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及烹饪器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91108发布日期:2019-04-03 03:5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及烹饪器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在烹饪的过程中会产生蒸汽,通过设置在烹饪器具上的排气口进行排气,但是该排气口是一直敞开的,不能够保证烹饪效果,同时用户也无法感知烹饪过程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情况。并且对于能够产生微压的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变化情况用户就更加无法感知,所以导致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效果不理。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烹饪效果的同时使得用户能够直观地感知烹饪器具内微压变化情况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方法,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蒸汽阀,蒸汽阀上设置有浮动盖,烹饪方法包括: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以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在浮动盖处于第一位置下,当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方法用于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上设置有蒸汽阀,蒸汽阀设置有浮动盖,浮动盖下方设置有密封硅胶。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烹饪器具进入加热阶段,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升高,在水温升高的过程中水中溶解的气体会因为温度升高而不断从水中析出进入烹饪器具锅体内,由于锅体密闭气体无法流动,则使烹饪器具内的气压上升,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后烹饪器具进入沸腾阶段,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后,烹饪器具以其内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的状态(微压状态)进行烹饪,同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大小关系,当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则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弹起,使其处于第一位置。当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若在浮动盖已经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会使浮动盖下落至第二位置。即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在第二预设压力上下波动,进而通过浮动盖的起落实现烹饪器具内的微压变化的可视化,让消费者在烹饪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感知到微压变化状态,其中微压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至5千帕。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烹饪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升高至第三预设温度时,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二预设功率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降低;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内无多余水分时烹饪器具底部温度则开始上升,在此过程中烹饪器具内米粒长期维持在高温进行糊化,将大米致密的β淀粉充分转化成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疏松α淀粉结构,当烹饪器具底部温度上升至第三预设温度后,烹饪器具进入焖饭阶段,以比较低的第二预设功率加热或者不加热而直接用锅体蓄热持续对米饭进行余热补炊,这个阶段压力降到第二预设压力以下,浮动盖回落至第二位置,实现焖饭密封,进一步促进糊化,提升米饭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之前,还包括: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三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常温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并保持预设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之前,对烹饪器具进行预热,即按照第三预设功率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常温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通过快速加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使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并保持预设时间,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20℃至60℃;第二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55℃至85℃;第一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千帕;第二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第三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30℃;第二预设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20℃至60℃,此温度区间为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第二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55℃至85℃,即,使烹饪器具处于高温使米粒吸水膨胀开始糊化;第一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千帕,第二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二者相差0.1千帕,在高于0.1千帕则使浮动盖弹起,即通过浮动盖的状态显示出烹饪器具内微压情况;第三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30℃,使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达到100℃至130℃范围,进而使米粒在此高温下进行糊化;第二预设功率为小于第一预设功率的较低功率,通过第二预设功率加热使焖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为标准大气压情况下,第一数据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40℃至60℃、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75℃至85℃、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120℃至130℃,当在高海拔地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故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需要将最低值下调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预设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预设时间所处的时间范围为5分钟至30分钟。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预设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按照第三预设功率对烹饪器具进行预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预设时间所处的时间范围为5分钟至30分钟,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使得大米的含水率在吸水阶段结束后保证达到在20%至28%的水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位置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距离第一预设高度的位置;第二位置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距离第二预设高度的位置;其中,第二预设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浮动盖的突起超出蒸汽阀的盖体的第一预设高度可以为超过盖体0.3mm至10mm,浮动盖的第二位置可以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贴合或者超过盖体小于0.3mm的任一位置,通过浮动盖浮起表现出烹饪器具内产生微压力,浮动盖回落实现保温焖饭的效果,让香气不外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系统,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蒸汽阀,蒸汽阀上设置有浮动盖,烹饪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判断单元,用于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以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以及在浮动盖处于第一位置下,当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系统用于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上设置有蒸汽阀,蒸汽阀设置有浮动盖,浮动盖下方设置有密封硅胶。第一控制单元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烹饪器具进入加热阶段,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升高,在水温升高的过程中水中溶解的气体会因为温度升高而不断从水中析出进入烹饪器具锅体内,由于锅体密闭气体无法流动,则使烹饪器具内的气压上升,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后烹饪器具进入沸腾阶段,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后,烹饪器具以其内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的状态(微压状态)进行烹饪,同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大小关系,当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则通过第二控制单元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弹起,使其处于第一位置。当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若在浮动盖已经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会使浮动盖下落至第二位置。即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在第二预设压力上下波动,进而通过浮动盖的起落实现烹饪器具内的微压变化的可视化,让消费者在烹饪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感知到微压变化状态,其中微压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至5千帕。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烹饪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升高至第三预设温度时,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二预设功率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降低;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内无多余水分时烹饪器具底部温度则开始上升,在此过程中烹饪器具内米粒长期维持在高温进行糊化,将大米致密的β淀粉充分转化成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疏松α淀粉结构,当烹饪器具底部温度上升至第三预设温度后,烹饪器具进入焖饭阶段,以比较低的第二预设功率加热或者不加热而直接用锅体蓄热持续对米饭进行余热补炊,这个阶段压力降到第二预设压力以下,浮动盖回落至第二位置,实现焖饭密封,进一步促进糊化,提升米饭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热单元,用于在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之前,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三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常温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并保持预设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之前,通过加热单元对烹饪器具进行预热,即按照第三预设功率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常温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通过快速加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使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并保持预设时间,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20℃至60℃;第二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55℃至85℃;第一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千帕;第二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第三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30℃;第二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20℃至60℃,此温度区间为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第二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55℃至85℃,即,使烹饪器具处于高温使米粒吸水膨胀开始糊化;第一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千帕,第二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二者相差0.1千帕,在高于0.1千帕则使浮动盖弹起,即通过浮动盖的状态显示出烹饪器具内微压情况;第三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30℃,使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达到100℃至130℃范围,进而使米粒在此高温下进行糊化;第二预设功率为小于第一预设功率的较低功率,通过第二预设功率加热使焖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为标准大气压情况下,第一数据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40℃至60℃、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75℃至85℃、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120℃至130℃,当在高海拔地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故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需要将最低值下调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预设时间所处的时间范围为5分钟至30分钟。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预设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按照第三预设功率对烹饪器具进行预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预设时间所处的时间范围为5分钟至30分钟,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使得大米的含水率在吸水阶段结束后保证达到在20%至28%的水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位置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距离第一预设高度的位置;第二位置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距离第二预设高度的位置;其中,第二预设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浮动盖的突起超出蒸汽阀的盖体的第一预设高度可以为超过盖体0.3mm至10mm,浮动盖的第二位置可以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贴合或者超过盖体小于0.3mm的任一位置,通过浮动盖浮起表现出烹饪器具内产生微压力,浮动盖回落实现保温焖饭的效果,让香气不外溢。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烹饪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烹饪系统,因而具备该烹饪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4b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5a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蒸汽阀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蒸汽阀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饭煲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图5a和图5b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502浮动盖,504排气孔,506装饰件,508密封圈,510倒扣环,512蒸汽阀座,514密封硅胶,516回流阀,518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烹饪方法,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蒸汽阀,蒸汽阀上设置有浮动盖,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

