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烹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577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烹饪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涉及烹饪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智能烹饪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厨房全自动烹饪设备,一般都在电饭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无论是否加上搅拌器,其烹饪方式都是一次性地把食材和佐料同时倒入锅内定时完成炒菜的功能。上述的全自动烹饪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1)不能根据不同菜普而将不同食材和不同佐料分时独立地按次序投放、分段火候、结合加热时间,难以达到自动化的中式烹饪要求;

2)现有的烹饪设备不论是否有佐料放置器,佐料投放量都是使用者根据经验决定的,若烹饪经验不足的烹饪者对佐料的使用量没有直观认识,特别固态佐料,如盐、糖等佐料,会严重影响烹饪口味;

3)为了适宜放置不同佐料,佐料放置器的体积较大,清洗困难,难以适应家用;

4)现有烹饪设备的佐料放置器一般都有开放式的出粉口,油烟、水、粉尘等杂物容易通过出粉口粘入佐料上,污染佐料,影响食材食用效果,并严重影响食材的食用卫生安全;

5)现有烹饪设备的菜盒具有固定式的多个并排的菜格,会造成体积大,难以清洗干净;而且,固定式的菜盒一性地将食料倒入时,普遍会有一定量的食材残留在菜盒内,同样浪费食材,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结构能自由组合拆装,体积小,方便清洁及填充食材、佐料,又能根据不同菜普而将食材、佐料分时独立地按次序投放、分段火候、结合加热时间且能控制佐料下料的分量,以达到自动化的中式烹饪要求,智能化高,操作方便,保证烹饪效果的同时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本发明专利的发明专利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烹饪机,包括机体及适配安装于机体上的菜料机构、佐料机构、搅拌机构、电热机构以及控制设备,其中,所述佐料机构包括固态佐料部件、液态佐料部件,

所述液态佐料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可分拆组合安装的液态佐料放置盒和用于控制液态佐料定量地出料的液态供料组,液态佐料放置盒带有出液口,液态供料组连接于出液口上;

所述固态佐料部件包括带出粉口的固态佐料放置盒、佐料驱动齿轮组和下料导向螺杆,下料导向螺杆设有将佐料往出粉口下压用的下料导向螺纹,佐料驱动齿轮组安装于固态佐料放置盒上并与下料导向螺杆的端头连接;

所述机体上设有打开或关闭固态佐料放置盒的出粉口用的开合部件,开合部件包括开合挡板与开合驱动组,开合驱动组与开合挡板连接;

所述菜料机构包括带内腔的菜篮支架、带下料口的底盘组件以及相配安装于底盘组件上的菜料驱动电机,菜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菜篮支架连接并带动菜篮支架相对底盘组件旋转,所述底盘组件设有使菜篮支架产生震动用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菜篮支架的外缘滑移连接或触碰连接;

所述电热机构包括加热组件、锅具,锅具安装于加热组件上;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驱动组、旋转轴与搅拌头组,搅拌头组通过旋转轴与搅拌驱动组连接,搅拌驱动组带动搅拌头组在锅具内旋转;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微电控器以及与微电控器连接的液态出料监测传感器、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食材出料监测传感器、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温度监测传感器,液态出料监测传感器安装于出液口,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安装于出粉口,食材出料监测传感器安装于下料口,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安装于菜篮支架外缘,温度监测传感器安装于加热组件;

所述微电控器分别与液态供料组、佐料驱动齿轮组、开合驱动组、菜料驱动电机、加热组件、搅拌驱动组连接并控制它们运作顺序。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液态佐料放置盒包括可分拆组装的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的出料端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的入料端连通,其一的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的出料端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的入料端连通,所述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带有处于锅具上方的出液口。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液态供料组包括止流阀、电磁驱动件与液体泵,止流阀安装于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的出料端,电磁驱动件与止流阀连接,微电控器控制电磁驱动件动作,使电磁驱动件控制止流阀打开或关闭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的出料端,所述液体泵的进料端与其一的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的出口连接,液体泵的出料端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的进料端连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下料导向螺纹包括设置螺径由上至下逐渐向出粉口方向变小的上位导向螺纹以及螺径和螺距均相等的下位导向螺纹,上位导向螺纹与下位导向螺纹相互连接并位于下料导向螺杆的侧部。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下料导向螺杆设有带锯齿的刮粉件,刮粉件处于下料导向螺纹上方。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佐料驱动齿轮组包括固态佐料驱动电机、固态佐料主动齿轮、固态佐料从动齿轮,下料导向螺杆的端部固定安装于固态佐料从动齿轮,固态佐料从动齿轮与固态佐料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固态佐料主动齿轮与固态佐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态佐料驱动电机与微电控器连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开合挡板包括闭合出粉口的闭合部与打开出粉口的通孔,通孔设置于闭合部与闭合部的连接之间,开合驱动组带动开合挡板左右摆动而使闭合部、通孔交替与出口相连接;

