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膜投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908发布日期:2018-06-30 01:2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撕膜投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撕膜投料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减少厨房油烟对身体伤害,保护人体健康,和改善大家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营养结构得到提升,人们对自动烹饪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传统的烹饪设备大部分并不具备自动投料的功能,需要人工干预投料,或者需要用户先备料、配料,先将配备好的食料放置在料盒中,然后再人工控制料盒向烹饪锅内投料。作为改进,也有实用新型人设计了一种自动烹饪机,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78845U”的中国专利文件,该专利通过在烹饪之前对主料食材和辅料食材备好,并各自放置在烹饪主料投料组件和烹饪辅料投料组件的相应结构中,再分别进行食料的投放。然而,现有技术仍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烹饪机的结构复杂,针对配置好且密封好的食料盒,不便于控制料盒进行食料的投放,且一次性将所有食材投料,菜肴口味较差,使得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膜投料机构,旨在解决传统的烹饪设备存在的不便于控制料盒进行食料的投放、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撕膜投料机构,包括:食料盒、撕膜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食料盒和所述撕膜组件的连接壳组件;所述连接壳组件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烹饪锅中投放所述食料的投料口;所述食料盒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壳组件上且用于放置所述食料的盒体以及设于所述盒体与所述连接壳组件之间的位置上且用于密封所述盒体的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上设有挂接口;所述撕膜组件包括撕膜转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撕膜转轴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撕膜转轴上设有用于挂住所述挂接口以转动撕开所述密封膜并带动所述盒体向所述投料口的方向移动的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撕膜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撕膜转轴连接的轴套件、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的离合机构以及与所述连接壳组件相连且用于固定所述轴套件和所述离合机构的第一固定架;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离合机构正向或反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轴套件连接或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转轴销、与所述离合转轴销螺纹配合的离合螺母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离合螺母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撕膜转轴的内轴套以及装配于所述内轴套中且用于与所述离合转轴销连接或脱离的活动轴套,所述内轴套和所述活动轴套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多个相互独立且容积不等的分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组件上设有用于触发和定位所述食料盒的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投料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投料口对应的第二投料口,所述食料盒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烹饪锅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延伸板,所延伸板上设有连接柱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支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食料盒滑动配合的导槽,所述第二投料口开设于所述导槽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撕膜转轴转动,撕膜转轴上的挂钩挂住密封膜上的挂接口,以转动撕开密封膜,同时,密封膜带动盒体向投料口的方向移动以进行投料,撕膜后,食料可靠自身重力从投料口自动投入到烹饪锅中。该撕膜投料机构针对配置好的食料盒,实现自动的撕膜、投料,结构简单,通过撕膜转轴转动撕开密封膜,便于控制料盒进行食料的投放,且由于撕膜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食料盒向投料口移动,避免一次性将所有食材投料,有助于提升菜肴口味,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投料机构与烹饪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投料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投料机构的食料盒与撕膜转轴配合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投料机构的食料盒与撕膜转轴配合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投料机构的撕膜组件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投料机构的撕膜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食料盒,11-盒体,111-分盒,12-密封膜,121-挂接口,2-红外感应模块,3-撕膜组件,31-撕膜转轴,311-挂钩,32-动力装置,33-轴套件,331-内轴套,332-活动轴套,333-弹簧,34-离合机构,341-离合转轴销,342-离合螺母,343-第二固定架,35-第一固定架,4-烹饪锅,5-连接壳组件,51-第一壳体,511-第一投料口,512-延伸板,513-连接柱,514-连接支耳,52-第二壳体,521-第二投料口,522-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撕膜投料机构,针对配置好的食料盒1,可实现自动的撕膜、投料,且避免一次性将所有食材投料,有助于提升菜肴口味,用户体验好。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投料机构用于进行食材的自动投放,可用于炒菜机、搅拌机以及料理机,但不限于炒菜机、搅拌机以及料理机。

请参阅附图1~附图6,该撕膜投料机构,包括:食料盒1、撕膜组件3以及用于支撑食料盒1和撕膜组件3的连接壳组件5;连接壳组件5上设有用于向烹饪锅4中投放食料的投料口;食料盒1包括活动连接于连接壳组件5上且用于放置食料的盒体11以及设于盒体11与连接壳组件5之间的位置上且用于密封盒体11的密封膜12,密封膜12上设有挂接口121;撕膜组件3包括撕膜转轴31以及用于驱动撕膜转轴31转动的动力装置32,撕膜转轴31上设有用于挂住挂接口121以转动撕开密封膜12并带动盒体11向投料口的方向移动的挂钩3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投料机构,通过动力装置32驱动撕膜转轴31转动,撕膜转轴31上的挂钩311挂住密封膜12上的挂接口121,以转动撕开密封膜12,同时,密封膜12带动盒体11向投料口的方向移动以进行投料,撕膜后,食料可靠自身重力从投料口自动投入到烹饪锅4中。该撕膜投料机构结构简单,通过撕膜转轴31转动撕开密封膜12,便于控制料盒进行食料的投放,且由于撕膜转轴31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食料盒1向投料口移动,避免一次性将所有食材投料,有助于提升菜肴口味,用户体验好。

优选地,为了实现投料后,便于食料盒1的退出操作,撕膜组件3还包括与撕膜转轴31连接的轴套件33、与动力装置32连接的离合机构34以及与连接壳组件5相连且用于固定轴套件33和离合机构34的第一固定架35;动力装置32驱动离合机构34正向或反向转动以使得离合机构34与轴套件33连接或脱离。

