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包木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8226发布日期:2018-10-19 19:24阅读:30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包木门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铝包木门窗结构为窗框主体由框木材通过卡扣、螺钉和框铝材组成,窗扇由扇木材通过卡扣、螺钉和扇铝材组成。木材是热的不良导体,铝包木门窗是以木型材为主体的高档门窗,其水密、气密,保温性能良好,在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的大前题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铝包木门窗性能,特别是保温性能,是各大厂家正在研究的课题,其研究的思路主要是1)、加大木型材厚度,改变木型材内部集成结构。2)、铝材和木材中间添加保温材料。3)、铝材和多腔体隔热材料组合后再连接木材。这些方法虽然提高了该类门窗保温性能,但成本却成倍增加,加工工艺变得复杂,极大的限制了该类门窗的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铝包木门窗,解决现有铝包木门窗存在的保温、水密、气密性能差,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包木门窗,包括窗框主体及装置在窗框主体内的窗扇,窗框主体包括位于室内的木材窗框及位于室外的铝材窗框,窗扇包括位于室内的木材窗扇及位于室外的铝材窗扇;铝材窗框包括卡装在木材窗框上的内铝材窗框,及装配在内铝材窗框上的外铝材窗框;铝材窗扇包括卡装在铝材窗扇上的内铝材窗扇,及装配在内铝材窗扇上的外铝材窗扇;内铝材窗框和外铝材窗框之间、内铝材窗扇和外铝材窗扇之间成型有隔热空腔。

进一步的,内铝材窗框和外铝材窗框两者相贴合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槽,两相对第一卡槽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内铝材窗框和外铝材窗框的第一隔热胶条;内铝材窗扇和外铝材窗扇两者相贴合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卡槽,两相对第二卡槽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内铝材窗扇和外铝材窗扇的第二隔热胶条。

进一步的,铝材窗框和铝材窗扇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二重止水胶条,二重止水胶条包括第一止水部和第二止水部,其第一止水部塞至木材窗框及内铝材窗框之间的连接空隙处,其第二止水部塞至内位于第一隔热胶条上方的铝材窗框、外铝材窗框之间的空隙处;二重止水胶条还包括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第一隔离部的顶端和木材窗扇内侧壁底部相接,第二隔离部的顶端和第二隔热胶条相接;木材窗框和木材窗扇两者外侧壁搭接处设置有气密胶条,木材窗框和木材窗扇两者中间的搭接处设置有扇中胶条;气密胶条、扇中胶条、木材窗框底部、木材窗扇顶部配合构成内腔;扇中胶条、木材窗框底部、木材窗扇顶部、二重止水胶条第一隔离部配合构成中间腔;二重止水胶条第一隔离部、二重止水胶条第二隔离部、内铝材窗扇底部、第二隔离条配合构成外腔;二重止水胶条第二隔离部、第二隔离条、外铝材窗框顶部、外铝材窗扇底部配合构成等压腔;外铝材窗框外侧壁上端设置有和等压腔相通的排水孔。

为了提高密封性,木材窗框和内铝材窗框之间的连接处及木材扇窗和内铝材扇窗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塞条;外铝材窗框和外铝材窗扇搭接处设置有水密胶条。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窗框主体内的中挺,中挺包括木材中挺和铝材中挺,铝材中挺的设置同铝材窗框,中挺和窗扇之间同样成型有内腔、中间腔、外腔、等压腔,其铝材中挺的外侧壁同样设置有和等压腔相同的排水孔。

进步一部的,第二隔热胶条呈倒t型结构,其顶端和二重止水胶条第二隔离部的顶端相接。

为了他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窗扇顶部设置有用于装配玻璃的固定腔,固定腔底部设置有一组保温垫条,保温垫条将固定腔隔离成固定腔内腔和固定腔外腔两个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固定腔两侧壁顶部分别设置有室内密封胶条、室外密封胶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铝材窗框由内铝材窗框和铝材窗框两部分组成,铝材窗扇由内铝材窗扇和外铝材窗扇两部分组成,并在之间成型隔热空腔,形成第一条“等温线”,外铝材向室内木材的空气对流和直接热传导被阻止,二重止水胶条和木材扇窗的搭接,又形成第二条“热密封线”,对第一条密封起到补偿作用,防止空气对流的产生;扇中间胶条是阻止热量传递的第三条密封线,进一步阻止了内腔和外腔间的对流传热。保温垫条把固定腔体分成内腔和外腔,阻止了对流热传导、增强了保温效果,降低玻璃结露的可能。二重胶条、内腔、中间腔、外腔、等压腔的设计,有效降低了木材和水的接触几率有,减少了木材的霉腐机会,延长了门窗寿命。同时门窗的开启,锁闭功能和传统门窗一样,无改变,只是把铝型材从原来的一体变成了内外两个部分的复合,其余生产工艺和传统门窗相同,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并未增加过多的生产成本,在保证采光性能基础上,排水功能性提高,防渗漏能力增强,其气密,水密,保温、隔声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节能效果好,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及市场竞争力。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二重止水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铝包木门窗,包括窗框主体及装置在窗框主体内的窗扇,窗框主体包括位于室内的木材窗框1及位于室外的铝材窗框2,窗扇包括位于室内的木材窗扇3及位于室外的铝材窗扇4;铝材窗框2包括卡装在木材窗框1上的内铝材窗框5,及装配在内铝材窗框5上的外铝材窗框6;铝材窗扇4包括卡装在铝材窗扇4上的内铝材窗扇7,及装配在内铝材窗扇7上的外铝材窗扇8;内铝材窗框5和外铝材窗框6之间、内铝材窗扇7和外铝材窗扇8之间成型有隔热空腔9。