所述开合驱动组包括开合驱动电机、开合驱动齿轮,开合驱动电机与微电控器连接,开合驱动齿轮安装于开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开合挡板上设有与开合驱动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

或者,所述开合挡板包括连接部与活动部,开合驱动组驱动开合挡板的连接部旋转,使开合挡板的活动部上下摆动而与出粉口连接或分离;

所述开合驱动组包括开合驱动电机、开合主动齿轮、开合从动齿轮、连接轴,开合驱动电机与微电控器连接,开合主动齿轮安装于开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开合从动齿轮固定在连接轴上并与开合主动齿轮啮合连接,连接轴与开合从动齿轮、开合挡板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菜篮支架的外缘设有连接凸块,连接凸块包括倾斜面与垂直面,连接组件相对菜篮支架旋转而与倾斜面滑移连接,或者连接组件相对菜篮支架旋转而与垂直面触碰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柱、连接扣、螺丝,固定柱固定安装于底盘组件上,连接扣通过螺丝固定于固定柱上,所述连接扣设为与倾斜面滑移连接或与垂直面碰接连接用的弹性圆弧块;

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带下料口的固定盘与带缺口的底盘,底盘可分拆安装于固定盘上,菜料驱动电机安装于固定盘上,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有防止食物残留用的凹槽;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菜篮支架设有与其一体化设置的分格块,分格块将内腔分隔有至少两个大小容量不同的分料槽,所述分料槽外设有与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对应连接的位置标识点。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加热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锅具大小的安装监测传感器,安装监测传感器与微电控器连接并对角分布于加热组件上;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呈环状且依次套设的第一加热线圈组、第二加热线圈组、第三加热线圈组,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组、第二加热线圈组、第三加热线圈组分别与微电控器连接。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在于:

1)微电控器控制液态供料组、佐料驱动齿轮组、开合驱动组、菜料驱动电机、加热组件、搅拌驱动组运行顺序,实现根据不同菜普而将食材、佐料分时独立地按次序投放、分段火候、结合加热时间,以达到自动化的中式烹饪要求,智能化高,操作方便,保证烹饪效果;

2)在液态供料组的止流阀、电磁驱动件、液压泵的结构配合,以及固态佐料部件的下料导向螺杆及下料导向螺纹的结构配合,有效控制液态佐料与固态佐料的下料分量,以达到自动化的中式烹饪要求,保证食物烹饪效果;

3)固态佐料放置盒、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分别分拆组合安装于机体上,便于清洁,保证食用卫生安全,又能填充不同佐料,可灵活地在不同的佐料放置盒放置不同的佐料,适应不同食材烹饪;

4)在开合部件的作用下,避免油烟、水份以及其它杂物进入固态佐料放置器内,保护佐料不受污染,保证食用卫生安全;

5)利用菜篮支架、固定盘、底盘可分拆安装结构,达到减少体积,方便装拆,容易清洗,确保食用安全;而且,通过分格块将菜篮支架的内腔分隔有至少两个分料槽,能按菜料分量的大小放入分料槽,适应菜料多的单品食材的烹饪,确保食材烹饪效果;

6)配合凹槽、连接组件以及连接凸块的结构,以达到倒料干净,避免食物残留,确保食品的食用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液态佐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液态佐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去掉液体泵)。

附图4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固态佐料部件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固态佐料部件的剖视图。

附图6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下料导向螺纹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佐料驱动齿轮组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开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开合部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开合部件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开合部件的分解图。

附图12为本发明专利第二实施例开合部件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专利第二实施例开合部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专利第二实施例开合驱动组与固态佐料部件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专利第二实施例开合驱动组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固态佐料部件)。

