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1639发布日期:2018-12-19 06:1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的制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阶段、熬煮阶段和粉碎阶段,从而实现浆液的制作,以满足人们所需。

制浆工艺对温度的检测要求很高,因为温度的好坏,决定了制作出来的浆液的口感和香味,而现有的制浆工艺中,一般采用不间断检测浆液的温度,由于检测装置一般都至设有一个,所以检测出来的温度比较局部,不能体现出浆液真实的温度,且在加热过程中,杯体也会产生局部受热,如靠近加热装置处的杯体受热自然要多余远离加热装置处的杯体,从而导致浆液内部温度不均匀,尤其是加热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靠近加热装置处的浆液温度高于远离加热装置处的浆液温度,进而导致检测出的温度不准确、不真实,最后导致制作出的浆液的口感和香味较一般,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制浆要求,会降低用户对食品加工机的使用体验,更有甚者,可能出现浆液没能熬煮熟,导致用户食用后引发健康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温准确、制浆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方法,食品加工机包括粉碎刀、控制板、与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机、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制浆方法依次包括加热阶段、熬煮阶段和粉碎阶段,其中,所述加热阶段中设有多次搅拌步骤:粉碎刀旋转对浆液进行搅拌以使浆液均匀;在加热阶段中温度检测装置不断检测浆液的温度,并且以每次搅拌步骤搅拌t1时间后并停止t2时间后测得的温度值为有效值,控制板根据所述有效值判定是否跳转下一工作阶段。

进一步的,所述t2为0.5s~2s。

进一步的,所述t1为3s~8s。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阶段包括第一加热阶段、第二加热阶段和第三加热阶段,第一加热阶段:加热装置以p1功率将浆液加热至75℃;第二加热阶段:加热装置以p2功率将浆液加热至87℃;第三加热阶段:加热装置以p3功率将浆液加热至沸腾,从而完成加热阶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阶段中每隔t3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4时间,t3为50s~70s,t4为5s~8s。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阶段中每隔t5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6时间,t5为15s~25s,t6为2s~3s。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加热阶段中每隔t7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8时间,t7为55s~65s,t8为5s~8s。

进一步的,所述熬煮阶段的熬煮时间为t9,t9为5min~7min。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阶段包括粗粉碎步骤和细粉碎步骤,粗粉碎步骤中粉碎刀的转速低于细粉碎步骤中粉碎刀的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阶段中还包括位于细粉碎步骤之后的间歇粉碎步骤:粉碎刀粉碎t10时间,暂停t11时间后,再进行粉碎,如此循环n次,n≥5,且t10为10s~20s,t11为8s~12s。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在加热阶段中设置多次搅拌步骤,即粉碎刀旋转对浆液进行搅拌以使浆液均匀,“浆液均匀”既包括浆液中的食材搅拌混合均匀和浆液的温度搅拌混合均匀,并在加热阶段中温度检测装置不断在检测浆液的温度,并且以每次搅拌步骤搅拌t1时间后并停止t2时间后测得的温度值为有效值,控制板根据所述有效值判定是否跳转下一工作阶段,由于浆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局部过热,即靠近加热装置处的温度高,远离加热装置处的温度低,也即是造成浆液内部温度不均匀,从而通过搅拌步骤并且搅拌一定时间以使得温度均匀,同时又为保证检测的温度更加真实、准确,又将搅拌步骤停止一段时间后检测的温度值取为有效值,并根据这个有效值来判断是否跳转至下一工作阶段,这样使得检测出的温度不仅是真实的,且是准确的,从而提升了制浆工艺的精确性,以保证制作出的浆液口感好且醇香,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及使用满意度。

2、将t2设定在0.5s至2s范围内,这样不仅保证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真实、准确,同时又不会增加制浆工艺的整体制浆时间,以保证制浆效率。当t2小于0.5s时,被搅拌的浆液没有完全均匀,即浆液内部温度还是不均匀,使得检测出的温度仍不真实、准确;当t2大于2s时,温度检测装置等待时间太长,会增加整个制浆工艺的制浆时间,降低了制浆效率。

3、将t1设定在3s至8s范围内,这样既能使浆液被搅拌、混合开来,以达到基本均匀的状态,同时又不会过多的增加制浆工艺的制浆时间,保证制浆效率。当t1小于3s时,搅拌时间不够,浆液未能搅拌、混合均匀,浆液内部温度还是不均匀,使得检测出的温度仍不真实、准确;当t大于8s时,搅拌时间太长,增加了制浆工艺的制浆时间,降低了制浆效率。

