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具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865发布日期:2019-03-15 19:2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具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烹具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当前市面上的烹具,如炒菜设备,使用粉末调料(盐、鸡精、味精、糖,等)供给方式大概有两种:

1.每次将称重好的粉末调料放置在料盒里,再由设备动力将料盒里的调料倒入锅内。此种方式显得机械笨重,而且不能连贯给料,缺乏足够的人工智能。

2.在一个储料罐里添加一个动力结构的装置,通过简易螺杆,或开闭合料仓仓门,从而实现每次炒菜时可以自行给料。但此种方式缺乏足够的精准度,而且,盐巴在一定时间后极容易结块,使得给料装置堵塞或形成盐巴容器内的空洞,最终都导致不能精准给料,甚至是给不出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给料精准的烹具给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烹具给料装置,包括储料盒,该储料盒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动力机构和给料杆;该给料杆穿设于储料盒上并设有螺旋叶片;该动力机构连接驱动给料杆转动以将调料推送至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给料杆设有变径段。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固定有法兰片,该法兰片固定于所述储料盒上。

优选的,所述储料盒设有翻盖。

优选的,所述给料杆位于所述盒体底端。

优选的,所述动力结构为电机。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为沿所述储料盒向外延伸,所述给料杆一端穿设于该出料口内。

优选的,所述储料盒设有供所述给料杆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直径大于所述出料口直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给料装置,将给料杆穿设于储料盒上并设有螺旋叶片,通过动力机构连接驱动给料杆转动以将调料推送至出料口,能实现连续性给料、结构简单、给料精准。

2、本实用新型的给料装置,其给料杆设有变径段,通过该变径段能很好地打散结块的调料,避免因结块、空洞造成不出料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给料装置,其动力机构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转速,从而调节调料的量实现精准给料,控制方式简单、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储料盒的立体;

其中:10、储料盒,11、出料口,12、通孔,20、动力机构,21、法兰片,30、给料杆,31、螺旋叶片,32、变径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烹具给料装置,包括储料盒10、动力机构20和给料杆30,该储料盒10一端开口,该开口端还可设置翻盖。储料盒10一侧设有出料口11,另一相对侧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开设有通孔12。该通孔12直径大于出料口11直径。该出料口11为沿储料盒10侧壁向外延伸的管体。

该给料杆30穿设于储料盒10底部,其一端位于通孔12,另一端插入出料口11内。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杆30为螺杆,其设有变径段32,该变径段32位于储料盒10内,其半径为沿轴向逐渐变大,且位于出料口11的一端半径最小。螺杆整体的外周设有螺旋叶片31。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20可采用电机,其通过法兰片21固定于储料盒10一侧上,该电机的输出轴与给料杆30固定连接,能驱动给料杆30转动,使得螺旋叶片31将调料推送至出料口11。

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盒10形状不唯一,其可为长方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圆形或其它多边形。本实用新型的给料装置可单独使用,也可安装于其它设备上使用。将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20与驱动器相连,由PLC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给料原理如下:

往储料盒10内加入粉末状调料(例如盐、鸡精、味精、糖等),开启动力机构20,动力机构20驱使给料杆30转动,给料杆30转动过程中,在螺旋叶片31作用下,结块的调料会被打散,粉料被推送至出料口11进行下料。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速来调节调料的量实现精准给料。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