附图16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菜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菜料机构的主视图。

附图18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图17中a的放大图。

附图19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中菜料机构旋转第一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0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中菜料机构旋转第二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1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中菜料机构旋转第三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2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中菜料机构的分解图。

附图23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中电热机构与搅拌机构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附图1至图23所示,本发明专利的智能烹饪机,其包括机体8及适配安装于机体8上的菜料机构4、佐料机构、搅拌机构6、电热机构5以及控制设备7,所述佐料机构包括固态佐料部件2、液态佐料部件1。

其中,所述液态佐料部件1包括至少两个可分拆组合安装的液态佐料放置盒和用于控制液态佐料定量地出料的液态供料组12。液态佐料放置盒带有出液口11,液态供料组12连接于出液口11上,如图1至图3所示。

所述固态佐料部件2包括带出粉口21的固态佐料放置盒22、佐料驱动齿轮组23和下料导向螺杆24。下料导向螺杆24设有将佐料往出粉口21下压用的下料导向螺纹25,佐料驱动齿轮组23安装于固态佐料放置盒22上并与下料导向螺杆24的端头连接,如图4至图7所示。

所述机体8上设有打开或关闭固态佐料放置盒22的出粉口21用的开合部件3,开合部件3包括开合挡板31与开合驱动组,开合驱动组与开合挡板31连接,如图8至图15所示。

所述菜料机构4包括带内腔的菜篮支架41、带下料口44的底盘组件以及相配安装于底盘组件上的菜料驱动电机42。菜料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与菜篮支架41连接并带动菜篮支架41相对底盘组件旋转,所述底盘组件设有使菜篮支架41产生震动用的连接组件43,连接组件43与菜篮支架41的外缘滑移连接或触碰连接,如图16至图22所示。

所述电热机构5包括加热组件51、锅具52,锅具52安装于加热组件51上,如图23所示。

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搅拌驱动组61、旋转轴62与搅拌头组63,搅拌头组63通过旋转轴62与搅拌驱动组61连接,搅拌驱动组61带动搅拌头组63在锅具52内旋转,如图23所示。

所述控制设备7包括微电控器71以及与微电控器71连接的液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2、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食材出料监测传感器74、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75、温度监测传感器76。液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2安装于出液口11,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安装于出粉口21,食材出料监测传感器74安装于下料口44,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75安装于菜篮支架41外缘,温度监测传感器76安装于加热组件51,

所述微电控器71分别与液态供料组12、佐料驱动齿轮组23、开合驱动组、菜料驱动电机42、加热组件51、搅拌驱动组61连接并控制它们运作顺序。

利用控制设备7的微电控器71与各机构安装的传感器的结构配合,使烹饪机形成闭环精准控制,实现不同菜肴能分时投食材、佐料搅拌及火候等,以达到自动化的中式烹饪要求,智能化高,操作方便,保证烹饪效果。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所述液态佐料放置盒包括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3、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3可以分别用于放置不同液态佐料,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可以分别用于放置液体水、油或其它液态佐料等。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3、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的个数可根据实际应用设置,能填充不同佐料,使用灵活。而且,它们可分拆组装于机体上,便于清洁与填充佐料,保证食用卫生安全,适应不同食材烹饪。

所述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3的出料端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的入料端连通,其一的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的出料端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的入料端连通,所述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带有处于锅具52上方的出液口11。

其中,所述液态供料组12包括止流阀121、电磁驱动件122与液体泵123。止流阀121安装于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3的出料端,电磁驱动件122与止流阀121连接,微电控器71控制电磁驱动件122动作,使电磁驱动件122控制止流阀121打开或关闭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3的出料端。所述液体泵123的进料端与其一的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的出液口11连接,液体泵123的出料端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的进料端连接。

然而,当其一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内放置油等带粘性强的液态佐料时,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的出液口11设有独立通路流入锅具52内。即,可根据实际所需,用户可选用相应的通路流入锅具52内。

烹饪时,微电控器71控制电磁驱动件122启动。电磁驱动件122控制止流阀121打开或闭合。当止流阀121打开时,对应的上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3的液态佐料通过止流阀121流向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上,再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的出液口11流入锅具52内。期间,液体泵123启动时,液体泵123能将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的液态佐料泵向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内再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的出液口11流入锅具52内。