步骤104,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以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压力;

步骤106,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

步骤108,在浮动盖处于第一位置下,当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方法用于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上设置有蒸汽阀,蒸汽阀设置有浮动盖,浮动盖下方设置有密封硅胶。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烹饪器具进入加热阶段,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升高,在水温升高的过程中水中溶解的气体会因为温度升高而不断从水中析出进入烹饪器具锅体内,由于锅体密闭气体无法流动,则使烹饪器具内的气压上升,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后烹饪器具进入沸腾阶段,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后,烹饪器具以其内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的状态(微压状态)进行烹饪,同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大小关系,当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则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弹起,使其处于第一位置。当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若在浮动盖已经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会使浮动盖下落至第二位置。即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在第二预设压力上下波动,进而通过浮动盖的起落实现烹饪器具内的微压变化的可视化,让消费者在烹饪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感知到微压变化状态,其中微压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至5千帕。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

步骤204,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以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压力;

步骤206,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在浮动盖处于第一位置下,当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步骤208,在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升高至第三预设温度时,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二预设功率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降低;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内无多余水分时烹饪器具底部温度则开始上升,在此过程中烹饪器具内米粒长期维持在高温进行糊化,将大米致密的β淀粉充分转化成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疏松α淀粉结构,当烹饪器具底部温度上升至第三预设温度后,烹饪器具进入焖饭阶段,以比较低的第二预设功率加热或者不加热而直接用锅体蓄热持续对米饭进行余热补炊,这个阶段压力降到第二预设压力以下,浮动盖回落至第二位置,实现焖饭密封,进一步促进糊化,提升米饭口感。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三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常温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并保持预设时间;

步骤304,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

步骤306,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以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压力;

