饪空间10连通。第一真空泵220的第一出气口222通过第一出气管253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真空泵230的第二进气口231通过第二进气管252(作为支管的示例)与总进气管250连通。第二真空泵230的第二出气口232通过第二出气管254与外界大气连通。

总进气管250、第一进气管251和第二进气管252可以通过例如三通管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从而,第一真空泵220和第二真空泵230并联在烹饪空间10和外界大气之间。

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两个真空泵,但是,如果需求和/或期望,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真空泵。例如,在设置有n个真空泵的示例中,第1真空泵、第2真空泵…第n真空泵中的每个进气口相互连通,并与烹饪空间10连通,而第1真空泵、第2真空泵…第n真空泵中的每个的出气口均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n个真空泵并联在烹饪空间10和外界大气之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两个真空泵,真空泵中的每个的进气口相互连通,并经由电磁阀与烹饪空间连通,真空泵中的每个的出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以使得至少两个真空泵并联在烹饪空间和外界大气之间,至少两个真空泵可以同时对烹饪空间进行抽真空,从而可使烹饪空间的负压值达到预定值的速度更快。

继续参照图2,进气管250上设置有电磁阀240,电磁阀240用于控制总进气管250的开闭,以防止烹饪空间10内的食材进入并堵塞总进气管250。

可选地,第一真空泵220和第二真空泵230的极限压强可以相同,并且抽气速率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并且当真空泵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时,真空泵的抽气速率可以相同、不完全相同或不同。

第三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两个真空泵,真空泵可以设置在盖体中,并连接有气管。具体地,在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中具有第一真空泵320和第二真空泵330。第一真空泵320具有第一进气口321和第一出气口322,第二真空泵330具有第二进气口331和第二出气口332。第一真空泵320的极限压强不同于第二真空泵330的极限压强。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真空泵320的第一进气口321通过第一进气管351(作为支管的示例)与总进气管350(总管)连通,而总进气管350与烹饪空间10连通。第一真空泵320的第一出气口322通过第一出气管353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真空泵330的第二进气口331通过第二进气管352与总进气管350连通。第二真空泵330的第二出气口332通过第二出气管354与外界大气连通。

此外,第一进气管35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41(支管电磁阀),以用于控制第一进气管351的开闭。第二进气管352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42(支管电磁阀),以用于控制第二进气管352的开闭。从而,支管电磁阀可以分别控制支管的开闭。例如,在煮饭和煮粥两种烹饪状态中,由于烹饪空间内的固液比例不同,可以选择具有不同的极限压强的真空泵工作,从而使得烹饪空间内的压力值不同。

总进气管350、第一进气管351和第二进气管352可以通过例如三通管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从而,第一真空泵320和第二真空泵330并联在烹饪空间10和外界大气之间。

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一真空泵和一个第二真空泵,但是,如果需求和/或期望,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真空泵。例如,在设置有三个具有不同极限压差的真空泵的示例中,第一真空泵320、第二真空泵330和第三真空泵(未示出)中的每个进气口相互连通,并与烹饪空间10连通,而第一真空泵320、第二真空泵330和第三真空泵中的每个的出气口均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三个真空泵并联在烹饪空间10和外界大气之间,并且,第一真空泵320、第二真空泵330和第三真空泵中的每个的进气口分别设置有电磁阀,由此,可根据需要从三个真空泵中选择具有需要的极限压强的真空泵工作。

对于具有n个具有不同极限压差的真空泵的示例,第n真空泵的进气口连接第n电磁阀,第n真空泵的极限压强为pn。从而,当烹饪空间需求p1时,第1电磁阀可打开以允许第1真空泵抽气,而当烹饪空间需求pn时,第n电磁阀可打开以允许第n真空泵抽气。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真空泵和至少一个第二空泵,第一真空泵的进气口与第二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并经由电磁阀与烹饪空间连通,以使第一真空泵和第二真空泵并联在烹饪空间和外界大气之间,第一真空泵的极限压强不同于第二真空泵的极限压强,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第一真空泵和第二真空泵中的至少一个工作,以选择不同的极限压强,从而调节烹饪空间中的最大负压值。此外,当至少两个并联的真空泵同时工作时,可以加快抽气速率。

继续参照图3,总进气管350上设置有电磁阀340,电磁阀340用于控制总进气管350的开闭,以防止烹饪空间10内的食材进入并堵塞总进气管350。

可选地,第一真空泵320和第二真空泵330的抽气速率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