当液态佐料从汇合液态佐料放置盒15的出液口11流入锅具52内时,或液态佐料从下层液态佐料放置盒14的出液口11流入锅具52时,液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2感应到液体佐料从出液口11流出,液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2将信息反馈,方便微电控器71控制下个机构进行运作。当液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2感应不到液体佐料流出时,液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2将信息反馈,微电控器71发生警报或停止操作,提醒用户没有佐料通过出液口11,让用户检查烹饪机,有效防止没佐料进入锅具52内也继续进行烹饪,运行稳定性高,确保食物烹饪效果。

这样,通过控制电磁驱动件122通电时间长短决定从止流阀121流出的佐料量,从而控制在加工同食材所需的佐料量。以及配合液体泵123通电时间长短,也同样有效控制在加工不同食材所需的佐料量。运行稳定性强,且实现将佐料分时独立按次序投放与有效地控制佐料下料的分量,达到自动化的中式烹饪要求,保证食物烹饪效果。

参照图1、图4至图7所示,所述下料导向螺纹25包括上位导向螺纹251和下位导向螺纹252,上位导向螺纹251与下位导向螺纹252相互连接并位于下料导向螺杆24的侧部。其中,上位导向螺纹251的螺径由上至下逐渐向出粉口21方向变小,促使佐料会沿着上位导向螺纹251逐渐向下位导向螺纹252移动,从而驱动佐料向下压粉,保证佐料充盈在下位导向螺纹252上。下位导向螺纹252的螺径和螺距均相等的下位导向螺纹252,而且下位导向螺纹252相配安装于出粉口21内,确保佐粉准确地按照所需的粉量从出粉口21下粉。

而且,所述下料导向螺杆24设有带锯齿的刮粉件26,刮粉件26处于下料导向螺纹25上方。在刮粉件26的作用下,使贴在固态佐料放置器内壁的佐料松动并向出粉口21移动。

其中,所述佐料驱动齿轮组23包括固态佐料驱动电机231、固态佐料主动齿轮232、固态佐料从动齿轮233,下料导向螺杆24的端部固定安装于固态佐料从动齿轮233,固态佐料从动齿轮233与固态佐料主动齿轮232啮合连接,固态佐料主动齿轮232与固态佐料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连接,固态佐料驱动电机231与微电控器71连接。

烹饪时,微电控器71控制固态佐料驱动电机231启动。固态佐料驱动电机231驱动固态佐料主动齿轮232旋转,固态佐料主动齿轮232带动固态佐料从动齿轮233旋转,从而带动下料导向螺杆24,使固态佐料从出粉口21出粉。当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感应到佐料时,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将信息反馈,方便微电控器71控制下个机构进行运作。当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感应不到佐料流出时,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将信息反馈,微电控器71发生警报或停止操作,提醒用户没有佐料通过出粉口21,让用户检查烹饪机,有效防止没佐料进入锅具52内也继续进行烹饪,运行稳定性高,确保食物烹饪效果。

参照图8至图11所示,进一步细化,所述开合挡板31包括闭合出粉口21的闭合部311与打开出粉口21的通孔312。通孔312设置于闭合部311与闭合部311的连接之间,开合驱动组带动开合挡板31左右摆动而使闭合部311、通孔312交替与出口相连接。所述开合驱动组包括开合驱动电机32、开合驱动齿轮33,开合驱动电机32与微电控器71连接,开合驱动齿轮33安装于开合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上,开合挡板31上设有与开合驱动齿轮33啮合连接的齿条315。

烹饪时,微电控器71控制开合驱动电机32启动。开合驱动电机32驱动开合驱动齿轮33旋转,齿条315沿着开合驱动齿轮33旋转而移动,使开合挡板31向左摆动,使通孔312与出粉口21相通,出粉口21打开,固态佐料从出粉口21落向锅具52。当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监测到佐料下料后,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反馈信息,开合驱动电机32反转,开合挡板31向右摆动,通孔312与出粉口21错位,使闭合部311紧密连接于出粉口21上,以达到出粉口21闭合,有效地避免油烟、水份以及其它杂物进入固态佐料放置盒22内,保护佐料不受污染,保证食用卫生安全。