内铝材窗框5和外铝材窗框6两者相贴合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槽,两相对第一卡槽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内铝材窗框5和外铝材窗框6的第一隔热胶条10;内铝材窗扇7和外铝材窗扇8两者相贴合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卡槽,两相对第二卡槽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内铝材窗扇7和外铝材窗扇8的第二隔热胶条11。

铝材窗框2和铝材窗扇4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二重止水胶条12,二重止水胶条12包括第一止水部31和第二止水部32,其第一止水部31塞至木材窗框1及内铝材窗框5之间的连接空隙处,其第二止水部32塞至内位于第一隔热胶条10上方的铝材窗框2、外铝材窗框6之间的空隙处;二重止水胶条12还包括第一隔离部33和第二隔离部34,第一隔离部33的顶端和木材窗扇3内侧壁底部相接,第二隔离部34的顶端和第二隔热胶条11相接;木材窗框1和木材窗扇3两者外侧壁搭接处设置有气密胶条13,木材窗框1和木材窗扇3两者中间的搭接处设置有扇中胶条14;气密胶条13、扇中胶条14、木材窗框1底部、木材窗扇3顶部配合构成内腔15;扇中胶条14、木材窗框1底部、木材窗扇3顶部、二重止水胶条12第一隔离部配合构成中间腔16;二重止水胶条12第一隔离部、二重止水胶条12第二隔离部、内铝材窗扇7底部、第二隔离条配合构成外腔17;二重止水胶条12第二隔离部、第二隔离条、外铝材窗框6顶部、外铝材窗扇8底部配合构成等压腔18;外铝材窗框6外侧壁上端设置有和等压腔18相通的排水孔19。

木材窗框1和内铝材窗框5之间的连接处及木材扇窗和内铝材扇窗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塞条20;外铝材窗框6和外铝材窗扇8搭接处设置有水密胶条21。

本铝包木门窗还包括设置在窗框主体内的中挺,中挺包括木材中挺22和铝材中挺23,铝材中挺23的设置同铝材窗框2,中挺和窗扇之间同样成型有内腔15、中间腔16、外腔17、等压腔18,其铝材中挺的外侧壁同样设置有和等压腔18相同的排水孔19。

第二隔热胶条11呈倒t型结构,其顶端和二重止水胶条12第二隔离部的顶端相接。窗扇顶部设置有用于装配玻璃的固定腔,固定腔底部设置有一组保温垫条25,保温垫条25将固定腔隔离成固定腔内腔27和固定腔外腔26两个部分,固定腔两侧壁顶部分别设置有室内密封胶条、室外密封胶条。

等压腔18由外铝材窗框6、外铝材窗扇8、水密胶条,二重止水胶条12、第二隔热胶条11构成,水密胶条安装在外铝材窗框6和外铝材窗搭接处组成水密线,在室外承担防尘、阻水、批水作用,形成建筑外的水和围护结构间的一个屏障。一般情况下,水密线不能完全阻水,进入外腔17的雨水会通过外铝材窗框6上的排水孔19排出。外腔17和室外等压,空气对流是主要的热传导方式,温度和室外接近。中间腔16由二重止水胶条12、扇中间胶条、木材窗框1、木材窗扇3构成,是冷、热空气进行交换的区域。二重止水胶条12是阻止热量传递的第一条密封线,也叫做“等温线”,扇中间胶条是阻止热量传递的第二条密封线,也可叫做“保温线”,进一步阻止了内腔15和外腔17间的对流传热。内腔15由气密胶条13、扇中间胶条和木型材构成,是装配门窗五金的空间,内腔15温度和室内接近,是阻止对流传动的最后防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