4、通过将加热阶段分成三个加热阶段,即第一加热阶段、第二加热阶段和第三加热阶段,且第一加热阶段中以p1功率将浆液加热至75℃,第二加热阶段中以p2功率将浆液加热至87℃,第三加热阶段以p3功率将浆液加热至沸腾,这样可更好的协调了加热的时间并进行了细分的加热控制,更加有利于能源的利用,使得制浆过程更加优化,同时利用分阶段加热,可以更加准确的检测浆液的真实温度。

5、第一加热阶段中每隔t3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4时间,t3为50s~70s,t4为5s~8s,由于第一加热阶段为初始加热阶段,浆液和物料的升温较慢,不会形成糊底或温度差较大的情况,可将每次搅拌间隔的时间设置较长,并设置一定的搅拌工作时间,这样既保证浆液中的物料不会糊底,又不会使得浆液内的温度不均匀造成的温差较大,而导致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还很好的降低了电机的工作时间,减少了食品加工机制作浆液的电能消耗。当t3小于50s使,间隔时间太短,搅拌太频繁,增加了电机的工作时间,也即是增加的食品加工机的电能消耗;当t3大于70s时,间隔时间太长,会发生物料糊底,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当t4小于5s时,搅拌时间太短,没能很好的将浆液和物料搅拌混合均匀;当t4大于8s时,搅拌时间太长,降低了搅拌效率。

6、第二加热阶段中每隔t5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6时间,t5为15s~25s,t6为2s~3s,由于浆液在第一加热阶段中已上升至较高温度,因此在第二加热阶段中,可将每次搅拌间隔的时间设置较短,并设置一定的搅拌工作时间,由于搅拌频率提升,搅拌时间可相应减少,这样既可保证浆液中的物料不会糊底,又保证浆液内部的温度均匀,以保证检测的温度准确、真实,以便于控制板能精准判断是否跳转下一工作阶段,以保证制浆过程的精确性,从而保证制作出来的浆液的口感和香味。当t5小于15s时,间隔时间太短,搅拌太频繁,增加了电机的工作时间,也即是增加的食品加工机的电能消耗;当t5大于25s时,间隔时间太长,会发生物料糊底,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当t6小于2s时,搅拌时间太短,不能很好的将浆液和物料搅拌混合均匀;当t6大于3s时,搅拌时间太长,影响搅拌效率。

7、第三加热阶段中每隔t7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8时间,t7为55s~65s,t8为5s~8s,由于浆液经过第一、第二加热阶段,温度已经很高了,同时第三加热阶段的功率也相应降低,可将每次搅拌间隔的时间设置在一分钟左右,这样既可很好的保证浆液、物料搅拌混合的均匀性,又能很好的避免物料糊底,保证制作出的浆液的口感和香味,提升用户体验。当t7小于55s时,间隔时间太短,搅拌太频繁,增加了电机的工作时间,也即是增加的食品加工机的电能消耗;当t7大于65s时,间隔时间太长,会发生物料糊底,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当t8小于5s时,搅拌时间太短,不能很好的将浆液和物料搅拌混合均匀;当t8大于8s时,搅拌时间太长,影响搅拌效率。

8、熬煮阶段的熬煮时间为t9,t9为5min~7min,这样既保证能将浆液及浆液中的食材熬煮熟透,以保证浆液的营养、口感及香味,提升用户体验。当t9小于5min时,熬煮时间太短,浆液及浆液中的食材熬煮不充分,会存在没有熟透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浆液的营养、口感和香味,如果制作的是豆浆的话,浆液根本不能食用,会对用户身体造成损害的;当t9大于7min时,熬煮时间过长,熬煮效率低下,营养也可能会流失。