具体地,离合机构34包括离合转轴销341、与离合转轴销341螺纹配合的离合螺母51以及用于固定离合螺母51的第二固定架343,第二固定架343安装于第一固定架35上。离合螺母51采用六角螺母。细化地,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32设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架35上,可以理解地,第一固定架35也可以表述为电机组件固定架。减速电机的轴连接在离合转轴销341中,带动离合转轴销341正向或反向转动,离合六角螺母固定在第二固定架343上,第二固定架343固定在第一固定架35上。离合转轴销341的外圈带有外螺纹,与带有内螺纹的六角螺母配合。

具体地,轴套件33包括用于固定撕膜转轴31的内轴套331以及装配于内轴套331中且用于与离合转轴销341连接或脱离的活动轴套332,内轴套331和活动轴套332之间设有弹簧333。可以理解地,活动轴套332与弹簧333一起装配在内轴套331中,内轴套331连接撕膜转轴31,内轴套331固定在第一固定架35上。

进一步地,通过设计的离合机构34,并通过减速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减速电机与撕膜转轴31的离合;在投料完成后,电机反转,撕膜转轴31与离合转轴销341分离,可手动拉出卷在撕膜转轴31上的热封膜,完成食料盒1的退出操作。也即当减速电机正转时,带动离合转轴销341正转,离合转轴销341与六角螺母在螺纹配合的作用力相对固定架向前运动,连接活动轴套332,然后带动撕膜转轴31转动;减速电机反转时,带动离合转轴销341反转,离合转轴销341相对第二固定架343向后运动,与活动轴套332脱开,撕膜转轴31即可自由正反向转动。

优选地,盒体11包括多个相互独立且容积不等的分盒111。具体地,盒体11分为数个独立的分盒111,以实现食料的分段包装,撕开密封薄膜即可取出食料。此外,各个分盒111不等容积,可配置放入不同食材,盒体11靠热封膜完成密封,密封膜12前端开挂接口121。

进一步地,连接壳组件5上设有用于触发和定位食料盒1的红外感应模块2;红外感应模块2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细化地,动力装置32驱动撕膜转轴31转动,撕膜转轴31的挂钩311挂住食料盒1,然后红外感应模块2的红外触发定位。需说明的是,将撕膜转轴31的挂钩311挂住食料盒1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手动或自动的方式。

进一步地,为方便与烹饪锅4以及食料盒1连接,且便于投料,连接壳组件5包括第一壳体51以及套设于第一壳体51外的第二壳体52,可以理解地,第一壳体51也可以表述为烹饪设备上内壳,第二壳体52也可以表述为烹饪设备上外壳。具体地,投料口包括第一投料口511和第二投料口521,第一投料口511设于第一壳体51上,第二壳体52上设置与第一投料口511对应的第二投料口521,食料盒1活动连接于第二壳体52上,烹饪锅4连接于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的下方。食材通过第一投料口511和第二投料口521投入到烹饪锅4中。

具体地,为便于控制食料盒1进行投料,减速电机安装在第二壳体52的第二投料口521侧边,撕膜转轴31连接在减速电机上。此外,撕膜转轴31安装在第二壳体52的第二投料口521上,减速电机带动撕膜转轴31转动时,将食料盒1上的密封膜12撕开并卷在撕膜转轴31上,食料盒1中的食料自动从投料口投入到烹饪锅4中。优选地,为便于控制撕膜转轴31进行转动撕开密封膜12,减速电机输出扭力的范围为:2kgf.cm~14kgf.cm。

优选地,为了方便将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连接,第一壳体51设有用于连接第二壳体52的延伸板512,所延伸板512上设有连接柱513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壳体52的连接支耳514。具体地,连接柱513设置成空心结构,有助于与外界空气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52上设有用于与食料盒1滑动配合的导槽522,第二投料口521开设于导槽522的末端。细化地,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安装在第二壳体52的导槽522两侧,通过红外触发及定位食料盒1。开机后,电机转动撕膜转轴31,挂住食料盒1后,并对食料盒1预拉紧,直至食料盒1第一个分盒111挡住红外线后,确定食料盒1放置到位。通过在导槽522两侧安装的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触发及定位食料盒1,实现食料的分段自动投放。

此外,挂钩311优选设置于撕膜转轴31的中部,以便于挂住食料盒1的挂接口121,并带动盒体11向前移动。当然地,食料盒1的挂接口121与挂钩311的位置相对应。

使用的时候,食料盒1放在第二壳体52的导槽522中;烹饪设备开机启动,撕膜组件3的电机驱动撕膜转轴31转动,撕膜转轴31中间放入挂钩311挂住食料盒1,直至红外模块确定食料盒1到位,做菜命令启动后,撕膜转轴31转动过程中转动撕膜,将食料盒1下面的密封膜12撕开并卷在轴上,同时带动盒体11沿着导槽522向第一投料口511和第二投料口521的方向移动,食材在自身重力下从投料口自动投入到烹饪锅4中。

当投料完成后,减速电机先反转,减速电机与撕膜转轴31脱开,撕膜转轴31可自由转动,可通过手动拉出卷在撕膜转轴31上的热封膜和盒体11,完成食料盒1的退出操作。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密封膜12、红外感应模块2、减速电机、轴套件33以及离合转轴销341均可采用现有常规技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