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0074发布日期:2018-12-01 00:1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扫地机器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擦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擦地机器人。

现有技术中的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功能单一,仅仅可以清洁地面上的灰尘,对于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无法清理,造成清洁效果不理想。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不仅可以对地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还能对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进行有效地清理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功能单一,仅仅可以清洁地面上的灰尘,对于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无法清理,造成清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不仅可以对地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还能对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进行有效地清理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所述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轮、第一清洁辊和清洁垫;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驱动轮,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所述清洁垫,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侧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凹槽,所述第一清洁辊竖直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清洁辊能够沿着中心轴方向自由旋转,所述第一清洁辊的侧面部分伸出所述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清洁辊包括:辊体、转轴和清洁刷,所述辊体竖直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轴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辊体能够以所述转轴为轴自由转动,所述辊体的外周面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所述清洁刷。

优选地,所述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还包括第二清洁辊,所述第二清洁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清洁辊的两端分别通过导气管与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的吸尘器相连通,所述第二清洁辊的内部中空设置,且所述第二清洁辊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内部相连通的吸尘孔。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清洁辊相配合的弧形罩,所述弧形罩的凹侧朝向所述第二清洁辊,且所述弧形罩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

优选地,所述弧形罩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相连的一侧铰接设置,且铰接处设置有舵机。

优选地,每两个所述清洁刷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辊体的周面上位于所述间隔内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辊体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辊体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辊体的内部设置有吸尘机构。

优选地,所述清洁刷与所述辊体的外周面之间为卡扣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辊体的外周面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清洁刷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卡合在所述固定槽中。

优选地,所述清洁刷远离所述辊体的一侧呈弧形状,且多个所述清洁刷的侧面形成一个弧形周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在使用时,利用所述驱动轮驱动所述机器人本体运动,所述清洁垫负责对地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所述第一清洁辊负责对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进行清理,其中,所述第一清洁辊在使用时能够自转,利用所述清洁刷对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提高清洁效果,而且不会影响机器人的正常运动。所述清洁刷也是可以拆卸的,方便进行更换。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功能单一,仅仅可以清洁地面上的灰尘,对于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无法清理,造成清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上第一清洁辊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上清洁垫以及第二清洁辊地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器人本体2凹槽

3第一清洁辊31辊体

32清洁刷33间隔

34转轴5第二清洁辊

6吸尘孔7弧形罩

8驱动轮9清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所述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驱动轮8、第一清洁辊3和清洁垫9;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驱动轮8,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所述清洁垫9,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侧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凹槽2,所述第一清洁辊3竖直在所述凹槽2内,且所述第一清洁辊3能够沿着中心轴方向自由旋转,所述第一清洁辊3的侧面部分伸出所述凹槽2;其中,

所述第一清洁辊3包括:辊体31、转轴34和清洁刷32,所述辊体31竖直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轴34设置在凹槽2内,所述辊体31能够以所述转轴34为轴自由转动,所述辊体31的外周面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所述清洁刷3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在使用时,利用所述驱动轮8驱动所述机器人本体1运动,所述清洁垫9负责对地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所述第一清洁辊3负责对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进行清理,其中,所述第一清洁辊3在使用时能够自转,利用所述清洁刷32对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提高清洁效果,而且不会影响机器人的正常运动。所述清洁刷32也是可以拆卸的,方便进行更换。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功能单一,仅仅可以清洁地面上的灰尘,对于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无法清理,造成清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清理角落的扫地机器人还包括第二清洁辊5,所述第二清洁辊5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清洁辊5的两端分别通过导气管与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部的吸尘器相连通,所述第二清洁辊5的内部中空设置,且所述第二清洁辊5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内部相连通的吸尘孔6。利用所述第二清洁辊5对地面的灰尘进行有效地清理,所述第二清洁辊5可以自转,从而便于扫地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的灰尘进行吸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清洁辊5相配合的弧形罩7,所述弧形罩7的凹侧朝向所述第二清洁辊5,且所述弧形罩7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所述弧形罩7可以对所述第二清洁辊5上附着的杂物进行清理,防止进行所述第二清洁辊5的清理能力以及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正常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罩7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相连的一侧铰接设置,且铰接处设置有舵机,利用所述舵机为驱动机构,从而驱动所述弧形罩7的边沿靠近所述第二清洁辊5。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两个所述清洁刷32之间设置有间隔33,所述辊体31的周面上位于所述间隔33内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辊体31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辊体31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辊体31的内部设置有吸尘机构。利用所述清洁刷32对墙面以及墙角的灰尘进行清理,再利用所述吸尘机构对清理后的灰尘进行收集,从而真正地达到清理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刷32与所述辊体31的外周面之间为卡扣式连接。该连接方式不仅稳定,而且方便对所述清洁刷32进行更换,从而保证所述清洁刷32的清理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辊体31的外周面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清洁刷32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卡合在所述固定槽中。利用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固定槽配合将所述清洁刷32有效地固定在所述辊体31的外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刷32远离所述辊体31的一侧呈弧形状,且多个所述清洁刷32的侧面形成一个弧形周面。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所述清洁刷32对墙面的清洁效果,而且还有利于扫地机器人的运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