9、粉碎阶段包括粗粉碎步骤和细粉碎步骤,粗粉碎步骤中粉碎刀的转速低于细粉碎步骤中粉碎刀的转速,通过将粉碎阶段分段设置,更好的协调了粉碎的时间并进行了细分的粉碎控制,更加有利于物料的粉碎,使得的物料中的营养能完全释放,以提升浆液的营养、口感及香味,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10、粉碎阶段中还包括位于细粉碎步骤之后的间歇粉碎步骤:粉碎刀粉碎t10时间,暂停t11时间后,再进行粉碎,如此循环n次,n≥5,且t10为10s~20s,t11为8s~12s,通过设置间歇粉碎步骤,这样既能对浆液中残留的一些较大的物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提升物料的粉碎细度,使口感更加细腻,并通过合理的设置粉碎时间和间歇时间,以更好的保证浆液的口感良好,提升用户体验。当n小于5时,循环次数太少,不能很好的将残留的一些较大的物料粉碎,粉碎细度不够,口感一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00、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方法;10、加热阶段;101、第一加热阶段;102、第二加热阶段;103、第三加热阶段;20、熬煮阶段;30、粉碎阶段;301、粗粉碎阶段;302、细粉碎阶段;303、间歇粉碎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方法100,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搅拌杯、粉碎刀、控制板、与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机、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控制板控制电机和加热装置进行相应的工作。食品加工机上还设有相应的用于用户进行操作以及提醒用户的显示装置,当用户对食品加工机进行了相应的操作后,食品加工机根据用户的操作开始执行相应的工作流程。而对于食品加工机的制浆流程来说,其具备三个大的制浆阶段,依次为加热阶段10: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熬煮阶段20: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粉碎阶段30:控制板控制电机对物料进行粉碎。

该方法100的具体流程如下,参考图1所示:

第一加热阶段101: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以p1功率将浆液加热至75℃;

第二加热阶段102: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以p2功率将浆液加热至87℃;

第三加热阶段103: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以p3功率将浆液加热至沸腾;

熬煮阶段20: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以p4功率对浆液进行熬煮;

粗粉碎阶段301:电机驱动粉碎刀以v1转速对物料进行粗粉碎;

细粉碎阶段302:电机驱动粉碎刀以v2转速对物料进行细粉碎;

间歇粉碎阶段303:电机驱动粉碎刀以v3转速对物料进行间歇粉碎。

本实施例中,加热阶段10中设有多次搅拌步骤:粉碎刀旋转对浆液进行搅拌以使浆液均匀;在加热阶段中温度检测装置不断检测浆液的温度,并且以每次搅拌步骤搅拌t1时间后并停止t2时间后测得的温度值为有效值,控制板根据该有效值判定是否跳转下一工作阶段,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在加热阶段中设置多次搅拌步骤,即粉碎刀旋转对浆液进行搅拌以使浆液均匀,“浆液均匀”既包括浆液中的食材搅拌混合均匀和浆液的温度搅拌混合均匀,并在加热阶段中温度检测装置不断在检测浆液的温度,并且以每次搅拌步骤搅拌t1时间后并停止t2时间后测得的温度值为有效值,控制板根据所述有效值判定是否跳转下一工作阶段,由于浆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局部过热,即靠近加热装置处的温度高,远离加热装置处的温度低,也即是造成浆液内部温度不均匀,从而通过搅拌步骤并且搅拌一定时间以使得温度均匀,同时又为保证检测的温度更加真实、准确,又将搅拌步骤停止一段时间后检测的温度值取为有效值,并根据这个有效值来判断是否跳转至下一工作阶段,这样使得检测出的温度不仅是真实的,且是准确的,从而提升了制浆工艺的精确性,以保证制作出的浆液口感好且醇香,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及使用满意度。

其中,t2为0.5s~2s,t2具体为1s,这样不仅保证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真实、准确,同时又不会增加制浆工艺的整体制浆时间,以保证制浆效率;同时,t1为3s~8s,t1具体为5s,这样既能使浆液被搅拌、混合开来,以达到基本均匀的状态,同时又不会过多的增加制浆工艺的制浆时间,保证制浆效率。

且,加热阶段10包括第一加热阶段101、第二加热阶段102和第三加热阶段103,第一加热阶段101:加热装置以p1功率将浆液加热至75℃;第二加热阶段102:加热装置以p2功率将浆液加热至87℃;第三加热阶段103:加热装置以p3功率将浆液加热至沸腾,从而完成加热阶段;其中,p1>p2>p3,p1在1500w~1800w,具体为1600w;p2在800w~1200w,具体为1000w;p3在500w~700w,具体为600w;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更好的协调了加热的时间并进行了细分的加热控制,更加有利于能源的利用,使得制浆过程更加优化,同时利用分阶段加热,可以更加准确的检测浆液的真实温度。

并且,由于各个加热阶段的加热功率不同,因此,各个加热阶段中搅拌步骤的间隔时间和搅拌时间也不相同,这样既是为了保证浆液和物料的搅拌混合均匀性,从而能真实的检测出浆液的温度,以便控制板作出正确的控制,以保证制浆过程的精准性,从而保证制作出的浆液口感好且醇香,同时,又能很好的保证物料不会糊底,方便食品加工机的清洗,又保证浆液的味道和香味。