参照图12至图15所示,与上述开合机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开合挡板31包括连接部313与活动部314。开合驱动组驱动开合挡板31的连接部313旋转,使开合挡板31的活动部314上下摆动而与出粉口21连接或分离。所述开合驱动组包括开合驱动电机32、开合主动齿轮34、开合从动齿轮35、连接轴36,开合驱动电机32与微电控器71连接,开合主动齿轮34安装于开合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上,开合从动齿轮35固定在连接轴36上并与开合主动齿轮34啮合连接,连接轴36与开合从动齿轮35、开合挡板31的连接部313固定连接。

烹饪时,微电控器71控制开合驱动电机32启动。开合驱动电机32驱动开合主动齿轮34旋转,开合主动齿轮34带动开合从动齿轮35,连接轴36随着开合从动齿轮35转动而旋转。此时,开合挡板31的连接部313带动活动部314向下摆动,使出粉口21打开,佐料从出粉口21落向锅具52。当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监测到佐料下料后,固态出料监测传感器73反馈信息,开合驱动电机32反转,开合挡板31向上摆动,活动部314回位,使出粉口21闭合,有效地避免油烟、水份以及其它杂物进入固态佐料放置盒22内,保护佐料不受污染,保证食用卫生安全。

参照图16至图22所示,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带下料口44的固定盘46与带缺口48的底盘47,底盘47可分拆安装于固定盘46上,菜料驱动电机42安装于固定盘46上。这样,菜篮支架41、固定盘46、底盘47采用组合式安装结构,方便拆装,容易清洁,确保食用安全,又能减少安装体积,布局合理。

其中,所述菜篮支架41的外缘设有连接凸块45。连接凸块45包括倾斜面451与垂直面452,连接组件43相对菜篮支架41旋转而与倾斜面451滑移连接,或者连接组件43相对菜篮支架41旋转而与垂直面452触碰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3包括固定柱431、连接扣432、螺丝433。固定柱431固定安装于底盘组件上,连接扣432通过螺丝433固定于固定柱431上,所述连接扣432设为与倾斜面451滑移连接或与垂直面452碰接连接用的弹性圆弧块434。并且,所述底盘47的上表面设有防止食物残留用的凹槽49。

还有,菜篮支架41设有与其一体化设置的分格块410,分格块410将内腔分隔有至少两个大小容量不同的分料槽411,分料槽411外设有与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75对应连接的位置标识点412。即,可根据食材小、中、大等分量,位置标识点412的数量在对应的分料槽411外缘设有1个、2个3个或以上,实现根据不同食材的需要而分时独立按次序投放,确保食材烹饪效果。

烹饪时,按需求将食材各自放入不同分料槽411中。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75监测到菜篮支架41处于原始位置以后,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75将信息反馈,菜料驱动电机42驱动菜篮支架41顺时针旋转,连接凸块45的倾斜面451随着菜篮支架41与连接组件43的弹性圆弧块434滑移连接。此时,在分格块410的作用下,将分料槽411内的食材向下料口44推移。当对应的食材位置监测传感器75感应到对应的位置标识点412后,菜料驱动电机42停止运行,使放置于对应容量的分料槽411旋转至下料口44上,食材倒入锅具52内。当食材出料监测传感器74感应到下料后,食材出料监测传感器74反馈信息,促使菜料驱动电机42驱动分格块410继续旋转,使下一个的食材继续下锅。这样,能根据食材的需要而分时独立按次序投放,以达到自动化的中式烹饪要求。

参照图23所示,所述加热组件51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锅具52大小的安装监测传感器53,安装监测传感器53与微电控器71连接并对角分布于加热组件51上。所述加热组件51包括呈环状且依次套设的第一加热线圈组54、第二加热线圈组55、第三加热线圈组56,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组54、第二加热线圈组55、第三加热线圈组56分别与微电控器71连接。

烹饪时,锅具52安装于加热组件51上,对角分布的安装监测传感器53能检测锅具52的大小并将信息反馈。微电控器71控制对应的第一加热线圈组54、第二加热线圈组55或第三加热线圈组56运作,以达到节能效果。而温度监测传感器76用于实时监测锅具52的温度以便微电控器71控制其它机构动作,实现自动烹饪,且保证烹饪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微电控器71上可设有api接口,包括用以提供硬件控制的接口,如:电热机构5。或者软件控制的接口,如:烹饪机的wifi接口。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发明专利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发明专利的智能烹饪机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