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油汲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7023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具体是一种隔油汲汤器。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吃饭会选择更有营养的搭配,汤就成了很多人吃饭过程中很重要的佐餐之选。从保健的角度上考虑,人们喝汤时大都会撇开汤上层飘着的浮油,即使吃火锅打汤碟,也是如此。我们在舀汤时尽管轻轻用勺背拨开汤面上的浮油,再舀汤,也难免要舀着一些油;火锅店服务员给顾客打汤碟时,右手用汤勺舀汤时、左手用一个漏勺在汤勺上面拨开汤勺上面,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在舀取的汤水中,仍不可避免地会附带一定量的浮油。此外,有时会因为服务员力度把握欠缺,舀汤时还会导致火锅中的汤水与浮油溅出,给顾客带来安全隐患。目前市面上尚没有能够将汤水与浮油有效分离的舀汤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油汲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油汲汤器,包括手柄、通气管和球形盛汤器,所述手柄安装在通气管的一端并且通气管的上部设置有通气孔,通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件,球形盛汤器安装在连接件的下端并且球形盛汤器的底部设置有进汤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手柄采用塑料材质制作,球形盛汤器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连接件和球形盛汤器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通气孔的数量为一个,进汤孔的数量为五个,五个进汤孔呈长方形或正五边形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汤孔的孔径为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安全性好;该装置使用简单方便,只需按住通气孔并且将球形盛汤器放入汤水内,松开通气孔,没有油的汤水自动进入球形盛汤器内,再按住通气孔即可将没有油的汤水盛放自己的碗内,移动过程中汤汁不会滴洒出来,该装置不会让使用者的手指被水蒸汽灼伤,可拆卸性好,便于清洗内壁和清除堵塞,外形美观并且耐高温,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隔油汲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通气管,3-通气孔,4-连接件,5-球形盛汤器,6-进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隔油汲汤器,包括手柄1、通气管2和球形盛汤器5,所述手柄1安装在通气管2的一端并且通气管2的上部设置有通气孔3,通气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件4,球形盛汤器5安装在连接件4的下端并且球形盛汤器5的底部设置有进汤孔6。手柄1采用塑料材质制作,球形盛汤器5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不仅耐高温,而且清洁美观。连接件4和球形盛汤器5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通气孔3的数量为一个,进汤孔6的数量为五个,五个进汤孔6呈长方形或正五边形排列。进汤孔6的孔径为3.5mm。

所述隔油汲汤器的工作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手握手柄,拇指压住通气管上的通气孔,将球形盛汤器压入汤锅油层下的汤水层;

步骤二,放开拇指,优于球形盛汤器内的压力小于球形盛汤器外的压力,汤水层的汤水被压进球形盛汤器内,汲进汤后拇指压住通气孔提起该装置,因进汤孔的直径为3.5mm,汤水在表面张力和大气压力作用下,球形盛汤器内的汤水一点不会滴洒出来;

步骤三,将该装置移入需汤的盛具,放开拇指,球形盛汤器内没有丁点油的汤缓缓流进盛具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油比汤的密度低,会浮在汤的上层。由于器具进入滚烫的汤里汲汤时,时间仅几秒钟,手按压通气孔3处不会烫手;从通气孔3出来的水蒸气已经在通气管2内冷凝,按压通气孔3时手指也不会被水蒸汽灼伤。由于球形盛汤器5壁薄,进汤孔6的孔径小,汤水中的固体物不易堵塞多个进汤孔6,即使有进汤孔6被堵塞,若汤不能出,把球形盛汤器5压入汤中即可去除;若汤不能继续进入,则把球形盛汤器5从汤中提起,让里面的汤把堵塞物压出来;或把进汤孔6部分没入汤中,在汤中晃动球形盛汤器5也可去除堵塞。球形盛汤器5与连接件4采用内外螺纹紧密扣合,方便清洗内壁,清洗内壁时从螺口处车开,清洗后再合上车紧。

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安全性好;该装置使用简单方便,只需按住通气孔3并且将球形盛汤器5放入汤水内,松开通气孔3,没有油的汤水自动进入球形盛汤器5内,再按住通气孔3即可将没有油的汤水盛放自己的碗内,移动过程中汤汁不会滴洒出来,该装置不会让使用者的手指被水蒸汽灼伤,可拆卸性好,便于清洗内壁和清除堵塞,外形美观并且耐高温,使用效果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