具体的,第一加热阶段101中每隔t3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4时间,t3为50s~70s,t4为5s~8s,t3具体为60s,t4具体为6s,由于第一加热阶段为初始加热阶段,浆液和物料的升温较慢,不会形成糊底或温度差较大的情况,可将每次搅拌间隔的时间设置较长,并设置一定的搅拌工作时间,这样既保证浆液中的物料不会糊底,又不会使得浆液内的温度不均匀造成的温差较大,而导致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还很好的降低了电机的工作时间,减少了食品加工机制作浆液的电能消耗。

第二加热阶段102中每隔t5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6时间,t5为15s~25s,t6为2s~3s,t5具体为20s,t6具体为3s,由于浆液在第一加热阶段中已上升至较高温度,因此在第二加热阶段中,可将每次搅拌间隔的时间设置较短,并设置一定的搅拌工作时间,由于搅拌频率提升,搅拌时间可相应减少,这样既可保证浆液中的物料不会糊底,又保证浆液内部的温度均匀,以保证检测的温度准确、真实,以便于控制板能精准判断是否跳转下一工作阶段,以保证制浆过程的精确性,从而保证制作出来的浆液的口感和香味。

第三加热阶103段中每隔t7时间进行一次搅拌步骤且搅拌t8时间,t7为55s~65s,t8为5s~8s,t7具体为60s,t8具体为6s,由于浆液经过第一、第二加热阶段,温度已经很高了,同时第三加热阶段的功率也相应降低,可将每次搅拌间隔的时间设置在一分钟左右,这样既可很好的保证浆液、物料搅拌混合的均匀性,又能很好的避免物料糊底,保证制作出的浆液的口感和香味,提升用户体验。

还有,为了保证熬煮效果,将熬煮阶段20时的加热功率p4设定在200w~300w之间,具体为250w,即采用小火熬煮的方式,不仅保证物料被熬煮的熟透,且香味醇香;同时,将熬煮阶段20的熬煮时间t9设定在5min至7min之间,具体为6min,这样既保证能将浆液及浆液中的食材熬煮熟透,以保证浆液的营养、口感及香味,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提升物料粉碎效果,即物料的细腻度,也可以将粉碎阶段30分成两个阶段,即粗粉碎步骤301和细粉碎步骤302,粗粉碎步骤301中粉碎刀的转速v1低于细粉碎步骤302中粉碎刀的转速v2,v1具体为8000转/分,v2具体为10000转/分,通过将粉碎阶段分段设置,更好的协调了粉碎的时间并进行了细分的粉碎控制,更加有利于物料的粉碎,使得的物料中的营养能完全释放,以提升浆液的营养、口感及香味,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更好的提升物料粉碎效果,避免残留大块物料,还可以在细粉碎步骤之后设置间歇粉碎步骤303:粉碎刀以v4速度粉碎t10时间,暂停t11时间后,再进行粉碎,如此循环n次,n≥5,且t10为10s~20s,t11为8s~12s,其中,v4为12000转/分,t10具体为15s,t11具体为10s,n具体为7次,通过设置间歇粉碎步骤,这样既能对浆液中残留的一些较大的物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提升物料的粉碎细度,使口感更加细腻,并通过合理的设置粉碎时间和间歇时间,以更好的保证浆液的口感良好,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t1也可以为3s、4s、6s、7s、8s等。

可以理解的,t2也可以为0.5s、1.5s、2s等。

可以理解的,p1也可以为1500w、1700w、1800w等。

可以理解的,p2也可以为800w、900w、1100w、1200w等。

可以理解的,p3也可以为500w、550w、650w、700w等。

可以理解的,p4也可以为200w、220w、280w、300w等。

可以理解的,t3也可以为50s、55s、65s、70s等。

可以理解的,t4也可以为5s、7s、8s等。

可以理解的,t5也可以为15s、16s、18s、22s、25s等。

可以理解的,t6也可以为2s、2.5s等。

可以理解的,t7也可以为55s、58s、62s、65s等。

可以理解的,t8也可以为5s、7s、8s等。

可以理解的,t9也可以为5min、5.5min、6.5min、7min等。

可以理解的,t10也可以为10s、12s、16s、18s、20s等。

可以理解的,t11也可以为8s、9s、11s、12s等。

可以理解的,v1也可以为7000转/分、7500转/分、8500转/分、9000转/分等。

可以理解的,v2也可以为9500转/分、10500转/分、11000转/分、11500转/分、12000转/分等。

可以理解的,v3也可以为10000转/分、10500转/分、11000转/分、11500转/分、12500转/分、13000转/分等。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