步骤308,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在浮动盖处于第一位置下,当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步骤310,在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升高至第三预设温度时,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二预设功率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降低;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在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之前,对烹饪器具进行预热,即按照第三预设功率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常温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通过快速加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使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并保持预设时间,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20℃至60℃;第二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55℃至85℃;第一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千帕;第二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第三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30℃;第二预设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20℃至60℃,此温度区间为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第二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55℃至85℃,即,使烹饪器具处于高温使米粒吸水膨胀开始糊化;第一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千帕,第二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二者相差0.1千帕,在高于0.1千帕则使浮动盖弹起,即通过浮动盖的状态显示出烹饪器具内微压情况;第三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30℃,使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达到100℃至130℃范围,进而使米粒在此高温下进行糊化;第二预设功率为小于第一预设功率的较低功率,通过第二预设功率加热使焖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为标准大气压情况下,第一数据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40℃至60℃、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75℃至85℃、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120℃至130℃,当在高海拔地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故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需要将最低值下调2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三预设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预设时间所处的时间范围为5分钟至30分钟。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按照第三预设功率对烹饪器具进行预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预设时间所处的时间范围为5分钟至30分钟,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使得大米的含水率在吸水阶段结束后保证达到在20%至28%的水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位置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距离第一预设高度的位置;第二位置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距离第二预设高度的位置;其中,第二预设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浮动盖的突起超出蒸汽阀的盖体的第一预设高度可以为超过盖体0.3mm至10mm,浮动盖的第二位置可以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贴合或者超过盖体小于0.3mm的任一位置,通过浮动盖浮起表现出烹饪器具内产生微压力,浮动盖回落实现保温焖饭的效果,让香气不外溢。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烹饪系统,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蒸汽阀,蒸汽阀上设置有浮动盖,图4a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系统4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系统40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402,用于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

判断单元404,用于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以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压力;

第二控制单元406,用于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以及在浮动盖处于第一位置下,当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系统400用于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上设置有蒸汽阀,蒸汽阀设置有浮动盖,浮动盖下方设置有密封硅胶。第一控制单元402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烹饪器具进入加热阶段,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升高,在水温升高的过程中水中溶解的气体会因为温度升高而不断从水中析出进入烹饪器具锅体内,由于锅体密闭气体无法流动,则使烹饪器具内的气压上升,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后烹饪器具进入沸腾阶段,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后,烹饪器具以其内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的状态(微压状态)进行烹饪,同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大小关系,当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则通过第二控制单元406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弹起,使其处于第一位置。当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若在浮动盖已经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会使浮动盖下落至第二位置。即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在第二预设压力上下波动,进而通过浮动盖的起落实现烹饪器具内的微压变化的可视化,让消费者在烹饪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感知到微压变化状态,其中微压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至5千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控制单元402,还用于在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升高至第三预设温度时,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二预设功率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降低;第二控制单元406,还用于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内无多余水分时烹饪器具底部温度则开始上升,在此过程中烹饪器具内米粒长期维持在高温进行糊化,将大米致密的β淀粉充分转化成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疏松α淀粉结构,当烹饪器具底部温度上升至第三预设温度后,烹饪器具进入焖饭阶段,以比较低的第二预设功率加热或者不加热而直接用锅体蓄热持续对米饭进行余热补炊,这个阶段压力降到第二预设压力以下,浮动盖回落至第二位置,实现焖饭密封,进一步促进糊化,提升米饭口感。

图4b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系统4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系统40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402,用于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

判断单元404,用于当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第一预设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以及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压力;

第二控制单元406,用于当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在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以及在浮动盖处于第一位置下,当判断烹饪器具内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使浮动盖处于第二位置;

还包括:加热单元408,用于在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之前,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三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常温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并保持预设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对烹饪器具按照第一预设功率进行加热之前,通过加热单元408对烹饪器具进行预热,即按照第三预设功率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内的水温由常温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通过快速加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使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并保持预设时间,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20℃至60℃;第二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55℃至85℃;第一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千帕;第二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第三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30℃;第二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20℃至60℃,此温度区间为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第二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55℃至85℃,即,使烹饪器具处于高温使米粒吸水膨胀开始糊化;第一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千帕,第二预设压力的相对压力为0.1千帕,二者相差0.1千帕,在高于0.1千帕则使浮动盖弹起,即通过浮动盖的状态显示出烹饪器具内微压情况;第三预设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30℃,使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达到100℃至130℃范围,进而使米粒在此高温下进行糊化;第二预设功率为小于第一预设功率的较低功率,通过第二预设功率加热使焖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为标准大气压情况下,第一数据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40℃至60℃、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75℃至85℃、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120℃至130℃,当在高海拔地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故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需要将最低值下调2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三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预设时间所处的时间范围为5分钟至30分钟。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按照第三预设功率对烹饪器具进行预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预设时间所处的时间范围为5分钟至30分钟,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使得大米的含水率在吸水阶段结束后保证达到在20%至28%的水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位置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距离第一预设高度的位置;第二位置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距离第二预设高度的位置;其中,第二预设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浮动盖的突起超出蒸汽阀的盖体的第一预设高度可以为超过盖体0.3mm至10mm,浮动盖的第二位置可以为与蒸汽阀的盖体贴合或者超过盖体小于0.3mm的任一位置,通过浮动盖浮起表现出烹饪器具内产生微压力,浮动盖回落实现保温焖饭的效果,让香气不外溢。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烹饪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烹饪系统,因而具备该烹饪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饭煲,图5a、图5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蒸汽阀在闭合、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蒸汽阀包括浮动盖502,排气孔504,装饰件506,密封圈508,倒扣环510,蒸汽阀座512,密封硅胶514,回流阀516,进气孔518。其中,浮动盖502与装饰件506活动连接,密封圈508连接于装饰件506与蒸汽阀座512之间,密封硅胶514的一端与倒扣环510相连接,另一端与浮动盖502相连接,蒸汽阀座512上设置有回流阀516以及进气孔518,装饰件506上设置有排气孔504。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饭煲工作过程的示意图,根据电饭煲锅底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状态可以将整个煮饭阶段分为预热、吸水、加热、沸腾、焖饭5个阶段,l1为电饭煲锅底米饭温度变化曲线,l2为电饭煲锅内水份和米饭温度变化曲线,l3为电饭煲内压力变化曲线。

s1:预热阶段

预热阶段为自开始启动电饭煲煮饭至通过加热使锅体内的水温由室温升高达到预设值t1(标准大气压情况下为40℃至60℃,非标准大气压情况下为20℃至60℃)的过程;此阶段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快速加热使水升温至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区间。

s2:吸水阶段

吸水阶段为自预热阶段结束后至通过低功率的加热使得锅体内的水温保持在t1温度一定的时间t1(本发明方案设置为5分钟至30分钟)状态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使米粒进行充分吸水,使得大米的含水率在吸水阶段结束后保证达到在20%至28%的水平;将温度保持在适合米粒吸水的最佳温度t1目的在于:温度太低会导致米粒吸水速度降低,导致吸水时间过长,温度太高会导致米粒在吸水阶段表面产生糊化变粘,过早形成结块的米团而阻碍米团中心的米粒吸水。

s3:加热阶段

加热阶段为自吸水阶段结束至通过大功率的加热使得锅体内的水温由t1快速升高达到预设的迁移沸腾阶段温度t2(标准大气压情况下为75℃至85℃,非标准大气压情况下为55℃至85℃)的过程;另外,在此过程中水中溶解的气体会因为温度升高而不断从水中析出进入到锅体内,由于密闭的空腔气体无法流动,一方面导致密闭锅体内的气压上升至大于外部大气压强p0的状态。

s4:沸腾阶段

上述沸腾阶段为加热阶段结束后改变加热功率,使得电饭煲锅体内的米水在持续沸腾的同时变压,压力在额定压力p1上下波动(相对压力的波动范围在0.05kpa至5kpa),使浮动盖随着锅内压力的变化而上下起浮,至少两次起伏或以上,使持续沸腾直至锅体内游离的水份完全被米饭吸收或随着沸腾蒸发后,锅体底部温度随着加热的持续迅速升高到预设的迁移温度t5(标准大气压情况下为120℃至130℃,非标准大气压情况下为100℃至130℃)的过程;在此阶段米粒长期维持在100℃以上的高温进行糊化,将大米致密的β淀粉充分转化成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疏松α淀粉结构;

s5:焖饭阶段

上述焖饭阶段为沸腾结束直至煮饭结束设置的一段维持时间t4(本发明方案设置为3分钟至15分钟),这段时间电饭煲以比较低的功率加热或者不加热而直接用锅体蓄热持续对米饭进行余热补炊,这个阶段压力降到p1以下,微压阀浮动盖回落恢复原来状态,实现焖饭密封,进一步促进糊化,提升米饭口感;

s6:保温阶段

保温阶段为焖饭阶段之后一直到电饭煲断电,此阶段对锅内米饭进行保温。

本发明煮饭过程中通过改变锅内压力,达到控制浮动盖的起伏,当达到设定压力p1时,可以克服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弹起,从而实现电饭煲的压力可视化,即达到压力p1或以上,浮动盖会凸起超出蒸汽阀盖一部分(0.3mm至10mm),使消费者能够感觉到沸腾且有压力的状态;当压力小于设定值p1时,密封硅胶的弹力和浮动盖的重力会让浮动盖恢复原来状态,改变锅内压力,使米饭在变压沸腾情况下煮饭,时而沸腾剧烈(浮动盖被顶起),时而沸腾平缓(浮动盖回落),保持煲内微压力变化,提升米饭的平整度、均匀性,在保温阶段浮动盖回落,实现保温焖饭的效果,让香气不外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